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耦合超对称光波导结构

来源 :光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_ky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超对称的概念,在超对称光学波导对的基础上设计出超对称三波导结构,并引入斜波导作为绝热耦合中间介质,以解决超对称波导器件的定向模式耦合问题。通过束传播方法模拟了耦合过程,讨论了斜波导倾斜角对耦合效率的影响,并得出了最佳的耦合条件。最后设计了一种基于超对称波导结构的三通道模分复用器,为高速短程光复用/解复用交互技术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合成了新的配合物EuL3phen, [HL=4,4,4-三氟-1-(4’-间三联苯基)-1,3-丁二酮, phen=邻菲咯啉]。 采用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质谱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化合物在半导体InGaN芯片发出的近紫外光激发下, 发出铕(Ⅲ)离子5D0—7FJ(J=0~4)跃迁特征红光, 最大发射峰位于613 nm, 发光量子效率为13%。 配合物寿命为 470 μs, 寿命曲线很好地和单指数衰减拟合曲线相吻合。 配合物热稳定性达到220 ℃, 满足制备LED器件的要求。 将配合物EuL3
散射介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透过散射介质成像在医学、自动驾驶、国家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简要综述了散射成像技术的发展,从弹道光和散射光的角度出发分析介质的散射特性,将现有散射成像技术分为利用散射光和分离散射光两大类,同时总结出散射介质空域特性分析和散射传输过程建模两种利用散射光的方法,并介绍了弹道光和散射光在空域或时域上存在的可分离性。从光照方式、成像装置复杂度、先验信息依赖度、
日本东芝公司最近研制成紫翠宝石(Cr3 :BeAl2O4)固体激光工加机。该激光器具有人字形的脉冲振荡波形,髙重复率连续脉冲输出,每一脉冲输出能量为10焦耳。平均输出功率为150瓦。
期刊
期刊
光电表征技术是太赫兹应用技术的重要基础,涵盖了太赫兹频段光电器件表征、光谱测量、光束改善以及通信和成像应用等多个方面,在太赫兹应用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太赫兹频段两种半导体量子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最新进展,综述了二者在太赫兹脉冲功率测量、探测器响应率标定等光电表征技术中的应用及其在太赫兹快速调制与探测、太赫兹扫描成像系统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太赫兹光电表征技术的改善,包括激光源光束质量改善和探测器有效探测面积的提高方法等,并给出了器件及表征技术的潜在应用。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total nitrogen (TN) and total phosphorus (TP) in soil.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 are conducted using the line intensity of the analyte element and element concentration. Calibration mo
Image scanning microscopy based on pixel reassignment can improve the confocal resolution limit without losing the image signal-to-noise ratio (SNR) greatly [C. J. R. Sheppard, "Super-resolution in confocal imaging," Optik 80(2) 53–54 (1988). C. B. Müll
为了在As2S8薄膜中制备条形波导,实验研究了As2S8薄膜光致折射率变化和密度变化的现象,采用棱镜耦合、X线衍射和远红外反射光谱等测试技术,确认了As2S8薄膜经紫外光辐照后薄膜密度增高、折射率增大的现象。采用可见光吸收谱测试技术,确认了经紫外光辐照的As2S8薄膜不发生黑化现象。在归纳了实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并采用紫外光激励的方法试制了As2S8条形波导,采用自动调芯端面耦合的方法激励As2S8条形波导的导模,结果显示该波导具有良好的导波特性。
Stable
期刊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was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group-delay ripple (GDR) on timing jitter induced by self-phase modulation (SPM) and intra-channel cross-phase modulation (IXPM) in pseudo-linear transmission systems when dispersion was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