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抗结核药物发明之前,人类的结核病患者曾经历过“十瘦九死”的时代,致使那时的人们“谈痨色变”。自从抗结核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地应用以后,人类就摆脱了一场大的劫难。然而近年来结核病却有卷土重来之势。可以说,肺结核仍然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近年来,肺结核病人主要是应用异烟肼、利福平等化学药物进行治疗(简称化疗)。随着耐药结核杆菌的大量产生与存在,进行化疗失败的肺结核病人越来越多。因此,寻找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提高结核病防治效果的关键。
临床实践表明,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诊断或治疗不及时、化疗方案不合理、对药物的毒副反应未能及时处理以及耐药菌株的产生等。而肺结核病人不能规律地用药或过早地停药则是导致其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那么,应如何避免肺结核病人出现化疗失败的情况呢?
一、要广泛开展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与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认识水平,真正做到早期发现、科学用药、规范治疗。
二、要坚持肺结核治疗的五项原则,即早期诊治、联合用药、适量用药、规律用药、全程治疗。
1.早期诊治:虽然任何疾病都强调要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但对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特别是初始治疗的肺结核病人一定要彻底治愈,否则该类病人极易形成慢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病灶,从而会导致其病情的反复发作甚至久治不愈。进行早期治疗有利于肺结核病灶的吸收和消散,并可避免患者的肺部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
2.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指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无论是初治还是复治,凡是有活动病灶的肺结核病人都必须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既可避免或延缓病人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又能提高抗结核药物的杀菌效果,从而可使病人获得最佳的化疗效果。
3.适量用药:适量用药是指应用抗结核药物的剂量要适宜。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肺结核病人若长期过量地用药会因为不良反应严重而不能坚持治疗,而用药的剂量不足则达不到杀菌的目的,而且还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肺结核病人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地应用抗结核药物。
4.规律用药:规律用药是指要谨遵医嘱应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病人要按照疗程有规律地用药,不能漏服,更不可随意地间断用药,否则会产生耐药菌株,影响治疗的效果。
5.全程治疗:全程治疗是指要坚持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一般来说,肺结核病人要完成全部疗程的化疗需要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目前临床上推崇的短程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少于半年。因此,肺结核病人必须持之以恒地将疗程进行到底。
三、要强化管理,认真实施“全面督导化疗”。这是防止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失败的重要措施。督导化疗是当今国际上对肺结核病人实施规范化疗的主要手段。北京市实施的对肺结核病人的“全面监督化疗”与上海市实施的对肺结核病人的“全程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应积极地予以推广,同时还应要求肺结核病人到指定的医疗单位接受每一次治疗,或由医务人员上门指导肺结核病人进行治疗。这样一旦发现该病患者有漏服药物或自行停药的情况,可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从而可保证其治疗的成功。■
近年来,肺结核病人主要是应用异烟肼、利福平等化学药物进行治疗(简称化疗)。随着耐药结核杆菌的大量产生与存在,进行化疗失败的肺结核病人越来越多。因此,寻找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失败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提高结核病防治效果的关键。
临床实践表明,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诊断或治疗不及时、化疗方案不合理、对药物的毒副反应未能及时处理以及耐药菌株的产生等。而肺结核病人不能规律地用药或过早地停药则是导致其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那么,应如何避免肺结核病人出现化疗失败的情况呢?
一、要广泛开展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与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认识水平,真正做到早期发现、科学用药、规范治疗。
二、要坚持肺结核治疗的五项原则,即早期诊治、联合用药、适量用药、规律用药、全程治疗。
1.早期诊治:虽然任何疾病都强调要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但对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特别是初始治疗的肺结核病人一定要彻底治愈,否则该类病人极易形成慢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病灶,从而会导致其病情的反复发作甚至久治不愈。进行早期治疗有利于肺结核病灶的吸收和消散,并可避免患者的肺部组织遭到严重的破坏。
2.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是指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结核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无论是初治还是复治,凡是有活动病灶的肺结核病人都必须采取联合用药的方法进行治疗。这样既可避免或延缓病人对抗结核药物产生耐药性,又能提高抗结核药物的杀菌效果,从而可使病人获得最佳的化疗效果。
3.适量用药:适量用药是指应用抗结核药物的剂量要适宜。几乎所有的抗结核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肺结核病人若长期过量地用药会因为不良反应严重而不能坚持治疗,而用药的剂量不足则达不到杀菌的目的,而且还容易产生耐药性。因此,肺结核病人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地应用抗结核药物。
4.规律用药:规律用药是指要谨遵医嘱应用抗结核药物。肺结核病人要按照疗程有规律地用药,不能漏服,更不可随意地间断用药,否则会产生耐药菌株,影响治疗的效果。
5.全程治疗:全程治疗是指要坚持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一般来说,肺结核病人要完成全部疗程的化疗需要一年或一年半的时间。目前临床上推崇的短程化疗方案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少于半年。因此,肺结核病人必须持之以恒地将疗程进行到底。
三、要强化管理,认真实施“全面督导化疗”。这是防止肺结核病人进行化疗失败的重要措施。督导化疗是当今国际上对肺结核病人实施规范化疗的主要手段。北京市实施的对肺结核病人的“全面监督化疗”与上海市实施的对肺结核病人的“全程管理”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各地应积极地予以推广,同时还应要求肺结核病人到指定的医疗单位接受每一次治疗,或由医务人员上门指导肺结核病人进行治疗。这样一旦发现该病患者有漏服药物或自行停药的情况,可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从而可保证其治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