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越来越重视教师教法的改进,但不少教师对教材中不同内容的特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认识基础、情感体验不能通盘考虑,或把学生看得过高,大幅度地放;或把学生看得过低,小步子地问。这样都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比如,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整体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两种图形,在常见物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制作这些图形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要使学生初步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认识并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面积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本内容中各册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师如果不深究教材,不透彻地研究教材,就会简单地处理教学,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才能不断改进教法,才能有意识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苏教版课程标准教学实验教材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善学习方式上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它突破了以往以知识为主线的教材设计方式,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教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情趣。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充分感到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创新地使用教材,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课堂产生变化。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资源。对学习素材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教材是汇集众人智慧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着一定的科学价值。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和挖掘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比如,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开始我对教材的编排心中没底,担心学生是否能接受。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广泛阅读教师用书、教材分析、上网查询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准确深入地了解教材编排意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对于轴对称图形概念的体会分为两步:第一步先感受物体的对称,再体会图形的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步做轴对称图形,加深体验。教材里安排了三次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活动,目的都是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教材这样编排有三个原因:一是对称原先是生活中的概念,人的脸部左右基本相同,就说脸是对称的。随着概念在各个学科的深入应用,概念也就逐渐分化和严格。在教学里就有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平面对称等几种情况。联系生活经验,先确立生活中的对称概念,再形成教学里的轴对称概念,教学比较顺畅。二是许多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物体某个方面的图形,认识对称的物体为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宽广的现实背景。三是组织对称的物体与轴对称图形的对比,蕴涵对称物体的某些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等信息,使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清晰、准确。加上学生对自然现象中的轴对称图形已有初步的感知,如蝴蟆、蜻蜓、树叶的对称美已略知一二。这样在设计教案时,我就以美丽的自然现象为背景,以找物体的共同特征为本题的出发点,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新课。这样就能做到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认识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奠定了基础。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围着书本和教师转,学生由教师牢牢地牵着走。新理念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情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爱听、爱看的事情入手,采用故事、游戏、比赛、调查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教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和应用教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教学思考的含量。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过程和活动。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这一单元,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角和画角的方法后,接着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课堂上,我创设了师生比赛画角的活动场景,比一比谁画的角大,把学生引入了经验与新问题的矛盾之中,学生几次延长所画角的边的过程中充分感知,角的边是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因而判断角的大小不能看边的长短,那么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这期间,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去自悟自得。教师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而非“解题者”,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而非“模仿者”。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探索去感受知识,经历探究教学知识的过程,才能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和尝试,我认识到,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教法,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创设生动、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比如,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学习从一年级就开始了。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直观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整体感知形成初步的表象;能识别这两种图形,在常见物上找到这些形状的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能用简单的方法制作这些图形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是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要使学生初步建立初步的面积概念,认识并使用常用的面积单位,探索并掌握面积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本内容中各册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教师如果不深究教材,不透彻地研究教材,就会简单地处理教学,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把握教材,才能不断改进教法,才能有意识地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经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苏教版课程标准教学实验教材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改善学习方式上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它突破了以往以知识为主线的教材设计方式,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有效的学习活动中认识教学,获取知识,积累学习方法,充实学习情趣。在课改实验中,我们充分感到正确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创新地使用教材,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使课堂产生变化。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资源。对学习素材感兴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是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重要前提。教材是汇集众人智慧的宝贵财富,其中蕴涵着一定的科学价值。因此,教师必须研究和挖掘教材,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比如,三年级(下册)的轴对称图形这一单元,开始我对教材的编排心中没底,担心学生是否能接受。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广泛阅读教师用书、教材分析、上网查询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准确深入地了解教材编排意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教材对于轴对称图形概念的体会分为两步:第一步先感受物体的对称,再体会图形的对称,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第二步做轴对称图形,加深体验。教材里安排了三次制作轴对称图形的活动,目的都是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体验。教材这样编排有三个原因:一是对称原先是生活中的概念,人的脸部左右基本相同,就说脸是对称的。随着概念在各个学科的深入应用,概念也就逐渐分化和严格。在教学里就有中心对称、轴对称和平面对称等几种情况。联系生活经验,先确立生活中的对称概念,再形成教学里的轴对称概念,教学比较顺畅。二是许多轴对称图形就是对称物体某个方面的图形,认识对称的物体为认识轴对称图形提供宽广的现实背景。三是组织对称的物体与轴对称图形的对比,蕴涵对称物体的某些面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是平面图形等信息,使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清晰、准确。加上学生对自然现象中的轴对称图形已有初步的感知,如蝴蟆、蜻蜓、树叶的对称美已略知一二。这样在设计教案时,我就以美丽的自然现象为背景,以找物体的共同特征为本题的出发点,设计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导入新课。这样就能做到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认识对称物体的共同特征奠定了基础。这样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围着书本和教师转,学生由教师牢牢地牵着走。新理念要求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情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时,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爱听、爱看的事情入手,采用故事、游戏、比赛、调查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愿望,让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自主研究学习。教学活动是学生探索、掌握和应用教学知识的活动。简单地说,在教学活动中要有教学思考的含量。教学活动不是一个一般的活动,而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过程和活动。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这一单元,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角和画角的方法后,接着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课堂上,我创设了师生比赛画角的活动场景,比一比谁画的角大,把学生引入了经验与新问题的矛盾之中,学生几次延长所画角的边的过程中充分感知,角的边是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因而判断角的大小不能看边的长短,那么角的大小到底与什么有关呢?这期间,学生自由讨论,用自己独特的思考角度和方式去自悟自得。教师真正成为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而非“解题者”,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而非“模仿者”。学生只有通过主动探索去感受知识,经历探究教学知识的过程,才能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和尝试,我认识到,教师只有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联系学生的实际,不断改进教法,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才能创设生动、和谐、有效的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更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