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情思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元杂剧重要中心的临汾,不知产生过多少让无数人如痴如醉的戏曲。王曲村东岳庙元代戏台、东羊村后土庙元代戏台、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这三座元代戏台就如同三座戏曲的历史博物馆,集中地镶嵌于帝尧古都汾河以西的这片土地上。
  临汾,古称平阳,这里是一片积蓄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是个“抓一把泥土都能挤出文明汁液”的地方,石器时代的丁村人在这里活动,帝尧在这里建立都城,这里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这里也是中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中间的“元之曲”,也就是元杂剧,实是有元一代的“一代之文学”。
  在历史的长河中,著名的“元曲四大家”中有两位就出生于临汾,分别是出生于平阳襄陵(今襄汾县)的郑光祖,出生于平阳曲沃的白朴。另一位大家关汉卿,则是出生于临汾南面不远的解州(今运城)。此外还有在后世被称为“平阳七大家”的石君宝、赵公辅、孔文卿、狄君厚等七位被史书所铭记的著名剧作家,一直活跃于平阳地区。也许在当年传唱他们带有平阳味道的词曲,正是当时平阳街头的流行时尚吧!
  中国的戏曲文化历史十分悠久,内容极其丰富。而古戏台作为一种承载戏曲表演的文化建筑,也像意味深厚的戏曲一般,浓缩着魅力无边的文化内涵。据《元史太宗纪》、《山西通史》、《蒲州府志》等史书的记载,在当时的晋南一带,几乎村村都有戏台,足见元代当地戏曲艺术之繁盛。戏台建筑作为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既是古代戏曲文化的载体,更是研究古代戏曲文化的“活化石”。
  在整个中国现今发现的金元戏台共有十二座,全部集中于山西的晋南一带,尧都区占其三。最值得玩味的是这三座元代戏台位于三个紧挨着的乡镇,三者之间的距离仅仅几公里之遥。这三处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村牛王庙戏台是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曲村东岳庙戏台与东羊村后土庙戏台则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一个“90后”,我对咿咿呀呀的戏曲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但是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对历史有着浓厚兴趣,我还是十分痴迷于古朴精致的元代戏台,以及它所承载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古文化。
  特地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骑行了四十多分钟的路程,才终于到达了第一处目的地——王曲村东岳庙元代戏台。
  王曲村东岳庙戏台究竟始建于何时?历史上并没有清楚的记载,但是根据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的重修碑文记载,把它的年代底线确定在了元代。2006年5月,“王曲东岳庙”被列入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侧面的小南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只是个不大的院落,东侧是戏台,后面还有座山门,西侧是后世重修的三间后殿,隔壁的北侧是所小学。略有些陈旧的院落告诉我,这是个游人罕至的地方,西侧的东岳庙后殿门上只有一把大锁,唯有院中的四棵六百年的国槐,陪伴着古戏台走过几百年的风雨沧桑。
  古戏台始建于元代,明、清、民国均有修葺,其原本属于东岳庙的附属建筑。现在元代的东岳庙已毁,现存的山门和三间后殿均为清代建筑。
  这座古戏台是单檐歇山建筑,单檐灰筒板瓦歇山顶,面阔三间,外形古朴秀丽,挺拔舒展,结构精巧,别具特色。台前及两侧前部敞朗,为台口。背面及两侧后部筑以墙壁,无前后场之分。前檐两根粗大的木柱支撑大额,后墙及两山为土坯砌筑,形成了三面砌墻、正面敞口的形式。戏台用料规整,加工工艺颇为考究。
  进入戏台内部,就可以发现,这座戏台明显的分为前后两部分,即使以我极为业余的水平也能明显的区分出两者的分野。前半部分为清末民初时增建的硬山卷棚顶抱厦,于两侧增设影壁,改变了元代戏台的原貌,变三面观的“舞亭”为一面观的“乐楼”,这应当与从元杂剧到明清民国戏曲艺术表演形式的演变有关。
  后半部分才是真正的元代遗构,抛开增建的抱厦,才能清晰地看出元代戏台原来的形制。原戏台四角立柱,在两侧山面中部各设一根辅柱。辅柱与后柱之间设有山墙,辅柱与前柱之间敞开,可三面观看,内部的斗拱不但承受屋面前载,也装饰了戏台内部空间。古戏台的无天花板设计,将内檐梁架结构显露了出来,这不仅不影响美观,反而显得尤为别致,而这正是明显的元代早期戏台的显著特点。
  戏台与戏剧都是在不断演变的,正如三面观的“舞亭”变为一面观的“乐楼”,中国古代的戏剧也是在不断地发展着、演变着。
  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戏剧的起源也是在上古宗教祭祀活动中巫师们的乐舞。宗教性的乐舞逐渐演化为娱乐性的歌舞表演形式,宗教活动场所也就逐渐演化出了最初的歌舞场所——神庙戏台。
  早在唐代,我国就有了“歌舞戏”和“参军戏”。到了北宋逐渐发展出了“宋杂剧”,“宋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的戏曲。到了宋金南北分治后,北方的“宋杂剧”逐渐发展成为“金院本”,而“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出现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舞台也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着,由最初的平地“围栏戏场”,发展为平地筑台,四面围观的“露天舞台”,再到金元时期可以三面观看的“舞亭”。
  在元代,平阳属于“行中书省”,算是“腹里地区”,战乱很少,加之平阳百姓好笙歌,本地剧作家更是人才辈出,据史料记载,当年在这个地方,号称“村村有戏台”。而戏台与神庙几乎就是一个结合体,有戏台就有庙宇,而庙宇中也都有戏台。这种种原因就造成了我今天要去的这三处均为戏庙一体的体式。这也说明元代戏台遗构集中于晋南,集中于平阳,不是没有原因的。而这些戏台与元杂剧相辅相成,使得戏曲艺术在平阳这片土地上长盛不衰!
  参观完东岳庙戏台后,初夏的微风中行进了三四公里,就到了此行的第二站——东羊村后土庙元代戏台。
  刚到后土庙时发现门上一把大锁,还以为是关门歇业了,后来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才发现侧面有扇虚掩着的小门。刚刚推开小门,就被震撼了一下,本以为会是和王曲村东岳庙一样是个陈旧的小院落,没想到其中绿树成荫,鲜花满园,初夏的微风吹过,各种树木花丛沙沙作响,倒是个消夏避暑的好去处。   整座后土庙颇为幽深,其为中轴线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山门、后土圣母殿,山门两侧为钟鼓楼。现存建筑中戏台主体结构为元代遗构,其余皆为明清重建。后土圣母殿重建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供奉着后土圣母、娲皇圣母和碧霞元君。圣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灰筒板瓦悬山顶,前檐为六抹格扇门,次间槛墙上设格扇窗。檐下悬挂着明天启二年(1622年)立、清光绪二年(1876年)重修的“后土圣母”木匾一方。山门为重檐叠楼式牌坊,庑殿顶,下层檐下施镂蜂窠斗拱。两个钟鼓楼形制相同,均为二层楼阁式,下层是砖砌券洞用来通行,上层为面阔一间单檐悬山顶。
  后土庙元代戏台之所以能保存的如此完整,正是因为整个后土庙是一个完整的院落。院中的山门、钟鼓楼、围墙等虽为后世重修,但仍显得古色古香。特别是山门两侧两株古老的侧柏,整株前倾,恰如二龙戏珠,极为神奇。最后边的后土圣母殿,更是香火缭绕,护佑着一方平安。
  在整个后土庙的正中间,耸立着一个高大的红墙褐瓦的舞台,这就是参观的重点——后土庙元代戏台。
  庙内的古戏台始建于何时已经很难切实考证,据传说其始建于至元二十年(1282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毁于地震,元至正五年(1345年)重建。现存的戏台就是建于至正五年的原建筑,虽经过历代修葺,仍保持着原来的风貌。
  戏台正面敞朗,三面封闭,为十字歇山顶。整个戏台造型优美,结构合理,各部比例适度,庄重古朴,历经七百多年的风雨沧桑,仍以其精巧的结构和完美的造型成为元代小型建筑的代表作之一。
  整个戏台正面看上去两角前沿高挑,挑角上的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凌空欲飞。舞台上方悬挂着一块“古台生辉”的黑底金字牌匾,十分醒目。台前两侧竖有高约5米,宽约40厘米的两根方形抹角石柱,下有复莲柱础,柱上浮雕着莲花和牡丹童子的图案,镌刻着“至正五年月日本村石匠王且王二”字样,正是由此才断定这座戏台是建于元代晚期的至正五年。
  后台的正面是一幅民国时期壁画——《钟馗捉鬼图》,栩栩如生,虽是民国的作品,但于今时看来也是一幅珍贵的图画了。画中的钟馗怒目圆睁,手举利刃正向胯下的鬼怪刺去。这鬼怪就是贪。这贪不是别物,就是人们常说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贪心不住吞太阳”的那个贪哪!聪明的前人将之活化,用在了此处,意在提醒人们千万莫因贪图享乐而死于钟馗的利刃之下。如果当今之世需要一幅反贪的图画,以警贪官,以扼物欲,那就不用画家费尽心血再创作了,这幅钟馗降贪图便可以直接拿来使用,大量印行便是了。
  更为令人叫绝的是这个戏台的顶部,没有一根大梁,而是在内檐梁上用斗拱和井口枋层层相叠,架起了三层斗拱,形成了“八卦攒顶”,堪称我国古代建筑的一绝。戏台建筑融合了大量各式建筑手法,一改元代简洁粗犷的殿堂建筑风格,以复杂的梁架结构和细腻的制作,严谨的构思,开创了亭阁式建筑风格新的别致类型。尤其是梁架结构由梁铺作组合层层叠上,形成精巧的八卦藻井,利用回音有效增强声音的效果,颇为符合声学的科学原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从后土庙出来沿着公路向西北方向行进了大约五公里,就到了第三站也是最后一站——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
  要论名气,牛王庙戏台是三座戏台中名气最大、成名最早的。牛王庙戏台早在1957年就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06年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出台之前,单就“戏台”这一项目,牛王廟戏台就一直处于华夏“独生子”的垄断地位。
  爬上几十级的台阶,推开牛王庙东侧的正门,进入庙内,与东羊后土庙一样,牛王庙的院落颇为宽敞,院内郁郁葱葱,环境很是优美。庙内现存的建筑有大殿三间,献亭、戏台各一座。
  牛王庙的大殿内供奉着牛王、马王和药王,清光绪三十四年(1898年)重刻的《牛王庙元时碑记》,记载了建庙缘起,元时牛王庙及戏台概貌以及当时祭祀演出的情况。殿前献亭始建于明代,为单檐十字歇山顶,亦是无天花构造,斗拱与井口枋层层堆叠,造型别致,结构精巧,颇为美观,似是有模仿戏台建筑的形制。
  元代戏台位于庙内南端,作为第一个“国保”戏台,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年(1283年)。元大德七年(1303年)因大地震有所损伤,元至治元年(1321年)修复。其后虽数代屡有修葺,然其仍保有元代建筑的独特风貌。
  牛王庙戏台为木构亭式舞台,其整体平面近于正方形,建筑结构为“井”字形框架结构,顶部为单檐十字歇山灰瓦顶,正面为台口,无前后场之分。戏台四角各立柱一根,前檐两侧为两根方形抹角石柱,台基高约1米,台身面宽7. 45米,进深7. 55米。
  在戏台上,两侧后部三分之一处,设有辅柱一根,柱后砌山墙与后墙相连,台周的前檐与左右山墙前部敞开,三面通透,让观众可以从三面观看,这完全沿袭宋金时期乐亭戏台的独特风貌,也是元代前期戏台的一大显著特点。牛王庙戏台的这一特点与现代的T形舞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台口仅在两侧立柱,是为了增加视角宽度,这两侧的山墙仅砌筑1/3或1/4的长度。明清以后的戏台,大多为面阔三间,台口处有四根立柱,台下观看时会出现视觉的死角。而牛王庙戏台采用大额枋结构,使台口的空间得到了增大,增强了观众的观看体验与立体感,减少了死角,这是后来明清戏台所无法比拟的。
  台前两根石柱上正面镂刻着牡丹和“莲生贵子”的图案,其侧面抹角上则镌刻着重要的信息,台左前柱外侧抹角上刻“蒙大元国至元二十年次癸未季春石泉南施石人杜秀”,右前柱外侧抹角上刻“维大元国至治元年岁次辛酉孟秋月下旬九日立石”。这两大物证将牛王庙戏台的历史脉络表述的清清楚楚,其价值无可估量,可谓是“一柱千金”, 是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极其宝贵的实物资料。
  走到戏台中间,抬头就可以看到顶部的藻井全部为木质结构。顶部看上去有点像八卦形状,与东羊村后土庙元代戏台有些类似,上边上下两层全为从大到小的八角形,到了最下一层又巧妙地回归到四方四正的四边形。整座戏台没有用一根钉子,全部由木材榫卯结合而成,令人叹为观止。整个藻井没有附加任何繁复的装饰,却自然而美丽,如同盛开的花朵,又如斑斓的万花筒。   顶部之所以会在最后回归到四边形,是因为戏台多在四根角柱上设雀替大斗,大斗上施四根横陈的大额枋,以形成一个巨大的方框。方框下面是空间较大的表演区,上面则承受整个屋顶的重量。这种额坊的建筑形制,对需要开间较大的舞台是十分有利的。
  另一方面,这种全为木制结构的“方框形”建筑,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那就是防震。牛王庙戏台的立柱并非是垂直,而是全都带有一定的侧角,这在一定程度上利用了力学上的平衡原理。同时,戏台全为木质结构,较轻的自身重量也是防震的关键。据史料记载,在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四月初六,平阳府发生八级大地震,当时的魏村牛王庙被夷为平地,唯独戏台保存完好,震后只对破损部分进行了少量维修。由此可见牛王庙戏台建筑的巧夺天工。
  就在我沉浸于戏台之美时,一位老者也许是看我在不停地拍照,细致的欣赏着戏台,走过来与我攀谈,聊起来戏台的历史与现在。老者家住附近,是位戏曲爱好者,子女都出去工作了。是以老者闲暇之余,经常来牛王庙“吊嗓”。老者直言说我来早了半个月,因为半个月后的四月初十是当地一年一度的大庙会。听老者所说,这个庙会十分热闹,让我心动不已,盘算着半个月之后再来牛王庙计划。
  也许是孤独的久了,老者硬是拉着我,让我听他唱上一段。老者站在戏台上,整个人的神情气质马上就发生了变化,其一板一眼的表演颇有韵味,我似乎也品味出了几分以前从未发现过的美。我神思飞扬,遐想着数百年来究竟有多少名角、以及多少像老者这样的戏迷,曾在这座古老的戏台上一展身手!
  老者唱完后,我不停地鼓掌,另外两位中途进来的背包客也一起鼓掌。也许是有些羞涩,老者连连摆手,自言:“唱的不好,唱的不好。”我与两名背包客对视一笑,一起夸赞着老者好技艺,更加热烈的鼓起掌来……
  王曲村东岳庙元代戏台、东羊村后土庙元代戏台、魏村牛王庙元代戏台,这三座元代戏台就如同三座戏曲的历史博物馆,集中地镶嵌于帝尧古都汾河以西的这片土地上。紧紧的相邻,相偎相依,默默讲述着这块华夏文明发祥地的故事。徜徉于其中,平阳往昔繁荣的文艺盛景依稀恍惚于眼前,让人如醉于梦里。作为元杂剧重要中心的临汾,不知产生过多少让无数人如痴如醉的戏曲。直到民国年间,临汾一带还流传着“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误了收秋打夏,别误存才《挂画》”、“误了吃肉喝酒,别误存才《杀狗》”、“广盛的走,存才的扭,三狗的乱弹再没有”等与当地戏曲名角有关的俗语,可見这里戏曲风气之盛。
  临汾啊,你在这个人文深厚、人才辈出的古城,真希望有朝一日,能擦掉附着于这些古文化、古建筑身上的蒙尘,重新焕发出夺目的新时代光芒!
其他文献
时 间2018年5月18日  地 点中关村软件园国际会议中心  指导单位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北京市分会 中关村杂志社  协办单位中关村发展集团 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主 持 人贺贝奇(著名主持人、中央新影副总编) 梅萌(清华科技园创始人、启迪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荣誉董事长)  全程直播新浪网  摄 影王诚诚 武
期刊
未来中国内部需求的增长还是很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文化消费大需求的增量还有很大余量。中国电影的机会和基本面还是没有改变,所以机会是在变化中寻求出来的。   2018年已经过去,从年底公布的数字看,中国电影的票房创造了历史新高。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為609.76亿元,同比增长9.0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7.16亿,同比增长5.93%;国产电影总票房为378.97亿元,同比增长25.89%,市场占比为6
期刊
海淀和中关村创新发展的四十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是波澜壮阔的四十年,艰苦创业的四十年,顽强崛起的四十年。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中关村创新发展四十周年,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关村五周年,也是海淀迈上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关键一年。   在这个重要结点,我们隆重举办中关村创新之夜活动,邀请各界老领导、老企业家、老朋友相聚于此,重温老一辈创业故事,回
期刊
现在的人们,物质世界丰富了,不知道为什么反而没有了时间,而且大多数人已经不相信思想的力量。想到我自己的各种匆忙和浮躁,不禁内心充满了莫名的羞愧。   到L’Ambroisie吃饭,没有想到雨果的故居就在同一栋楼里面,这可比美食更加让我心花怒放。   可惜没有为参观故居留下时间,但既然到了,要是不进去朝拜一下,就太对不起自己对雨果的崇敬了。中国人只要读过书的,应该大部分人都知道雨果,不少人应该都读过
期刊
中关村里铸辉煌。策筹忙,鬓成霜。抱守初心,谈笑泯忧伤。   中关村大道北侧,有三栋上个世纪的老楼房:13、14、15号楼,如今被称为中关村“特楼”。在灯火辉煌的繁华之中,他们以世纪老人的姿态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小小的领地。可以说“特楼”,就是中关村精神的根。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曾有数十位中国顶尖级的科学家居住在这里,他们演绎了中国现代科学几乎从零开始的复兴,成为新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奠基者。半个多世
期刊
在历史上北京不是大规模产酒的地方,也未出现什么名酒,但是造酒作坊有不少,老北京卖的“二锅头”、“南路烧酒”、“西路烧酒”等等都产在北京,烧酒京人称为“烧刀子”。   电视剧《正阳门下小女人》播映之后,引发了人们对北京酒馆的一些回忆。《正阳门下小女人》是文艺创作,并非历史,剧中可以随意发挥创作者的想象。但是,因剧中涉及到酒馆,使人们对北京尤其是老北京酒馆的轶闻趣事和历史典故产生兴趣……   酒馆与酒
期刊
为什么说“一带一路”第一人是法显?正如汤用彤先生说:“海陆并遵,广游西土,留学天竺,携经而返者,恐以法显为第一人。   2016年第7期《时代人物》刊文《张骞一带一路第一人》。但该刊紧接着在“阅读链接”中接着又说:张骞与郑和,一位汉朝博望侯,一位明代航海家,一位开辟了引领亚欧繁荣的“古丝绸之路”,一位开拓出史,上最大规模的“海上丝绸之路”,为现今“一带一路”宏伟构想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张骞与郑和
期刊
纪念中关村改革开放40年,重读《中关村创新谱》长卷有感而发,与朋友共勉。   插图郭文松   陈春先   中关村民陈春先,   三次赴美觅仙丹。   冰崖怒放第一枝,   迎来创业百花开。   纪世瀛   一介书生纪世瀛,   直言九谏看忠诚。   高端慧眼多容纳,   谈笑风生上视屏。   柳传志   联想世界柳教父,   神州扬帆乘东风。   惜别象牙塔同志,   商海旗舰望远程。   王小兰
期刊
一股更加强大的心灵慰藉和无穷动力支撑起罗晓君的精神世界,让他的内心不再孤独,不能痛楚。   镇定自若的神态,举重若轻的风度,不愠不火的语言。49岁的罗晓君中等身材,头发稀疏,一副文质彬彬的眼镜架在鼻翼上,一份宽宏大度、谦和优雅的微笑时刻挂在脸庞上。如果不是因为那场车祸致使右侧脑袋偏平下来,形成一个突兀的斜坡,他和所有的中年男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他的故事,却令人唏嘘不止又惊叹景仰。   一段精彩
期刊
从趵突泉的喷涌中,从那翻卷的洁白的水珠中,我们所看到的是动态的历史,是活的历史。   王维有一句诗:“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好像那奔腾的泉水完全是因为夜里下的那一场大雨。当代山水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就以此为题画过许多幅作品,有些即便不署此名,那意境仍然是幽幽密林深处,远处是一线洁白的瀑布,近处是平缓的溪流。记得小时候就很喜欢这样的环境,村子外边有一条河,河边是杂乱排列的柳树,河水清浅,柳树黑色的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