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促进了教育技术的信息化,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计算机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发展联想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和心理状态,抓住最佳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然而在课件制作和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误区。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误区;辅助教学;
一、忽视知识的产生过程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两个显著的特点,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一些数学课上,教师往往用屏幕上的快速推导,取代通过师生互动的逻辑渐进过程,用屏幕上有限的直观、形象替代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学想象、抽象,结果使学生养成操作和思维的惰性,削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注意实效,恰当运用。
在一节《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公开课中,教师说明可以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接着就在屏幕中呈现出了线段图,并对线段图中的每一个部分表示什么作了讲解。接下来的练习中也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很多学生却无从下手。
线段图并不是教师讲解了每一个部分表示的含义,就能代表学生掌握了画法,充其量只是学生学会了看,而不是画。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画,然后再在学生画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逐步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中每一部分的必要性。切不可为了节约时间,将线段图一步到位呈现在屏幕中。
在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替代学生的动手操作,把学生的地位从操作主体变成局外看客,把学生通过实践后的切身感知变成观看屏幕的间接感受,没有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判断“半径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的对错,可利用计算机画出这样的圆,然后再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周长和面积,进行区分,再让它们分别反复闪烁几次,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只有把充实的教学内容与完善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创造个性化学习的目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重视如何教,更重视学生如何学。在课件设计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多媒体反馈及时、准确的特点,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以便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正确地调整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二、使用和设计不恰当
在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中,只注意了一些外貌和对象,对于教学内容本身却忽略了。最近我看了几个课件,画面都很精美,但其中有一个课件所要展示的题目呈现出了问题,有的要展示的内容被画面中的花草和卡通人物盖住了,看不清题目和要求,另有的课件中,花草和卡通占的面积太大,而教学内容却占的面积太小,总之,学生的注意力都被教学内容以外的对象吸引住了,对教学本身的内容卻不太在意。你可以想象,运用了这样的课件进行教学以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三、用课件展示代替板书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两者都具有益智增趣的功能,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板书是不能抛弃的,科学的板书能充分协调师生互动,使小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启迪保持一致,深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一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在现在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丢弃了粉笔和黑板,使精美的文字板书被机械的屏幕画面替代,且“板书”的内容在屏幕上一晃而过,学生头脑中无深刻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既包括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临时书写的部分。教师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适当运用多媒体与板书,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和谐统一。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一位教师就把例题也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确实展示的非常清楚,然后就转入下面的巩固练习,但学生的练习做得并不好。在课后研讨时,有教师就提出,在教学这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例题的时候,没有在黑板上留下任何的教学痕迹。你想想,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教学时务必让学生很明确地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书写格式,只让学生在大屏幕上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是留下不了深刻的印象的,因此必须要在黑板上留下书写范例。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相得益彰,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必须适度,只有合理使用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段晓云.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14(7):187-187.
【2】任学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误区及对策[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1):154-154.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误区;辅助教学;
一、忽视知识的产生过程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两个显著的特点,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一些数学课上,教师往往用屏幕上的快速推导,取代通过师生互动的逻辑渐进过程,用屏幕上有限的直观、形象替代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数学想象、抽象,结果使学生养成操作和思维的惰性,削弱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所以,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注意实效,恰当运用。
在一节《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公开课中,教师说明可以借助线段图理解数量关系,接着就在屏幕中呈现出了线段图,并对线段图中的每一个部分表示什么作了讲解。接下来的练习中也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很多学生却无从下手。
线段图并不是教师讲解了每一个部分表示的含义,就能代表学生掌握了画法,充其量只是学生学会了看,而不是画。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画,然后再在学生画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逐步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中每一部分的必要性。切不可为了节约时间,将线段图一步到位呈现在屏幕中。
在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替代学生的动手操作,把学生的地位从操作主体变成局外看客,把学生通过实践后的切身感知变成观看屏幕的间接感受,没有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的多种感官,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上,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另一方面在形式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判断“半径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的对错,可利用计算机画出这样的圆,然后再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周长和面积,进行区分,再让它们分别反复闪烁几次,激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只有把充实的教学内容与完善的外在表现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达到传授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创造个性化学习的目的。科学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重视如何教,更重视学生如何学。在课件设计过程中,要努力发挥多媒体反馈及时、准确的特点,使课件具有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能力,以便获得有效的反馈信息,从而正确地调整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上的优势。
二、使用和设计不恰当
在有些教师制作的课件中,只注意了一些外貌和对象,对于教学内容本身却忽略了。最近我看了几个课件,画面都很精美,但其中有一个课件所要展示的题目呈现出了问题,有的要展示的内容被画面中的花草和卡通人物盖住了,看不清题目和要求,另有的课件中,花草和卡通占的面积太大,而教学内容却占的面积太小,总之,学生的注意力都被教学内容以外的对象吸引住了,对教学本身的内容卻不太在意。你可以想象,运用了这样的课件进行教学以后,能取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
三、用课件展示代替板书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两者都具有益智增趣的功能,在强调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传统的课堂教学板书是不能抛弃的,科学的板书能充分协调师生互动,使小学生的思维与教师的启迪保持一致,深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使一节课的知识体系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在现在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丢弃了粉笔和黑板,使精美的文字板书被机械的屏幕画面替代,且“板书”的内容在屏幕上一晃而过,学生头脑中无深刻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不会收到好效果的。板书是教师配合讲授和练习的需要,既包括备课过程中设计好的相对固定的部分,也包括上课过程中针对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临时书写的部分。教师板书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渐进的过程。适当运用多媒体与板书,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达到和谐统一。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时,一位教师就把例题也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每一步的计算过程确实展示的非常清楚,然后就转入下面的巩固练习,但学生的练习做得并不好。在课后研讨时,有教师就提出,在教学这道两位数乘两位数例题的时候,没有在黑板上留下任何的教学痕迹。你想想,这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第一课。教学时务必让学生很明确地知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书写格式,只让学生在大屏幕上看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是留下不了深刻的印象的,因此必须要在黑板上留下书写范例。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相得益彰,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运用必须适度,只有合理使用才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它和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现代性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段晓云.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及对策[J]. 科技信息, 2014(7):187-187.
【2】任学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误区及对策[J]. 新课程学习(上), 2014(1):154-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