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育观念和教学实践方面做相应的调整和转变,致使教师普遍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所谓心理压力是自身基于内在、外在的条件刺激产生的一种紧张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这种紧张而不平衡状态的持续作用会引发自身心理反应和生理反应。耶德基-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适度的压力是有益的,有助于人们敏捷思考、勤奋工作,增强人们的自尊和自信,从而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但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人们过度的紧张,导致注意和知觉范围狭窄,正常的思维活动受到干扰和限制,从而降低活动效率,甚至导致活动失败;长期的心理压力过大,会引起个体持续的心理紧张和焦虑,并引发一系列的心理疾病。处于这种状态的中小学教师,不但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影响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探讨中小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产生的心理压力的原因,寻求最佳缓解策略,对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教师的身心健康都显得非常重要。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也会产生一些诸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中小学教师因课改带来的教师角色、工作方式、竞争方式等的改变而产生了新的心理压力。
1.教师角色转变的压力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和教师对教材与知识的独占和绝对权威,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和题海式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则对旧的教育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和创新: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过去的“惟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控制者转化为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必然会引起师生关系实质上的变革以及教学地位的变迁。很多教师担心随着角色绝对地位的下降,会导致教师权威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
2.工作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压力
有学者指出:当前新课改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五个不适应:“一是教育思想不适应。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科为本而不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难以纠正,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得心应手,自主、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意识不强,方法不佳。二是教学能力不适应。室内教学还能坚持,室外课一筹莫展,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能力相当弱,开放式的教学手段相当贫乏。三是职业技能不适应。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不强。四是教学评价不适应。习惯于一张试卷定终身,而对于新课程的过程评价,人文素质的整体评价不熟悉,不习惯,个别人甚至不能接受。五是知识结构的不适应。不少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单科发展且知识陈旧,对新教材中多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展现科技的发展和执行有一定的难度。”从以上五个不适应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需要,就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深入透彻地理解新教育理念,钻研教材。这在无形中就会迫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疑,这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新课改中许多新的要求的提出,也给中小学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3.评价标准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它的实施,要求评价标准应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一是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评价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上的作用。二是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三是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四是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等质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可以说,这些评价标准的提出是有利于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和执行新课改的,但在对教学效果评价时常常落入应试教育之老套,仍是着眼于分数、升学率,致使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仍有很大顾忌,认为传统教学,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全面、学习效率高,应试效果好。因此虽然不少教师也开展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但只把它当作“调味品”流于形式。因而,一些学校出现“双面人”现象:对外高举课程改革大旗,大肆宣传,轰轰烈烈地搞课改,对内仍然按照原有评价标准评价教师和学生,以升学人数作为奖励指标,实实在在地抓应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不知道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尽快转变角色,还是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来应付沉重的升学压力。兼顾两种标准,使教师身心俱疲,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4.利益关系不平衡带来的压力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师就是那种安贫乐道的奉献者,他们只为耕耘不求收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劳动付出,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辽宁省调查,教师常年日均加班50分钟以上,是商业人员的6.3倍、工人的5倍;许多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间达10小时。长期超负荷运转,使得中小学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压力沉重。而如今新课程的改革又向中小学教师提出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强大的工作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收入相比属于最低的,而工作强度是最大的。另外,一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严重使他们的生存需要受挫。一些学校在表彰先进、评选劳模、评定职称和提级加薪中的考评不公或指标不平衡都会触及到教师的现实利益。这些现实中存在的利益不平衡会给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策略
缓解参与新课改的压力,不能仅靠外部环境的改变,要靠教师自身观念、认识和态度的修正,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式的调整。
1.更新教育观念
未来社会,只有单纯的“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应再是向学生传授单纯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使全部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动,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与协作,学会如何生存。因此新课程的实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与学习过程。多数教师已感受到新课程这种理念的冲击,但现实情况是:虽然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但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保持原有的惯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并不好。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教师虽然了解和接纳了一些观念,但对这些新的观念领会不够、理解不透,不能很好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要么是不知道新观念如何与自己的教学相融合、相联系,要么是新的思想一到实践中就走了样,变了味,形成形式。因此,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先进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新课改的必备条件,是缓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2.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很多教师感觉教学能力不足。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1996)在第80号建议《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中指出,“作为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之策略的专业化”是必然的选择之路。会议同时认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策略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长期策略。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因为专业化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师的角色行为,而且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性所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职前培养或职后培训来实现,但要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一经建立,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个体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个体才能的发展。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心理健康,使个体的行为受阻,从而产生压力。因此,中小学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不是被动等来的,它是个体积极同他人沟通交往得来的。
4.增强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Albert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由此可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有的教师并非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有时候他们将学生无法进步的原因归罪于学生、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缺乏学习动机,而事实上是这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信心。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教育信念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一名教师不相信自己能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他就不会主动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探究其更深意义的动机。教师教学效能感越强,对学生的自主性及教学效果越有利。由此可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强其自信心越强,获得成功体验的次数也越多。那么一个人获得的成功越多,负性情绪会越少,心理也会变得越健康。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增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途径。
5.学会自我调节
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结构、方法等提出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育创新能力外,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压力能力,教师才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工作中的困难。而压力的调节有很多种方法,如:学会自我暗示,通过自我暗示,发展积极的内在对话,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如倾诉,跑步;尝试心境迁移,当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不良时,暂时离开造成压力的环境,远离压力源,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散步、听音乐、打球。
总之,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有了社会支持,教师才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才能在教学中感到不被忽视,从而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育方法。教师有了自身的努力,增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这就可有效地应对压力、缓解压力。
参考文献
[1] 谭贤政.论新课程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产生原因与缓解策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 刘电芝,马前广.新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心理压力及其缓解.教师之友,2005(8).
[3] 陈安福.教育管理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 张海芹.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及相关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
[5] 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6] 劳凯声.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30.
[7]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02.
[8] 李力.中学新教师对教师间人际关系的适应.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5.
(责任编辑刘永庆)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也会产生一些诸如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方面的问题。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中小学教师因课改带来的教师角色、工作方式、竞争方式等的改变而产生了新的心理压力。
1.教师角色转变的压力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和教师对教材与知识的独占和绝对权威,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和题海式的机械训练。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新课程改革则对旧的教育观念进行了大胆的扬弃和创新:从整齐划一到注重学生的个性与创新,从知识本位的灌输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从单一的课堂到回归生活,从强调分科到重视综合,从选拔性评价到以评促发展,从狭隘封闭到走向国际理解。这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的引导者,由过去的“惟我独尊”“高高在上”的控制者转化为以民主、平等、和谐为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者、合作者。教师角色的这种转变必然会引起师生关系实质上的变革以及教学地位的变迁。很多教师担心随着角色绝对地位的下降,会导致教师权威地位和影响力的下降。
2.工作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压力
有学者指出:当前新课改给中小学教师带来五个不适应:“一是教育思想不适应。传统的教育思想根深蒂固,学科为本而不是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难以纠正,传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得心应手,自主、互动、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培养意识不强,方法不佳。二是教学能力不适应。室内教学还能坚持,室外课一筹莫展,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能力相当弱,开放式的教学手段相当贫乏。三是职业技能不适应。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能力不强。四是教学评价不适应。习惯于一张试卷定终身,而对于新课程的过程评价,人文素质的整体评价不熟悉,不习惯,个别人甚至不能接受。五是知识结构的不适应。不少教师的知识结构单一,单科发展且知识陈旧,对新教材中多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展现科技的发展和执行有一定的难度。”从以上五个不适应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要顺应新课改的需要,就要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深入透彻地理解新教育理念,钻研教材。这在无形中就会迫使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无疑,这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而且新课改中许多新的要求的提出,也给中小学教师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
3.评价标准的变化带来的压力
新课程实施的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它的实施,要求评价标准应由过去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一是在评价功能上,淡化评比与选拔,强调评价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改进与提高上的作用。二是在评价主体上,改变过去教师被动接受评价的局面,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并将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三是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教师的教,又关心学生的学,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的和谐发展。四是在评价标准与要求上,体现灵活与开放性,弘扬教师个人的教学风格,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五是在评价方法上,重视案例分析、课堂观察和成长记录等质性评价方法的运用。可以说,这些评价标准的提出是有利于教师更加积极地投入和执行新课改的,但在对教学效果评价时常常落入应试教育之老套,仍是着眼于分数、升学率,致使许多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时仍有很大顾忌,认为传统教学,学生学的知识系统全面、学习效率高,应试效果好。因此虽然不少教师也开展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但只把它当作“调味品”流于形式。因而,一些学校出现“双面人”现象:对外高举课程改革大旗,大肆宣传,轰轰烈烈地搞课改,对内仍然按照原有评价标准评价教师和学生,以升学人数作为奖励指标,实实在在地抓应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教师不知道是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尽快转变角色,还是保持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教育教学方法来应付沉重的升学压力。兼顾两种标准,使教师身心俱疲,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
4.利益关系不平衡带来的压力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教师就是那种安贫乐道的奉献者,他们只为耕耘不求收获,只求奉献不讲享受。长期以来中小学教师超负荷劳动付出,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辽宁省调查,教师常年日均加班50分钟以上,是商业人员的6.3倍、工人的5倍;许多教师的日均工作时间达10小时。长期超负荷运转,使得中小学教师疲惫不堪,身心疾病增加,心理压力沉重。而如今新课程的改革又向中小学教师提出很多新的要求,教师强大的工作量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微薄的工资收入形成强烈的反差。目前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收入与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收入相比属于最低的,而工作强度是最大的。另外,一些地方拖欠教师工资严重使他们的生存需要受挫。一些学校在表彰先进、评选劳模、评定职称和提级加薪中的考评不公或指标不平衡都会触及到教师的现实利益。这些现实中存在的利益不平衡会给中小学教师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策略
缓解参与新课改的压力,不能仅靠外部环境的改变,要靠教师自身观念、认识和态度的修正,思想情绪和行为方式的调整。
1.更新教育观念
未来社会,只有单纯的“知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应再是向学生传授单纯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应是使全部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动,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与协作,学会如何生存。因此新课程的实施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与学习过程。多数教师已感受到新课程这种理念的冲击,但现实情况是:虽然课程标准变了,教材变了,但多数教师的教学方法仍保持原有的惯性,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教学效果并不好。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师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新的教学理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教师虽然了解和接纳了一些观念,但对这些新的观念领会不够、理解不透,不能很好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要么是不知道新观念如何与自己的教学相融合、相联系,要么是新的思想一到实践中就走了样,变了味,形成形式。因此,教师观念的更新和先进教学理念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推动新课改的必备条件,是缓解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2.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很多教师感觉教学能力不足。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1996)在第80号建议《加强教师在多变世界中的作用之教育》中指出,“作为改善教师地位和工作条件之策略的专业化”是必然的选择之路。会议同时认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策略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长期策略。专业化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因为专业化水平不仅决定着教师的角色行为,而且也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性所在。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职前培养或职后培训来实现,但要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一种情感的社会交换,心理学家们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一经建立,就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各种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调动个体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个体才能的发展。而不良的人际关系会影响心理健康,使个体的行为受阻,从而产生压力。因此,中小学教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益处是显而易见的,但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不是被动等来的,它是个体积极同他人沟通交往得来的。
4.增强教学效能感
教学效能感的概念,在理论上来源于班杜拉(Albert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由此可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研究发现,有的教师并非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有时候他们将学生无法进步的原因归罪于学生、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经济地位、缺乏学习动机,而事实上是这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缺乏信心。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在教育信念中处于核心地位,如果一名教师不相信自己能对学生产生影响,那么,他就不会主动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探究其更深意义的动机。教师教学效能感越强,对学生的自主性及教学效果越有利。由此可知,教师的教学效能感越强其自信心越强,获得成功体验的次数也越多。那么一个人获得的成功越多,负性情绪会越少,心理也会变得越健康。因此,在新课改过程中增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是减轻心理压力的途径。
5.学会自我调节
新课程改革不仅对课程结构、方法等提出新的要求,也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理念,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教育创新能力外,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是21世纪教师必备的素质。只有具有良好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我调节压力能力,教师才能以积极进取的心态战胜工作中的困难。而压力的调节有很多种方法,如:学会自我暗示,通过自我暗示,发展积极的内在对话,从而增强自信心;学会合理宣泄不良情绪,如倾诉,跑步;尝试心境迁移,当心理压力较大、情绪不良时,暂时离开造成压力的环境,远离压力源,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如散步、听音乐、打球。
总之,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缓解不仅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更需要自身的努力。有了社会支持,教师才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才能在教学中感到不被忽视,从而激发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育方法。教师有了自身的努力,增强了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压能力,这就可有效地应对压力、缓解压力。
参考文献
[1] 谭贤政.论新课程条件下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产生原因与缓解策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 刘电芝,马前广.新课程改革背景中的教师心理压力及其缓解.教师之友,2005(8).
[3] 陈安福.教育管理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 张海芹.小学教师的社会支持及相关研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4(4).
[5] 唐丽芳,马云鹏.新课程实施情况调查:问题与障碍.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7).
[6] 劳凯声.教育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130.
[7]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02.
[8] 李力.中学新教师对教师间人际关系的适应.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5.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