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我们要用触控这种方式进行人机交流呢?那样太低端了。”
——纳迪雅·玛格奈特—塔尔曼教授
可能很多人还是觉得虚拟现实是一种很高深的科技,其实这像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而其中的“虚拟人类”技术也在一步步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变得的越来越普遍。“虚拟人类”技术实现起来中要相对困难许多,试想一下虚拟场景,或者虚拟的自然界,只要我们把造型、动态做的足够精致,把参数设定到足够仔细和周到,基本上是可以达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心中的“好”的标准的,而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体验的“像真的一样”。但是要通过虚拟的手段“虚拟”出我们种族的一员的话,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我们非常了解自己,其次,人类有思想有灵魂,无论是物质层面的结构以及精神层面都非常复杂。但同时,它又是可以实现的,在这几年的游戏电影等等各种娱乐项目以及医学工程中应用的各种建模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并且科学家对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等各项技术的研究已经日臻成熟,拥有了较为深厚的基础。“虚拟人类”的平台已经存在,只是正在一步步的搭建和完善之中而已。
当我们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媒体创新研究院(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的负责人纳迪雅·玛格奈特—塔尔曼教授(Prof. Nadia Magnenat-Thalmann)——“虚拟人类”这个领域的先驱——谈起她研究的终极目标的时候,她更是浪漫地把“虚拟人类”的目标定在了要呈现一个“真实的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类形象”的高度。她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预见照顾独居老人的任务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但是我们作为人类,不仅有生存的需求更有交流和情感的需求。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如果身边只有冰冷的机器,每天通过触控来获取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医疗服务,而没有儿女、亲人、朋友的陪伴,这该是一种多么可怜的生活。“我们是人类,我们见面的时候互相打招呼说你好,我们握手,拥抱,我们从来不互相点击对方,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通过点击这种低端的方式和计算机交流,而损失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交流方式呢?”如果“虚拟人类”技术足够成熟的话,我们便可以有一个能够交流的有情绪和大脑(虽然这个“大脑”是通过人工方式赋予的)的保姆或者是助手,不仅可以照顾我们,更可以和我们交流谈心。
当然我们也提出了顾虑,这样的虚拟人类也许会让我们产生情感依赖,甚至有可能出现道德以及伦理上的问题。但是纳迪雅教授的回答非常乐观,她觉得科技本来就是一柄双刃剑,科技本身并没有“好”和“坏”的区隔,就像核技术,可以用作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可以用作洁净的新能源。只要我们处理得当,“虚拟人类”是完全可以为人类服务而不产生其他问题的。
尽管纳迪雅教授说“亚洲人比较实际,他们看重可以立即转化为成果的科学”,但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她在谈到开发“虚拟人类”的过程中,一些技术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开心和自豪。“虚拟人类”在开发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体和动作的数据,纳迪雅的团队通过将这些数据和将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维人体扫描”以及“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等技术结合,产生出“多合一”的三维人体模型,供医生诊病使用。虽然新软件仅完成了髋部及以下部位,包括下肢通用三维模型,但其的独特之处足以让我们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该技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这个通用模型可根据病人的身体构造,变化成他们的专属三维模型。
纳迪雅教授的团队已在一组长时间磨损腿部关节的12名芭蕾舞者身上测试该技术,并依据她们的三维影像,成功分析出关节的连接方式、关节的施力点,以及关节和肌肉变形的确切位置。由于软件产生的影像精确度高,差别只有1.5毫米,医生因此不但能正确无误地诊断病人,也能利用影像来模拟肢体动作,预期病人骨骼关节磨损、退化的程度,适时为病人提供预防治疗措施。
“虚拟人类”的目标虽然是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形象,但作为这样一个先锋的领域,其意义更多地体现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及的远景,让我们不再被现有的技术藩篱限制;同时,这个领域也不是仅仅可以做出一个“虚拟人”这么简单,它就像是一个树根,在浇灌它让他成长的过程中,会长出许多功用不同的树枝,甚至这个领域的成长发展会带动周边各个领域一起飞跃。
我们在和纳迪雅教授交流之前并不会觉得触控式的人机交流方式有多么局限和单调,而纳迪雅教授将她的研究成果的“副产品”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成果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虚拟人类”会给“真实人类”,也就是你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纳迪雅·玛格奈特—塔尔曼教授
可能很多人还是觉得虚拟现实是一种很高深的科技,其实这像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而其中的“虚拟人类”技术也在一步步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变得的越来越普遍。“虚拟人类”技术实现起来中要相对困难许多,试想一下虚拟场景,或者虚拟的自然界,只要我们把造型、动态做的足够精致,把参数设定到足够仔细和周到,基本上是可以达到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心中的“好”的标准的,而这个标准其实就是我们普通人体验的“像真的一样”。但是要通过虚拟的手段“虚拟”出我们种族的一员的话,难度可想而知。
首先,我们非常了解自己,其次,人类有思想有灵魂,无论是物质层面的结构以及精神层面都非常复杂。但同时,它又是可以实现的,在这几年的游戏电影等等各种娱乐项目以及医学工程中应用的各种建模技术,让我们看到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并且科学家对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等各项技术的研究已经日臻成熟,拥有了较为深厚的基础。“虚拟人类”的平台已经存在,只是正在一步步的搭建和完善之中而已。
当我们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媒体创新研究院(Institute for Media Innovation)的负责人纳迪雅·玛格奈特—塔尔曼教授(Prof. Nadia Magnenat-Thalmann)——“虚拟人类”这个领域的先驱——谈起她研究的终极目标的时候,她更是浪漫地把“虚拟人类”的目标定在了要呈现一个“真实的有思想有血有肉的人类形象”的高度。她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可预见照顾独居老人的任务可以由机器来完成,但是我们作为人类,不仅有生存的需求更有交流和情感的需求。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如果身边只有冰冷的机器,每天通过触控来获取食物、生活必需品和医疗服务,而没有儿女、亲人、朋友的陪伴,这该是一种多么可怜的生活。“我们是人类,我们见面的时候互相打招呼说你好,我们握手,拥抱,我们从来不互相点击对方,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通过点击这种低端的方式和计算机交流,而损失我们作为一个人应该有的交流方式呢?”如果“虚拟人类”技术足够成熟的话,我们便可以有一个能够交流的有情绪和大脑(虽然这个“大脑”是通过人工方式赋予的)的保姆或者是助手,不仅可以照顾我们,更可以和我们交流谈心。
当然我们也提出了顾虑,这样的虚拟人类也许会让我们产生情感依赖,甚至有可能出现道德以及伦理上的问题。但是纳迪雅教授的回答非常乐观,她觉得科技本来就是一柄双刃剑,科技本身并没有“好”和“坏”的区隔,就像核技术,可以用作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可以用作洁净的新能源。只要我们处理得当,“虚拟人类”是完全可以为人类服务而不产生其他问题的。
尽管纳迪雅教授说“亚洲人比较实际,他们看重可以立即转化为成果的科学”,但我们可以深深的体会到她在谈到开发“虚拟人类”的过程中,一些技术被应用于其他领域的开心和自豪。“虚拟人类”在开发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人体和动作的数据,纳迪雅的团队通过将这些数据和将核磁共振成像(MRI),“三维人体扫描”以及“动作捕捉”(motion-capture)等技术结合,产生出“多合一”的三维人体模型,供医生诊病使用。虽然新软件仅完成了髋部及以下部位,包括下肢通用三维模型,但其的独特之处足以让我们对它的未来充满期待。该技术的独到之处就在于这个通用模型可根据病人的身体构造,变化成他们的专属三维模型。
纳迪雅教授的团队已在一组长时间磨损腿部关节的12名芭蕾舞者身上测试该技术,并依据她们的三维影像,成功分析出关节的连接方式、关节的施力点,以及关节和肌肉变形的确切位置。由于软件产生的影像精确度高,差别只有1.5毫米,医生因此不但能正确无误地诊断病人,也能利用影像来模拟肢体动作,预期病人骨骼关节磨损、退化的程度,适时为病人提供预防治疗措施。
“虚拟人类”的目标虽然是创造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形象,但作为这样一个先锋的领域,其意义更多地体现于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可及的远景,让我们不再被现有的技术藩篱限制;同时,这个领域也不是仅仅可以做出一个“虚拟人”这么简单,它就像是一个树根,在浇灌它让他成长的过程中,会长出许多功用不同的树枝,甚至这个领域的成长发展会带动周边各个领域一起飞跃。
我们在和纳迪雅教授交流之前并不会觉得触控式的人机交流方式有多么局限和单调,而纳迪雅教授将她的研究成果的“副产品”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成果也让我们有理由相信,“虚拟人类”会给“真实人类”,也就是你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