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皱胃移位病因调查与思考

来源 :科学种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H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2011年,笔者对石河子地区12个规模荷斯坦奶牛场及部分散养户饲养的12 613头奶牛进行了调查,共确诊皱胃移位病牛629头,平均发病率4.99%。其中,581头表现为左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92.4%,47头表现为右方移位、占发病牛数的7.6%。通过调查,了解了皱胃移位在石河子地区的发病原因和发病状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 调查时间和范围
  2005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对在石河子地区的121团、133团、134团、141团、142团、143团、144团、石总场、148团、149团、150团共11个团的12个规模奶牛场和部分散养户饲养的奶牛进行了调查。
  2. 调查方法
  ①根据笔者的诊疗记录、石河子大学3位教授的诊疗记录以及奶牛场兽医和片区防疫员填写的发病情况表,对皱胃移位发病情况进行统计。
  ②现场调查与站内接诊相结合,做好有关资料的记录。
  ③采集健康牛和发病奶牛血液,分离血清127份;使用胃导管、穿刺针采集健康奶牛、患病奶牛瘤胃液和皱胃液各51份,尿液33份,送实验室检测。
  ④诊断依据。a.左方变位。病牛消瘦,先呈现食欲减退,反刍减少或停止,而后呈现拒食等慢性消化机能紊乱症状,体温、呼吸、脉搏正常。随着病程的发展,呈现出该病的典型症状:左肋弓部有时可见轻度隆起,听诊可听到与瘤胃蠕动不一致的皱胃蠕动音;在左腹侧倒数第三至第五肋间肩关节水平线上下叩诊,可听到钢管音,左腹侧膨大部穿刺,穿刺液pH值<4,无活性纤毛虫。直肠检查,瘤胃背囊右移,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出现间隙;部分患病牛排稀粪,拒食精料,喜食青贮料。b.右方变位。病初,体温、呼吸、脉搏正常,食欲减少,反刍无力,排便基本正常;4~10小时后,出现呼吸、脉搏加快,站卧不宁,出现腹痛症状,食欲废绝,反刍完全停止,瘤胃蠕动消失,粪软色暗,混有血液,有时腹泻,脱水严重,右腹部膨大;将听诊器放在右肷部,同时叩诊最后两根肋骨,可听到明显的钢管音,在腹壁做冲击性触诊,可听到一种液体振动音;在听诊有钢管音的肋间隙穿刺,可放出可燃性气体,同时抽吸胃内容物,皱胃液pH值<4,无活性纤毛虫。直肠检查,在右侧腹部有时可摸到臌满而紧张后移的皱胃。病程短,死亡率高。
  ⑤统计方法。临床确诊为奶牛皱胃移位的自然病例,对其发病年龄、胎次、料重比、产犊、季节、泌乳量进行统计,测量健康牛与患病牛的血液、皱胃液、瘤胃液、尿液的pH值和乳酸含量,并对瘤胃液中纤毛虫数量进行测量,将实验室测量数据资料输入Excel表,用SPSS12.0分析。
  二、调查结果
  1. 发病与年龄的关系
  从表1可以看出,育成牛、成年牛均有发病,3~5岁的奶牛发病较多,共有515头,发病率为81.9%。另外,调查还发现有1岁以下的3头牛发病,发病时间分别是8月龄、9月龄和11月龄。
  2. 发病与胎次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以头胎和二胎的奶牛发病率最高,为69.3%,三胎发病率次之,以后随着胎次的逐渐增加,发病率逐渐降低。
  3. 发病与料重比的关系
  皱胃移位的发生与料重比大小有密切的关系,据调查,头胎奶牛在每100千克体重日喂精料量1.75千克以上时,皱胃变位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2~6胎奶牛在每100千克体重日喂精料量2.25千克以上时,才有显著增加。
  4. 发病与产犊的关系
  由表3可以看出,产后1~35天为皱胃移位高发期,发病率为79.2%,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发病率趋于降低。这是因为怀孕后期,胎儿体重迅速增长,子宫体积迅速膨胀,占据腹腔较大的空间,限制了皱胃的活动;分娩后奶牛血浆钙水平的下降使皱胃收缩力呈线性下降,导致皱胃弛缓,其内大量气体聚集,引起皱胃膨胀和移位的概率大大增加。
  5. 发病与季节的关系
  2005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发生皱胃变位629例,其中1~5月份的发病数为473头、发病率为75.2%,7~12月份发病数为156头、发病率为24.8%。每年上半年发病率高的原因是1~5月份是产犊的高峰时段,76%以上的怀孕奶牛在这期间产犊,这也说明皱胃移位的发生和产犊有一定的相关性。
  6. 发病与泌乳量的关系
  从表5可以看出,泌乳量高的奶牛皱胃移位发病率也高,随着产奶量的降低发病率有降低的趋势。
  7. 发病后牛体内乳酸含量和pH值的变化情况
  ①乳酸含量。
  与健康牛相比,患病牛血液、瘤胃液、皱胃液、尿液中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1)。
  ②pH值变化。
  与健康牛相比,患病牛瘤胃液、皱胃液和尿液的pH值显著降低。
  8. 瘤胃液中的纤毛虫数量变化情况
  取健康牛、患病牛的瘤胃内容物各1克,对其内纤毛虫数量进行测量。健康牛瘤胃内容物纤毛虫平均数量为167±31.3万个,患病牛瘤胃内容物纤毛虫平均数量为29±12.1万个。与健康牛相比,患病牛瘤胃液纤毛虫数量显著减少(p<0.01)。
  三、分析和防治
  1. 分析。①头胎和二胎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胎次的奶牛,以后随着胎次的逐渐增加,发病率逐渐降低。这可能是因为头胎和二胎奶牛的体腔和身体机能在妊娠后期的快速发展与胎儿生长速度的不适应,很容易发生挤压使皱胃位置改变和机能障碍,而加重皱胃弛缓导致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生。②一直以来,人们认为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生与饲喂精料过多有关,但调查发现,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生与料重比以及胎次有直接的关系。头胎和二胎奶牛在每100千克体重日喂精料量1.75千克以上时,皱胃变位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而2~6胎的奶牛在每100千克体重日喂精料量2.25千克以上时才有显著增加。这可能与不同体重的牛对精料的消耗量不同,以及头胎奶牛尚未进入过产奶期,对精料消耗低有关,确切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③产犊也是皱胃移位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因。调查发现,产后1~35天内为皱胃变位高发期,而随着产后天数的增加,发病率趋于降低。分析原因如下:一方面是在妊娠期子宫随胎儿逐渐增大而沉坠入腹腔底部,机械性地将瘤胃向上抬高和向前推移,使瘤胃腹囊与腹腔底部之间出现空隙,皱胃沿此空隙向左方移位,分娩后瘤胃由于重力下降,使皱胃被压在左侧;另一方面是分娩后奶牛代谢失调,胃运动减弱,皱胃不能收缩回位,使皱胃嵌于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引起皱胃移位的发生。④调查发现,患病奶牛瘤胃液、皱胃液、尿液中乳酸含量和pH值变化显著,瘤胃液纤毛虫数量也显著减少,这说明乳酸含量、瘤胃液纤毛虫数量和pH值可作为诊断皱胃移位疾病的一个辅助证据。
  2. 防治。①预防皱胃移位的工作应从奶牛产前2~3个月开始,尤其要注重围产期的饲养管理,要合理搭配奶牛的日粮,保证产前低钙和产后高钙的过程;严格控制奶牛的膘情,防止胎儿过大,对降低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病率有一定效果。②奶牛皱胃变位在春季产犊高峰期发病率最高,发病时间集中在产后35天内,且主要发生于头胎、二胎奶牛,所以要针对其发病特点给予重视,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可以在产前15天时补充亚硒酸钠维生素E和在产后补充钙剂,以降低奶牛皱胃移位的发病率。③加强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宜添加精料过多或突然变更饲料造成奶牛皱胃弛缓,诱发皱胃移位。④皱胃变位手术对奶牛的产奶量影响不大,且早期手术治疗成功率较高,所以最好尽早进行手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⑤皱胃变位有复发的可能性,病牛康复后要加以注意,防止再次发病。
  (作者联系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石河子市西小路1号农八师石河子市畜牧兽医站 邮编:832000)
其他文献
【摘要】阐述锌肥对作物的生理作用,识别水稻缺锌症状,分析导致水稻缺锌症的发生规律,提出合理防治技术。  【关键词】水稻缺锌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  水稻、玉米等作物是对缺锌比较敏感的作物,施锌肥后能明显的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强抗病和抗逆能力。黑龙江泰来县现有耕地17.67万公顷,常年水稻播种面积在8万公顷左右,占耕地面积近45%。近几年水稻价格上涨,播种面积有逐年上升趋势。由于不合理的施用化肥
摘要: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在现有的资源条件,特别是在现有耕地面积稳定的条件下,粮食发展必须走提高单产的路子。  关键词:玉米;高产;措施  承德市现有耕地面积约37万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8万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9.3%。自2008年开始实施高产创建示范建设工作,到2012年玉米高产创建项目就达到29个,通过五年来的实践,全市玉米产量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承德市
果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果之一,近年来深受消费者喜爱,尤其是北方市场 果需求量迅猛增加。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海南西南部、广东雷州半岛、广西百色地区、四川攀枝花地区几个 果主产地,其中海南的面积和产量最大。然而,如何提高 果的坐果率一直是困扰果农的大问题。多年来,人们尝试通过喷施多种试剂的方法提高产量,但是见效不大;而使用多效唑(PP333)对提高坐果率和果实产量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兴化河蟹养殖,经过十多年的大力发展、推广,现已成为一个养殖面积达78万亩、产量5万多吨、产值26亿元的大产业。笔者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出以下河蟹生态养殖技术。  一、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是开展河蟹生态养殖的首要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1. 选好蟹池  蟹池应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注水方便,以新开池为好,面积10~30亩,水深1.2~1.8米,底部保留富含腐殖质的淤泥10~20厘米厚;池形最好为东
【摘 要】本文主要从育苗、修剪技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无花果的高效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无花果;高效栽培;修剪;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无花果隶属于桑科榕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栽培果树树种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无花果的果实色泽鲜艳、味美可口、营养丰富,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和矿物质,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采果期长,从夏初到秋末都有鲜果供应。多年来,无花果市场供不应求,价格居
【摘要】打瓜是一种籽用西瓜,其生育期较短,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外部环境条件较其它瓜类低。近几年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打瓜籽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让广大种植户尽快掌握打瓜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增加经济效益,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一种责任。本文主要从土壤、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来介绍打瓜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打瓜;高产;栽培技术  1 土壤准备  1.1 选地  打瓜适应
传染性角膜炎主要侵害反刍动物,一般以急性经过、地方流行性为主,无性别、年龄差别,但幼小动物发病较多,其特征性症状为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并伴有大量流泪,随后发生角膜混浊或呈乳白色。现将一起奶牛角膜炎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该场存栏奶牛456头,其中犊牛42头、育成牛102头、成年母牛312头。2008年5月16日该场犊牛舍1头犊牛突然发生角膜炎,以外伤性角膜炎
【摘要】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关键词】玉米;玉米螟;防治措施  1 玉米的重要地位  玉米是世界第一大作物,我国第二大作物,其总产和单产均居粮食作物的第二位,是谷物作物
【摘要】本文阐述了云南红梨品种性状,并从合理密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云南红梨的丰产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品种的进一步推广种植。  【关键词】云南红梨;品种性状;丰产;栽培技术  云南红梨是云南省梨中的名优品种,是云南省农科院用云南火把梨和日本优质幸水梨选育而成的。2005年会泽引进云南红梨栽培,经8年的栽培试验观察,该品种表现早果性强、丰产、果个大、品质优、耐贮运
作者简介:卞颖,女,承德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研究方向:蔬菜技术。  摘要:日光温室周年生产,能充分利用日光温室,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实现温室蔬菜生产高效益的重要途径,本文提出的前茬种植秋冬彩椒,后茬接种春茬芹菜的两茬栽培模式,在生产中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彩椒;芹菜;温室;技术  日光温室秋冬茬彩椒生产周期为7月下旬至翌年3月,春茬芹菜生产周期为1月下旬至7月上旬,茬口衔接紧密,充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