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有效的数学课堂不仅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使教学过程充满诗意和灵动,充满智慧和创造。笔者以为数学课堂犹如精彩纷呈、神奇迷人的风景区,学生犹如游客,教师就是导游。一位好的导游,经验丰富,谈笑风生,张弛有致,使游客将景物全看够而不感劳累。一位好的教师会不断探索与实践,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运用全新的数学观念、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在尽情领略数学“大自然”的美妙风光、亲身经历探求数学宝藏的发现活动中,思维能力悄然快速地提高。本文通过系统性分析,探索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使我们的复习课也能和新授课一样生动,引起学生注意,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关键词:复习课 有效教学
现在的复习课教学,大多数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以总结概念、精讲例题来完成,这样的演绎体系存在种种弊端:1.缺少调动学生情绪、进入学习角色的兴奋点,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求知欲望的发生和发展。2.限制了部分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个性发展。3.缺少小组合作,不利于全班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智能水平的发展。那么,如何克服上述弊端,实施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呢?我将结合我区课改优质课,从我的一堂八年级《一次函数复习课》谈起。
一、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探路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课前我对上课班级的全部学生进行了调查。首先,让每个学生对照教材,告知我自己在哪些知识上存在掌握不了、概念模糊等问题,使我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随后,我找学生组长谈话,先肯定他们,学生是一个需要被鼓励的群体,课前的这一举措会使学生意识到本节复习课的重要性,看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学生对复习也充满信心,这无形中坚定了学生的复习信念。
二、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奠基石”
1.敲门砖——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我在多媒体给出:数与形,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
我的想法是:数学复习课不是新授课,是不是不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呢?其实,复习课更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中串起一堂课的主线,缓缓铺来,让学生自然进入深一步的学习。
接着提出问题:已知: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S△OAB .
抛出问题之后,学生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数形结合”,趁此机会让学生上台,复习课便在学生的讲解下开展起来。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复习课注重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才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也只有在每节课中都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拓宽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努力培养学生合理的数学思维方式,才能使学生最终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主心轴——设置有序知识拓展
而后,对问题2进行横向拓展: 已知: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Q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点Q的横坐标为1,点M的坐标为(0.5,0),求S△BQM.
这样的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课后反思
1.以生为本教学辅导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新课程下,教师应把学生看成发展的、独特的、完整的个体,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我发现:试教的班级,每一小组都有个别学生,他们不仅成绩不好,而且对数学完全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要跟上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是件难事。针对这种现象,我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如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引领其他组员,而且要定时互相出题、互相考试;成绩处于班级下游的学生,先一步一步紧跟组长的复习步伐搞清楚复习课中的出现的概念、公式、性质,并把这些概念之类的熟记在心。
2.实施分层作业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成长地”
传统复习课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一刀切”统一布置,规定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数量和同等质量的作业,可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在布置复习课作业时,更需要精心选题,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作业的订正也不得马虎,在每一次作业下发后,每个学生要在固定的时间主动交给每日的组长批阅,而我在适时抽查几个学生的作业回答问题检查作业订正情况,相互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师生共同探讨完成。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最后,笔者认为:教学中,只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解决和评价,才能有效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十分精辟的见解,他说:“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子,那么老师应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如:砖头,石灰浆等。把一切砌起来的工作应当有学生去做。”
参考文献:
[1] 宋学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3
[2]《行动中的反思》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
关键词:复习课 有效教学
现在的复习课教学,大多数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以总结概念、精讲例题来完成,这样的演绎体系存在种种弊端:1.缺少调动学生情绪、进入学习角色的兴奋点,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求知欲望的发生和发展。2.限制了部分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就感,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个性发展。3.缺少小组合作,不利于全班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和智能水平的发展。那么,如何克服上述弊端,实施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教学呢?我将结合我区课改优质课,从我的一堂八年级《一次函数复习课》谈起。
一、课前准备:了解学生学习水平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探路灯”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课前我对上课班级的全部学生进行了调查。首先,让每个学生对照教材,告知我自己在哪些知识上存在掌握不了、概念模糊等问题,使我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随后,我找学生组长谈话,先肯定他们,学生是一个需要被鼓励的群体,课前的这一举措会使学生意识到本节复习课的重要性,看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学生对复习也充满信心,这无形中坚定了学生的复习信念。
二、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奠基石”
1.敲门砖——创设合理教学情境
我在多媒体给出:数与形,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离!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
我的想法是:数学复习课不是新授课,是不是不需要创设教学情境呢?其实,复习课更需要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中串起一堂课的主线,缓缓铺来,让学生自然进入深一步的学习。
接着提出问题:已知: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S△OAB .
抛出问题之后,学生自然而然会联想到“数形结合”,趁此机会让学生上台,复习课便在学生的讲解下开展起来。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数学复习课注重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才是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根本目标,也只有在每节课中都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揭示数学思维活动的全过程,拓宽解题思路,帮助学生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努力培养学生合理的数学思维方式,才能使学生最终掌握那些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因素,从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才能真正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2.主心轴——设置有序知识拓展
而后,对问题2进行横向拓展: 已知:O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点Q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的点,点Q的横坐标为1,点M的坐标为(0.5,0),求S△BQM.
这样的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三、课后反思
1.以生为本教学辅导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助推器”
每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新课程下,教师应把学生看成发展的、独特的、完整的个体,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我发现:试教的班级,每一小组都有个别学生,他们不仅成绩不好,而且对数学完全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要跟上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是件难事。针对这种现象,我给不同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学习要求。如成绩优异的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要引领其他组员,而且要定时互相出题、互相考试;成绩处于班级下游的学生,先一步一步紧跟组长的复习步伐搞清楚复习课中的出现的概念、公式、性质,并把这些概念之类的熟记在心。
2.实施分层作业是复习课有效教学的“成长地”
传统复习课的作业布置,教师往往“一刀切”统一布置,规定他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同样数量和同等质量的作业,可这样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特点,造成了“优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教师在布置复习课作业时,更需要精心选题,实施分层作业,针对性地调控作业难度,使作业既有统一要求,又能照顾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实际,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悦、满足的心理体验。
作业的订正也不得马虎,在每一次作业下发后,每个学生要在固定的时间主动交给每日的组长批阅,而我在适时抽查几个学生的作业回答问题检查作业订正情况,相互之间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师生共同探讨完成。这种灵活的教学方式,大大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显著提高。
最后,笔者认为:教学中,只有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思维活动,只有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教师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解决和评价,才能有效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兴趣和热情,充分发挥教师“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十分精辟的见解,他说:“如果把掌握知识的过程比喻为建造一幢大房子,那么老师应提供给学生的只是建筑材料,如:砖头,石灰浆等。把一切砌起来的工作应当有学生去做。”
参考文献:
[1] 宋学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3
[2]《行动中的反思》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