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源追溯
一、人为什么要吃狗肉?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里有言:“如果不吃肉,人是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的。”狗是中国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因而,狗在助人狩猎看家之余,也成了人们果腹的美味。
“文明”开化之后,狗肉开始凸现出其他价值。比如唐《食疗本草》说“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宋《日华诸家本草》称狗肉“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普济方》同样写着:“(狗肉)味酸咸温,无毒,宜肾安五脏,补绝伤劳损,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而《罗氏会约医镜》亦指出:“犬肉,温暖脾胃,而腰肾亦受其荫矣。补虚寒,长阳气。”
史说:通过恩格斯对肉食现象的客观正名,我们就不难理解狗肉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既然有益健康,吃上一口又何妨?
二、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吃狗肉?
食用狗肉的历史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据考古所知,半坡文化遗址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有狗的遗骸出土——但这并不能完全证明那些狗是被吃掉的。
商周时期则有关于吃狗肉的记载。《殷墟书契前编》记载狗肉是事先作为祭祀之用而供神灵和祖先们享受的;《周礼》相关篇章皆载“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而《礼记》所载的周王室佳肴“八珍”中的“肝膋(liáo)”,则完全以狗肝为原料。
秦汉时,吃狗肉风气最盛。如张采亮《中国风俗史》中说汉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杰亦为之。”《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说“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等等。而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亦云“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之。”
史说:同各种行为习惯一样,吃狗肉早已见诸几千年前的各种文化遗址与典籍中,正因为有了具体生动的记载,才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史事趣闻
李鸿章:从送狗到吃狗的尴尬
1896年,李鸿章奉命游历了欧洲的一些国家。到英国时,他已故的“老战友”戈登的家属送给他一只珍贵的宠物狗,据说此狗在几年前的赛狗会上曾荣获“狗王”美誉。
戈登家属出于关心,曾写信问过宠物狗的近况。李鸿章听了侍从对信件内容的翻译,大惊失色之余对英国人的爱狗之举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好诓骗戈登家属,只能在回信中这样写道:“唯是老夫耄矣,于饮食不能多进。所赐珍味,欣感得沾奇珍,朵颐有幸。”这句话大意为:狗肉很好吃,只可惜我年纪太大,牙口不好,不能多吃。原来,李鸿章误将宠物狗宰掉吃了。
这件事被英国媒体传为笑话,成了轰动一时的“花边新闻”。
素材运用:受人之礼应该以诚相待,而这种“诚”是不以违背他人意志为前提的。同样是面对一只宠物狗,外国人以“生活之友”待之,而中国人却以滋补之肉食之,由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岂能不为他人所笑?
话题扩展:滑稽的无知、尴尬的往来、文化差异
郑板桥:为了狗肉,被骗画作
郑板桥在扬州卖画时,只要有人送他一碗狗肉,他就会回赠一幅小画。但达官贵人、富商豪贾如想以千金买他的画,还要看他的脸色,倘若他不高兴,虽千金亦不屑一顾。
有一个大盐商向郑板桥求画被拒,后来得知他嗜吃狗肉,于是不惜重金在白浪河边建造了一座特别雅致的庭院,聘请了高明的厨师,每天在此烹煮狗肉。一天,郑板桥经过这里,阵阵狗肉香味引起他的注意,便走了进去。院内一位斯文长者起身相迎,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不一会儿,郑板桥就酒足饭饱,画兴大发,便当场作画一幅送给长者。
盐商以此骗走画作,事后还是被郑板桥识破了。他一气之下,将盐商告进官府,并罚自己三年不吃狗肉。此事一直被艺坛传为佳话。
素材运用:做人有原则虽好,但在诱惑面前还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为了一顿狗肉宴,郑板桥牢固的心理防线被打破,以致顾此失彼,让画作为别有用心者所得;而他后来为艺坛称赞的自罚举动,恰是其成功抵御诱惑的最好证明。
话题扩展:抵御天性的诱惑、顾此失彼、艺坛佳话
食物VS文明
因“荔枝狗肉节”引发的口水战一度升级到局部的冲突。该不该吃狗肉,让一个舌尖上的争论逐渐发酵成了一个公共事件。在众多抵触的声音中,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吃狗肉属于传统习俗,应当得到尊重。吃狗肉与现代文明,天生是矛盾的吗?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锐评论:多提倡文明的饮食习惯
吃狗肉,只要是肉狗,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多元的饮食结构,是正常的饮食习惯,但食用肉狗应当尽可能地减轻它们在宰杀过程中的痛苦。同时,对于爱狗人士不食狗肉的观点也应该予以尊重,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政府应多提倡文明的饮食习惯。
话题扩展:文明的饮食习惯、尊重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
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素食委员会主任)
锐评论:尊重多元文化的本质是尊重生命
多元文化的确需要尊重,但其更深的基础是尊重生命,前者从属于后者。如果以尊重多元文化为借口,纵容对生命的戕害,那就抽掉了尊重多元文化的根基,走向反面。尊重多元文化的本质,其实是对弱势文化和弱势群体的照顾。而在狗肉节所谓的文化中,遭受大规模集体屠杀的犬只显然是弱势中的弱势,需要保护和关爱。所以,取缔狗肉节,拯救与人类情感关系密切的狗,才是真正体现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
话题扩展:尊重多元文化与尊重生命、尊重与纵容、取缔与拯救
梁宏达(中国媒体评论人、出版人)
锐评论:保护动物,本质在呵护人类的恻隐之心
孔子曾说“君子远庖厨,成其恻隐之心也”,意即有德之人应当尽可能少看杀戮动物的画面,以便培养怜悯和关爱之心;而“不杀春、不伐幼”等优秀的思想精华,则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关爱和保护动物”与“采天地之灵为己所用”之间的妥当抉择,更不失为“狗肉之争”事件的不错参考。保护动物免于屠杀,本质是在呵护人类的那一份恻隐之心。只有当血腥和暴力都被隐秘封存时,人性最和谐的花朵才会盛开得更加灿烂。
话题扩展:保护动物、恻隐之心、暴力与和谐
一、人为什么要吃狗肉?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里有言:“如果不吃肉,人是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的。”狗是中国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因而,狗在助人狩猎看家之余,也成了人们果腹的美味。
“文明”开化之后,狗肉开始凸现出其他价值。比如唐《食疗本草》说“狗肉补五劳七伤,益阳事,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宋《日华诸家本草》称狗肉“补胃气,壮阳道,暖腰膝,益气力。”《普济方》同样写着:“(狗肉)味酸咸温,无毒,宜肾安五脏,补绝伤劳损,久病大虚者,服之轻身,益气力。”而《罗氏会约医镜》亦指出:“犬肉,温暖脾胃,而腰肾亦受其荫矣。补虚寒,长阳气。”
史说:通过恩格斯对肉食现象的客观正名,我们就不难理解狗肉在悠久的中华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既然有益健康,吃上一口又何妨?
二、人类什么时候开始吃狗肉?
食用狗肉的历史可追溯至五、六千年前。据考古所知,半坡文化遗址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有狗的遗骸出土——但这并不能完全证明那些狗是被吃掉的。
商周时期则有关于吃狗肉的记载。《殷墟书契前编》记载狗肉是事先作为祭祀之用而供神灵和祖先们享受的;《周礼》相关篇章皆载“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而《礼记》所载的周王室佳肴“八珍”中的“肝膋(liáo)”,则完全以狗肝为原料。
秦汉时,吃狗肉风气最盛。如张采亮《中国风俗史》中说汉代人“喜食犬,故屠狗之事,豪杰亦为之。”《史记·樊郦滕灌列传》中说“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等等。而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亦云“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哙专屠以卖之。”
史说:同各种行为习惯一样,吃狗肉早已见诸几千年前的各种文化遗址与典籍中,正因为有了具体生动的记载,才使其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史事趣闻
李鸿章:从送狗到吃狗的尴尬
1896年,李鸿章奉命游历了欧洲的一些国家。到英国时,他已故的“老战友”戈登的家属送给他一只珍贵的宠物狗,据说此狗在几年前的赛狗会上曾荣获“狗王”美誉。
戈登家属出于关心,曾写信问过宠物狗的近况。李鸿章听了侍从对信件内容的翻译,大惊失色之余对英国人的爱狗之举百思不得其解,但又不好诓骗戈登家属,只能在回信中这样写道:“唯是老夫耄矣,于饮食不能多进。所赐珍味,欣感得沾奇珍,朵颐有幸。”这句话大意为:狗肉很好吃,只可惜我年纪太大,牙口不好,不能多吃。原来,李鸿章误将宠物狗宰掉吃了。
这件事被英国媒体传为笑话,成了轰动一时的“花边新闻”。
素材运用:受人之礼应该以诚相待,而这种“诚”是不以违背他人意志为前提的。同样是面对一只宠物狗,外国人以“生活之友”待之,而中国人却以滋补之肉食之,由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尴尬,岂能不为他人所笑?
话题扩展:滑稽的无知、尴尬的往来、文化差异
郑板桥:为了狗肉,被骗画作
郑板桥在扬州卖画时,只要有人送他一碗狗肉,他就会回赠一幅小画。但达官贵人、富商豪贾如想以千金买他的画,还要看他的脸色,倘若他不高兴,虽千金亦不屑一顾。
有一个大盐商向郑板桥求画被拒,后来得知他嗜吃狗肉,于是不惜重金在白浪河边建造了一座特别雅致的庭院,聘请了高明的厨师,每天在此烹煮狗肉。一天,郑板桥经过这里,阵阵狗肉香味引起他的注意,便走了进去。院内一位斯文长者起身相迎,两人一见如故,谈得非常投机。不一会儿,郑板桥就酒足饭饱,画兴大发,便当场作画一幅送给长者。
盐商以此骗走画作,事后还是被郑板桥识破了。他一气之下,将盐商告进官府,并罚自己三年不吃狗肉。此事一直被艺坛传为佳话。
素材运用:做人有原则虽好,但在诱惑面前还得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为了一顿狗肉宴,郑板桥牢固的心理防线被打破,以致顾此失彼,让画作为别有用心者所得;而他后来为艺坛称赞的自罚举动,恰是其成功抵御诱惑的最好证明。
话题扩展:抵御天性的诱惑、顾此失彼、艺坛佳话
食物VS文明
因“荔枝狗肉节”引发的口水战一度升级到局部的冲突。该不该吃狗肉,让一个舌尖上的争论逐渐发酵成了一个公共事件。在众多抵触的声音中,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吃狗肉属于传统习俗,应当得到尊重。吃狗肉与现代文明,天生是矛盾的吗?
周孝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锐评论:多提倡文明的饮食习惯
吃狗肉,只要是肉狗,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多元的饮食结构,是正常的饮食习惯,但食用肉狗应当尽可能地减轻它们在宰杀过程中的痛苦。同时,对于爱狗人士不食狗肉的观点也应该予以尊重,这是社会文明的进步,政府应多提倡文明的饮食习惯。
话题扩展:文明的饮食习惯、尊重文化、社会文明的进步
蒋劲松(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中国食文化研究会素食委员会主任)
锐评论:尊重多元文化的本质是尊重生命
多元文化的确需要尊重,但其更深的基础是尊重生命,前者从属于后者。如果以尊重多元文化为借口,纵容对生命的戕害,那就抽掉了尊重多元文化的根基,走向反面。尊重多元文化的本质,其实是对弱势文化和弱势群体的照顾。而在狗肉节所谓的文化中,遭受大规模集体屠杀的犬只显然是弱势中的弱势,需要保护和关爱。所以,取缔狗肉节,拯救与人类情感关系密切的狗,才是真正体现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
话题扩展:尊重多元文化与尊重生命、尊重与纵容、取缔与拯救
梁宏达(中国媒体评论人、出版人)
锐评论:保护动物,本质在呵护人类的恻隐之心
孔子曾说“君子远庖厨,成其恻隐之心也”,意即有德之人应当尽可能少看杀戮动物的画面,以便培养怜悯和关爱之心;而“不杀春、不伐幼”等优秀的思想精华,则指出在现代社会中“关爱和保护动物”与“采天地之灵为己所用”之间的妥当抉择,更不失为“狗肉之争”事件的不错参考。保护动物免于屠杀,本质是在呵护人类的那一份恻隐之心。只有当血腥和暴力都被隐秘封存时,人性最和谐的花朵才会盛开得更加灿烂。
话题扩展:保护动物、恻隐之心、暴力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