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评价定西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效果。方法:对1992~2006年全市七县(区)上报的项目季报表及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15年项目实施,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分别平均为37.56/10万、17.69/10万,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1.81倍和3.26倍。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平均为94.11%、89.60%。初、复治涂阳病人比例为1∶0.19。结论:定西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促进了本市结核病防治工作。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定西市自1992年陆续启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卫V项目”),至1994年4月全市七县(区)全部启动,2001年底该项目结束。2002年又启动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卫X项目”),至2006年底,结控项目已实施15年,在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将1992~2006年定西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1992~2006年全市七县(区)上报的项目季报表及有关资料。
实施方法严格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1]、《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2]规定执行。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2003统计分析。
结果和分析
可疑者检查情况:1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04 659例,可疑者就诊率和可疑者查痰率,分别平均为2.49‰、51.00%,涂阳检出率平均为15.91%。
病人发现情况:15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5636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6633例,复治涂阳病人1858例,重症涂阴病人1117例,初治涂阴病人6028例。
病例登记情况:15年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分别平均为37.56/10万、17.69/10万,新发肺结核病人中涂阳病人比例平均为54.30%。
涂阳肺结核中各类病人构成比:15年间,初治涂阳病人发现所占比例平均为78.12%,复治涂阳病人所占比例平均为21.88%。初、复治涂阳病人比例为1∶0.19,见表1。
涂阳病人治疗转归:见表2。

讨 论
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尤其是涂阳病人的发现。15年来随着项目的实施和深入开展,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1.81倍和3.26倍。新发肺结核病人中涂阳病人比例54.30%,较 1991年提高2.08倍。达到了S.Grzybowski关于年新发肺结核病人中痰涂阳病人应>50%[3]的比例要求。
项目的实施使大量传染性病人被治愈。项目期间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7600例,其平均治愈率为93.10%,较项目前1991年提高29.7%。其中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平均为94.11%、89.60%,均达到并超过了WHO提出达到85%的要求,使大量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在较短时间内失去传染性并治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证明对涂阳病人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DOTS)是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措施之一。
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的落实,且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和治愈了大量活动性、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1例痰涂片阳性病人若不治疗,1年平均可传染10~15例易感者,感染者一生中的发病概率约为10%。按此推算,在15年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已使7600例涂阳病人获得治愈,避免了因上述病人直接传染引起约7.6万~11.4万人的感染,减少了0.76万~1.14万例新发结核病人,对本市结核病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可疑者就诊率由卫V项目实施阶段的2.22‰上升到卫X项目实施阶段的3.05‰,提高了0.83%,达到了国家规划3‰的要求;可疑者查痰率由卫V项目实施阶段的37.45%上升到卫X项目实施阶段的68.81%,提高了30.73%,表明项目技术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是促进病人发现工作各项指标提高的根本保障,还应继续加强贯彻落实。
尽管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在本市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结核病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中还存在着涂阳病人发现率低,技术手段落后等不足,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归口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医政司.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1999.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2002.
3 张立兴.参加S.Grzybowski教授在北京讲学后的几点收获体会.中国防痨杂志,1984,6(4):35.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定西市自1992年陆续启动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卫V项目”),至1994年4月全市七县(区)全部启动,2001年底该项目结束。2002年又启动实施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卫X项目”),至2006年底,结控项目已实施15年,在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现将1992~2006年定西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1992~2006年全市七县(区)上报的项目季报表及有关资料。
实施方法严格按照《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1]、《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2]规定执行。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用Excel2003统计分析。
结果和分析
可疑者检查情况:15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症状者104 659例,可疑者就诊率和可疑者查痰率,分别平均为2.49‰、51.00%,涂阳检出率平均为15.91%。
病人发现情况:15年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15636例,其中初治涂阳病人6633例,复治涂阳病人1858例,重症涂阴病人1117例,初治涂阴病人6028例。
病例登记情况:15年间,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分别平均为37.56/10万、17.69/10万,新发肺结核病人中涂阳病人比例平均为54.30%。
涂阳肺结核中各类病人构成比:15年间,初治涂阳病人发现所占比例平均为78.12%,复治涂阳病人所占比例平均为21.88%。初、复治涂阳病人比例为1∶0.19,见表1。
涂阳病人治疗转归:见表2。

讨 论
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肺结核病人发现工作,尤其是涂阳病人的发现。15年来随着项目的实施和深入开展,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新登记率和涂阳新登记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较项目实施前提高了1.81倍和3.26倍。新发肺结核病人中涂阳病人比例54.30%,较 1991年提高2.08倍。达到了S.Grzybowski关于年新发肺结核病人中痰涂阳病人应>50%[3]的比例要求。
项目的实施使大量传染性病人被治愈。项目期间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7600例,其平均治愈率为93.10%,较项目前1991年提高29.7%。其中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平均为94.11%、89.60%,均达到并超过了WHO提出达到85%的要求,使大量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在较短时间内失去传染性并治愈,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证明对涂阳病人直接面视下的短程督导化疗(DOTS)是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措施之一。
项目的实施促进了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的落实,且在较短时间内发现和治愈了大量活动性、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病人。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1例痰涂片阳性病人若不治疗,1年平均可传染10~15例易感者,感染者一生中的发病概率约为10%。按此推算,在15年的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中,已使7600例涂阳病人获得治愈,避免了因上述病人直接传染引起约7.6万~11.4万人的感染,减少了0.76万~1.14万例新发结核病人,对本市结核病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可疑者就诊率由卫V项目实施阶段的2.22‰上升到卫X项目实施阶段的3.05‰,提高了0.83%,达到了国家规划3‰的要求;可疑者查痰率由卫V项目实施阶段的37.45%上升到卫X项目实施阶段的68.81%,提高了30.73%,表明项目技术各项措施的有效实施,是促进病人发现工作各项指标提高的根本保障,还应继续加强贯彻落实。
尽管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在本市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结核病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中还存在着涂阳病人发现率低,技术手段落后等不足,结核病健康教育和归口管理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人员业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卫生部医政司.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1999.
2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2002.
3 张立兴.参加S.Grzybowski教授在北京讲学后的几点收获体会.中国防痨杂志,1984,6(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