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思考航拍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汕头与中国摄影渊源颇深。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汕头公元厂诞生了中国第一张相纸,成就了全国一批摄影人。 曾任汕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马卡,得益于父亲对摄影的热爱,1975年便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机。他早年就职于汕头经济特区宣传部,这样就把工作和爱好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有过多次直升机航拍汕头的机会,留下了许多各个阶段城市面貌的老照片,在无人机飞速发展的今天,他依然坚持航拍记录城市面貌,与原来的老照片一起整理,形成了新旧城市面貌的对比,有幸见证并记录了汕头发展的诸多重要节点。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直升机航拍的?又是从哪一年开始无人机航拍的?
  1985年拍摄《千里韩江》视频专题片时,我第一次登上直升飞机进行航拍,之后又四次用直升机航拍汕头的经历。不过那个年代航拍既“烧钱”又艰苦,天气不好直升机就只能干等,有一次在南澳岛青澳湾拍摄时整架飞机抖动得异常厉害,最终只能马上飞出山谷才脱离了险境。
  随着无人机科技的发展,航拍的风险和成本小了很多。但无人机也是新兴事物,起初,无人机只是一个遥控飞行器,并没有摄影功能,就算第二代的精灵无人机,也只能挂载运动型小相机,画质很差,无法适应城市风光摄影的需求。
  我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对此动了不少脑筋,便找到了汕头市航模协会帮我们着手改装。利用自制的云台把微单相机挂上无人机,因为微单相机太重,连相机屏幕、飞行器脚架都拆掉,这样才能保证成像质量。
  虽然这样改造后的航拍器在如今的高科技面前显得有十分笨拙,但其中的乐趣和追求,是今天用金钱购买不到的。
  同样是从空中俯瞰大地,当年的直升机航拍与今日的无人机航拍有何本质的不同?
  利用直升飞机进行航拍,虽然可以承载更高端的摄影装备,但成本昂贵,又受天气情况、航线等因素影响,应用十分不方便。
  而现在应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成本低廉,控制方便,就算是狭小的空间甚至室内,也可以飞行,其便捷性是直升飞机无法比拟的。


  在你的作品中,垂直拍摄、平摄、45度斜摄都有体现,你对无人机航拍的角度与摄影的表现性之间是怎样理解的?
  摄影作品都是为表达所服务的,也就是说,应当按照拍摄内容所需灵活应用拍摄角度,无人机航拍也是一样。
  因为我们很少用垂直的角度观察事物,所以垂直拍摄的照片更具有陌生感,往往形式感强烈,很有冲击力;45度斜摄因有透视关系,能记录更多的地貌元素,拍摄的照片更具有立体感,资料性照片常常应用这个角度拍摄;而平视的角度与我们平日观看事物接近,用这个视角所拍摄的内容也更具有亲和力,在人文或某种具体事物的拍摄中经常使用。
  针对不同的拍摄对象,升空高度究竟怎样才算是合适的?会不会越高越抽象?
  航拍一样要选好前景、中景、远景,也应该有主体、陪体的关系。所以航拍之前想清楚要表现什么,不是越高越好,而是适合就好。关键是要考虑清楚拍什么?什么是主体?表达什么?不能乱飞乱拍,更不能好高骛远,飞得越高主体越小,这些都需要慢慢摸索。
  你的很多表现老城的作品都是夜间拍摄的,你对夜间航拍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吗?
  因为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悬停技术及云台设备都非常稳定,才使得原来无法想象的夜景航拍成为可能,但是航拍夜景依然是个难点。
  跟地面的夜景拍摄一样,我们都应该提前进行踩点,确定好拍摄方位和拍摄角度,查看天气预报,了解落日时间,因为无人机的飞行时间短,确定好拍摄夜景的时机尤为重要。
  另外,虽然无人机有稳定装置,但为保证成功率,还是得选择无风或弱风的天气进行航拍。弱光情况下飞行器避障功能无法使用,飞行要格外小心,更要保证飞机充足的电量,避免低电量坠机。
  调整拍摄参数也非常重要,不可以使用航拍器的自动拍摄模式进行拍摄,而是用M挡,选择最低的ISO,适当的光圈值和曝光时间。虽然快门速度最长可以选择8秒,但一般情况下航拍夜景,曝光时间应该控制在4秒以内。


  整体地看你的航拍摄影作品,感觉很多内容与城市整体宣传相关,多是路桥、港口,以及商业楼盘等,你为什么选择这些题材?
  我有多次直升机航拍汕头的机会,这样一来,便留下了许多各个阶段城市面貌的老照片,包括整個城区的高空俯瞰图,这种俯瞰照片最能直观记录城市的建设风貌。现在有了无人机,我依然坚持航拍记录城市面貌,与原来的老照片一起整理,形成了新旧城市面貌的对比,为我们城市的发展留下珍贵的历史资料,有幸见证并记录了汕头发展的诸多重要节点,这是普通摄影爱好者和职业摄影人所难以做到的。记录城市发展的点滴进程,已经成为我自觉的职业习惯,甚至是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因为热爱,所以执著。通过我的镜头去展示一个变化中的汕头,一个越来越宜居宜业的汕头,花多少时间、精力我都愿意。这些作品都不是受委托的拍摄。
  似乎无人机航拍未来的商业价值空间很大,你怎么看?
  因为无人机航拍近年来在全国形成热潮,无人机航拍器也非常广泛的普及,进入了千家万户。这样一来,反而降低了无人机航拍的商业价值,航拍的商业需求虽然越来越大,但其服务价格却越来越低廉。可能在未来不久,无人机航拍只是商业摄影必备的一种工具而已。
  无人机成本的降低,让航拍越来越普及,专业与业余之间的界限也不那么明晰了,你怎么看从2015年以来的无人机航拍热潮?
  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就像传统的摄影,随着数码相机和摄像手机的普及,现在专业摄影人与业余爱好者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小。我认为这是可喜的现象,这样既增加了从业人员的基数,又可以迫使专业人员寻求突破。
  无人机的角度使得你可以从更高的角度来观察你的家乡汕头,这种更加宏观的视角会让你从另一个角度对城市的发展做出反思吗?
  作为艺术创作,每次的升空拍摄,肯定都带着思考,而不仅仅是为拍摄而拍摄。随着城市的发展,我既为新城区的日新月异由衷地赞叹,也为老城区的日渐衰败而惋惜、揪心。这种反差在我的航拍作品中有着鲜明的对比。汕头中心城区的发展历史不长,作为开埠区的老城区,积淀了百载商埠深厚、生动而又充满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是海内外广大潮汕人魂萦梦牵的精神家园。因此,如何通过无人机的独特视角,记录开埠区的传奇神韵,传承开埠区的历史文脉,推动开埠区的活化保育,并服务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一直是贯串于我的创作的主题思想。


  你都用过哪些无人机机型?
  我用过大疆精灵2、精灵3、精灵4、精灵4p等小型航拍无人机,这都是国产的大疆品牌机型。


  你理想中的一台完美的航拍无人机应该是怎样的?
  我理想中的完美无人机应该有更长的续航时间,更先进的飞行稳定系统,防水、抗风能适应恶劣的天气;摄像系统希望能有更广泛的光学变焦范围和更高的画质,当然了,最好能有更低廉的价格。









其他文献
2017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全国文艺界喜迎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之际,中国摄影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召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中国文联主席铁凝,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赵实,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慧琳,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局长张玉堂,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李前光、郭运德,中国文
期刊
“视觉”对于时尚的重要意味不言而喻,时尚行业从来就不乏引人注目的图像。除了职业摄影师之外,制造、传播、审核、获取、归档和使用摄影图像的主体覆盖了整个时尚产业:设计师、造型师、化妆师、品牌公关、模特经纪人、时尚博主、自媒体人……一部分“外人”眼里,时尚行业中的摄影图像仅仅呈现出剥离了种种功能的、被规划的“美”或者“潮流”,但摄影作为信息媒介(如模特图录)、记录和归档工具(如街拍)的功能同样运作于这个
期刊
8月19日,在喜迎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的日子里,“大国重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摄影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隆重开幕。展览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摄影》杂志社承办,并得到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的资助。  展览期间,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在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摄影家协分党组书记郑更生等的陪同下
期刊
作为一名十几年的“尼康党”摄影记者,我对尼康的熟悉程度就像对自己的家人。从最早的尼康D70S,到现在的尼康D5,我几乎使用过尼康的所有重要机型。尼康FX格式数码单反相机新品D850于8月底发布后,因“像素高”与“速度快”而备受业界关注,我有幸在9月中旬亲身体验了这款相机的拍摄性能。  体育摄影对相机的连拍速度一向要求严苛。尼康D850单机身可达到7幅/秒,使用竖拍手柄和全新的电池后,最高连拍速度可
期刊
我学习摄影始自大学阶段,考古学专业的课程中有摄影课,那是在1980年;正式从事文物摄影是从1992年开始的。说是“正式”,其实拍摄都是伴随学术工作、业务工作进行的,一直到现在。这是形成我在摄影方面的成果和认识的基础,也使我有机会经历并承担文物行业各个门类的摄影工作。我参加田野考古工作10年,之后主持过博物馆信息化系统建设、中外文物展览、展览多媒体、学术图书报刊编撰出版、科研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现在仍
期刊
8月19日至23日,大理国际影会时隔两年之后再启幕,迄今已七届。  李东翰凭《我也是你&无人之境》获得影会金翅鸟最佳摄影师奖;金翅鸟最佳新锐摄影师颁给了法国摄影师克罗艾·雅菲(ChloéJafé);金翅鸟最佳出版物归属由长谷川美祈(Miki Hasegawa)创作的《内部笔记》(Internal Notebook);由约亚基姆·柯蒂斯(Jojakim Cortis)和阿德里安·松德雷格(Adria
期刊
当我开始与摄影密切地打交道时,便惊奇于照片与被称为“超现实主义”的美学形式之间的关系。很多作家和评论家曾就这一现象进行讨论,尤其将超现实主义视为20世纪摄影实验的早期元素。但这些我看过的作品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直至今日,在摄影中超现实竟始终是一种强有力的表达手段。  应该说这种超现实的光环一开始就存在于摄影之中:一张照片通过玻璃-镜头捕捉世界,它不同于艺术家通过绘画、泥塑等明显有人为迹象的手段构建
期刊
在最新的哈蘇与雅昌共同出版的个人摄影集《洪荒大地》中,一直新作不断的风光摄影师王建军又增加了几幅新作,其中就有无人机航拍系列。通览整部摄影集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近些年在他的风光摄影系列中,无人机航拍的出片率越来越高。在数次航拍美国西部之后,他也在本刊访谈中提到了要重新拍摄他所熟悉的中国西部,只是这一次更多地要用到无人机。作为中国风光摄影的代表性人物,王建军的选择也代表着中国风光摄影的一种新
期刊
我這组作品的名字叫《空间城市 》强调了主观想象,具有超现实主义风格。  当我使用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城市的时候萌发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我想把那些造型各异的建筑,以更加自由的方式呈现,获得更加富有生命力的我心目中城市的样子。而这种灵感是来自于著名的“空想建筑师”尤纳·佛莱得曼 。他提出了移动城市的概念 ,他希望“建立一套复杂多变的建筑架构体系 ”,由居住者来决定建筑和城市规划。这个理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期刊
无人机航拍的图片在《财新周刊》版面使用的多吗?  虽是财经杂志,但我们很重视航拍这一块,但最后呈现的版面中,航拍的图片其实用得并不是很多,一组图片里我可能只会用一张或两张,作为开篇或者结尾,说明问题即可。因为航拍图片的同质化比较严重,必须要与地面的影像结合起来使用。航拍的好处在于能宏观地告诉读者当时发生了什么,直观地传达现场的全貌,其他的我更愿意通过地面常规的图像细节来展示问题。我们的摄影与编辑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