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1月,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在班团组织建设、人员设置和运行机制一体化上做出了明确的改革指导意见。面对新时代青年学生培养的迫切需要,高校思政教育改革要加强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党团班协同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实践中立足人才培养根本,因时而进、因势而化的育人创新举措。党团班三者协同的本质是加强党对教育事业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三者协同运行的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挖掘学生组织育人效能,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能动性。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探索推进党建带动班级团建的过程中,结合党建工作特点和共青团改革进程,积极推动党团班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助力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凝聚一个共同愿景。新时代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并以此为愿景,利用党建带动团建,加强党建引领。
完善一套运行机制。党团班组织协同运行,从组织建设、制度保障到完善落实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全过程组织育人体系,为解决新时代思政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肩负一项时代使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党团班协同建设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和行政管理服务育人为配套,三者合力并举,既立德,又树人。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党班团一体化协同育人方面先行先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总结经验如下:
——构建党团班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一主两翼,勾勒组织协同框架。学院党委要求党团班协同建设要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团支部和班级为支撑的“一主两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党员既是思政教育的“优等生”,又是传播思政声音的“引路人”,党支部成为思想引领的核心,支部建设要突出政治性、引领性和群众性,支部工作要公开化、透明化,从而让更多非党员学生群体认识党、了解党、加入党。团支部要积极主动配合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创新开展各类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为学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支撑体系;同时,团支部要优化完善各项辅助党建的配套机制,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和举荐。班级要转换角色,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推动开展优良班风、学风建设,提升管理配套育人实效。党团班“一主两翼”协同育人框架分层次明确了组织协同育人定位,始终以聚焦思想引领的党支部和党员为主心骨,团支部和班级分别成为学生綜合发展的核心和学生管理服务的核心。
三向同归,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在“一主两翼”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党团班协同运行机制。首先,必须着力畅通党组织(党员)找班团(群众)开展党建的实践路径;其次,要充分为班团组织(群众)反向寻求党组织(党员)帮助指导搭建平台;最后,在党组织领导下,针对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应协同规划,在宏观统筹中分层次、把重点、全覆盖。三向同归,聚焦思想引领,既为组织协同提供了实施渠道,又降低了运行成本。
——落实党团班协同育人具体举措
主题教育把方向。为突出党团班协同“一主两翼”层次结构,发挥党支部思想引领核心功能,学院打造“烛光工程”主题教育品牌,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担任理论指导老师,组织本科生全体党员、研究生党支部骨干定期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一专三微”党课学习模式让党员骨干在理论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学、讲、评、授“四步走”,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党团联络抓主体。依托“烛光工程”党员建强计划,学院党委引领构建了党员联络班团机制,研究生党支委横向联络自身所在的研究生班团,选拔本科生优秀党员纵向联系本科生班团。联络党员需在班团主题教育活动、班团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党带班团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支部建设,充分贯彻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此外,结合“烛光工程”各期主题设定,学院党员辅导员带队选拔成立功能型主题宣讲团,为班团建设寻求党建指导提供支持。
双带统筹显实效。学院党委作为党团班协同育人的宏观调配枢纽,除积极引导党团班组织建设一体化、运行机制一体化、思想引领一体化以外,还需在重大主题教育活动中双带统筹,突出党团班各项组织职能侧重。比如,学院党委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成立在鄂临时党团支部,引领学生党员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助力疫情防控;同时,依托班团组织,开展“战‘疫’中的成长”线上系列文体实践活动,发挥班团组织实践育人功效;此外,学院党委牢牢抓紧班级管理服务职能,做好打卡报平安等日常管理,为学生做好服务。
党团班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凝聚一个共同愿景。新时代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强调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必须首先明确“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并以此为愿景,利用党建带动团建,加强党建引领。
完善一套运行机制。党团班组织协同运行,从组织建设、制度保障到完善落实形成了一套全方位、全过程组织育人体系,为解决新时代思政教育“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肩负一项时代使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党团班协同建设以思想引领为核心,以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和行政管理服务育人为配套,三者合力并举,既立德,又树人。
党团班协同育人实践探索
近年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党班团一体化协同育人方面先行先试,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总结经验如下:
——构建党团班协同育人管理机制
一主两翼,勾勒组织协同框架。学院党委要求党团班协同建设要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团支部和班级为支撑的“一主两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格局。党员既是思政教育的“优等生”,又是传播思政声音的“引路人”,党支部成为思想引领的核心,支部建设要突出政治性、引领性和群众性,支部工作要公开化、透明化,从而让更多非党员学生群体认识党、了解党、加入党。团支部要积极主动配合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创新开展各类第二课堂实践教育活动,为学生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支撑体系;同时,团支部要优化完善各项辅助党建的配套机制,加强对优秀团员的培养和举荐。班级要转换角色,从管理者变为服务者,推动开展优良班风、学风建设,提升管理配套育人实效。党团班“一主两翼”协同育人框架分层次明确了组织协同育人定位,始终以聚焦思想引领的党支部和党员为主心骨,团支部和班级分别成为学生綜合发展的核心和学生管理服务的核心。
三向同归,提升协同育人实效。在“一主两翼”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党团班协同运行机制。首先,必须着力畅通党组织(党员)找班团(群众)开展党建的实践路径;其次,要充分为班团组织(群众)反向寻求党组织(党员)帮助指导搭建平台;最后,在党组织领导下,针对重大主题教育活动应协同规划,在宏观统筹中分层次、把重点、全覆盖。三向同归,聚焦思想引领,既为组织协同提供了实施渠道,又降低了运行成本。
——落实党团班协同育人具体举措
主题教育把方向。为突出党团班协同“一主两翼”层次结构,发挥党支部思想引领核心功能,学院打造“烛光工程”主题教育品牌,聘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担任理论指导老师,组织本科生全体党员、研究生党支部骨干定期开展专题理论学习。“一专三微”党课学习模式让党员骨干在理论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学、讲、评、授“四步走”,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
党团联络抓主体。依托“烛光工程”党员建强计划,学院党委引领构建了党员联络班团机制,研究生党支委横向联络自身所在的研究生班团,选拔本科生优秀党员纵向联系本科生班团。联络党员需在班团主题教育活动、班团第二课堂等实践活动中积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通过党带班团思想建设、队伍建设和支部建设,充分贯彻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此外,结合“烛光工程”各期主题设定,学院党员辅导员带队选拔成立功能型主题宣讲团,为班团建设寻求党建指导提供支持。
双带统筹显实效。学院党委作为党团班协同育人的宏观调配枢纽,除积极引导党团班组织建设一体化、运行机制一体化、思想引领一体化以外,还需在重大主题教育活动中双带统筹,突出党团班各项组织职能侧重。比如,学院党委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成立在鄂临时党团支部,引领学生党员积极响应社区号召助力疫情防控;同时,依托班团组织,开展“战‘疫’中的成长”线上系列文体实践活动,发挥班团组织实践育人功效;此外,学院党委牢牢抓紧班级管理服务职能,做好打卡报平安等日常管理,为学生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