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安详,一半飞扬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dn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着怯怯的乡音,以陌生人的身份近身于你,眼神里的慌乱和羞涩,怎能遮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家乡人的无知和浅薄。
  一
  古朴、自然、素雅,甚至有些破败,写在你的门面。清一色的木板,清一色的石头,清一色的檐角翻飞。走过几百年的光阴,你将自己坐成静默和宁馨。
  三毛说:“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莫非你浸染过文学的芳香,懂得在岁月中安身立命。
  我总是担心我们的分贝,担心我们的足音,是否会惊动你,破坏你。如果可以,我愿意我们一行人,皆静静悄悄地慢行浅吟,抑或不出声只对视,用心聆听便好。对于这个世界,心灵感应,往往比眼睛所视更真。诚如我固执地坚持:带着眼睛观色行旅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始终让一颗心与自然亲密接触。
  支街东部有一座陈元生南货店为清代建筑,坐东朝西,三开间店面,穿斗式梁架,两边墙体上有浅灰雕构件。街北路廊名为“沚江亭”,三个字墨色中透着的青色就是历史的见证,民国时期的字体有着异于现世的孤傲,而那拱形的通道似一垛城墙,又似一条时空隧道,隔开了古今。随着历史的变迁,地理环境的改变,你已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后来仅作为符号独守一隅。
  二
  你该是穿着对襟长褂的衣衫,我在年长的阿公阿婆衣着上,似乎看到你当年的影子,尤其是一位老阿婆的斜襟,素色的白月兰,让我的目光停留了好一会儿,不觉眼眶湿润,因为她让我想起我已逝多年的外婆,亲切、慈祥、温馨。
  两位阿婆摇着当年的蒲扇,在竹椅上把心事随微风缓缓流淌出来。眼眸里的深情,些许幽怨,些许欣慰。我试图解读她们的心,但我发现我终究不能如解读教材一般读懂她们,我只能在有限的历史知识中觅得你的芳踪。
  黄岩溪、小坑溪、柔极溪的汇合滋养,使你成为九省通衢之埠,商贾往来之地。沿街一溜儿摆开各种店铺:药铺、米店、饭店、布店、银行、算卦摊……大有清明上河图之风。昔日的热闹和繁华可想而知,穿梭的人流,青石板小街的足音,阵阵回荡在岁月的上空。潮济,在唐宋时期称“潮际铺”。我似乎依稀能看见成批的土特产正通过竹筏或小船,从山区运往城市,又将城市的一袋袋货物驼到山区。城里人吃着泥土气息的食粮,特有味儿;山里人用着城里的稀有物品,特新鲜。于是,交互往来,成了彼此的迫切需要,各自心里头的渴念,总在一条条船上,通过潮济码头迎来送往。
  尤其当集市之时,这里更是热闹非凡。赶集的赶集,即便没事儿的也赶着空儿到小街上凑热闹。小贩的叫卖声,店家的吆喝声,人群的嬉闹声,男女老少,川流不息,生动成一帧帧远年里的风景。这样的赶集,我小时候常被妈妈带着满足兴奋,以致后来长大了,我还是愿意赶集去购物。走在这样的小街上,让我不由地想起我曾经生活过的乡下小街,也是如此高低不平的石板路,也是一样斑驳的木板门面,但沿街上会摆着琳琅满目的货物,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我们小孩的目光多半落在心心所念的糖果身上,有时候大人高兴了会买上几颗甜住我们的嘴巴,而有时候我们也会在失望中把糖果的物象寄存在脑海中。然而无论怎样,作为回忆的因子,这些美好的画面,又一次次生动了我的人生。而现在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基本没有“赶集”二字。我在担心,再过百年,“赶集”会从字典里抹掉,“小街”会从记忆中消失。
  三
  阳光很好,将缕缕薄金洒进你的胸怀,一如你的乡人,真挚、热诚,边为我们带路,边讲述你的故事。在这条老街,我一个家乡人的客人,踩着高低不平的石板路,心儿被一波一波搅动,温情、感动、羞涩,最后归结为小小的欢喜,款款的安然,长长的期待。
  一位一身白衣的老公公,我且私下认他为潮济古村落的志愿者好了,他带着我们自由出入老街。那些廊坊上的牛腿雕刻,尽管有些斑驳陈旧,但依然可以看清模样,或麒麟或貔貅,均有一个娃娃在其身上,摆出各种姿态,一脸的怡然快慰,不知寄托着当年户主的何样祈福。
  老人说他有七十六岁了,我有些不信,因为他的容颜,因为他的精神面貌和笔直的腰板,以及爽朗的声音和热情的劲头,俨然一位资深导游。
  老人告诉我,这个不大不小的古村落里,现在居住的多半是老人,好些老人是九十岁,乃至一百岁,而他只能算老人中的中年人。是谁给了这些老人年轻与活力?生命的資本,到底属于什么?货币,利益?这些似乎都与老街上的老人无关,他们更多的时间在静默中度过,吃着自己栽种的绿色果蔬,而且多半是素斋,但他们依然活得有滋有味。
  我忽然明白,正是这一片长长久久的静默,让他们拾得人生的黄金。静生慧,守住生命的根,还有什么比精神力量对一个人,乃至一处地方、一种文化的影响更深远呢?
  四
  得知你被列为“浙江首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我既为你高兴,又为你担忧,高兴深闺中的你终于被人所识,担忧你步入周庄、乌镇、西塘等充满商业气息的重围。
  步行至老街尽头,正要转身之际,我们瞥见一座古庙宇。近身观看,刻有“三官坛”三字。庙宇之下便是一条不深不浅的河,河两岸楼房林立,绿色的藤蔓爬满墙壁,岸边无数野花绿树倒映水中,不时有蜻蜓和蝴蝶翩然翻飞。静谧、安详,灵动、生趣,在这个午后的河岸充盈着。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谁说不是呢?据说,不管每年台风如何威猛,这条河水以及河岸上的房子,房子里的人们,总是安然无恙。于是,我又明白,一切都是大禹的功绩。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将来某一天,你可能被开发商开发,我希望他们记得这句话,并把这句话传承下去。
  我还是喜欢你的淳朴、宁馨、素雅。把美从深闺中挖掘出来,然后好生呵护,细心爱着养着,将“养在深闺人未识”换成“深闺妙景人人护”!
其他文献
安静  那些渐渐生疏的人和事件  变得一点点清晰起来  而活灵活现的  早已不只局限于他们的外在轮廓  回忆似无眠的钟  依然摆动着他巨大的身体  在午夜十二点的空气中  在这个远离喧嚣的我的卧房里  信仰未来  不知走过多少弯路  不知品尝了多少困苦  在夜里  我不只一次地整理行囊  为自己下一次的出行做出计划  泪从我的脸庞滑过  冲走了这一日所有的疲惫  我习惯把头扎进冷冷的水盆  好让自
期刊
老房子  老房子是乡下的一颗痣  长在乡村的脸上 早年失修  有失体面  我找来木匠、石匠、瓦工  他们反复测量 篱笆墙  近距离的颤栗  夜雨击打篱笆  只剩下孤独的雨声  抚摸墙头  一串芨芨草,爬满太阳的温度  我舍不得刨开 已经长成熟的苔藓  侧身,我看到篱笆墙上  早有一个字:拆  潦草的一笔,给老房子  判了个死刑  大草原  鹰飞不到那么高的地方  那么远,鹰用一生的翅膀  也够不着
期刊
小路上的秋天  栾树黄透了,枫树已半边红紫  灰喜鹊、黑尾蜡嘴雀、丝光掠鸟  把啄开的柿子扔在地上  引来成群的蚂蚁  斑驳的树影里  我不知道属于那一片黑色  只有风吹来,天空出现了缝隙时  树荫才在微微摇曳中,露出我中年的疲惫  那蓬乱的头发与落满尘土的鞋  都叠加在疼痛的膝盖上  只有咬牙才能站起来  可我还是爱这条小路  小路流浪,小路曲里拐弯  小路浑身是泥,小路像做错事的孩子  常常把
期刊
还有多少月光可以用来重逢  月光,用它最明亮的翅膀  秘密飞行  一种真实的,而又隐蔽的气息  从低空攀爬,拐弯,再深入  有时候的失火  暴露出来的隐喻,亏欠  在一个虚词内看见  追寻四十年,黑夜阻止有关阴影  一些看似的真理  逐渐弯曲,灰暗,积累尘埃  生活与时光隔离,在看不见的地方  平凡着,但忍不住疼痛  还有多少月光可以用来重逢  向虚空的虚空,反复伸出手掌  看见的,虚拟的,不着重
期刊
流浪  所以钟爱  是想学你随性的样子  你却颠沛流离  选择穷其一切  让真理都有了水分  你灵肉通天  像雪花一样晶莹  露珠一样透亮  你在哪里流浪  哪里就是我的故乡  歌者  蒼穹之下  你是一位真正的歌者  鸟鸣悦耳只算呼叫  其它的都是碰撞  打击或者厮磨的声音  你用生命响动  越坎坷越有激情  阴阳顿挫千迴百转  偶尔叮咚一声  天下就站满了歌手  无路  喜欢向低处行走  把高
期刊
距离再远彼此仍旧相识  我对视过大山  呓语到星辰的舞台由漆黑至红润  我也生出过遐想  对比着这山与那山的生命脉搏  从北方到南方  从这山到那山  深入着从未脱离,与生俱来的  灵魂或者精神的故乡  从方言到方言  从朴实到坚韧  观察着在庇护和滋养下  一茬茬生灵踩下的印记  从小院到小院  叩问柴扉,静候沉重的回声  小镇  听得见林丛麻雀的嬉戏  没有屈服于机器狂傲的爪牙  雨后啊,泥土
期刊
走出会议室,刘局长边看手表边嘱咐工作人员,给司机小彭打个电话,五分钟以后出发。他今天要去一趟扶贫村,办一件重要的事。  办公楼前,一辆越野车已经等候在门口。刘局长打开车门,看到座位上放着的纸盒子,他露出满意的微笑。  “按照安排,已经把蛋糕买好了。”小彭说。  “好的,办得好。”刘局长答到。说话间,他把蛋糕盒子提起来,坐定后放在腿上架着。  “这路上太颠簸,我担心蛋糕摇坏了,还是抱着稳当。”刘局长
期刊
那个蓬头垢面的汉子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想不起来了。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在我每天上班必经的路上,在一排排落叶松吐出了豆芽般淡绿色的时候,那个流浪汉就突然坐到了路边。  这样的流浪汉在城市里一度很多。他的出现像我们习惯了干净的路边突然多了一块黑乎乎的石头,相信不会存在太久,消失,像浪一样流,便是他们的宿命。  然而,这次是一个例外,流浪汉至少在这条路边出现了九个月之久。  几株落叶松树,一蓬翠竹,
期刊
一  枕在岩层里的旧事,依稀残留着钻木取火时的温度。几块被打制出智慧形状的石器,在黧黑的洞壁上刻画出静寂的图腾。  或许,在文明曙光点亮之初,祖先们欣喜莫名的脸上曾浮过一丝惊惧。又或许,他们因进一步挣脱了蒙昧与野蛮,而向上苍提交过由衷的赞辞。  当火被赋予实用性之后,茹毛饮血的日子被一寸寸降解;烤熟的食物则像矿床一样,被味蕾挖掘出崭新而丰富的体验。  逼仄的肠胃和寿命,因此变得从容、轻盈。  祖先
期刊
生在小山村,总爱着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走出乡村几十年了,但每每看到葱茏茂盛的田野、丰收在望的蔬菜瓜果,或见到儿时的玩伴、坚守在乡下的亲戚朋友,心里总会涌动无比的兴奋和激动。也许,这就是渗透在骨子里难以割舍的乡村情结吧。  妻子与我同乡,相似的经历,同样的地域文化,也就塑造了相同的乡村情结。我们喜欢清新自然的乡村,深爱憨厚朴实的乡民,更加钟情绿色环保的粮食果疏。  老家就像流淌在我俩身体里的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