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公共建筑中,EPS是常见的应急电源装置。当供电突然发生中断现象,或电压不稳等因素导致电力运行难以保证平稳时,EPS就可以提供短时交流电源。EPS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特性,存在运行的弊端。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其充放电功能的的相应改造措施,以增強对其运行模式可控度的管理,希望可以在实际应用中有推行的意义。
关键词:公共建筑;应急电源装置;改造措施
在社会的发展中,经常能够听到在一些公共建筑或交通运输工具等重要的环节,因突然发生的电力中断现象,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带来严重的影响后果。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为保证供电系统的平稳运行,EPS应急电源被广泛应用。虽然EPS系统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能,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常常难以与现实需要相适应,因此也常存在隐患。对其技术的完善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1.概述EPS应急电源
EPS应急电源是由蓄电池、互投装置、逆变器、充电器等主要构件组成的后备电源装置。整个运行系统以逆变器为核心,实现向其供电;通过交直流电的转换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的配合完成提供电源,同时为保证给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要通过逆变器再进行一次直交流电的转化,此时互投装置起到在各部件间进行电流切换的作用。此外,在EPS应急电源中还存在控制系统,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数据转化等。
当市电供应时,电流通过KM输出,并且保持充电器与蓄电池继续维持充电的状态;当发生断电现象时,KM则为应急转化模式,实现通过逆变器进行电流的持续提供;若恢复市电,则恢复原有状态,逆变器处于待命状态(退出当前供電),如此循环,来保持电力的稳定运行。
2.改造EPS应急电源装置
2.1主要工作方式
对于不同环境、不同应用领域的EPS应急电源种类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同。在公共建筑中常表现为,处于照明间的应急照明设备;在风柜房与电力设备间的消防风机作用设备;在电梯控制间的电梯消防作用设备;在强电控制房的卷帘消防设备。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如地铁中常见的为热、冷后备运行方式等等。
2.2主要改造措施
2.2.1技术设备的改造措施
主要根据其自身特性从蓄电池出发,在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估,移除不合规定、电容量过小的蓄电池,编排重组其余蓄电池。改造蓄电池的放电模式,使其通过差异充电、能量转移进行放电功能,实现对每节电池的管理。同时在改造技术的同时,在每一环结增添监控模式,实现对充电、供电、放电等各个环节的监控,方便对应急电源设备进行远程操控管理,全方位、多方面的监控促使设备持续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2.2管理系统的改造措施
对于EPS的的运行管理模式要进行相应的系统优化。通常情况下,处于架空模式的一级电源设备,如强电间应急电源,由于其常处于高温的工作环境下并且散热缓慢,极易导致设备的维护空间逐步缩小,与规定不符,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对此应该用发电机装置取代EPS;对于处于二三四级的EPS系统,如照明控制间的设备,可以采用整合升级设备的方法,完成电容量的改造;对于五、六级的EPS如电梯消防作用设备,对于其所处环节运行温度高的特点,就必须使用发电机来替代应急装置,以此减少对对应装置的损坏,减少可能存在的隐患。(如温度过高,使用生命变短,电阻过大造成火灾等事故)。对于EPS应急电源的系统管理,要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对于不同环境中的应急设备,必须区别对待,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形成专业的管理模式。
2.2.3技术改造成效
对于其技术改造后,主要的应用表现为对于其运行系统可完成在线评估。减少成本、便于控制、操作简单。对于优化其监控功能,可实现对EPS的在线管理,及时监测各个蓄电池的电压情况、运行情况、电阻问题、电池状况等等;显示EPS运行时的相关数据,并且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全面性,便于形成分析报告以此提出适宜的管理对策;对于EPS电阻的相应变化,可及时提出报警警示;便于管理蓄电池的充、供、放电时间;有利于工作人员根据EPS的变化参数,进行深层次的研制与开发;有利于实现远程操控,方便对蓄电池各项工作的在线操控,保证自动化,实现均衡的充放电理想模式。
2.2.4改造后应用与研究
对于技术改造优化后的主要研究就是针对应急电源的报警装置。EPS应急电源装置的报警功能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电阻的不同状态实现报警行为。通常情况下,要在EPS系统内预设电阻相应关键值,主要是警示值、越线值、正常值。当电阻到达警示值是就要有相应的提醒显示,当其超过越线值时,就要响起警铃的声音,并且闪烁灯配合报警显示,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电阻的检修,或者更换蓄电池。值得注意的是,报警现象发生的前后存在着各种原因,可能包含危险因素,因此对其复位功能必须是在相关工作人员检查之后,进行手动操作。此外对于报警现象的发生,必须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通常是利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综合曲线图与坐标定位法分析具体时间点、时间段的事故原因。对于其相应的完善措施,是要做好对应的故障日记记录。此记录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故障放生的时间与原因,还包括对其所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并且要与电脑记录的数据相一致,以便日后进行翻阅查找,总结相关经验。
此外对于应急装置的主要改造措施,还体现在对其启动方式进行转变,时其一直处于待命的工作状态;对二次回路进行控制改造,改变原有电压的检测装置,使继电器发挥主要的控制作用,改变逆变器信号切入控制,实现用切换器完成信号的输出,同时用变频器完成故障信号的反馈问题。
3.结束语
传统的EPS应急电源装置,使用寿命较短、易造成装置老化、设备灵敏度弱、易发生故障、并且信号传送经常出现故障。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其利用率,保证在适当的环境中,合理的选择供电设备;完善其运行模式与报警系统,保证其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冼丽红. 浅谈EPS应急电源装置的技术改造与应用[J]. 电气应用,2016,(07):41-45.
[2]吴晓雪. EPS应急电源装置改造[J]. 电气自动化,2015,(02):111-114.
[3]赵辉. 谈EPS应急电源装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J]. 建筑电气,2004,(03):11-14.
关键词:公共建筑;应急电源装置;改造措施
在社会的发展中,经常能够听到在一些公共建筑或交通运输工具等重要的环节,因突然发生的电力中断现象,而造成的重大事故,带来严重的影响后果。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升,综合电力系统的发展,为保证供电系统的平稳运行,EPS应急电源被广泛应用。虽然EPS系统有其自身的优越性能,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常常难以与现实需要相适应,因此也常存在隐患。对其技术的完善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1.概述EPS应急电源
EPS应急电源是由蓄电池、互投装置、逆变器、充电器等主要构件组成的后备电源装置。整个运行系统以逆变器为核心,实现向其供电;通过交直流电的转换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的配合完成提供电源,同时为保证给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要通过逆变器再进行一次直交流电的转化,此时互投装置起到在各部件间进行电流切换的作用。此外,在EPS应急电源中还存在控制系统,实现在运行过程中的实时监控,数据转化等。
当市电供应时,电流通过KM输出,并且保持充电器与蓄电池继续维持充电的状态;当发生断电现象时,KM则为应急转化模式,实现通过逆变器进行电流的持续提供;若恢复市电,则恢复原有状态,逆变器处于待命状态(退出当前供電),如此循环,来保持电力的稳定运行。
2.改造EPS应急电源装置
2.1主要工作方式
对于不同环境、不同应用领域的EPS应急电源种类不同,工作方式也不同。在公共建筑中常表现为,处于照明间的应急照明设备;在风柜房与电力设备间的消防风机作用设备;在电梯控制间的电梯消防作用设备;在强电控制房的卷帘消防设备。在公共交通工具中,如地铁中常见的为热、冷后备运行方式等等。
2.2主要改造措施
2.2.1技术设备的改造措施
主要根据其自身特性从蓄电池出发,在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测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评估,移除不合规定、电容量过小的蓄电池,编排重组其余蓄电池。改造蓄电池的放电模式,使其通过差异充电、能量转移进行放电功能,实现对每节电池的管理。同时在改造技术的同时,在每一环结增添监控模式,实现对充电、供电、放电等各个环节的监控,方便对应急电源设备进行远程操控管理,全方位、多方面的监控促使设备持续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2.2管理系统的改造措施
对于EPS的的运行管理模式要进行相应的系统优化。通常情况下,处于架空模式的一级电源设备,如强电间应急电源,由于其常处于高温的工作环境下并且散热缓慢,极易导致设备的维护空间逐步缩小,与规定不符,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对此应该用发电机装置取代EPS;对于处于二三四级的EPS系统,如照明控制间的设备,可以采用整合升级设备的方法,完成电容量的改造;对于五、六级的EPS如电梯消防作用设备,对于其所处环节运行温度高的特点,就必须使用发电机来替代应急装置,以此减少对对应装置的损坏,减少可能存在的隐患。(如温度过高,使用生命变短,电阻过大造成火灾等事故)。对于EPS应急电源的系统管理,要做到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对于不同环境中的应急设备,必须区别对待,制定相应的管理体系,形成专业的管理模式。
2.2.3技术改造成效
对于其技术改造后,主要的应用表现为对于其运行系统可完成在线评估。减少成本、便于控制、操作简单。对于优化其监控功能,可实现对EPS的在线管理,及时监测各个蓄电池的电压情况、运行情况、电阻问题、电池状况等等;显示EPS运行时的相关数据,并且具有动态性。系统性、全面性,便于形成分析报告以此提出适宜的管理对策;对于EPS电阻的相应变化,可及时提出报警警示;便于管理蓄电池的充、供、放电时间;有利于工作人员根据EPS的变化参数,进行深层次的研制与开发;有利于实现远程操控,方便对蓄电池各项工作的在线操控,保证自动化,实现均衡的充放电理想模式。
2.2.4改造后应用与研究
对于技术改造优化后的主要研究就是针对应急电源的报警装置。EPS应急电源装置的报警功能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电阻的不同状态实现报警行为。通常情况下,要在EPS系统内预设电阻相应关键值,主要是警示值、越线值、正常值。当电阻到达警示值是就要有相应的提醒显示,当其超过越线值时,就要响起警铃的声音,并且闪烁灯配合报警显示,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电阻的检修,或者更换蓄电池。值得注意的是,报警现象发生的前后存在着各种原因,可能包含危险因素,因此对其复位功能必须是在相关工作人员检查之后,进行手动操作。此外对于报警现象的发生,必须做好相应的数据记录,通常是利用相关的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综合曲线图与坐标定位法分析具体时间点、时间段的事故原因。对于其相应的完善措施,是要做好对应的故障日记记录。此记录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故障放生的时间与原因,还包括对其所采取的相应处理措施,并且要与电脑记录的数据相一致,以便日后进行翻阅查找,总结相关经验。
此外对于应急装置的主要改造措施,还体现在对其启动方式进行转变,时其一直处于待命的工作状态;对二次回路进行控制改造,改变原有电压的检测装置,使继电器发挥主要的控制作用,改变逆变器信号切入控制,实现用切换器完成信号的输出,同时用变频器完成故障信号的反馈问题。
3.结束语
传统的EPS应急电源装置,使用寿命较短、易造成装置老化、设备灵敏度弱、易发生故障、并且信号传送经常出现故障。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其利用率,保证在适当的环境中,合理的选择供电设备;完善其运行模式与报警系统,保证其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冼丽红. 浅谈EPS应急电源装置的技术改造与应用[J]. 电气应用,2016,(07):41-45.
[2]吴晓雪. EPS应急电源装置改造[J]. 电气自动化,2015,(02):111-114.
[3]赵辉. 谈EPS应急电源装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应用[J]. 建筑电气,2004,(0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