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要求准确、严密、简明。 数学语言的严谨简约,限制了數学课堂语言的丰富性,也束缚了数学教师语言的艺术性,甚至扭曲了数学教师的诗意生活,泯灭了数学教师的创新激情,如何提高数学课堂语言的魅力,激发数学教师语言的活力,让人人喜欢数学,让数学教师教育着并且快乐着呢?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规范、精确,更要形象、生动、幽默和优美。数学课堂呼唤丰富的数学语言。本文从这个角度探讨了数学课堂教学语言与纯数学语言的区别,探讨了课堂引入,课中激趣,课后评价的语言都要做到富有丰富性和艺术性。丰富的教学语言像一缕春风,能给数学课堂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 数学新课堂 丰富性 艺术性
数学为其它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数学语言本身的文化性要求数学语言严谨简约,而数学教育的人文性决定了数学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语言必需有利于激活枯燥呆板的数学课堂,真正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也要给数学教师再生的机会,让数学教师走出封闭冷漠的境地,重塑一个崭新的,鲜活的自我,活出自己的生命意义,活出数学教师的人生价值。这样,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区别。
一、数学语言与数学教学语言的区别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而在学习时就要将这些语言进行“互化”。一是将这些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而现实中听课、评课时总是要求数学语言要规范,要精确,致使,数学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数学变成了枯燥繁难的代名词,数学教师变成了冷酷无情的杀手,数学课堂变成了摧残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法场,数学教学语言单调乏味,成了催眠曲,学校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数学界强调数学自身的特点,注重数学语言的精练而让教师走进了一种误区,以至于忽视了它与数学教育语言的区别。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数学课堂同样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一般能力的发展,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是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仅是数学语言,而应提倡丰富多彩的生活语言,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因此,只要有利于激趣探究,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语言,只要离学生发展区最近,让学生生活体验最深的语言都可以灵活选择,适可而用。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数学教育语言不能刻舟求剑,势必随着课改而创新而发展。随着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数学课堂必将增加许多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语言,让学生想象、类比、联想、感悟,这些语言在教材中出现很少,但必将越来越多。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数学教师对数学语言与数学教学语言的区别和联系的加深理解,随着数学教师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诗意和激情,数学教学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贴近学生实际,初中数学教师将一改封闭接近冷漠、严谨接近苛刻的风格,在激烈中求和缓,紧张中求松弛,枯燥中求鲜活,平静中求激情,重补精神钙,再添人文性。
二、新教材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课堂语言
1、由章头图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教材每章的开始,都特别注意激趣引入,其语言有华丽 的,有热情的,有贴切的比喻,含蓄的推理,一改旧教材的枯燥乏味。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煽动了教师的教育热情。
2、由读一读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新教材增设了许多“读一读”,其中介绍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现实中,笔者了解到许多具有应考经验的教师根本上未引导学生阅读。事实上,引导学生阅读,甚至补充数学故事不但不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反而可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和求知欲,起到神奇的功效。
3、由做一做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教材中“做一做”是主要内容基础,需要教师真正起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没受到系统的新课程教育,自主探究,操作实践能力不强,加之,各地的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几成泡影,做一做变成了讲一讲、练一练,习题讲解满堂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不能自拔,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课堂中也可以找到生动的课程资源。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这样学科渗透的好题已进入了中考试题,随着课程的开发,理文整合、知情兼融的好题慢慢会进入教材或编入地方课程。因此,引导学生做一做,可以运用语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鼓舞,也可以用“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来激发。
4、由议一议联想的语言艺术
新课标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议一议是促使学生合作交流的好平台。课改以来,数学教师的学习与培训络绎不绝,但是教师还是将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数学教师根本没留时空供学生讨论,总是不议就将现成的标准答案灌给了学生。然而,新教材中的议一议具有开放性,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非常重要。“真理愈辩愈明”,“语言发展思维”。李金松谈到开发创造力时强调“流畅的表达”,他认为,语言流畅,一些奇特的构思,往往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或用风趣的比喻、暗示来表达;新世纪,构建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性教学,在数学课堂后阶段的议一议时段,教师必需以流畅的语言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交流的胆量,合作的意识。
5、由想一想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教材中的想一想是对做一做的发展和延伸。根据心理学研究,一堂课的注意力呈抛物线,学到想一想时,注意力已开始下降。于是,学习“想一想”时需要数学教师运用调节的语言艺术。数学与孙子兵法的联系,数学与成语,或者运用多媒体语言,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在教学语言或手段的变化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要想有高超的语言调节能力,数学教师仅仅熟悉书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不断洗脑、充电,广泛涉猎,理文整合,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地添料调味,让学生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知情兼融。
三、数学教师积累实用的课堂教学语言
新課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产生相应的变化。数学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规范,要精确,而且要形象,要生动,要幽默,要优美。
1、创设情景,引入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导入语言既要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又要“有一定之秒”。谢榛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董政枢曰:好的开头,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导语“无一定之见”,但“有一定之妙”。总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就是成功的导语。
2、赞赏语言富有诗意。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说道“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继续努力,会柳暗花明的”;当学生思维不周密时,讲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当学生探索规律,猜想成功时,也讲讲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并引用陈景润的老师的话:“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
3、批评语言理性化。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伤害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不辱骂学生,不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慎用批评语言。学生有敏捷性思维,也有慢智性思维,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教师不能批评慢智性思维的学生弱智或者笨得像猪一样。当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采用体态语言比如眼睛的注视时间加长。让学生不伤自尊不影响整节课的情绪的前提条件下恢复学习态势,特别是对整个班级体也不存在影响,也不影响教师的情绪,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流畅和愉悦。
4、过渡、缓冲语言故事化、幽默化。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现象。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身心特点。45分钟的课堂,学生的有意注意只有25分钟,所以数学课堂也要遵循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特点,课堂上插科打诨,舒缓学生紧张的神经,调节学生疲惫的身心,不仅不浪费时间,反而利于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更有利于教师拥有一颗平衡心态。不管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中,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普遍认为学生不好教,数学难更不好教,课堂上教师动不动就批评学生,这个学生胡闹,那个学生笨,遇到这种情况,结果总是适得其反。笔者的心得就是采用过渡或者缓冲法。讲爱迪生的故事,讲法拉第的故事,讲袁隆平的事迹,讲北风与南风打架的寓言故事,不仅让学生格物穷理而且轻松愉快,学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幽默更能增加教师的魅力,让学生更能“亲其师信其道”。
5、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使用类比、比喻、联想等通俗语言。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不仅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精辟论述“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而且联想“水乳交融”,“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等相反相成的词语,树立学生辨证的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教是为了不教”,形象生动的教师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活泼、主动地发展。6、非智力品质培养引用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时,引用马克思的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杜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时引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话“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也可以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激励学生。
7、生活语言要积极向上。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数学教师要把平淡的生活调理成富有激情和诗意,必须走上教育研究的幸福大道上来。做一个拥有文人气质的数学教师,不勾心斗角,不盛气凌人,不自暴自弃,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要用崇高的师德热爱每一个学生,用积极的精神状态感染每一个学生。利用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特别不能将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课堂内外尽力做到: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拒绝的话,多说关怀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少说负面的话,多说正面的话;少说不能的话,多说可能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商量的话。
苏霍母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教师文化,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急需提高自己的修养:思想的、文化的、人文的。数学教师只有拥有如此好的心境,才能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在此基础上,修炼华丽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展示批评的语言艺术、激励的语言艺术,从而让新课堂达到理文整合,知情兼融的美丽境界。
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决定了数学教师语言的丰富性和艺术性。数学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精确,更要形象、生动、幽默、优美。 数学课堂语言有技巧,是艺术,不用者枯燥无味,不善用者视为累赘,乱其身心;善用者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好用者如沐春风,身心愉悦;适用者理文整合,知情兼融。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4次印刷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金松 著《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教育》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4、张积峻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课程研究》
关键词:数学教学语言 数学新课堂 丰富性 艺术性
数学为其它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众数学语言本身的文化性要求数学语言严谨简约,而数学教育的人文性决定了数学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语言必需有利于激活枯燥呆板的数学课堂,真正完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让学生健康活泼地成长;同时,也要给数学教师再生的机会,让数学教师走出封闭冷漠的境地,重塑一个崭新的,鲜活的自我,活出自己的生命意义,活出数学教师的人生价值。这样,数学教师应该明确课堂教学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区别。
一、数学语言与数学教学语言的区别
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通用语言和数学思维的最佳载体,包含着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叙述语言、符号语言及图形语言,其特点是准确、严密、简明。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因此,它常成为数学教学的难点。而在学习时就要将这些语言进行“互化”。一是将这些普通语言译为数学符号语言,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学化”,二是将数学语言译为普通语言。数学实践告诉我们,凡是学生能用普通语言复述概念的定义和解释概念所揭示的本质属性,那么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由于数学语言是一种抽象的人工符号系统,不适于口头表达,因此也只有翻译成普通语言使之“通俗化”才便于交流。而现实中听课、评课时总是要求数学语言要规范,要精确,致使,数学教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数学变成了枯燥繁难的代名词,数学教师变成了冷酷无情的杀手,数学课堂变成了摧残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法场,数学教学语言单调乏味,成了催眠曲,学校强调学科本位、知识本位,数学界强调数学自身的特点,注重数学语言的精练而让教师走进了一种误区,以至于忽视了它与数学教育语言的区别。教育家苏霍母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数学课堂同样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数学教学应注重学生一般能力的发展,新课程下的数学教育是激励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实现三维目标的过程。数学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仅是数学语言,而应提倡丰富多彩的生活语言,让数学生活化,让生活数学化。因此,只要有利于激趣探究,有利于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三维目标的语言,只要离学生发展区最近,让学生生活体验最深的语言都可以灵活选择,适可而用。新教材中增添了许多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内容的呈现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要求。数学教育语言不能刻舟求剑,势必随着课改而创新而发展。随着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于是,数学课堂必将增加许多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语言,让学生想象、类比、联想、感悟,这些语言在教材中出现很少,但必将越来越多。随着课改的深入,随着数学教师对数学语言与数学教学语言的区别和联系的加深理解,随着数学教师的生活越来越富有诗意和激情,数学教学语言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贴近学生实际,初中数学教师将一改封闭接近冷漠、严谨接近苛刻的风格,在激烈中求和缓,紧张中求松弛,枯燥中求鲜活,平静中求激情,重补精神钙,再添人文性。
二、新教材中蕴涵的丰富的数学课堂语言
1、由章头图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教材每章的开始,都特别注意激趣引入,其语言有华丽 的,有热情的,有贴切的比喻,含蓄的推理,一改旧教材的枯燥乏味。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也煽动了教师的教育热情。
2、由读一读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新教材增设了许多“读一读”,其中介绍了一些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与数学史料,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而现实中,笔者了解到许多具有应考经验的教师根本上未引导学生阅读。事实上,引导学生阅读,甚至补充数学故事不但不影响学生的数学成绩,反而可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成就感和求知欲,起到神奇的功效。
3、由做一做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教材中“做一做”是主要内容基础,需要教师真正起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没受到系统的新课程教育,自主探究,操作实践能力不强,加之,各地的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几成泡影,做一做变成了讲一讲、练一练,习题讲解满堂灌,题海战术,机械训练,不能自拔,事倍功半,效率低下,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扼杀了学生的个性。课堂中也可以找到生动的课程资源。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这样学科渗透的好题已进入了中考试题,随着课程的开发,理文整合、知情兼融的好题慢慢会进入教材或编入地方课程。因此,引导学生做一做,可以运用语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来鼓舞,也可以用“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有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来激发。
4、由议一议联想的语言艺术
新课标要求转变学习方式。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议一议是促使学生合作交流的好平台。课改以来,数学教师的学习与培训络绎不绝,但是教师还是将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数学教师根本没留时空供学生讨论,总是不议就将现成的标准答案灌给了学生。然而,新教材中的议一议具有开放性,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创新精神非常重要。“真理愈辩愈明”,“语言发展思维”。李金松谈到开发创造力时强调“流畅的表达”,他认为,语言流畅,一些奇特的构思,往往能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或用风趣的比喻、暗示来表达;新世纪,构建创新型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性教学,在数学课堂后阶段的议一议时段,教师必需以流畅的语言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交流的胆量,合作的意识。
5、由想一想联想到的语言艺术
新教材中的想一想是对做一做的发展和延伸。根据心理学研究,一堂课的注意力呈抛物线,学到想一想时,注意力已开始下降。于是,学习“想一想”时需要数学教师运用调节的语言艺术。数学与孙子兵法的联系,数学与成语,或者运用多媒体语言,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在教学语言或手段的变化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要想有高超的语言调节能力,数学教师仅仅熟悉书本专业的知识是不够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不断洗脑、充电,广泛涉猎,理文整合,才能旁征博引,左右逢源,运用自如地添料调味,让学生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前提下,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知情兼融。
三、数学教师积累实用的课堂教学语言
新課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产生相应的变化。数学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规范,要精确,而且要形象,要生动,要幽默,要优美。
1、创设情景,引入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导入语言既要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又要“有一定之秒”。谢榛云:“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董政枢曰:好的开头,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导语“无一定之见”,但“有一定之妙”。总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就是成功的导语。
2、赞赏语言富有诗意。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不仅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当学生思维受阻时,说道“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继续努力,会柳暗花明的”;当学生思维不周密时,讲讲盲人摸象的故事;当学生探索规律,猜想成功时,也讲讲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并引用陈景润的老师的话:“科学的皇后是数学,数学的皇冠是数论,歌德巴赫猜想是皇冠上的明珠”。
3、批评语言理性化。新课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不伤害每一位学生的自尊心:不辱骂学生,不训斥学生,不冷落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慎用批评语言。学生有敏捷性思维,也有慢智性思维,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教师不能批评慢智性思维的学生弱智或者笨得像猪一样。当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时,可采用体态语言比如眼睛的注视时间加长。让学生不伤自尊不影响整节课的情绪的前提条件下恢复学习态势,特别是对整个班级体也不存在影响,也不影响教师的情绪,保障了课堂教学的流畅和愉悦。
4、过渡、缓冲语言故事化、幽默化。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现象。教师应该明白学生的身心特点。45分钟的课堂,学生的有意注意只有25分钟,所以数学课堂也要遵循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特点,课堂上插科打诨,舒缓学生紧张的神经,调节学生疲惫的身心,不仅不浪费时间,反而利于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更有利于教师拥有一颗平衡心态。不管是课改前还是课改中,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普遍认为学生不好教,数学难更不好教,课堂上教师动不动就批评学生,这个学生胡闹,那个学生笨,遇到这种情况,结果总是适得其反。笔者的心得就是采用过渡或者缓冲法。讲爱迪生的故事,讲法拉第的故事,讲袁隆平的事迹,讲北风与南风打架的寓言故事,不仅让学生格物穷理而且轻松愉快,学生总是听得津津有味。有时,幽默更能增加教师的魅力,让学生更能“亲其师信其道”。
5、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使用类比、比喻、联想等通俗语言。数形结合思想的教学不仅引用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精辟论述“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而且联想“水乳交融”,“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等相反相成的词语,树立学生辨证的观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程要求教师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教是为了不教”,形象生动的教师语言可以引导学生健康、活泼、主动地发展。6、非智力品质培养引用名人名言。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时,引用马克思的话“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杜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品格时引用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话“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也可以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对联激励学生。
7、生活语言要积极向上。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数学教师要把平淡的生活调理成富有激情和诗意,必须走上教育研究的幸福大道上来。做一个拥有文人气质的数学教师,不勾心斗角,不盛气凌人,不自暴自弃,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要用崇高的师德热爱每一个学生,用积极的精神状态感染每一个学生。利用积极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特别不能将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课堂内外尽力做到: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拒绝的话,多说关怀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少说负面的话,多说正面的话;少说不能的话,多说可能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商量的话。
苏霍母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最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并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一个高处,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吸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素质教育呼唤新型的教师文化,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师急需提高自己的修养:思想的、文化的、人文的。数学教师只有拥有如此好的心境,才能显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在此基础上,修炼华丽的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展示批评的语言艺术、激励的语言艺术,从而让新课堂达到理文整合,知情兼融的美丽境界。
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决定了数学教师语言的丰富性和艺术性。数学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精确,更要形象、生动、幽默、优美。 数学课堂语言有技巧,是艺术,不用者枯燥无味,不善用者视为累赘,乱其身心;善用者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好用者如沐春风,身心愉悦;适用者理文整合,知情兼融。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4次印刷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李金松 著《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与学校教育》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4、张积峻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专业化成长《新课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