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有云“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东山与西关是老广州的文化坐标,也是追寻广州历史的两大文脉。近代以来,两地因各自聚集名流权贵与富豪商贾而齐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西关的名气似乎逐渐盖过东山,例如“食在广州、味在西关”之说早已成为宣传西关的一张名片。但提起东山,似乎有些面目模糊、语焉不详,外地游客更是知之甚少,难免显得尴尬。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州考察的第一站就是西關历史文化街区的永庆坊,这是广州旧城微改造的大项目,也是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标杆,西关再次成为媒体热捧的对象,也进一步强化了它作为广府文化代言人的地位。反观东山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同样紧跟城市更新的步伐,但了解的人似乎不多。2019年,笔者参与了新河浦申报“亚洲都市景观奖”的工作,也见证了其成功获奖的过程,既庆幸于景观奖为老东山赢得了一定社会关注,同时也深深感到东山文化的意蕴价值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挖掘,与其历史地位还存在相当的距离,这对于广州城市文化建设而言是一种缺失。
东山兴起于西风东渐后的华侨聚居,乃20世纪初期名流荟萃之地。西关则发迹于明清时期的繁荣商贸,由于豪商云集而声名远播。如果将广州比喻为一枚硬币,那么东山和西关就好比是硬币的两面。前者是广州现代化的起点,代表了当时精英阶层引领的精致生活与时尚;后者是广州传统社会的缩影,折射了商业文明浸润下的民俗风情和市井百态。两者同属于广州,并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意义,共同滋养了城市的发展,理应作为城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共同构建广州多元而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然而今天,谈到广州,人们常常用“食在广州”“平民”“务实”等字眼概括这座城市的特点,实在过于简单和狭隘。殊不知这些印象大都来自西关,而东山优雅庄重的气质和富有内涵的品格却被忽视了,导致人们对广州的认知普遍局限在一种肤浅表象的层面,难以深入其内在肌理进行文化认同和精神升华。
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理应有不同的姿态和风采,东山与西关都是广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好好保护利用。尤其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两大遗产的活化,打造富有影响力的人文广州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重估东山洋楼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东山,原是广州旧城大东门外东关以东的一片郊野,其范围即在今天的署前路、庙前街、龟岗路、寺贝通津和农林上路等地段”[1],其中心位置就是今天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此兴建教堂、学院和医院,其后华侨纷纷买地置产于此,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当时最具现代化风范的住宅小区,居住了各类军政要员、科技精英、文化名人、工商领袖,“有钱有势住东山”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类似于东山这样由教会首先开发,然后由华侨跟进投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华侨居住区,在全国非常少见。东山拥有早期教会、学校、商铺、民居等丰富的建筑遗产,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华侨文化。例如新河浦街区目前保存下来的洋房占广州市侨房的四分之一,是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民居街区,也是广州市侨房最集中的区域。简琴石、曹冠英、秦牧、蚁美厚等知名华侨曾定居于此,东山是20世纪初广州凝聚海外精英最重要的街区,其对于传承和研究华侨文化的价值不言而喻。
“东山历来共建洋楼一千三百余座,至今保留完好的仍有七百余座。”[2] 东山洋楼是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历来有1300多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700多座,是广州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花园洋楼建筑区。这些洋楼大都仿造西洋古典式建筑,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其中五大侨园即“春园、明园、简园、逵园、隅园”最为出名。这些东山洋楼不仅外观精巧、富有异域风情,而且内部设施完善、工艺先进,一度作为模范住宅区加以建设,对于广州市政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新式住宅区建设集中反映了城市管理者对西方化的、合于卫生、体面的城市住区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对‘田园城市’等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导入和应用,以及为引导市民建造而采取的示范性策略等,使东山开发成为1930年代广州一系列城市实践的前奏,东山洋楼因此成为反映该时期城市理想的重要载体”[3]。
可以说,东山洋楼代表了百年前广州市政建设的典范,即使是今天,人们走入新河浦,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一田园社区营造出的自然和谐与优美静谧,完全符合当代社会对理想人居环境的追求。东山洋楼既是华侨深耕于故土广州的现代化成果,也是当时先进的市政建设理念恩泽于后世的宝贵遗产,其价值完全不亚于西关的竹筒屋和骑楼,对于当代城市建设而言,其借鉴意义可能更为突出。
但遗憾的是,目前新河浦对华侨文化的宣传依然乏力,华侨故事和华侨记忆并没有成为新河浦对外传播的核心,也没有凝练为街区文化的名片。许多游客和市民更熟悉的是中共三大会址,因为有革命纪念馆,但没有关于华侨的专题博物馆和空间展示,这显然与华侨在东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从东山走出来的华侨家族及后代为广州现代化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提倡和弘扬其历史功绩,对城市发展和祖国统一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广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名城保护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华侨城的保护主题,华侨文化应成为城市形象宣传和定位的重要环节。但说到华侨城,无论是官方还是媒体提到的似乎并不多,也较少讨论华侨对广州城市发展,更不用提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令人扼腕。东山洋楼本是彰显华侨文化的理想场所,若能深入挖掘利用这一资源,其社会效应和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上海刚拍出了《安家》这部享誉全国的电视剧,让外滩和老洋房风光无限。广州是不是也可以讲讲华侨的故事,让风情万种的东山洋楼走进寻常百姓家呢?
二、活化东山建筑遗产的三大困境
东山洋楼主要集中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有11处不可移动文物,25处历史建筑和266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遗产直接关系到街区复兴和地方精神的延续。由于老建筑的产权多样,构成复杂,政府并没有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而是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对洋楼进行保育活化,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如春园)、民间承租式(如逵园、明园)和业主维护式(如隅园)三种类型,其循序渐进的微更新让街区风貌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其成效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制约和影响遗产活化和街区发展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其一是古建筑破坏严重,急需科学有序保护。由于早期缺乏合理规划和保护,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保护措施的不到位,过去街区内不少重量级的历史建筑受到严重毁坏,留下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拆毁于21世纪初的彩园系东山洋楼中最为大气、靓丽者。原主为爱国侨领梅彩廼,原在美国经商,生意十分成功,被当地媒体称作‘华人洛克菲勒’。20世纪30年代,他率子孙回国定居,建造彩园。该园占地三千余平方米,有楼四栋,花园很大,遍植奇花异树,多姿多彩,名副其实”。[4]
类似于彩园这样惨遭拆毁的例子不少,即使是幸存下来的建筑,有的因为年久失修,其命运也岌岌可危。如恤孤院路12号(即“柏园”),据专家考证是1920年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旧址。谈到史语所,可谓大有来头,因为它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殿堂之一,由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顾颉刚创立。史语所的‘所庆’定于每年10月22日,这是1928年该所入驻广州东山柏园的日子”。[5] 如此重要的建筑,广州解放后曾被长期公用为宿舍楼,如今残破不堪、默默无闻,虽然政府开始重视并有意活化柏园,但当务之急应是进行抢救性保护。
其二是东山记忆流失严重,场所精神难以维系。例如,新河浦街区缺乏完善的历史建筑标识,除中共三大会址、东山堂、五大侨园等比较知名的古建筑有少量文字标识和介绍外,大部分侨房都处于匿名状态。即使是已有的建筑标识也很简单,没有详细的建筑历史介绍和相关人物呈现,记忆残缺不全,伴随东山原住民的渐渐老去和丧亡,太多有待记录的东山故事有可能变成绝响。尽管有部分热心的民间人士搜集口述史,抢救历史记忆,但力量微薄,若没有政府和专业组织进行挖掘和整理,就无法形成系统性的历史档案,其遗产活化工作也只能停留于外观翻新和功能修复的水平,无法深入到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也就无法真正厘清和复兴东山文化。
其三是艺术生活社区定位初显,但尚未形成区位品牌。目前,新河浦街区通过民间自然集聚的方式已拥有各类艺术空间、画廊、咖啡馆、民宿等新兴文创业态,其中“ART11”等商家发起的“东山艺术市集”和觉园的“麻花墟”市集都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这些富有创意的文创空间在新河浦街区慢慢生长,散发出蓬勃活力,对于振兴街区经济、提升空间品质、重塑东山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文创业态本身符合新河浦街区的文化风格和气质,其清新浪漫的艺术气息与宁静和谐的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显露出艺术生活社区的发展潜质,加上政府积极推进“东山印象”品牌建设,东山洋楼的小微文创空间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但目前进驻的商家大多只有两三年的运营期,发展时间短、规模小、知名度有限,加上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生存也越来越艰难。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洋楼作为重要的古建筑遗迹,因其特殊的文化身份,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和青睐,在资本竞逐的过程中,往往导致地价租金的提升与人才就业的挤出效应,安顿和保护好蕴藏在这些建筑中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三、打造富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街区
“老城市新活力”是全球化时代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纽约苏荷区、伦敦泰晤士街区、意大利博洛尼亚中心区等都是世界级的知名文化街区,这些街区提升了城市形象,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为城市带来无比丰厚的經济价值和社会回报。广州拥有2200多年城建史,“Canton”一词在亚洲乃至全球极负盛誉,从事国际化城市形象传播具有先天优势,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实现国际化与扩大影响力的文化输出手段。
2016年,联合国召开人居大会并颁发《上海手册》,田子坊是中国唯一入选案例。2018年,田子坊以26.7万累积旅游人次成为上海春节最受欢迎景点。田子坊的成功得益于两点,即民间参与和国际化。东山新河浦的发展完全符合以上两点,且更具优势:一是街区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建筑文物价值更高;二是新兴文创业态多元化,消费档次更高;三是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华侨聚集,具有海外传播的先天条件和独一无二的影响力。简单地说,新河浦完全有可能成为继田子坊之后向世界分享成功经验的中国代表性街区。
东山新河浦早在2000年就被正式列入广州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编制完成《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8年荣获“世界大都市奖”,2019年获“亚洲都市景观奖”。回首新河浦近20年的发展,应该说是政府规划、民间参与和居民自治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具有突出的创新意义和示范价值。如果想要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推动新河浦走向国际化,升级发展为世界级的著名历史文化街区。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东山文化是广州百年现代化的缩影,也是华人华侨面向祖国的心灵居所,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功能。保护遗产不仅是保护遗产的外观和形态,更要传承其文化和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讲好东山故事,弘扬华侨文化,是未来新河浦街区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问题是,新河浦街区缺乏体系化、尤其是国际化的文化传播机制,已有的传播主要集中于各种文创空间的自媒体推广和政府对文旅产业的推荐(如“东山印象”品牌),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固然能起到提升街区知名度的效果,但绝不能代替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例如,仅有的新河浦历史文化博物馆于2015年开馆,委身于社区文化站,参观人数稀少,博物馆至今仍没有创建网站或新媒体平台,缺乏线上观展途径和数据档案,在有限的空间和资金条件下,博物馆难以有效施展对外传播东山文化的作用。因此,尽快创建专门介绍东山文化的中英文网站,统筹文旅资源,集中展示街区风貌,是引导新河浦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东山故事本来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若能得到合理保护开发,价值巨大,但由于缺乏专人整理研究,目前只能依靠民间力量做零星的文献整理,若能由政府或专业机构牵头向全球征集“东山故事”,成立专项扶持基金,必将为东山文化的存续、传播和塑造提供有力保障,对海外传播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得益于东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吸引到大批创意人群进驻社区,他们犹如20世纪初的各类华侨英才,为老街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这股新生力量,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若能珍惜并积极支持其从事各类艺术交易和服务活动,配以灵活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打造其复古又时尚的街区品牌形象,引入高端的国际展览、论坛等交流活动,那么,东山完全有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属于岭南文化的独特城市形象和风范。
所谓两百年看西关,一百年看东山。西关与东山是广州永恒的乡愁,更是老城焕发新韵的源头。西关的故事还在继续,东山的新篇才刚刚开始。复兴百年华侨历史建筑,重建当代艺术生活社区,东山未来可期。
本文为广东省社科规划岭南文化项目《文化保育视野中的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研究——以新河浦为例》(编号GD19LN18)阶段性成果,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注释:
[1] 广州市东山区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东山文史》序言,1991年10月,第1页。
[2] 东山四友:《珍藏东山》,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
[3] 彭长歆:《广州东山洋楼考》,《华中建筑》,2010年06期,第157页。
[4] 东山四友:《珍藏东山》,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第23页。
[5] 陈晓平:《中研院史语所原址发现记》,《南方周末》,2019年3月19日。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到广州考察的第一站就是西關历史文化街区的永庆坊,这是广州旧城微改造的大项目,也是体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标杆,西关再次成为媒体热捧的对象,也进一步强化了它作为广府文化代言人的地位。反观东山的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同样紧跟城市更新的步伐,但了解的人似乎不多。2019年,笔者参与了新河浦申报“亚洲都市景观奖”的工作,也见证了其成功获奖的过程,既庆幸于景观奖为老东山赢得了一定社会关注,同时也深深感到东山文化的意蕴价值仍未得到足够重视和挖掘,与其历史地位还存在相当的距离,这对于广州城市文化建设而言是一种缺失。
东山兴起于西风东渐后的华侨聚居,乃20世纪初期名流荟萃之地。西关则发迹于明清时期的繁荣商贸,由于豪商云集而声名远播。如果将广州比喻为一枚硬币,那么东山和西关就好比是硬币的两面。前者是广州现代化的起点,代表了当时精英阶层引领的精致生活与时尚;后者是广州传统社会的缩影,折射了商业文明浸润下的民俗风情和市井百态。两者同属于广州,并具有不同的文化风格和意义,共同滋养了城市的发展,理应作为城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共同构建广州多元而富有魅力的城市形象。然而今天,谈到广州,人们常常用“食在广州”“平民”“务实”等字眼概括这座城市的特点,实在过于简单和狭隘。殊不知这些印象大都来自西关,而东山优雅庄重的气质和富有内涵的品格却被忽视了,导致人们对广州的认知普遍局限在一种肤浅表象的层面,难以深入其内在肌理进行文化认同和精神升华。
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理应有不同的姿态和风采,东山与西关都是广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好好保护利用。尤其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过程中,如何实现这两大遗产的活化,打造富有影响力的人文广州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重估东山洋楼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东山,原是广州旧城大东门外东关以东的一片郊野,其范围即在今天的署前路、庙前街、龟岗路、寺贝通津和农林上路等地段”[1],其中心位置就是今天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20世纪初,西方传教士来此兴建教堂、学院和医院,其后华侨纷纷买地置产于此,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形成当时最具现代化风范的住宅小区,居住了各类军政要员、科技精英、文化名人、工商领袖,“有钱有势住东山”的说法也由此而来。
类似于东山这样由教会首先开发,然后由华侨跟进投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华侨居住区,在全国非常少见。东山拥有早期教会、学校、商铺、民居等丰富的建筑遗产,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华侨文化。例如新河浦街区目前保存下来的洋房占广州市侨房的四分之一,是广州市现存规模最大的中西结合、低层院落式民居街区,也是广州市侨房最集中的区域。简琴石、曹冠英、秦牧、蚁美厚等知名华侨曾定居于此,东山是20世纪初广州凝聚海外精英最重要的街区,其对于传承和研究华侨文化的价值不言而喻。
“东山历来共建洋楼一千三百余座,至今保留完好的仍有七百余座。”[2] 东山洋楼是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历来有1300多座,至今保存完好的有700多座,是广州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国花园洋楼建筑区。这些洋楼大都仿造西洋古典式建筑,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式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其中五大侨园即“春园、明园、简园、逵园、隅园”最为出名。这些东山洋楼不仅外观精巧、富有异域风情,而且内部设施完善、工艺先进,一度作为模范住宅区加以建设,对于广州市政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新式住宅区建设集中反映了城市管理者对西方化的、合于卫生、体面的城市住区的想象。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管理者对‘田园城市’等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导入和应用,以及为引导市民建造而采取的示范性策略等,使东山开发成为1930年代广州一系列城市实践的前奏,东山洋楼因此成为反映该时期城市理想的重要载体”[3]。
可以说,东山洋楼代表了百年前广州市政建设的典范,即使是今天,人们走入新河浦,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一田园社区营造出的自然和谐与优美静谧,完全符合当代社会对理想人居环境的追求。东山洋楼既是华侨深耕于故土广州的现代化成果,也是当时先进的市政建设理念恩泽于后世的宝贵遗产,其价值完全不亚于西关的竹筒屋和骑楼,对于当代城市建设而言,其借鉴意义可能更为突出。
但遗憾的是,目前新河浦对华侨文化的宣传依然乏力,华侨故事和华侨记忆并没有成为新河浦对外传播的核心,也没有凝练为街区文化的名片。许多游客和市民更熟悉的是中共三大会址,因为有革命纪念馆,但没有关于华侨的专题博物馆和空间展示,这显然与华侨在东山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从东山走出来的华侨家族及后代为广州现代化事业做出过卓越贡献,提倡和弘扬其历史功绩,对城市发展和祖国统一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广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被评为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在名城保护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华侨城的保护主题,华侨文化应成为城市形象宣传和定位的重要环节。但说到华侨城,无论是官方还是媒体提到的似乎并不多,也较少讨论华侨对广州城市发展,更不用提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令人扼腕。东山洋楼本是彰显华侨文化的理想场所,若能深入挖掘利用这一资源,其社会效应和文化影响力是巨大的。上海刚拍出了《安家》这部享誉全国的电视剧,让外滩和老洋房风光无限。广州是不是也可以讲讲华侨的故事,让风情万种的东山洋楼走进寻常百姓家呢?
二、活化东山建筑遗产的三大困境
东山洋楼主要集中在新河浦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内有11处不可移动文物,25处历史建筑和266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线索,具有重要文物价值和历史意义,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遗产直接关系到街区复兴和地方精神的延续。由于老建筑的产权多样,构成复杂,政府并没有采用一刀切的管理方式,而是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对洋楼进行保育活化,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如春园)、民间承租式(如逵园、明园)和业主维护式(如隅园)三种类型,其循序渐进的微更新让街区风貌较为完整地保留下来,其成效值得肯定。但与此同时,制约和影响遗产活化和街区发展的现实问题依然存在。 其一是古建筑破坏严重,急需科学有序保护。由于早期缺乏合理规划和保护,尤其是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和保护措施的不到位,过去街区内不少重量级的历史建筑受到严重毁坏,留下难以挽回的损失。例如,“拆毁于21世纪初的彩园系东山洋楼中最为大气、靓丽者。原主为爱国侨领梅彩廼,原在美国经商,生意十分成功,被当地媒体称作‘华人洛克菲勒’。20世纪30年代,他率子孙回国定居,建造彩园。该园占地三千余平方米,有楼四栋,花园很大,遍植奇花异树,多姿多彩,名副其实”。[4]
类似于彩园这样惨遭拆毁的例子不少,即使是幸存下来的建筑,有的因为年久失修,其命运也岌岌可危。如恤孤院路12号(即“柏园”),据专家考证是1920年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旧址。谈到史语所,可谓大有来头,因为它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学术殿堂之一,由著名历史学家傅斯年、顾颉刚创立。史语所的‘所庆’定于每年10月22日,这是1928年该所入驻广州东山柏园的日子”。[5] 如此重要的建筑,广州解放后曾被长期公用为宿舍楼,如今残破不堪、默默无闻,虽然政府开始重视并有意活化柏园,但当务之急应是进行抢救性保护。
其二是东山记忆流失严重,场所精神难以维系。例如,新河浦街区缺乏完善的历史建筑标识,除中共三大会址、东山堂、五大侨园等比较知名的古建筑有少量文字标识和介绍外,大部分侨房都处于匿名状态。即使是已有的建筑标识也很简单,没有详细的建筑历史介绍和相关人物呈现,记忆残缺不全,伴随东山原住民的渐渐老去和丧亡,太多有待记录的东山故事有可能变成绝响。尽管有部分热心的民间人士搜集口述史,抢救历史记忆,但力量微薄,若没有政府和专业组织进行挖掘和整理,就无法形成系统性的历史档案,其遗产活化工作也只能停留于外观翻新和功能修复的水平,无法深入到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也就无法真正厘清和复兴东山文化。
其三是艺术生活社区定位初显,但尚未形成区位品牌。目前,新河浦街区通过民间自然集聚的方式已拥有各类艺术空间、画廊、咖啡馆、民宿等新兴文创业态,其中“ART11”等商家发起的“东山艺术市集”和觉园的“麻花墟”市集都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参与,这些富有创意的文创空间在新河浦街区慢慢生长,散发出蓬勃活力,对于振兴街区经济、提升空间品质、重塑东山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文创业态本身符合新河浦街区的文化风格和气质,其清新浪漫的艺术气息与宁静和谐的周边环境融为一体,显露出艺术生活社区的发展潜质,加上政府积极推进“东山印象”品牌建设,东山洋楼的小微文创空间有望获得更多的发展契机。但目前进驻的商家大多只有两三年的运营期,发展时间短、规模小、知名度有限,加上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生存也越来越艰难。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洋楼作为重要的古建筑遗迹,因其特殊的文化身份,越来越受到市场追捧和青睐,在资本竞逐的过程中,往往导致地价租金的提升与人才就业的挤出效应,安顿和保护好蕴藏在这些建筑中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记忆也变得越来越紧迫。
三、打造富有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文化街区
“老城市新活力”是全球化时代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综合体现。纽约苏荷区、伦敦泰晤士街区、意大利博洛尼亚中心区等都是世界级的知名文化街区,这些街区提升了城市形象,带动了文旅产业发展,为城市带来无比丰厚的經济价值和社会回报。广州拥有2200多年城建史,“Canton”一词在亚洲乃至全球极负盛誉,从事国际化城市形象传播具有先天优势,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实现国际化与扩大影响力的文化输出手段。
2016年,联合国召开人居大会并颁发《上海手册》,田子坊是中国唯一入选案例。2018年,田子坊以26.7万累积旅游人次成为上海春节最受欢迎景点。田子坊的成功得益于两点,即民间参与和国际化。东山新河浦的发展完全符合以上两点,且更具优势:一是街区文化遗产更加丰富,建筑文物价值更高;二是新兴文创业态多元化,消费档次更高;三是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悠久,华侨聚集,具有海外传播的先天条件和独一无二的影响力。简单地说,新河浦完全有可能成为继田子坊之后向世界分享成功经验的中国代表性街区。
东山新河浦早在2000年就被正式列入广州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编制完成《新河浦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2008年荣获“世界大都市奖”,2019年获“亚洲都市景观奖”。回首新河浦近20年的发展,应该说是政府规划、民间参与和居民自治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具有突出的创新意义和示范价值。如果想要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推动新河浦走向国际化,升级发展为世界级的著名历史文化街区。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东山文化是广州百年现代化的缩影,也是华人华侨面向祖国的心灵居所,具有重要的文化认同和历史记忆功能。保护遗产不仅是保护遗产的外观和形态,更要传承其文化和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讲好东山故事,弘扬华侨文化,是未来新河浦街区走向内涵式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在的问题是,新河浦街区缺乏体系化、尤其是国际化的文化传播机制,已有的传播主要集中于各种文创空间的自媒体推广和政府对文旅产业的推荐(如“东山印象”品牌),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固然能起到提升街区知名度的效果,但绝不能代替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例如,仅有的新河浦历史文化博物馆于2015年开馆,委身于社区文化站,参观人数稀少,博物馆至今仍没有创建网站或新媒体平台,缺乏线上观展途径和数据档案,在有限的空间和资金条件下,博物馆难以有效施展对外传播东山文化的作用。因此,尽快创建专门介绍东山文化的中英文网站,统筹文旅资源,集中展示街区风貌,是引导新河浦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
东山故事本来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若能得到合理保护开发,价值巨大,但由于缺乏专人整理研究,目前只能依靠民间力量做零星的文献整理,若能由政府或专业机构牵头向全球征集“东山故事”,成立专项扶持基金,必将为东山文化的存续、传播和塑造提供有力保障,对海外传播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形象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得益于东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近年来吸引到大批创意人群进驻社区,他们犹如20世纪初的各类华侨英才,为老街复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于这股新生力量,无论是政府还是媒体,若能珍惜并积极支持其从事各类艺术交易和服务活动,配以灵活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打造其复古又时尚的街区品牌形象,引入高端的国际展览、论坛等交流活动,那么,东山完全有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属于岭南文化的独特城市形象和风范。
所谓两百年看西关,一百年看东山。西关与东山是广州永恒的乡愁,更是老城焕发新韵的源头。西关的故事还在继续,东山的新篇才刚刚开始。复兴百年华侨历史建筑,重建当代艺术生活社区,东山未来可期。
本文为广东省社科规划岭南文化项目《文化保育视野中的广州历史文化街区研究——以新河浦为例》(编号GD19LN18)阶段性成果,广州国际城市创新传播研究中心课题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注释:
[1] 广州市东山区政协学习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东山文史》序言,1991年10月,第1页。
[2] 东山四友:《珍藏东山》,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
[3] 彭长歆:《广州东山洋楼考》,《华中建筑》,2010年06期,第157页。
[4] 东山四友:《珍藏东山》,南方日报出版社,2018年版,第23页。
[5] 陈晓平:《中研院史语所原址发现记》,《南方周末》,2019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