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然植物景观,就是自然形成具有观赏审美价值的植物景物。景观设计是人们实现梦想的途径。自然植物景观设计认为自然文化是永恒的主题,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适度调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园林景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保护、恢复并展示国土的地域性景观类型。
【关键词】自然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设计原则
漫步近年来新建的各块绿地,不难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过分整洁的园林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不讲科学的逆境栽植,给养护和管理带来了难以为继的高昂代价;极度贫乏的植物材料,造成了单调乏味的植物景观;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这样的作品如何让人感受到地域景观和自然文化之美呢?我们迫切的需要自然植物景观的设计。
1.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
自然植物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一方面其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它又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如果我们把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
2.设计思想转变,自然植物景观设计成为趋势
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园林景观设计形式与内涵的不同。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不再自认为是自然的主宰,而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员。这一观念的转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海啸、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使人们对自然的追求,生态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让植物回归自然,让人类回归自然已是大众的心声。在城市这种特殊的人类环境中,创造性引进自然, 模仿自然就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趋势。
3.自然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效果。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并按照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进行植物配置,体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特征。其次应与地形、水系相结合,充分展现当地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所谓“适地适树”,就是要营造适宜的地域景观类型,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类型。其次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由于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环境获得日常生活和物质资料和精神寄托,他们关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设计应考虑当地人和其文化传统给予的启示。再次应顺基址的自然条件。场地外的生态要素对基址有直接影响与作用,所以应该设计不能局限在基址的红线以内;另外任何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特征,呈现空间异质性,在设计时应根据基址特征进行具体的对待;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最后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大规模的景观设计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林地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景观设计中如果合理的利用自然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利用废弃的工地和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把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在生态恢复后变成市民的休闲地已成为一种潮流。景观对能源和物质的耗费体现在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即材料的选择、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为此,材料选用原则应以能循环使用,能降解再生为主,而且应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现代景观设计绝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要相地合宜,要得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广场、街景、园林绿化,从城市到牧野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注重人的生活体验、人的感受,是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栖居之所。美好的景观环境既是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是历史生活场景的记忆,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景观设计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所谓“适树适地”的原则,就是强调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此外,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景观。
4.结语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自然植物景观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在景观设计领域内,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还没有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会到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因此,我国景观的自然植物景观建设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 就可操作性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自然植物;景观设计;发展趋势;设计原则
漫步近年来新建的各块绿地,不难发现这样的一种现象:过分整洁的园林景观,失去了野趣横生的自然风貌;不讲科学的逆境栽植,给养护和管理带来了难以为继的高昂代价;极度贫乏的植物材料,造成了单调乏味的植物景观;千篇一律的设计手法,形成了如出一辙的园林景观—这样的作品如何让人感受到地域景观和自然文化之美呢?我们迫切的需要自然植物景观的设计。
1.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
自然植物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一方面其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它又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如果我们把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理解为是一个对任何有关于人类使用户外空间及土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监理这一解决方法的实施过程。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而景观设计师的职责就是帮助人类,使人、建筑物、社区、城市以及人类的生活同地球和谐相处。
2.设计思想转变,自然植物景观设计成为趋势
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不同认识,导致了园林景观设计形式与内涵的不同。随着全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人类不再自认为是自然的主宰,而把自己看作是自然界的一员。这一观念的转变,是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近年来,海啸、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使人们对自然的追求,生态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让植物回归自然,让人类回归自然已是大众的心声。在城市这种特殊的人类环境中,创造性引进自然, 模仿自然就成为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趋势。
3.自然植物景观的设计原则
现代植物景观设计不再强调大量植物品种的堆积,也不再局限于植物个体美,如形体、姿态、花果、色彩等方面的展示,而是追求植物形成的空间尺度,以及反映当地自然条件和地域景观特征的植物群落,尤其着重展示植物群落的自然分布特点和整体景观效果。现代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首先要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状况,并按照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进行植物配置,体现植物群落的自然演变特征。其次应与地形、水系相结合,充分展现当地的地域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征。所谓“适地适树”,就是要营造适宜的地域景观类型,并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植物群落类型。其次应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吸取当地人的经验。景观设计应根植于所在的地方。由于当地人依赖于其生活环境获得日常生活和物质资料和精神寄托,他们关于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是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所以设计应考虑当地人和其文化传统给予的启示。再次应顺基址的自然条件。场地外的生态要素对基址有直接影响与作用,所以应该设计不能局限在基址的红线以内;另外任何景观生态系统都有特定的物质结构与生态特征,呈现空间异质性,在设计时应根据基址特征进行具体的对待;考虑基址的气候、水文、地形地貌、植被以及野生动物等生态要素的特征,尽量避免对它们产生较大的影响,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运行。最后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景观。
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不予以使用。在大规模的景观设计过程中,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尤显重要,如城区和城郊湿地的保护、自然林地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生物资源的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景观设计中如果合理的利用自然过程,如光、风、水等,则可以大大节约能源;利用废弃的工地和原有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服务于新的功能,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发达国家的城市景观设计中,把关闭和废弃的工厂在生态恢复后变成市民的休闲地已成为一种潮流。景观对能源和物质的耗费体现在整个生命周期之中,即材料的选择、施工建设、使用管理和废弃过程。为此,材料选用原则应以能循环使用,能降解再生为主,而且应提高景观的使用寿命。
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景观生态设计是对人类生态系统整体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地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为高产值需要,也为审美需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整体优化。现代景观设计绝不只是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要相地合宜,要得体,与自然、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广场、街景、园林绿化,从城市到牧野都寄托了人类的理想和追求,注重人的生活体验、人的感受,是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栖居之所。美好的景观环境既是未来生活的憧憬,也是历史生活场景的记忆,更是现代生活的空间和系统。景观设计就是要解决人与人,结构与功能,格局与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自然环境与周围环境充分结合,创造出和谐丰富的外部空间环境。
植物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当地植物品种的丰富性和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营造丰富多样的植物景观,首先依赖于丰富多样的环境空间的塑造,所谓“适树适地”的原则,就是强调为各种植物群落营造更加适宜的生境。此外,景观设计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只有联合多学科共同研究、分工协作,才能保证一个景观整体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创造出具有合理的使用功能、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景观。
4.结语
目前,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使城市环境建设面临严峻的挑战。景观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和健康发展有重要作用。自然植物景观设计是直接关系到景观设计成败以及环境质量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创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景观的有效途径。但现阶段在景观设计领域内,自然植物景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还不够成熟,还没有把对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会到景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去。因此,我国景观的自然植物景观建设还需要做更大的努力, 就可操作性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