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不仅是小学生学习各科知识的基础,还是他们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基础,不过作文教学始终是难点之一,受到师生双方的共同困扰。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可应用任务驱动法,利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思考、灵活创作,写出更加优质的作文。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任务驱动法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任务,以强烈的问题动机为驱动,积极运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从而完成既定任务,让他们在任务中收获更多。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主动应用任务驱动法,结合教学目标与写作主题明确课堂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吸引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在互帮互助中进行创作。
营造写作情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对写作比较惧怕,甚至讨厌写作。为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让他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迎接写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在情境中呈现写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动力,利用情境式任务驱动学会思考和写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珍珠鸟》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把“读与写”有机联系起来,开展“读动物,写动物”的活动,要求学生课上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欣赏和体会拟人的表现手法;课下拍摄一些自己家中或见到的动物图片,并将这些素材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营造真实的写动物情境。之后,教师设置写作任务: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主题,题目自拟,可以描写动物的习性、样貌和本领等,并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由于写作主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再借助情境呈现任务,他们将会主动思考,使其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进行创作。
如此,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布置写作任务,在无形中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帮助他们舒缓紧张和释放压力,使其积极、轻松地接受任务和学会思考,在作文中表述个人对动物的见解。
明确写作任务
任务驱动是由电脑术语演变而来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要求写作任务是具体和明确的,以此引导和规划教学,呈现出清晰的写作导向,让学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应当明确具体的写作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找到写作主题和方向,据此引发他们主动思考有话可说,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在指导学生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进行写作时,教师先布置任务:安排恰当时间让学生照照镜子,观察个人照片,思考自己最主要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人生理想和家庭生活等,整理成文字资料;再画一幅自己的肖像,同学间相互比一比、说一说、评一评。在写作环节,鼓励学生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写一篇“自我介绍”,如“我,是一个可爱、文雅的小姑娘,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可笑起来却眯成黄豆般大小,平常喜欢扎一个马尾辫。我的脸圆圆的,耳朵也很大,像两个问号挂在头的两旁,提醒我要常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随后相互朗读、欣赏和评改。
上述案例,通过趣味化写作任务的布置,不仅明确,还极具吸引力,学生在写作中方向突出,不会出现不知所措或胡编乱造的现象,畏难心理同样消失,推动他们主动完成任务。
利用任务驱动写作
在任务驱动法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当明确写作任务和要求后,学生可以按照任务指令进行思考和讨论,围绕任务的含义和内容进行写作,选择最恰当的主题和内容,避免偏题或随意写作行为的出现。不过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时,可设计观察——思考——讲述——创作的实践流程,让学生知道写些什么,借此锻炼他们的写作技巧。
在以“煎荷包蛋”为题目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到家中,请家长亲自示范煎一个荷包蛋,要注意观察煎蛋流程,包括煎蛋前、煎蛋中和煎蛋后,留意鸡蛋的前后对比和煎后的颜色、香味和口感等。课堂上相互交流家长是怎么煎荷包蛋的,并帮助学生整理出煎蛋流程:打蛋——开火——倒油——入锅——煎好一面——放调料——煎另外一面——煎熟吃蛋。之后,学生的写作目的明确、方向准确、过程真实,写作内容更是有感而发,并再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回到家中在家长指导下学习做一道菜,记录整个烧菜过程,使其结合亲身体验写一篇有关做菜的作文。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利用任务驱动学生写作,使其认真仔细的观察整个做菜过程,根据个人亲身体验获得真实的写作素材,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要明确两点,一方面科学设置任务驱动的指令,另一方面明确写作任務,让学生围绕任务观察、搜集和整理素材,使其选择最佳角度进行创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最终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唐恬.探究作文教学的本源:生本作文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8(14).
[2]邱春玲.浅谈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曙光小学校)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任务驱动法指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任务,以强烈的问题动机为驱动,积极运用学习资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从而完成既定任务,让他们在任务中收获更多。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主动应用任务驱动法,结合教学目标与写作主题明确课堂任务,以任务为导向吸引学生一起讨论和交流,在互帮互助中进行创作。
营造写作情境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受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往往对写作比较惧怕,甚至讨厌写作。为有效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让他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态迎接写作。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可营造良好的写作情境,在情境中呈现写作任务,以此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动力,利用情境式任务驱动学会思考和写作。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小学语文《珍珠鸟》这篇课文之后,教师可以把“读与写”有机联系起来,开展“读动物,写动物”的活动,要求学生课上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欣赏和体会拟人的表现手法;课下拍摄一些自己家中或见到的动物图片,并将这些素材整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播放,营造真实的写动物情境。之后,教师设置写作任务:以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为主题,题目自拟,可以描写动物的习性、样貌和本领等,并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由于写作主题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再借助情境呈现任务,他们将会主动思考,使其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体验进行创作。
如此,教师利用生活情境布置写作任务,在无形中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帮助他们舒缓紧张和释放压力,使其积极、轻松地接受任务和学会思考,在作文中表述个人对动物的见解。
明确写作任务
任务驱动是由电脑术语演变而来的,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要求写作任务是具体和明确的,以此引导和规划教学,呈现出清晰的写作导向,让学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写作。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任务驱动法时,应当明确具体的写作任务和要求,让学生找到写作主题和方向,据此引发他们主动思考有话可说,从而完成写作任务。
在指导学生以“自我介绍”为主题进行写作时,教师先布置任务:安排恰当时间让学生照照镜子,观察个人照片,思考自己最主要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技能特长、人生理想和家庭生活等,整理成文字资料;再画一幅自己的肖像,同学间相互比一比、说一说、评一评。在写作环节,鼓励学生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写一篇“自我介绍”,如“我,是一个可爱、文雅的小姑娘,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可笑起来却眯成黄豆般大小,平常喜欢扎一个马尾辫。我的脸圆圆的,耳朵也很大,像两个问号挂在头的两旁,提醒我要常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随后相互朗读、欣赏和评改。
上述案例,通过趣味化写作任务的布置,不仅明确,还极具吸引力,学生在写作中方向突出,不会出现不知所措或胡编乱造的现象,畏难心理同样消失,推动他们主动完成任务。
利用任务驱动写作
在任务驱动法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当明确写作任务和要求后,学生可以按照任务指令进行思考和讨论,围绕任务的含义和内容进行写作,选择最恰当的主题和内容,避免偏题或随意写作行为的出现。不过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时,可设计观察——思考——讲述——创作的实践流程,让学生知道写些什么,借此锻炼他们的写作技巧。
在以“煎荷包蛋”为题目进行作文教学时,教师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回到家中,请家长亲自示范煎一个荷包蛋,要注意观察煎蛋流程,包括煎蛋前、煎蛋中和煎蛋后,留意鸡蛋的前后对比和煎后的颜色、香味和口感等。课堂上相互交流家长是怎么煎荷包蛋的,并帮助学生整理出煎蛋流程:打蛋——开火——倒油——入锅——煎好一面——放调料——煎另外一面——煎熟吃蛋。之后,学生的写作目的明确、方向准确、过程真实,写作内容更是有感而发,并再布置任务:要求他们回到家中在家长指导下学习做一道菜,记录整个烧菜过程,使其结合亲身体验写一篇有关做菜的作文。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利用任务驱动学生写作,使其认真仔细的观察整个做菜过程,根据个人亲身体验获得真实的写作素材,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法,教师要明确两点,一方面科学设置任务驱动的指令,另一方面明确写作任務,让学生围绕任务观察、搜集和整理素材,使其选择最佳角度进行创作,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最终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参考文献
[1]唐恬.探究作文教学的本源:生本作文教学[J].教育科学论坛,2018(14).
[2]邱春玲.浅谈小学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6(35).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曙光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