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受与欣赏是音乐教学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有效的欣赏课教学对于培养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有着不容小觑的促进作用,音乐欣赏也是初中音乐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培养初中生音乐核心素养的重视,注重引领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加深他们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认知,从而升华学习音乐的主体情感,激发学生的欣赏热情,逐步提高音乐聆听的整体效率,最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69
目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多新方法,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没有生机,导致学生对音乐课逐渐产生抵制的心理,阻碍他们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笔者基于初中生发展的总体特点,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欣赏聆听法
1.通过分段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分段聆听是指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某个音乐作品氛围几个乐段,引导学生分别对其进行欣赏。有效的聆听需要学生具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过于冗长的音乐作品很难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造成聆听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分段聆听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和要素,以此来保证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专注力,在聆听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与音乐情感方面的共振,提高聆听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琵琶曲《十面埋伏》时,教师将其分为三个乐段进行聆听。首先,引导学生聆听“站前准备”这一段,使学生在自己的脑中联想军队蓄势待发的场景,体会器斗志昂扬的情绪。其次,引导学生聆听“战场厮杀”这一段,通过密集的音符、基础的音乐来感知惨烈的战争场面,同时联想汉军包围楚军的场景。最后,引导学生聆听“战后壮烈结局”这一段,使学生体会整个乐曲的高潮,感悟其悲伤的情绪。通过分段聆听,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绪变化,极大地提高聆听的效率。
2.通过主题聆听,整体把握作品
音乐的主题是一个音乐作品的核心,向人们传达了特定的思想感情,通过主题聆听可以让学生感知到所学音乐的风格特征,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逐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主题聆听法,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并记忆主题音乐,通过演奏或哼唱的方式来感受主题,既可以增添音乐欣赏课的趣味性,也可以丰富初中生学习音乐的体验,同时加深他们对主题音乐的印象,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例如,在教学第四十九(“惊愕”)交响曲》时,教师通过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哼唱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主题聆听。首先,引导学生聆听第三次变奏的第一乐段和第四次变奏的第二乐段。使学生体会其节奏的变化,感知到音符变得越来越密集。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二次变奏,并思考两段音乐带来的听觉感受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哼唱,这样学生可以感知到第二次变奏音乐听起来没有主题那么明亮,多了一些婉转的感觉。最后,通过“演奏+哼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作品所采用的变奏手法,有利于使学生整体把握作品。
二、创设情境法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运用语言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是音乐教学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教师丰富的语言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正向情感和学习动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逐渐带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中去。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最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绪随着教师的语言走进一个生动的情感世界,从而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感受,最终实现语言美和音乐美的有效结合,优化欣赏课教学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就运用了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师:今天要学一首民乐合奏作品,它与王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同名,描绘了同一幅美丽的山水卷——在春天有一个静谧的夜晚,一轮明月从海面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江面的美景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古典名曲是如何描述江面美景的吧!通过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音乐所描绘的美景,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美景的关注和好奇,调动他们对这首音乐的欣赏兴趣,从而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2.利用教具创设情境
教具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辅助教学的实物用具,通过利用实物,可以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如果一味地对音乐知识进行死板地讲解,会极大地磨灭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的热情,还会阻碍初中生聆听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地转变音乐教学的方式,借助各种各式的教具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音乐氛围之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用生活用品制作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既有利于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也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动动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作一些聆听声音的小乐器吧!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制作乐器,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学生们有的在长短不同的塑料管相应位置打孔,可吹出不同音高的音,形成吹管乐器;有的在一把梳子上挂满小钥匙,发出风铃版的声音;还有的用粗细不同的木头制作的能敲击出不同音高的简易乐器……充分地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推动学生快速地融入到音乐氛围中去。
3.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资源为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可以让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配合下聆听欣赏内容,有利于降低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难度,同时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借助多媒体资源给他们营造学习并欣赏音乐的具体情境,使课堂上的音乐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充分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好奇、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探索,使学生自发欣赏当堂课的音乐作品,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喜爱程度。
例如,在教学《红旗颂》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段无声视频,给学生的视觉带去了强烈的冲击,并引导学生说出视频中所呈现的画面。生:这段视频描绘的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了!”的画面。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三首风格不同的乐曲。鼓励学生根据视频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配乐。学生们都选择了《红旗颂》。最后,通过视频资料将学生带入了真实的场景中,并通过为视频配乐来调动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有利于为欣赏课教学增光添彩。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审美水平,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出发,通过“分段聆听”、“主题聆听”、“语言描述”、“利用教具”和“用多媒体”来加强对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培养,对逐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体验,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力。
参考文献
[1]倪金明.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0):54.
[2]石蓓.初中音樂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4(12):116.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169
目前,大部分教师依旧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模式,没有太多新方法,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没有生机,导致学生对音乐课逐渐产生抵制的心理,阻碍他们音乐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笔者基于初中生发展的总体特点,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欣赏聆听法
1.通过分段聆听,感受音乐情绪
分段聆听是指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某个音乐作品氛围几个乐段,引导学生分别对其进行欣赏。有效的聆听需要学生具备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过于冗长的音乐作品很难长时间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造成聆听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教师可以运用分段聆听法,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感受音乐中的情绪和要素,以此来保证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的专注力,在聆听的过程中逐渐产生与音乐情感方面的共振,提高聆听的效率。
例如,在教学琵琶曲《十面埋伏》时,教师将其分为三个乐段进行聆听。首先,引导学生聆听“站前准备”这一段,使学生在自己的脑中联想军队蓄势待发的场景,体会器斗志昂扬的情绪。其次,引导学生聆听“战场厮杀”这一段,通过密集的音符、基础的音乐来感知惨烈的战争场面,同时联想汉军包围楚军的场景。最后,引导学生聆听“战后壮烈结局”这一段,使学生体会整个乐曲的高潮,感悟其悲伤的情绪。通过分段聆听,可以让学生很好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情绪变化,极大地提高聆听的效率。
2.通过主题聆听,整体把握作品
音乐的主题是一个音乐作品的核心,向人们传达了特定的思想感情,通过主题聆听可以让学生感知到所学音乐的风格特征,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音乐形象,逐步增强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主题聆听法,引导学生进一步熟悉并记忆主题音乐,通过演奏或哼唱的方式来感受主题,既可以增添音乐欣赏课的趣味性,也可以丰富初中生学习音乐的体验,同时加深他们对主题音乐的印象,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作品。
例如,在教学第四十九(“惊愕”)交响曲》时,教师通过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哼唱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主题聆听。首先,引导学生聆听第三次变奏的第一乐段和第四次变奏的第二乐段。使学生体会其节奏的变化,感知到音符变得越来越密集。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聆听第二次变奏,并思考两段音乐带来的听觉感受有什么不同?然后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随琴声哼唱,这样学生可以感知到第二次变奏音乐听起来没有主题那么明亮,多了一些婉转的感觉。最后,通过“演奏+哼唱”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作品所采用的变奏手法,有利于使学生整体把握作品。
二、创设情境法
1.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运用语言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是音乐教学中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教师丰富的语言能够使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正向情感和学习动力,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把学生逐渐带入到音乐作品的情境中去。因此,教师要采用丰富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最真实的情感,让学生的思绪随着教师的语言走进一个生动的情感世界,从而给学生带来一种美的感受,最终实现语言美和音乐美的有效结合,优化欣赏课教学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教学《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就运用了充满艺术性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师:今天要学一首民乐合奏作品,它与王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同名,描绘了同一幅美丽的山水卷——在春天有一个静谧的夜晚,一轮明月从海面升起,小舟在江面荡漾,花影在两岸摇曳,江面的美景一幕幕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古典名曲是如何描述江面美景的吧!通过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音乐所描绘的美景,有利于引起学生对美景的关注和好奇,调动他们对这首音乐的欣赏兴趣,从而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2.利用教具创设情境
教具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所使用的辅助教学的实物用具,通过利用实物,可以极大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时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如果一味地对音乐知识进行死板地讲解,会极大地磨灭学生对音乐进行欣赏的热情,还会阻碍初中生聆听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地转变音乐教学的方式,借助各种各式的教具来创设情境,使学生快速融入到音乐氛围之中,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体验,使学生切身感受音乐的魅力。
例如,教师引导学生用生活用品制作一些简单的小乐器,既有利于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之中,也有利于培养初中生的创造性。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动动手,根据自身的条件,制作一些聆听声音的小乐器吧!教师组织学生自己制作乐器,有利于使学生认识到音乐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学生们有的在长短不同的塑料管相应位置打孔,可吹出不同音高的音,形成吹管乐器;有的在一把梳子上挂满小钥匙,发出风铃版的声音;还有的用粗细不同的木头制作的能敲击出不同音高的简易乐器……充分地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推动学生快速地融入到音乐氛围中去。
3.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多媒体资源为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可以让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的共同配合下聆听欣赏内容,有利于降低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难度,同时提高他们欣赏音乐的热情。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借助多媒体资源给他们营造学习并欣赏音乐的具体情境,使课堂上的音乐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从而充分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内容的好奇、对音乐作品内涵的探索,使学生自发欣赏当堂课的音乐作品,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喜爱程度。
例如,在教学《红旗颂》时,首先,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一段无声视频,给学生的视觉带去了强烈的冲击,并引导学生说出视频中所呈现的画面。生:这段视频描绘的是毛主席在天安门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了!”的画面。其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三首风格不同的乐曲。鼓励学生根据视频的内容,选择合适的配乐。学生们都选择了《红旗颂》。最后,通过视频资料将学生带入了真实的场景中,并通过为视频配乐来调动了学生的音乐思维,有利于为欣赏课教学增光添彩。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原有的审美水平,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出发,通过“分段聆听”、“主题聆听”、“语言描述”、“利用教具”和“用多媒体”来加强对学生音乐聆听能力的培养,对逐步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体验,增强他们的音乐感知力。
参考文献
[1]倪金明.浅谈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0):54.
[2]石蓓.初中音樂欣赏课型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4(1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