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呼唤创新型人才。中国的中学生屡次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为什么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自己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这值得中国人去研究,去改革、去发展。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能力。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充分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解放思想、激活思维、发挥潜能、创新学习。
1 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生命力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实现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例如:一位老师,教学一节活动课时,在轻松的乐曲声中,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百花图,一只手用曲别针夹住的纸蜜蜂向学生提问:“谁能让这只蜜峰在百花丛中飞舞呢”?多么好的提问呀!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表演。老师请了两位特别自信的学生上来表演展示,结果这两位学生在全班同学的嬉笑声中宣告失败。此时,这时老师说:“让我来试试,看行不行”?全班同学都睁大了眼睛,等待着……。当老师把藏在手中的磁铁放在画板后轻轻移动,蜜蜂也随之飞舞,学生十分惊奇,老师露出得意的样子问学生:为什么老师有这样的本领呢?学生们一下子“顿悟”:老师,因为你的手里藏着磁铁,是磁铁吸引了蜜蜂身上的曲别针,老师,我还能让小鸭游泳,让变色龙爬行呢? ……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 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自行探究的方法
现代教学认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重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若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自行探索知识的方法,则不但会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
炼中培养创新精神。自行探索知识有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直接按教材介绍的各种方法去探索,也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加以改进,还可以直接查阅有关资料,更可使用与众不同的其他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真指导他们学会做对比实验,再灵活应用这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去自行探索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得到培养。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先让学生捕捉到一定数量的鼠妇(供实验用)。先组织学生交流,你们在哪些地方捕捉到了鼠妇,学生们都争先恐后都发表了意见。有人说,在阴暗干燥的环境,有人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找到了鼠妇。这时我因势利导,鼓励同学们根据所给的材料用具: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设计实验装置。探究“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于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每个学生认真参与,开动脑筋,当实验终于成功时,学生们享受着一种自行探究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遇到问题怎样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每堂课上都充分放手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3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所以,课堂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与他人不同的即是创新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学生的这些“幼稚”想法看到其背后的无穷创新“潜力”。在学习“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还有阳光、土壤等,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们食用的绿豆芽的生产过程”,一一排除了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土壤。最后集中在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分三个条件上,大胆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然后进行实验,再次交流。老师以一种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起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4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十分重视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例如学生学了《动物运动》一课,要求学生仿效教材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开展发明创造的思维模式构思进行小发明。有学生说可以利用小鸟的飞行原理,研究制造各式飞行器进行宇宙探测;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利用变形虫变形运动的原理,研究制造生物治癌工具,围剿癌细胞,治疗癌症;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变化这一功能发明变色军装、变色飞机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精神的熏陶,将会变得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增强创新意识。
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和智能的密切结合。复杂的活动是这样,简单的活动也是这样,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实践操作过程,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积极开展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牢固树立“以学为主,授人以渔”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知,做学习的主人。
1 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
有生命力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实现师生间、生生间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例如:一位老师,教学一节活动课时,在轻松的乐曲声中,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百花图,一只手用曲别针夹住的纸蜜蜂向学生提问:“谁能让这只蜜峰在百花丛中飞舞呢”?多么好的提问呀!学生争先恐后地要求上来表演。老师请了两位特别自信的学生上来表演展示,结果这两位学生在全班同学的嬉笑声中宣告失败。此时,这时老师说:“让我来试试,看行不行”?全班同学都睁大了眼睛,等待着……。当老师把藏在手中的磁铁放在画板后轻轻移动,蜜蜂也随之飞舞,学生十分惊奇,老师露出得意的样子问学生:为什么老师有这样的本领呢?学生们一下子“顿悟”:老师,因为你的手里藏着磁铁,是磁铁吸引了蜜蜂身上的曲别针,老师,我还能让小鸭游泳,让变色龙爬行呢? ……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 倡导学生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自行探究的方法
现代教学认为,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重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探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若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自行探索知识的方法,则不但会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
炼中培养创新精神。自行探索知识有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直接按教材介绍的各种方法去探索,也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加以改进,还可以直接查阅有关资料,更可使用与众不同的其他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真指导他们学会做对比实验,再灵活应用这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去自行探索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可得到培养。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先让学生捕捉到一定数量的鼠妇(供实验用)。先组织学生交流,你们在哪些地方捕捉到了鼠妇,学生们都争先恐后都发表了意见。有人说,在阴暗干燥的环境,有人说,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找到了鼠妇。这时我因势利导,鼓励同学们根据所给的材料用具:培养皿、吸水纸、纸板等,设计实验装置。探究“环境中的阳光、温度、水分等因素对于鼠妇的分布有什么影响”,每个学生认真参与,开动脑筋,当实验终于成功时,学生们享受着一种自行探究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遇到问题怎样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每堂课上都充分放手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能力就会一步步发展起来。
3 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所以,课堂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与他人不同的即是创新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学生的这些“幼稚”想法看到其背后的无穷创新“潜力”。在学习“探究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充足的空气、适量的水分、还有阳光、土壤等,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们食用的绿豆芽的生产过程”,一一排除了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土壤。最后集中在种子萌发需要温度、空气、水分三个条件上,大胆让学生进行实验设计,然后进行实验,再次交流。老师以一种宽容之心善待学生的不同见解,正确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成果,必将点燃起学生心中的创新火花。
4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创新意识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十分重视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例如学生学了《动物运动》一课,要求学生仿效教材中动物的运动方式,开展发明创造的思维模式构思进行小发明。有学生说可以利用小鸟的飞行原理,研究制造各式飞行器进行宇宙探测;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利用变形虫变形运动的原理,研究制造生物治癌工具,围剿癌细胞,治疗癌症;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变色龙的体色能随环境变化这一功能发明变色军装、变色飞机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将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精神的熏陶,将会变得更聪明,更富有创造力,增强创新意识。
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和智能的密切结合。复杂的活动是这样,简单的活动也是这样,因此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实践操作过程,促使学生在学习中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并用,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建立正确清晰的表象,真正参与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来,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积极开展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牢固树立“以学为主,授人以渔”的思想,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知,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