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中国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y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在一部分教师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分析学生,讨论教法,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字词,析句断章,尽可能最大程度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然而,即使我们把文章掰得支离破碎,讲得喉干舌苦,学生仍然听得乏而无味,其结果是一知半解。究其原因,问题并不在于学生太“差”、太“愚”,而在于教者的教学导向有误。语文教学是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汉语言是我们的母语。汉语言文字基于母语,而更为典型、更为规范。汉语言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更多经历的是口传身受。在过去的私塾里,教师的任务只是教“诵”,理解几乎是谈不上的。在现代教育中,教育的发展突飞猛进,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求既能诵又能理解。而执教者在执教过程中又往往偏重于后者而忽略了自古沿袭至今的前者——“诵”。这实在是不应该!我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我们应该抓好这一环节,回到语文教学的正确轨道上来,让我们的民族语言更加快速的发展和美化起来。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下面,结合教学实结,谈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准确地朗读,把推广普通话融入教学工作之中
  
  当前,汉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在全国掀起了热潮。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宣传、推广、运用普通话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把课堂作为宣传、推广普通话的阵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学生从小就能学到规范、准确的语言,为美化汉民族语言环境尽一份力量。
  1、指导学生朗读时,语音、语调要到位,语音动程要够,语调调值要够
  要正确指导学生朗读,使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一定的层次,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方言复杂,口语浓重。学生在浓厚的方言熏陶下长大,要做到朗读准确,确实需要下大工夫。不出本县,不出本地区,在浓厚的亲情乡情的背景下,我们都觉得自己的语言很美,无与伦比;但是,我们走出去,置身于普通话语言环境中,我们会自惭形秽,无地自容。为什么?我们的语调、语音不规范,我们无法置身于祖国语言文明建设之中。因此,在语言文字教学中,先要正音。正音必须从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切入,要求学生发音准确。这是最基本的切入点,作好这一工作,会给正确发音省下很多时间。
  2、在课文朗读中,发现不准确的读音、声调,要个别纠正,不留余漏
  特别是我地学生,in-ing 、en-eng、 un-ong区分不清,教师要切实做好示范、口形指导工作,使学生发音准确,并逐渐形成习惯。
  3、引导学生注意广播电视中的朗读发音,使学生受到正确语音的感染,减轻我们的工作力度
  
  二、流利地朗读,化他人语言为自身语言
  
  能够准确地朗读,做到语音语调准确,这仅仅是朗读教学的开始。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提高朗读要求,必须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第二,不唱读。学生在初学朗读时往往有唱读的习惯,这一点必须纠正。教师要范读,毫无顾忌地大胆尝试,去掉羞涩感。第三,朗读要流利。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就会做到。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朗读,通过比赛、评比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地进行练习,达到朗读流利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会发现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就是说,学生短时间内驾御课文语言的能力提高了,有了将他人语言转化为自己语言的能力了。而这种能力,其益处将会辐射于我们的识字、解词、析句、断章、作文等教学领域。
  
  三、入情入境地朗读,置身于作者的创作情境
  
  学生,对其置身的周边环境,已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对课文表达的思想内容,大部分是理解的。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要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即: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抑扬顿挫。第一,要学会停顿。朗读中的停顿有语法停顿和语音停顿两种。语法停顿是指标点符号的停顿;语意停顿是指对有些词、句的强调性停顿。语法停顿是建立于文章内容的理解之上。第二,要学会把握重音。第三,语句朗读要有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另外,还要注意朗读的语气、速度、节奏。把握好上述朗读技巧之后进行朗读,我们会感觉自己已完全置身于作者的创作情境之中。那么,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四、绘声绘色地朗读,融身、心、态于一体
  
  心,是指学生的思想、感情;身,是指学生的眼睛、声音;态,是指学生的动作、体态。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一层次的朗读能力的形成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然而,一旦第三层次的能力已经养成,那么绘声绘色的朗读便是一种朗读水平的升华、一种品味、一种愉悦和一种享受。
  绘声绘色的朗读,是融思想、感情、声音、情态于一体的、化书面语言文字为有声语言的一种思想感情直接倾泻奔涌的形式,这时的朗读,学生的身、心、态都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完全是根据课文思想内容的喜怒哀乐、赞颂咏歌、手舞足蹈。当然,朗读要达到这一境界,是教师指导学生层层深入的理解、朗读的结果。需要指出的是,强化朗读,并不是要大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轻诵读重理解转变为重诵读轻理解,而是要朗读与理解有机结合,取得有效效果。
  总之,语文教学是创设情境、增强语感的教学。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个关键环节。抓好这一环节,可以激活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735300甘肃省金塔县金塔乡中学)
其他文献
班主任工作实践使笔者深深的体会到: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村寨,不同的家庭,而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又各有差异,加上学生个性特征千差万别,因此,要想把他们培养成为尊师、守纪、有才能的人,且形成一个团结、和谐、有凝聚力、有集体荣誉感的班集体,班主任不仅要有强化德育教育的意识,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得力助手——班委的带头作用、管理作用。具体方法是:1、选好班委,明确职责。2、班主任的榜样作用。3、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产妇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乳喂养有利还是不利。方法 选择足月妊娠行剖宫产产妇400例,随机分为镇痛组和对照组各20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ⅤAS) 及Ram-say评分法评定镇痛效果,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术前、术后24h及48h血浆催乳素(PRL)浓度,记录乳量及产妇情况。结果 镇痛后24h及48h, Ⅴ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血浆PRL水
期刊
【摘要】在人口密集的中小学校建设和推广沼气,对于节能降耗,保护生态,开发新能源,建设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校这个窗口,让广大师生向老百姓宣传推广使用沼气,对于退耕还林、保护生态是一条很好的途经,有利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根据学校建设使用沼气情况,一次投资,永久受益,三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以后就只是管理使用和受益,这在农村具有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也可以缓解学校公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同其他科任老师相比,在工作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使班主任老师的心理极不平衡。尤其是小学班主任,身肩语文、数学两大主科的教学任务,不但要完成所教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完成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因此,探讨班主任教师心理失衡的成因及对策就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一、班主任心理失衡的成因分析    1、任务太重  班主
期刊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作为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更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阅读教学生活化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符。”这句话道出了语文要和生活紧密联系。如:《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
期刊
【摘要】新课程对教师有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学校德育工作者,要时刻关注环境变化、镕铸思想理念、强化知识构建、励练专业技能,才能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合格的学校德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探索德育理论体系、努力锤炼自身素质,才能不辱使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环境变化 思想理念 知识构建 专业技能    新课程带来了教师角色、学生学习方式、教学评价、学校发展等一系列的变化,而其中最根本的
期刊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就是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写作。从事物的客观存在来看,写作是创造,是艰难的心理过程,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放宽要求,减少心理压力,放下思想包袱。从人文精神出发,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感受生活,积极地对待生活,思考生活。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也是语文教学中能力要求“听、说、读、写”四大点之一。对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中来,显示了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独特魅力。但不少老师只是在开课时处于一种展示(或演示)的需要才使用多媒体,从实际效果来看,多媒体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具罢了,其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功能并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实在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令人惋惜。那么,怎样才能使多媒体在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呢?  在教学中,我进行了
期刊
一个能说会写的老师,往往能带出一大批能说会写的学生,《小学语文新大纲》要求高年级学生能从内容、语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但从当前教学实践看,学生的作文中常错误百出,习作水平总是很难提高,这在语文教学中无疑是一个不小的损失,其中一个重要根源是一些教师通常只抓住作前准备指导和作后批改,而忽视了切实指导修改这个重要环节,致使学生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老师勉强批改作文毛坯,诸如:用词不当,语句不通
期刊
语文,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把语文课教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即语文美。  首先,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所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品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其次,要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