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培训是当下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深入环境下以学校为主体而组织进行的教师队伍培训模式,旨在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培训资源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农村地区小学的校本培训具有自身较为独特的实际情况,面临着教师队伍参与培训意愿低、培训资源有限等一系列现实问题,需要持续强化相关主体探究。本文紧密围绕西部农村小学校本培训这一即定主题,基于当下校本培训的具体实践,重点阐述和探讨相应的优化提升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8)13-0100-01
在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时代环境下,农村地区的小学要通过一系列优化调整措施以最终持续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新时期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所面临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切实的挑战,而在多元化的优化提升策略中强化校本培训是重要的途径,需要各小学的高度重视。所谓的校本培训即以学校为主体而设计和组织的旨在提高学校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和培训模式,整个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通过积极引进校外优质培训资源的方式完成的,同时必须明晰的是校本培训在我国实际上已经有多年的探究实践,是当下学校管理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本途径之一,其功能与意义已经被广泛证明。而就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的校本培训这一命题而言,实际上是一个较为独特的主题,以下笔者主要阐述和探讨新时期新教育改革语境下西部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的优化提升策略。
l、西部农村地区小学中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主观意愿差,需要切实激发内需,为校本培训奠定基础。众所周知,由于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普遍以及教师学校、家庭日常事务繁忙等系列原因,农村小学教师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参与诸如校本培训、寒暑假继续教育等活动,很大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只能无奈地通过发放补助甚至强制性等形式让学校教师参与培训。教师队伍参与校本培训的主观意愿较低,很大程度上与教师个体对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对于校本培训的意义没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些教师感觉在农村小学中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已经足以胜任具体的教学工作了,参与培训教师浪费时间,殊不知这是“井底之蛙”的表现,因此学校和相關职能部门要以激发教师的内需为突破口,让教师认识到新教育改革环境下强化在职学习的必要性,可以通过外地观摩、引进外地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等形式让学校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差距,从而激发教师队伍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这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持续优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
2、西部农村小学在开展校本培训过程中难以寻找到优质的培训资源,导致培训的形式化,要求持续优化校本培训的内部结构,引导社会优质培训资源进入到西部农村地区。通过实际走访等形式我们发现实际上导致农村小学教师不愿意参与校本培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即有的培训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缺乏实质性的内容,难以切实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地区的小学实际上在进行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难以寻找到优质的培训资源,校内培训资源难以持续开发,校外可以利用的成熟培训资源较为缺乏,这直接导致学校在以往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只能由校内较为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培训员,整体培训中缺乏较为科学和严密的培训课程体系,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效果考核评价机制,一般学校会在上午安排专题讲座,下午安排教师分组讨论,而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分组讨论都普遍存在形式化的倾向,培训与探讨内容与实际教育教学的关联性不够突出。要求教育主观部门、学校等主体要积极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引进社会优质培训资源等系列形式切实提高培训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最为核心的命题之一。
3、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的优化需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强化资源交流,创造学习平台。农村地区小学的校本培训实际上面临着现实层面诸多的难题,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因素直接障碍着校本培训的正常开展,而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学新课改改革环境下小学要坚决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为小学优质资源进行积极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当然,农村地区小学的校本培训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命题,需要从各个层面采取综合优化措施,以上只是简要性的探讨,更多更为有效的途径上需要各相关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朱开丹、张盛良,提升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12期。
[2]丁燕飞,网络校本研修整合模式在农村学校推广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3]王秀蓉,我们在这里成长——农村小学实施校本研修方法之探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年22期。
[4]刘林,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以四川省平昌县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年。
[5]顾玉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之行动研究——以甘藏沟小学为个案[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年。
关键词: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236-1879(2018)13-0100-01
在当下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推进的时代环境下,农村地区的小学要通过一系列优化调整措施以最终持续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这是新时期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所面临的重要命题,同时也是切实的挑战,而在多元化的优化提升策略中强化校本培训是重要的途径,需要各小学的高度重视。所谓的校本培训即以学校为主体而设计和组织的旨在提高学校教师整体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活动和培训模式,整个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是通过积极引进校外优质培训资源的方式完成的,同时必须明晰的是校本培训在我国实际上已经有多年的探究实践,是当下学校管理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基本途径之一,其功能与意义已经被广泛证明。而就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的校本培训这一命题而言,实际上是一个较为独特的主题,以下笔者主要阐述和探讨新时期新教育改革语境下西部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的优化提升策略。
l、西部农村地区小学中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主观意愿差,需要切实激发内需,为校本培训奠定基础。众所周知,由于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普遍以及教师学校、家庭日常事务繁忙等系列原因,农村小学教师很大程度上不愿意参与诸如校本培训、寒暑假继续教育等活动,很大学校为了鼓励教师参与校本培训只能无奈地通过发放补助甚至强制性等形式让学校教师参与培训。教师队伍参与校本培训的主观意愿较低,很大程度上与教师个体对于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有直接关系,对于校本培训的意义没有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有些教师感觉在农村小学中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已经足以胜任具体的教学工作了,参与培训教师浪费时间,殊不知这是“井底之蛙”的表现,因此学校和相關职能部门要以激发教师的内需为突破口,让教师认识到新教育改革环境下强化在职学习的必要性,可以通过外地观摩、引进外地专家学者进行讲座等形式让学校教师真切地感受到差距,从而激发教师队伍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这是西部农村地区小学持续优化过程中的基础性工作。
2、西部农村小学在开展校本培训过程中难以寻找到优质的培训资源,导致培训的形式化,要求持续优化校本培训的内部结构,引导社会优质培训资源进入到西部农村地区。通过实际走访等形式我们发现实际上导致农村小学教师不愿意参与校本培训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即有的培训形式化倾向较为严重,缺乏实质性的内容,难以切实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农村地区的小学实际上在进行校本培训的过程中难以寻找到优质的培训资源,校内培训资源难以持续开发,校外可以利用的成熟培训资源较为缺乏,这直接导致学校在以往组织校本培训的过程中只能由校内较为有经验的老教师担任培训员,整体培训中缺乏较为科学和严密的培训课程体系,也没有相应的培训效果考核评价机制,一般学校会在上午安排专题讲座,下午安排教师分组讨论,而无论是专题讲座还是分组讨论都普遍存在形式化的倾向,培训与探讨内容与实际教育教学的关联性不够突出。要求教育主观部门、学校等主体要积极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方式,通过引进社会优质培训资源等系列形式切实提高培训活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最为核心的命题之一。
3、农村小学校本培训的优化需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强化资源交流,创造学习平台。农村地区小学的校本培训实际上面临着现实层面诸多的难题,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等因素直接障碍着校本培训的正常开展,而新时期基础教育教学新课改改革环境下小学要坚决贯彻“走出去、引进来”的基本原则,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努力下为小学优质资源进行积极交流与合作,致力于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
当然,农村地区小学的校本培训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的命题,需要从各个层面采取综合优化措施,以上只是简要性的探讨,更多更为有效的途径上需要各相关主体在实际工作中持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朱开丹、张盛良,提升农村小学校本研修实效性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12期。
[2]丁燕飞,网络校本研修整合模式在农村学校推广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06期。
[3]王秀蓉,我们在这里成长——农村小学实施校本研修方法之探索[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年22期。
[4]刘林,西部地区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以四川省平昌县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8年。
[5]顾玉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之行动研究——以甘藏沟小学为个案[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