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动人的抒情诗,初读时觉得异常单纯,待到涵泳再三,才发现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之中,《涉江采芙蓉》就属于这一类。
这首诗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远方游子想借采摘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来表达缠绵的乡思。学生在初次接触这首诗之后,往往也如此理解。但仔细品读这首诗后就会碰到这样一个难题,这首诗里的很多诗句都没有主语,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一般认为“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多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心爱的女子。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写得极为凄婉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也就是“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是他。
如此说来,诗意便是游子划着小船渡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回想起远在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游子漂泊异乡,与妻子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这种理解显得很直白,流于肤浅,而且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诗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中的“同心”指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离居”指异地相隔,分居两地,“离居”通过“远道”“旧乡”等词语可以明确感知,那“同心”何以体现呢?仅凭宦游在外的游子的一往情深或者说一厢情愿的告白就可以认定吗?妻子在故乡真的望眼欲穿,急盼良人归来吗?很可惜,诗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那么诗歌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呢?我们不妨先从女子的角度体味一下本诗的妙处。朱光潜在《美感与联想》中说:“在关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联想。例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红令人觉得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令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由此及彼的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更加鲜明具体,生动传神。荷花又称芙蓉,“采芙蓉”就是采摘荷花,刚好之前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荷塘夜色》里就有采莲女“采莲”的场景,该文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刻画了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我们不妨带上想象的翅膀,诗意地展开,用心去感受诗中的画面。
首先是远景镜头:风和日丽的清晨,一叶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面上,江南农家女子采莲会友,忙得不亦乐乎。采莲之际,选几枝沾着露水,红润欲滴的莲花送给心上人岂不正是表明心迹的最佳方式?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若将之一并摘置袖中、插于发际,幽香袭人,岂不叫人心醉?——这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所展示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似乎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镜头拉近,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和周围热闹欢乐的气氛格格不入。其他女子都在嬉笑打闹,而她却凝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化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庞——就是她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的来源:当姑娘们竞相采摘荷花,声言要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远在天涯!她采摘了最美的“芙蓉”,却无法送给最爱的他!这种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下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的写作方法具有以“乐景”衬“哀情”的强烈效果。
接着,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镜头前的,似乎不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有灵犀般,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黯然神伤之时,万里之外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许多学生认为,这两句写的是回望“旧乡”的實景,从而产生了本诗的主人公是离乡游子的错觉。其实,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是采莲女的想象,表现的依然是她的思念。不过该诗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营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这种表现手法称为对写法,从对面落笔,主客移位,这种写法使诗歌的视角由单一转向多个,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是女主人公热切的期盼与思之不得相见的愁苦,而后两句则是女主人公的想象,远在外地的丈夫也在思念着故乡,但山水阻隔,无法相聚。正因为有了两个人不同的视角,才营造了富有立体感的意境,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同时诗的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也有了感情的落脚点和归宿。
接下来的镜头应该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田田荷叶、娇艳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么凄楚而坚毅;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闪现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逝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云天,双方茫然相望,却望而不见。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伤感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我们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达方式,便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涉江采芙蓉》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感情热烈真挚而又专一痴情的江南女性,通过想象,把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的缱绻情思表达出来。这种虚实结合及对写法的运用,使整首诗的情感跌宕起伏,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让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想最后这对有情人的结局到底如何呢?会是一个悲剧还是喜剧呢?如果是喜剧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如果是个悲剧呢?按照传统诗歌的写法,当会有一个浪漫主义的结尾: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最后,笔者向同学们展示了当代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错误》,让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闺中思妇盼夫归的情感。
【作者单位:陕西周至中学】
这首诗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远方游子想借采摘芙蓉送给家乡的妻子来表达缠绵的乡思。学生在初次接触这首诗之后,往往也如此理解。但仔细品读这首诗后就会碰到这样一个难题,这首诗里的很多诗句都没有主语,究竟是谁在“涉江”“采芙蓉”?谁在“还顾”?谁在“忧伤”?一般认为“还顾”者就是“涉江”者,古代离乡远行的多是男子,照这样看,便是男子在说话,是他在“还顾望旧乡”,想念心爱的女子。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不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写得极为凄婉么?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当是离乡游子无疑了,也就是“涉江采芙蓉”的是他,“忧伤”的也是他。
如此说来,诗意便是游子划着小船渡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回想起远在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游子漂泊异乡,与妻子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这种理解显得很直白,流于肤浅,而且有一个大大的疑问,诗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中的“同心”指心意相通,情投意合,“离居”指异地相隔,分居两地,“离居”通过“远道”“旧乡”等词语可以明确感知,那“同心”何以体现呢?仅凭宦游在外的游子的一往情深或者说一厢情愿的告白就可以认定吗?妻子在故乡真的望眼欲穿,急盼良人归来吗?很可惜,诗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那么诗歌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呢?我们不妨先从女子的角度体味一下本诗的妙处。朱光潜在《美感与联想》中说:“在关照自然和艺术时,我们最容易联想。例如红是火和血的颜色,所以看到红令人觉得温暖,感到热情;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令人联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也就是说,通过这种由此及彼的想象,可以使审美对象更加鲜明具体,生动传神。荷花又称芙蓉,“采芙蓉”就是采摘荷花,刚好之前学过的朱自清的散文《荷塘夜色》里就有采莲女“采莲”的场景,该文引用了梁元帝的《采莲赋》,刻画了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我们不妨带上想象的翅膀,诗意地展开,用心去感受诗中的画面。
首先是远景镜头:风和日丽的清晨,一叶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面上,江南农家女子采莲会友,忙得不亦乐乎。采莲之际,选几枝沾着露水,红润欲滴的莲花送给心上人岂不正是表明心迹的最佳方式?何况在湖岸泽畔还有着数不清的兰蕙芳草,若将之一并摘置袖中、插于发际,幽香袭人,岂不叫人心醉?——这是“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所展示出的如画之境。倘若倾耳细听,似乎还能听到湖面上、“兰泽”间传来的阵阵戏谑、欢笑之声!
镜头拉近,一位怅立船头的女子和周围热闹欢乐的气氛格格不入。其他女子都在嬉笑打闹,而她却凝视着手中的芙蓉默然无语。此刻,“芙蓉”在她眼中幻化出了一张亲切微笑的面庞——就是她苦苦思念的丈夫。“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长长的吁叹,点明了这女子全部忧思的来源:当姑娘们竞相采摘荷花,声言要送给“心上人”时,女主人公思念的丈夫却远在天涯!她采摘了最美的“芙蓉”,却无法送给最爱的他!这种将人物置于美好、欢乐的采莲背景下抒写女主人公独自思夫的忧伤的写作方法具有以“乐景”衬“哀情”的强烈效果。
接着,空间突然转换,出现在镜头前的,似乎不再是拈花沉思的女主人公,而是那身在“远道”的丈夫了:“还顾望归乡,长路漫浩浩。”仿佛是心有灵犀般,正当女主人公独自思夫、黯然神伤之时,万里之外的丈夫此刻也正带着无限忧愁回望着妻子所在的故乡。他望见了故乡的山水、望见了那在江对岸湖泽中采莲的妻子了么?显然没有。此刻展现在他眼间的,无非是漫漫无尽的“长路”和那阻山隔水的浩浩烟云!
许多学生认为,这两句写的是回望“旧乡”的實景,从而产生了本诗的主人公是离乡游子的错觉。其实,这两句的“视点”仍在江南,是采莲女的想象,表现的依然是她的思念。不过该诗在写法上采用了“从对面曲揣彼意,言亦必望乡而叹长途”(张玉谷《古诗赏析》)的“悬想”方式,从而营造出了“诗从对面飞来”的绝妙虚境。这种表现手法称为对写法,从对面落笔,主客移位,这种写法使诗歌的视角由单一转向多个,前四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是女主人公热切的期盼与思之不得相见的愁苦,而后两句则是女主人公的想象,远在外地的丈夫也在思念着故乡,但山水阻隔,无法相聚。正因为有了两个人不同的视角,才营造了富有立体感的意境,丰富了读者的想象空间,同时诗的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也有了感情的落脚点和归宿。
接下来的镜头应该是画面的分隔和同时显现:一边是痛苦的妻子正手拈芙蓉仰望远天,身后田田荷叶、娇艳荷花,衬着她飘拂的衣裙,显得那么凄楚而坚毅;一边是云烟缥缈的远空,隐隐约约闪现着返身回望的丈夫的身影,那一闪而逝的面容竟那般愁苦!两者之间,则是层叠的山峦和浩荡的云天,双方茫然相望,却望而不见。正是在这样的静寂中,天地间幽幽响起了一声伤感的浩叹:“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这浩叹无疑发自女主人公心胸,但因为是在“对面”悬想的境界中发出,我们所感受到的,就不是一个声音:它仿佛来自万里相隔的天南地北,是一对同心离居的夫妇那痛苦叹息的交鸣!此诗抒写的思夫之情虽然那样“单纯”,但由于采取了如此婉曲的表达方式,便有了动人心魄的力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涉江采芙蓉》所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感情热烈真挚而又专一痴情的江南女性,通过想象,把思妇怀远和游子思归的缱绻情思表达出来。这种虚实结合及对写法的运用,使整首诗的情感跌宕起伏,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让学生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设想最后这对有情人的结局到底如何呢?会是一个悲剧还是喜剧呢?如果是喜剧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如果是个悲剧呢?按照传统诗歌的写法,当会有一个浪漫主义的结尾:我离君天涯,君隔我海角。化蝶去寻花,夜夜栖芳草。
最后,笔者向同学们展示了当代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错误》,让同学们更深刻地感受闺中思妇盼夫归的情感。
【作者单位:陕西周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