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美术兴趣的几点体会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ang9010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学习美术,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美、认识美,进而创造美。家长评价一个学生往往也只看考试成绩,更让学生觉得只要学好考试科目就好了,而忽略了兴趣爱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美术产生并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以更充沛的精力、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于美术学科来说,兴趣就显得尤为关键。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最根本的解决之道还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此我有几点体会和感受:
  一、精心设计活动 培养浓厚兴趣
  美术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在课堂上我们努力营造活动气氛,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生动活泼、充满情趣的学习氛围中,积极投入到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主动接受信息从而引起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学生在活动中既经受了锻炼,又使兴趣趋于稳定。
  我们对活动进行了精心设计,组织了多次活动:有参加上一级各类比赛的,也有校内主题性竞赛的。在活动中不断提高有美术特长的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思考探索才能,使学生更充分、更完善地发挥其潜力。如高一有一位同学,在一次全省美术比赛中荣获二等奖后,大大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其他同学的学习。
  二、融洽师生关系 培养普遍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潜意识里认为学生还小,懂得的还极为有限,于是“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也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
  在美术制作课里,教师无需对用什么形式,有哪些步骤作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自己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和琢磨,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作,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那种方法。另外,绘画多幅作品或单幅作品时,教师也无需告诉学生先画哪里?后画哪里?或先画哪个部分,后画哪个部分。不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思考,再动手绘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中,教师不能事先就给某一审美材料规定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审美感受,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感受艺术作品的美,使学生的情感与对象产生共鸣,审美的想象力自然会得到自由的发展。如:在欣赏徐悲鸿的《群马》时,教师让学生看画,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并要求学生看画的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有什么特色?哪个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鼓励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看法,作答时大家基本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三、美育渗透 培养持久兴趣
  以艺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美育,对于培养和健全人们的审美心理结构,即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心理能力的提高和相互协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了重要作用。
  学校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为学生创造有良好影响的艺术气氛。例如,主题报、画展等,教学上诸如向学生讲解美术史知识、名人的艺术简历、名画的思想、艺术魅力,以促进学生对更高艺术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学校还开展丰富的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走进社会,通过参观画展、举行书画比赛等,加深他们对美的感受认识,让他们走入真实正确的审美天地。同时,提高审美能力和水平,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持续稳定。
  四、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一个动画场景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快乐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上图案基础课时,在讲解“变化”的几种方法过程中,我设计同时在投影上用彩笔画出简化的鱼、兔子,几何化的松鼠、青蛙,夸张的小猪、梅花等,这些简练的图案激发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每画完一个图案,学生们就不由自主地说出“松鼠!”、“青蛙!”、“小猪!”等等,课堂上充满了欢乐的气氛。讲添加法时,在鱼身上添加莲花,在梅花上添加喜鹊,再问学生有什么寓意?学生经过思考,可回答出“连年有余”、“喜上眉梢”的寓意。这样,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变化”的几种方法,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融形、色、光、声为一体,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在一般课堂上难以达到的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很值得推广。
  总之,提高中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既能实施美育,还有利于中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让学生在学画中成长,让自信从学画中出发。让每一个学生各得其所,找到自己的方向,为祖国培养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改把变革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放在突出的地位。本文从“学习部”的含义、理论基础和通过“学习部”这一组织形式的开展,来阐述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紧紧的围绕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参与,能体现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和交流,获得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会学生自己能读,培养语文能力,这是语文老师都在研究、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九年义务教育的这套初中语文教材,有不少老师认为难教,教时不够用,依然满堂课都在讲解,使学生很少有读、写、思和讲的训练机会。正如教育专家钱梦龙说的:“注入式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大敌,至今却没有绝迹。”所以,寻求适应这套教材特点的教法,向课堂要质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大问题。为此,在课
在快速工业化地区的城镇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经济较发达的中心镇,面临着城镇建设用地迅猛扩张和土地资源有限的重重矛盾。把土地作为资产来经营是中国土地供给制度改革的核心,也是
【摘 要】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中,类比思想方法是富于创造的一种方法。本文以数学教学为例,结合教学实践谈如何运用类比思想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类比思想;运用感悟  数学问题浩如烟海,面对一个个数学问题如何求解?有些学生做了大量的题目,但考试遇到新题型或只是稍微变化一下,就不知所措了,原因是在平时的学习
进入高中学习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同学们必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学习。初中阶段主要重视英语知识和语法的学习,而高中阶段则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对语言,文章的理解中,不断提高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死抠句子,死记语法,而要在交际用语、习惯搭配及语言的多变方面多下功夫。同时还要讲究学习策略,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目标,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良好的
人是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的统一体,缺乏关爱生命终极意义的教育,无疑只能让生命停留于生物的层次。语文的人文性赋予了它生命教育的深刻内涵。什么是生命教育呢?生命教育是指以学生个体的自然生命为基础,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个体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可见,在小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