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光似水,岁月斑驳,教育者在德育的实践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向学生传递着以道德、法律、政治、思想教育为内容的德育;捻一指流韵,听一曲风铃,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以一个守望者的身份满怀希冀与爱意,在流年岸边静待花开。就目前的情势和相关的规定能够看出,德育工作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日渐显露。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树人先树德。目前比较一致的对于德育的的定义,是包含道德品质、政治、思想、法律内容的,按照一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德育的内容相关文件已经做出了详尽的内容,德育的原则和方法也有了系统性的论证,本文只从德育开展过程中,家庭学校在联合对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教育时,如何准确地把握好度的问题进行阐述,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分析和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德育;守望;精准;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翻阅文献典籍,我们可以从浩瀚的文字烟波中寻觅到众多关于“度”的论述,或是成语,或是俗语,抑或是大家之言。例如:《论语》有云:过,犹不及。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诸如此类的有很多,既然本文所论述的是德育中的度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先明确,何为度?《说文解字》中对于度的定义是:“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后同本义 度,法制也。”从这条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度最早的定义是作为度量衡的单位,后来才逐步引申为法制。但是关于度的定义,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应是来源于哲学中的“是事物保持属性的界限,范围;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在于,是否突破了度”。此外,还有公持守礼曰度。从上述内容当中,我们可以初步明确度的定义,度,最简单的理解,可以理解为适当,适量,有一定的范围限定。在明确了何为度之后,接下来,本文将要阐述,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具体有哪些度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既然德育问题属于教育问题研究,那么我们需要明确德育的目的。德育的目的,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以政治、道德、法律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里需要着重注意的一个词是“逐步”,那么通过这个词,我们可以确立首先需要守度的,是德育的目的。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在思想、能力、自律等方面的水平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上述方面的表现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先简单的将其描述为,顺序性、差异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那么,鉴于受教育者存在上述的特性,家庭和学校在对受教育者展开德育教育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充分的考量,制定最适合受教育者当前状态的目标。在教育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词语“最近发展区”也有中国的学者将其简单描述成“跳一跳摘苹果”。维果斯基在描述最近发展区时所说: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以此理论为依据,学校和家庭在对受教育者制定德育目标是,一定要考虑最近发展区的相关内容,制定出适当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提到小学和大学教育时曾经论述,小学(8-15岁)阶段,通过《须知》、《学则》等教材,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践,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基础和生活技能。这个阶段,最简单的概括是“学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提出自律和慎独的观点,显然是过于拔高了,因为如果他们连最基本的善恶是非都尚无明确的辨析能力,这时候,要求慎独,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明确了不问而拿等同于盗窃,这样做是不对的时候,再要求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去做这样的事情或者是孩子在看到别人做偷摸事情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意识到那样的做法是不当和错误的。这样的要求,是孩子通过努力和后天的学习可以达到的,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论,也是可行的。通过上文所举 的例子,我们可以明确的判定,任何德育目标的提出,一定不能是心血来潮确定的,一定需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心理成熟程度,是否有一定的道德判定能力。揠苗助长、过分拔高的要求,是没有可行性的,过度的要求,也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道德产生厌恶,造成严重的消极后果。在这关于目标论述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还想提出一个关于宽容度的问题,任何心灵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压抑得过紧或者放任不管都不利于心灵的成长。正如在题目中所说,含爱守望,静待花开。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父母对于子女给予的殷切希望,谆谆善诱,希望有朝一日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受这种思想的桎梏,很多父母一开始给孩子提出的德育要求苛刻而细致入微,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谦谦君子,德行贵重。可是,换个角度去思考,为何不能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辨,去判定,去考量。教育者和家长最佳的角色定位当是一个守望者,我们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只在他触碰道德原则或者底线的时候进行劝导和制止。别逼着孩子匆匆向前,走的太快,有时会将灵魂落在身后。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美丽总是因为匆忙的脚步而被忽略。让孩子闲适些,快乐些,在快乐中去寻找道理,去洗涤心灵,去寻求成长,给孩子一个如梦幻般绽放的童年成长时光。一笔旖旎,走向盛放。
在明确了德育的目标提出应当遵循怎样的“度”的原则之后,我们接下来论述,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又当注意哪些关于度的问题呢?一直很欣赏一种被称为“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所谓的自主发展,区别于以往的定势模式,定时模式下,学生多是在被动地发展。自主发展,更多地关注个体差异,更多地鼓励主动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完善和提高。德育施行中的度,就是为了保障受教育者自主发展,需要关注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下面进行详尽的阐述分析:适度的把握德育规律:目前通行的德育过程规律主要是: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这里需要明确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学生作为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或者家长对学生施加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选择吸收,并通过德育实践,才可以转化为他们自身的品德。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学习德育的内容、参加德育实践,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内外部活动相结合,重视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不偏于一方,也不疏忽一方,从而使两者相互促进,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的目的;德育过程中,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这里首先对于这四个字的内涵进行一些简单的阐述:所谓知,就是道德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作为前提条件。没有通识的道德认识是不可能形成品德的。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会制约他的修养水平,因此,道德认知,是道德提升的开始。情:指的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可以推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如果道德情感存在缺失,他们道德可能将永远停留在口头,而不付诸实践。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推动主体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是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能够坚持。从更深的角度而言,道德意志可以发展成为信念。最后就是行:这个很容易理解,道德行为。一个人纵然掌握再多的道德认知,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可是不付诸于行动,那么之前所说的种种都无异于是纸上谈兵。我们通常通过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来衡量他的道德水平。同时,一个人在参与道德实践时,可以深化对于道德的认识和情感,也是在道德实践中,可以锻炼道德意志,增强道德信念。从定义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德过程的四个要素难分伯仲,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制约也可以相互促进。所谓缺一不可,所以在过程中应当持中守度,使四个要素的作用得以发挥;德育过程还是一个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受教育者认识方面的矛盾(主要指缺乏道德认识,呈现出的认识上的差距或者因此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能力方面的矛盾(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现的差错)、思想性质的矛盾(已经沾染了不良的思想与稀奇,因而不能遵循或者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进行分析和向积极方面引导转化,调节学生的品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于矛盾的分析中,一定需要客观深入,切忌因自身的主观臆断而引起问题分析偏差。在分析完德育规律所要遵循的度的原则和相关内容之后,接下来对于德育方法中度的把握进行分析说明:目前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和榜样示范。这里着重想谈论的是说服教育。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这项方法用得最多,可是收效往往甚微。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1: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缺乏目的性的德育说教甚至可以归为唠叨一类,让人听之生厌,不明白讲了半天,最后的目的究竟在哪里,更遑论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任何的德育形式都应该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不论是讲授、讨论还是班会。明确的主题,是工作能够开展的先决条件。比如说到尊敬,那么就首先明确什么是尊敬的定义;尊敬对于不同的受众对象有怎样不同的类别划分;如何做可以称得上尊敬;哪些做法是传递不尊敬的信号等等。这样的讲授,可以让受教育者在一个明确主体的前提下,对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接纳和分析,不会轻易出现跑题或者顾左右言他的现象;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多教育者简单地将德育过程理解为说教,传递的内容空洞而刻板,容易让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和逆反。还是以尊重的话题为例,所谓的知识性,可以借鉴古代中国关于尊敬的一些措辞或者案例,比如程门立雪表现的是尊师;《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尊重他人的意愿。这些富有知识性的讲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对于这些内容也就更容易听取和接受。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礼节,如拱手礼,让学生带有趣味性的进入德育过程;时机把握不当。《易经.系辞下》说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所论述的就是时机的问题,说服教育的应用,一定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受教育者愿意听取和采纳的时候进行,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诚待人。刘向曾云:“有一道,大足一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所指的就是待人接物时,需要谦虚平和。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服教育时,一定不要居高临下,趾高气昂。一定要以己度人,平和友善,这样方可拉近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为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做好铺垫。
最后,就是评价方法。在前面的行文中我们提到过,每个人都有独特性,这样的独特性也就造成了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德育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毕竟,成长环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实践能力的不同,都可导致发展情况的不同。故而我们更应当看重学生在原有基础的提升程度。当下的教育者应该明确我们进行德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负责、文明、有尊严的活在世间;让他们学会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旅途的风光,创造属于自身的美好生活。
岁月流逝,恍若匆匆奔向彼岸。行走在这段旅途中,只愿陌上花开,缓缓归矣。我们在途中播下一片希望,用最细心的爱守护着,去聆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走过光阴,守望心灵。光阴中,难免有遗憾,用爱去填补空虚的心灵,以德灌溉充满生机的教育。我们始终坚信,总有一种邂逅,值得用一生去追随,未曾邀约,已然共赴,我们在此守望,继续漫漫征途。
【关键词】德育;守望;精准;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翻阅文献典籍,我们可以从浩瀚的文字烟波中寻觅到众多关于“度”的论述,或是成语,或是俗语,抑或是大家之言。例如:《论语》有云:过,犹不及。古语云: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诸如此类的有很多,既然本文所论述的是德育中的度的问题,那么我们不妨先明确,何为度?《说文解字》中对于度的定义是:“古代多用手、臂等来测量长度。本义:计量长短的标准,尺码;后同本义 度,法制也。”从这条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度最早的定义是作为度量衡的单位,后来才逐步引申为法制。但是关于度的定义,更为人们所熟知的,应是来源于哲学中的“是事物保持属性的界限,范围;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在于,是否突破了度”。此外,还有公持守礼曰度。从上述内容当中,我们可以初步明确度的定义,度,最简单的理解,可以理解为适当,适量,有一定的范围限定。在明确了何为度之后,接下来,本文将要阐述,在德育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具体有哪些度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首先,既然德育问题属于教育问题研究,那么我们需要明确德育的目的。德育的目的,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以政治、道德、法律和思想品德的教育,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能力,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里需要着重注意的一个词是“逐步”,那么通过这个词,我们可以确立首先需要守度的,是德育的目的。不同年龄段的受教育者,在思想、能力、自律等方面的水平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在上述方面的表现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我们先简单的将其描述为,顺序性、差异性、阶段性和不均衡性。那么,鉴于受教育者存在上述的特性,家庭和学校在对受教育者展开德育教育的时候,就应该进行充分的考量,制定最适合受教育者当前状态的目标。在教育界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词语“最近发展区”也有中国的学者将其简单描述成“跳一跳摘苹果”。维果斯基在描述最近发展区时所说: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以此理论为依据,学校和家庭在对受教育者制定德育目标是,一定要考虑最近发展区的相关内容,制定出适当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在提到小学和大学教育时曾经论述,小学(8-15岁)阶段,通过《须知》、《学则》等教材,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的事例和实践,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学到初步的文化基础和生活技能。这个阶段,最简单的概括是“学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提出自律和慎独的观点,显然是过于拔高了,因为如果他们连最基本的善恶是非都尚无明确的辨析能力,这时候,要求慎独,无异于是天方夜谭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如果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明确了不问而拿等同于盗窃,这样做是不对的时候,再要求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去做这样的事情或者是孩子在看到别人做偷摸事情的时候,能够清晰地意识到那样的做法是不当和错误的。这样的要求,是孩子通过努力和后天的学习可以达到的,是符合最近发展区的相关理论,也是可行的。通过上文所举 的例子,我们可以明确的判定,任何德育目标的提出,一定不能是心血来潮确定的,一定需要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阶段、心理成熟程度,是否有一定的道德判定能力。揠苗助长、过分拔高的要求,是没有可行性的,过度的要求,也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对道德产生厌恶,造成严重的消极后果。在这关于目标论述接近尾声的时候,笔者还想提出一个关于宽容度的问题,任何心灵的成长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压抑得过紧或者放任不管都不利于心灵的成长。正如在题目中所说,含爱守望,静待花开。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切身体会到,父母对于子女给予的殷切希望,谆谆善诱,希望有朝一日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光耀门楣。受这种思想的桎梏,很多父母一开始给孩子提出的德育要求苛刻而细致入微,希望孩子能够成为谦谦君子,德行贵重。可是,换个角度去思考,为何不能给孩子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辨,去判定,去考量。教育者和家长最佳的角色定位当是一个守望者,我们见证着孩子的成长,只在他触碰道德原则或者底线的时候进行劝导和制止。别逼着孩子匆匆向前,走的太快,有时会将灵魂落在身后。生活中,细微之处的美丽总是因为匆忙的脚步而被忽略。让孩子闲适些,快乐些,在快乐中去寻找道理,去洗涤心灵,去寻求成长,给孩子一个如梦幻般绽放的童年成长时光。一笔旖旎,走向盛放。
在明确了德育的目标提出应当遵循怎样的“度”的原则之后,我们接下来论述,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又当注意哪些关于度的问题呢?一直很欣赏一种被称为“自主发展”的德育模式。所谓的自主发展,区别于以往的定势模式,定时模式下,学生多是在被动地发展。自主发展,更多地关注个体差异,更多地鼓励主动的发展,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完善和提高。德育施行中的度,就是为了保障受教育者自主发展,需要关注的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下面进行详尽的阐述分析:适度的把握德育规律:目前通行的德育过程规律主要是: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这里需要明确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学生作为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教师或者家长对学生施加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学生主体的选择吸收,并通过德育实践,才可以转化为他们自身的品德。因此,在德育的过程中,既要组织学生学习德育的内容、参加德育实践,又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个人内部的道德修养活动,使内外部活动相结合,重视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不偏于一方,也不疏忽一方,从而使两者相互促进,达到提升学生道德的目的;德育过程中,重视知、情、意、行的统一。这里首先对于这四个字的内涵进行一些简单的阐述:所谓知,就是道德认识,一定的品德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作为前提条件。没有通识的道德认识是不可能形成品德的。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水平会制约他的修养水平,因此,道德认知,是道德提升的开始。情:指的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可以推动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如果道德情感存在缺失,他们道德可能将永远停留在口头,而不付诸实践。意:即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能够推动主体排除各种干扰和障碍,是决定采取的道德行为能够坚持。从更深的角度而言,道德意志可以发展成为信念。最后就是行:这个很容易理解,道德行为。一个人纵然掌握再多的道德认知,有坚定的道德信念,可是不付诸于行动,那么之前所说的种种都无异于是纸上谈兵。我们通常通过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来衡量他的道德水平。同时,一个人在参与道德实践时,可以深化对于道德的认识和情感,也是在道德实践中,可以锻炼道德意志,增强道德信念。从定义的解读中我们可以看出,道德过程的四个要素难分伯仲,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制约也可以相互促进。所谓缺一不可,所以在过程中应当持中守度,使四个要素的作用得以发挥;德育过程还是一个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将受教育者认识方面的矛盾(主要指缺乏道德认识,呈现出的认识上的差距或者因此而产生的错误的思想、行为与道德要求的矛盾)、能力方面的矛盾(道德能力不强,未能履行道德要求而出现的差错)、思想性质的矛盾(已经沾染了不良的思想与稀奇,因而不能遵循或者根本不愿遵循道德规范)进行分析和向积极方面引导转化,调节学生的品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对于矛盾的分析中,一定需要客观深入,切忌因自身的主观臆断而引起问题分析偏差。在分析完德育规律所要遵循的度的原则和相关内容之后,接下来对于德育方法中度的把握进行分析说明:目前德育工作中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和榜样示范。这里着重想谈论的是说服教育。在德育工作的实践中,这项方法用得最多,可是收效往往甚微。笔者对于这个问题的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1:缺乏明确的目的性。缺乏目的性的德育说教甚至可以归为唠叨一类,让人听之生厌,不明白讲了半天,最后的目的究竟在哪里,更遑论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任何的德育形式都应该围绕一个明确的主题,不论是讲授、讨论还是班会。明确的主题,是工作能够开展的先决条件。比如说到尊敬,那么就首先明确什么是尊敬的定义;尊敬对于不同的受众对象有怎样不同的类别划分;如何做可以称得上尊敬;哪些做法是传递不尊敬的信号等等。这样的讲授,可以让受教育者在一个明确主体的前提下,对与之相关的内容进行接纳和分析,不会轻易出现跑题或者顾左右言他的现象;缺乏知识性和趣味性。很多教育者简单地将德育过程理解为说教,传递的内容空洞而刻板,容易让受教育者产生抵触和逆反。还是以尊重的话题为例,所谓的知识性,可以借鉴古代中国关于尊敬的一些措辞或者案例,比如程门立雪表现的是尊师;《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尊重他人的意愿。这些富有知识性的讲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对于这些内容也就更容易听取和接受。而趣味性,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礼节,如拱手礼,让学生带有趣味性的进入德育过程;时机把握不当。《易经.系辞下》说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所论述的就是时机的问题,说服教育的应用,一定要在一个合适的时机,选择受教育者愿意听取和采纳的时候进行,才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以诚待人。刘向曾云:“有一道,大足一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所指的就是待人接物时,需要谦虚平和。在对受教育者进行说服教育时,一定不要居高临下,趾高气昂。一定要以己度人,平和友善,这样方可拉近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为达到预期的德育目的做好铺垫。
最后,就是评价方法。在前面的行文中我们提到过,每个人都有独特性,这样的独特性也就造成了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在进行德育评价的时候,我们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毕竟,成长环境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实践能力的不同,都可导致发展情况的不同。故而我们更应当看重学生在原有基础的提升程度。当下的教育者应该明确我们进行德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负责、文明、有尊严的活在世间;让他们学会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旅途的风光,创造属于自身的美好生活。
岁月流逝,恍若匆匆奔向彼岸。行走在这段旅途中,只愿陌上花开,缓缓归矣。我们在途中播下一片希望,用最细心的爱守护着,去聆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走过光阴,守望心灵。光阴中,难免有遗憾,用爱去填补空虚的心灵,以德灌溉充满生机的教育。我们始终坚信,总有一种邂逅,值得用一生去追随,未曾邀约,已然共赴,我们在此守望,继续漫漫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