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该文探讨了在师生双重主体的模式下,构建兽医临床诊断学和谐教学方法。指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20-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作为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为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提供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范畴引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各执一方的客观现状,而且对充分挖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优势,科学定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桥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培养高质量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况和特点
1.1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时,学生还没接触其他临床课程,只能运用已学的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临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接触动物,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运用临床检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术检查患病动物,获得对诊断有价值的资料,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1]。同时,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出客观评价。
1.2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学、症状学和建立诊断的方法论3个部分。方法学部分是指为了获取临床诊断的症状和资料,兽医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检查方法。研究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的科学称为方法学。症状学是指根据不同病症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识别,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从发病症状入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问诊过程中,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症状,做出准确判断。在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只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准确诊断。
1.3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和必要的条件。
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兽医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及畜禽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技能及实验室检验、常规与特殊诊断、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检疫、兽医卫检等技能。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2.1 功能性关系
功能性关系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教师的责任和目的是作为社会代表,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学生则作为个体,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与学的责任束缚下,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自我被隐藏在社会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间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将对方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尤其是当教师被名师、专家和学者等各种光环照耀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则受到了限制。
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兽医。而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临床兽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学生,当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预定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喜欢生产实践,对兽医临床诊断课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课时,自己却在下面看英语、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课本,甚至是发短信和玩手机[3]。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2 双重主体关系
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因此,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兽医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授课教师受传统“师徒”模式的影响后,学生往往被置于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变为绝对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德、智、体,以及情感和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师生之间首要的不是作为角色扮演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有个人情感的教师与有个性的学生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实现由功能性关系向双重主体关系转变。在这一关系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为了教而授,为学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 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主客体向双重主体转变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从师生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观点出发,构建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师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摆脱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单纯知识传递模式的束缚,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效果。
3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 用“爱”构建双重主体性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师生双重主体性特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这种用爱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平等互爱的双重主体关系[5-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热情的鼓励和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老师,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喜与忧,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7]。实践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将获得学生的热爱,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师生交流
在当前信息对称化的整体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更需要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课堂和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8]。因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学教育,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框架,他们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选择性已有较大的发展。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双重主体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9-10]。
3.3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互动模式
古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科学规律。教师要虚心从学生身上学习其优点,及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还要促进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中心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从事动物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2(16):168-169.
[2] 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 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 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 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 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76.
[7] 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8] 崔一喆,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
[9] 吐尔逊,贺建忠,陶大勇,等.兽医临床诊断学电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7-29
[10] 谢翠丽,倪玲英.构建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177-178.
关键词 兽医临床诊断学;师生关系;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320-02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具有实践性强,与生产实践联系密切等特点。作为一门基础课向专业课过渡的桥梁课程,兽医临床诊断学重点为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学、兽医产科学和兽医传染病学等临床课程提供诊断疾病的方法和基本理论。把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范畴引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有助于改善兽医临床诊断学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各执一方的客观现状,而且对充分挖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课程优势,科学定位兽医临床诊断学在动物医学专业中的角色地位,充分发挥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桥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技能、培养高质量学科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况和特点
1.1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兽医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动物疾病的方法和理论的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主要运用兽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和生物技术对动物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由于在学习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时,学生还没接触其他临床课程,只能运用已学的兽医病理学和动物生理学的基础知识对临床上的疾病做出一定的解释。因此,指导学生如何接触动物,掌握各种动物的保定方法,运用临床检查的有效方法和熟练技术检查患病动物,获得对诊断有价值的资料,进而了解这些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1]。同时,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做出客观评价。
1.2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方法学、症状学和建立诊断的方法论3个部分。方法学部分是指为了获取临床诊断的症状和资料,兽医在临床实践中采取的检查方法。研究这些诊断方法的理论、操作、适应症及注意事项的科学称为方法学。症状学是指根据不同病症的发病症状及临床表现对疾病进行识别,并对其发病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行确诊和治疗。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中,往往从发病症状入手对疾病进行诊断。在问诊过程中,要仔细询问和观察症状,做出准确判断。在根据症状进行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同一种疾病可能由于个体差异、环境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也有可能不同疾病表现出相同的症状。因此,症状只是确诊和治疗的依据,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做到准确诊断。
1.3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目标和评价
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动物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相关部门从事动物疫病诊疗、防疫检疫、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兽医临床诊断学作为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不但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诊断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使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和提高,为从事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创造先决的和必要的条件。
通过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学习,动物医学专业的学生应掌握兽医临床兽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动物疾病致病因素、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化的规律及畜禽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病因分析、疾病防治对策的制定与实施技能及实验室检验、常规与特殊诊断、药物的正确使用与开发、动物检疫、兽医卫检等技能。
2 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师生关系的定位
2.1 功能性关系
功能性关系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在满足某种外在的个体或社会的功能性目的。教师的责任和目的是作为社会代表,将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2]。学生则作为个体,将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作为自己的根本目的。在教与学的责任束缚下,教师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和自我被隐藏在社会角色之下,使彼此之间失去了本源性的真诚和信任,因此,彼此不能将对方作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来对待,尤其是当教师被名师、专家和学者等各种光环照耀时,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则受到了限制。
当前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对此课程很感兴趣,并抱有很高的期望,都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兽医。而他们中绝大部分人却没有意识到临床兽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总结,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这些对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抱有很高期望的学生,当在学习过程中达不到预定的期望值时,很容易产生失望甚至抵触情绪。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怕脏怕累,不喜欢生产实践,对兽医临床诊断课表现出了“厌学”情绪,导致教学效果下降。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在讲课时,自己却在下面看英语、计算机或其他专业课本,甚至是发短信和玩手机[3]。解决此类问题,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最终要落实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2.2 双重主体关系
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只关注知识和技能的教授。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源泉,是教学的主体,而学生则成为盛装知识的容器,是教学的客体,而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生命主体。因此,教师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于临床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作为兽医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当授课教师受传统“师徒”模式的影响后,学生往往被置于客体的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就变为绝对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现代教育价值观认为,教育不仅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在于使一个人在德、智、体,以及情感和伦理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完善的人[4]。师生之间首要的不是作为角色扮演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而是作为有个人情感的教师与有个性的学生间的关系,这就要求师生关系实现由功能性关系向双重主体关系转变。在这一关系下,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的是一种真诚的交流和积极的对话,教学的过程并不是为了教而授,为学而受,交流本身才是目的。 2.3 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是教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为了顺利开展教学工作,首先要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主客体向双重主体转变过程中,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要改变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从师生互相尊重,良好沟通的观点出发,构建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其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的平等、互敬、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下,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角色,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师生处于真正平等的地位。这样的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逐渐摆脱传统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单纯知识传递模式的束缚,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效果。
3 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
3.1 用“爱”构建双重主体性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必须以爱为前提。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体现师生双重主体性特征,以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内容为载体,以学生和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构建平等、民主、开放、合作的和谐师生关系。这种用爱构建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之间在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平等互爱的双重主体关系[5-6]。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彼此接纳,彼此沟通,相互激励,共同提高。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的是中肯的提醒、热情的鼓励和有效的点拨。学生喜欢老师,乐于向教师倾诉自己学习甚至是生活上的喜与忧,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7]。实践证明,热爱学生的教师必将获得学生的热爱,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迁移到学习上,可以产生巨大的学习动机,在这种和谐新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下,教师看到的将是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
3.2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强师生交流
在当前信息对称化的整体教育环境下,教师和学生拥有均等的学习机会,都可以随时随地获得大量所需的信息,在高度发达的信息化时代,兽医临床诊断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更需要创设有利于学习的情境,才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有限课堂和课间时间,加强与学生沟通[8]。因为真诚的沟通与交流是创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通过中学教育,大学生已初步建立起了个体化的认识体系框架,他们已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其批判性和选择性已有较大的发展。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只是一种单纯的交流过程,更是一种思想碰撞的过程。只有在平等、自由的师生双重主体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交流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教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各种教学活动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建构和谐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教学活动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全方位的交流,可创建和谐的教学氛围[9-10]。
3.3 在实践教学中构建和谐的互动模式
古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探讨科学规律。教师要虚心从学生身上学习其优点,及时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不断增加自己的知识,满足学生的要求,提高自身的能力。
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践教学,除了要求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还要促进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实践中锻炼和提高。在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典型病例,以病例为中心开展互动的教学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教学效果,是促进动物医学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和谐师生关系不但能影响该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能帮助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建立和谐的同事关系。从事动物医学教育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重视塑造新时期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杰出的兽医科技人才。
4 参考文献
[1] 段发敏.刍议新时期下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信任效能的发挥[J].改革与开放,2012(16):168-169.
[2] 高飞.“我和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234-235.
[3] 王丽丽.新时期构建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2012(6):60-61.
[4] 梁占学,王俊东,李宏全,等.病例教学法在《兽医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335-338.
[5] 胡永灵,曾元根.素质教育观念下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应用[J].高等农业教育,2011(7):44-46.
[6] 李红春,王大双.构建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75-76.
[7] 孙东波,武瑞.《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30(5):149-150
[8] 崔一喆,孙东波,武瑞,等.《兽医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兽医药理学》内容的引入与建议[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33(9):39-40.
[9] 吐尔逊,贺建忠,陶大勇,等.兽医临床诊断学电子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0(10):27-29
[10] 谢翠丽,倪玲英.构建大学课程教学中的和谐师生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1(32):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