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医作为经验学科,诊疗中存在着医生和病患两个维度的个体差异,需要系统、直观、准确和科学的验证体系来证明疗效与个体无关。电子信息技术将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指导诊疗等多个方面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
Abstract:As an empirical discipline, there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 systematic, intuitive, accurate and scientific verification system is needed to prove that the curative effec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dividu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help solve this problem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gui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tc.
关键词:中医 个体差异 电子信息技术 验证体系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individual differen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Verification system.
前言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文明的5000年延续、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与中医学的鼎力保障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经常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术语阐释大政方针,围绕中医药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1】。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层深化,中医治未病将在基层医疗得到更多的应用,但受教育或认知或体验不同,生活和网络中关于“中医好还是西医好”的争辩层出不穷。中医需要更系统更直观更准确更科学的验证体系来证明功效。
1.中医诊疗存在“个体”差异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患者谈论说自己不“服”某某中医的药。这是一种非常委婉地对该中医没有治疗好自己病症的表达。这与西医因治疗失败后引发的层出不穷的医闹事件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因为现在采用中医治疗的病患,一般不是急症或重症,另一方面是大部分病患对病症的感知相似度较高,当出现类似病症被妥善治疗痊愈后,患者往往无法从中找到两者的区别:为什么类似病例,同样的医生把别人看好了,而在自己身上无效?归因于服不服某位医生的药,将诊疗是否生效上升到类似“缘分”的随机高度,虽然有利于缓和医患纠纷,但是对中医的真实诊疗效果会带来不良后果。这种现象也是因为中医诊疗主要依靠某个医生的个人认知和经验,不像西医有对应的影像或化验结果来支撑。中医医生个人的治疗经验成为案例中的重要个体因素。
2、电子信息技术应该得到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西医诊疗已经得到较广的运用,从心电图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电子病历到人工智能识别CT肿瘤影像等。西医规模化、集中度高,中医刚好相反,除了部分地区有专门的中医医院以外,大部分以单个科室、自营诊所、药房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零星经营的模式存在【2】。一方面从诊疗方法而言,中医不似西医对电子信息技术有天然亲近性(检验检测),另一方面中医的零散化也导致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尝试将电子信息技术与中医诊疗进行结合。如四川锦海医疗研发的中医诊脉仪器、俏康的针灸电疗仪、鼎历的中药制丸机和九阳的中药壶熬药罐等多类为传统中医服务的设备和仪器也得到了较广的应用。当前互联网医院为中医电子病历和远程诊疗也提供了成本低廉的运用场景,下一步高清真实影像(望)、气味分析仪器(闻)、远程线上问询(问)和可穿戴设备(切)等设备的运用,以及海量的诊疗案例和过程数据的跟踪和采集将为进一步实现诊疗模型建立甚至人工智能诊断,中医医生的个人临床经验将成为所有中医都能学习的知识基础,而患者的个体差异又将通过唯一的用药剂量实现差异化诊疗,避免西药的无区别对待。
3、结语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正在加快在中医领域上的运用。随着各级政府对中医治未病的重视和投入,随着各种辅助诊疗的电子设备的出现,中医远程诊疗将成为现实,可重现可移植可推广的治疗方针也将把中医的临床经验学转化成可量化的科学。同时中医针对个体不同提出的定制化治疗和用药方案也将改变西药粗放式、统一式的用药方法,为西医精细化治疗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汪晓东 张炜 赵梦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综述,新华社,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8-07/9538394.shtml
2、施楠,陶红兵,黄亦恬,等.我国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 .中国医院管理,2018, 38 (9) : 8-10.
3、马晓彤,中医发展的战略性難点分析,中国软科学,2018, 007(8)4、
作者简介:
黄朔,男,1984年生,本科,从事电子信息相关工作,就职于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
贾晓钦,女,1979年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子技术相关工作,就职于成都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
Abstract:As an empirical discipline, there ar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 systematic, intuitive, accurate and scientific verification system is needed to prove that the curative effec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individual.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ill help solve this problem from many aspects, such as data collection, data analysis, gui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tc.
关键词:中医 个体差异 电子信息技术 验证体系
Keywords:chinese medicine, individual differen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Verification system.
前言
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文明的5000年延续、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都与中医学的鼎力保障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经常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术语阐释大政方针,围绕中医药事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1】。随着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层深化,中医治未病将在基层医疗得到更多的应用,但受教育或认知或体验不同,生活和网络中关于“中医好还是西医好”的争辩层出不穷。中医需要更系统更直观更准确更科学的验证体系来证明功效。
1.中医诊疗存在“个体”差异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有患者谈论说自己不“服”某某中医的药。这是一种非常委婉地对该中医没有治疗好自己病症的表达。这与西医因治疗失败后引发的层出不穷的医闹事件形成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因为现在采用中医治疗的病患,一般不是急症或重症,另一方面是大部分病患对病症的感知相似度较高,当出现类似病症被妥善治疗痊愈后,患者往往无法从中找到两者的区别:为什么类似病例,同样的医生把别人看好了,而在自己身上无效?归因于服不服某位医生的药,将诊疗是否生效上升到类似“缘分”的随机高度,虽然有利于缓和医患纠纷,但是对中医的真实诊疗效果会带来不良后果。这种现象也是因为中医诊疗主要依靠某个医生的个人认知和经验,不像西医有对应的影像或化验结果来支撑。中医医生个人的治疗经验成为案例中的重要个体因素。
2、电子信息技术应该得到应用
电子信息技术在西医诊疗已经得到较广的运用,从心电图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从电子病历到人工智能识别CT肿瘤影像等。西医规模化、集中度高,中医刚好相反,除了部分地区有专门的中医医院以外,大部分以单个科室、自营诊所、药房服务和社区服务等零星经营的模式存在【2】。一方面从诊疗方法而言,中医不似西医对电子信息技术有天然亲近性(检验检测),另一方面中医的零散化也导致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的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3】。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也在尝试将电子信息技术与中医诊疗进行结合。如四川锦海医疗研发的中医诊脉仪器、俏康的针灸电疗仪、鼎历的中药制丸机和九阳的中药壶熬药罐等多类为传统中医服务的设备和仪器也得到了较广的应用。当前互联网医院为中医电子病历和远程诊疗也提供了成本低廉的运用场景,下一步高清真实影像(望)、气味分析仪器(闻)、远程线上问询(问)和可穿戴设备(切)等设备的运用,以及海量的诊疗案例和过程数据的跟踪和采集将为进一步实现诊疗模型建立甚至人工智能诊断,中医医生的个人临床经验将成为所有中医都能学习的知识基础,而患者的个体差异又将通过唯一的用药剂量实现差异化诊疗,避免西药的无区别对待。
3、结语
目前电子信息技术正在加快在中医领域上的运用。随着各级政府对中医治未病的重视和投入,随着各种辅助诊疗的电子设备的出现,中医远程诊疗将成为现实,可重现可移植可推广的治疗方针也将把中医的临床经验学转化成可量化的科学。同时中医针对个体不同提出的定制化治疗和用药方案也将改变西药粗放式、统一式的用药方法,为西医精细化治疗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汪晓东 张炜 赵梦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健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重要论述综述,新华社,https://www.chinanews.com/gn/2021/08-07/9538394.shtml
2、施楠,陶红兵,黄亦恬,等.我国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J] .中国医院管理,2018, 38 (9) : 8-10.
3、马晓彤,中医发展的战略性難点分析,中国软科学,2018, 007(8)4、
作者简介:
黄朔,男,1984年生,本科,从事电子信息相关工作,就职于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
贾晓钦,女,1979年生,高级工程师,从事电子技术相关工作,就职于成都市电子信息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