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谷歌大中华区及韩国区广告联盟部总监王莹说:“展示广告将是谷歌今年发展的一大重点。”
对于受众来说,广告的发展是一个令他们头疼逐渐加重的过程,直到他们学会了在广告时间逃离媒体跑去上厕所。闪烁的电视屏幕前受众早已逃之夭夭,看过最多广告的是谁?是面对着电视的那把椅子。
互联网广告似乎也在堕入这个魔咒,当视频前面出现无法快进的强制性广告,我们无可奈何地看到它正在步电视广告的后尘,互动性在哪儿?精准性在哪儿?浪费的那一半广告费去了哪儿?互联网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广告的优势难道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谷歌肯定不会认同这句话。
简化,效果,开放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没有在线广告投放技术之前,网络广告投放是一项超负荷的工作:广告主需要筛选数量庞大的网站,对每个网站进行分析,依次进行商务谈判以实现媒体采购;在此过程中还要对不同的媒体进行不同广告形式的设计和投放;需要关心不同的投放规则、时段;得到五花八门的效果监测报告……这是一个令人头疼且超级低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影响广告投放的数据、因素和环节近乎海量。“不仅包含每一个页面,每一个页面的价值判断,每一个页面的可能人群,还包括围绕它们产生的诸如IP、来路、访问去处、浏览器状态、关键字等关联数据,它们都可能直接关联广告的绩效”,广告主要浪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金等。
“美国的一个调查报告发现,在线展示广告的过程中,广告商每花1元钱,其实到网站只剩下0.72元,中间交易成本是28%,而电视媒体交易成本只有2%,这是很低效的事情,而谷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简化,让技术完成繁琐的事情,让人来做创造价值的事情。”谷歌大中华区和韩国区广告联盟部总监王莹说。
因此,涉及大量数据处理的网络展示广告投放,必须有一套适用于所有网站评估的衡量标准,简单地说,网络广告投放需要的是一把尺子,以评估其价值、实现其投放和衡量其效果。而谷歌将这个尺子塑造成为技术驱动的展示广告平台。这样,对于广告主而言,以上提到的复杂的投放行为就可以简化为:广告主一谷歌展示广告平台一消费者。
“谷歌做的第二件事是‘效果’,广告主在投放展示广告时其实还有很多困惑,因为现在网站广告投放是根据网站内容来匹配的,因此要找到相关行业进行投放。现在谷歌推出‘再营销’产品,可以追踪用户行为来投放广告,打破了行业限制,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发掘自身的价值,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对于广告商来说,虽然花更多的钱,但是可以到达更多的用户,可以扩大销售。”王莹介绍说,以前广告主一般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线下调查评估广告效果等,而去年谷歌推出了品牌洞察技术。“投了广告之后,通过分析对比看了广告的人和没有看广告的人,在搜索该广告品牌方面所占的比例,通过这个增量来衡量展示广告的效果。‘再营销’产品是对直效广告商提高效果的方式,而品牌洞察技术主要解决品牌广告商效果衡量的一些业界难题。”
“我们的理念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人进来,这是个开放的平台,包括广告商和网站等,他们的进入和退出都是不受限制的。谷歌负责提供比较好的广告投放技术和比较好的效果,和大家一起把行业的盘子做大。因此,我们的第三个策略就是‘开放’。”王莹说。
培育中国市场
为了实现对广告定时、定点、定位的投递,谷歌开发了一个称之为DFP的产品线,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定向功能。“定向广告管理系统DFP(DoubleClick For Publisher)相当于一个物流系统,将广告发送到其他‘店’里,这些‘店·可能是Youtube,也可能是Google AdSense广告联盟里的其他网站。而Youtube和DoubleClick等则是广告平台。”王莹承认,以DoubleClick为代表的谷歌展示广告,之前在中国市场上遇到过一些困难。“其中包括价格和产品等,现在希望把它做得更适合中国国情。例如DFP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免费的标准版,一个是收费的专业版。其实国内很多网站的需求标准版就可以满足,当它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时,对广告投放的要求更高时,才可能需要专业版这样比较高功能的版本。我们对于标准版免费的范围、对中国的情况和具体需求作了很大的调整,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不花成本就使用这个产品。”王莹介绍说,在国外,标准版在一定流量以下是免费的,限定流量以上对增量部分收费,但在中国,标准版不论流量多少都是免费的,“这是一个对中国市场的培育过程”。
谷歌在2011年1月中旬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谷歌网络(AdSense)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亿美元,占总数的30%,对比上一年第四季度的20.4亿美元增长了22%。目前看来,谷歌的广告收入主要由搜索广告、展示广告和移动广告三部分构成,其中搜索广告仍占大头,移动广告正在逐步发展,展示广告则将成为谷歌在2011年发展的重点,也将成为被寄予厚望的又一大增长点。它将与谷歌在近几年收购的公司构成的媒体群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旗下的媒体群和广告联盟构成一张展示广告的巨大网络,也是谷歌在此阶段着力展示广告的资本所在。事实上,Google Blog在2010年9月29日就发表文章畅想了2015年广告会变成什么样子,其中充满信心地说:“显示广告会变得更智能和性感,帮助发布商获得收入,未来5年里显示广告将拥有一个价值500亿美元的市场。”
对于受众来说,广告的发展是一个令他们头疼逐渐加重的过程,直到他们学会了在广告时间逃离媒体跑去上厕所。闪烁的电视屏幕前受众早已逃之夭夭,看过最多广告的是谁?是面对着电视的那把椅子。
互联网广告似乎也在堕入这个魔咒,当视频前面出现无法快进的强制性广告,我们无可奈何地看到它正在步电视广告的后尘,互动性在哪儿?精准性在哪儿?浪费的那一半广告费去了哪儿?互联网广告相对于传统媒体广告的优势难道只是一个美丽的泡沫?谷歌肯定不会认同这句话。
简化,效果,开放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没有在线广告投放技术之前,网络广告投放是一项超负荷的工作:广告主需要筛选数量庞大的网站,对每个网站进行分析,依次进行商务谈判以实现媒体采购;在此过程中还要对不同的媒体进行不同广告形式的设计和投放;需要关心不同的投放规则、时段;得到五花八门的效果监测报告……这是一个令人头疼且超级低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影响广告投放的数据、因素和环节近乎海量。“不仅包含每一个页面,每一个页面的价值判断,每一个页面的可能人群,还包括围绕它们产生的诸如IP、来路、访问去处、浏览器状态、关键字等关联数据,它们都可能直接关联广告的绩效”,广告主要浪费大量的人力、时间和资金等。
“美国的一个调查报告发现,在线展示广告的过程中,广告商每花1元钱,其实到网站只剩下0.72元,中间交易成本是28%,而电视媒体交易成本只有2%,这是很低效的事情,而谷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简化,让技术完成繁琐的事情,让人来做创造价值的事情。”谷歌大中华区和韩国区广告联盟部总监王莹说。
因此,涉及大量数据处理的网络展示广告投放,必须有一套适用于所有网站评估的衡量标准,简单地说,网络广告投放需要的是一把尺子,以评估其价值、实现其投放和衡量其效果。而谷歌将这个尺子塑造成为技术驱动的展示广告平台。这样,对于广告主而言,以上提到的复杂的投放行为就可以简化为:广告主一谷歌展示广告平台一消费者。
“谷歌做的第二件事是‘效果’,广告主在投放展示广告时其实还有很多困惑,因为现在网站广告投放是根据网站内容来匹配的,因此要找到相关行业进行投放。现在谷歌推出‘再营销’产品,可以追踪用户行为来投放广告,打破了行业限制,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发掘自身的价值,吸引更多的广告主。对于广告商来说,虽然花更多的钱,但是可以到达更多的用户,可以扩大销售。”王莹介绍说,以前广告主一般通过第三方公司进行线下调查评估广告效果等,而去年谷歌推出了品牌洞察技术。“投了广告之后,通过分析对比看了广告的人和没有看广告的人,在搜索该广告品牌方面所占的比例,通过这个增量来衡量展示广告的效果。‘再营销’产品是对直效广告商提高效果的方式,而品牌洞察技术主要解决品牌广告商效果衡量的一些业界难题。”
“我们的理念是希望尽可能多的人进来,这是个开放的平台,包括广告商和网站等,他们的进入和退出都是不受限制的。谷歌负责提供比较好的广告投放技术和比较好的效果,和大家一起把行业的盘子做大。因此,我们的第三个策略就是‘开放’。”王莹说。
培育中国市场
为了实现对广告定时、定点、定位的投递,谷歌开发了一个称之为DFP的产品线,其最主要的功能是定向功能。“定向广告管理系统DFP(DoubleClick For Publisher)相当于一个物流系统,将广告发送到其他‘店’里,这些‘店·可能是Youtube,也可能是Google AdSense广告联盟里的其他网站。而Youtube和DoubleClick等则是广告平台。”王莹承认,以DoubleClick为代表的谷歌展示广告,之前在中国市场上遇到过一些困难。“其中包括价格和产品等,现在希望把它做得更适合中国国情。例如DFP目前有两个版本,一个免费的标准版,一个是收费的专业版。其实国内很多网站的需求标准版就可以满足,当它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时,对广告投放的要求更高时,才可能需要专业版这样比较高功能的版本。我们对于标准版免费的范围、对中国的情况和具体需求作了很大的调整,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不花成本就使用这个产品。”王莹介绍说,在国外,标准版在一定流量以下是免费的,限定流量以上对增量部分收费,但在中国,标准版不论流量多少都是免费的,“这是一个对中国市场的培育过程”。
谷歌在2011年1月中旬发布的2010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谷歌网络(AdSense)的营业收入达到了25亿美元,占总数的30%,对比上一年第四季度的20.4亿美元增长了22%。目前看来,谷歌的广告收入主要由搜索广告、展示广告和移动广告三部分构成,其中搜索广告仍占大头,移动广告正在逐步发展,展示广告则将成为谷歌在2011年发展的重点,也将成为被寄予厚望的又一大增长点。它将与谷歌在近几年收购的公司构成的媒体群形成协同效应,通过旗下的媒体群和广告联盟构成一张展示广告的巨大网络,也是谷歌在此阶段着力展示广告的资本所在。事实上,Google Blog在2010年9月29日就发表文章畅想了2015年广告会变成什么样子,其中充满信心地说:“显示广告会变得更智能和性感,帮助发布商获得收入,未来5年里显示广告将拥有一个价值500亿美元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