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护理操作技术之一。我们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简单易行、排气成功率甚高、能明显减少或杜绝气泡滞留输液管的排气方法,现介绍如下。
方 法
用物准备同常规输液法。①取出输液器,用力接紧过滤器乳头与头皮针接头处。②右手持输液器插头插入瓶塞至插头根部,左手反折墨菲氏管下端根部的输液管。③右手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后,反折排气管,以左手挤捏墨菲氏滴管,待液面至1/2~2/3满,液体停止下注。④先松开反折的排气管,右手上提墨菲氏管下段输液管,然后松开左手反折的墨菲管下段输液管。⑤随着药液的下注,再缓慢放下输液管,使液气交界面始终高于输液管弧形线最低处20~30cm。⑥左手下滑至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过过滤器时,右手反折针头软管,控制液体慢慢完全浸透过滤网,待空气排尽时关闭输液调节器。
优 点
避免药液滴漏、浪费及污染:插管后挂输液瓶,并反折排气管,可使输液瓶内外气压在挂瓶前得到平衡,即使因加药后输液瓶内压力有所增加,也不至于在挂瓶后插管时即因瓶内气压较高而发生药液从排气管溢出及滴漏;另外排气时反折排气管,可避免因药液下注不畅或调节液面高度等挤捏墨菲氏管,而造成药液滴漏、污染、浪费。同时,挂瓶前反折墨菲氏管下端根部输液管,避免了挂瓶过程中因输液瓶内气压较高或自然重力作用,墨菲氏管内还没有积液,而挂瓶时药液直入墨菲氏管下段输液管,造成气液间断混流,为排出空气而难免排出较多量的药液,造成浪费。
排气一次成功:如上所述,挂瓶前反折墨菲氏管下端根部输液管,避免了输液管中气液间断混流的现象,这是成功排气关键性的一步。其次,排气时空管端略高于液管端,药液下注时气泡不易滞留管内;另外,药液到达滤网时,反折针头软管,可使药液慢慢完全浸透滤网,使吸附在滤网的气体推动滞留空间,在液体的冲洗下排出,解决了排气时液气混流、气泡易附着于管壁及过滤网的难题。
省时快捷:用手挤捏墨菲氏管,药液迅速下注达所需液面高度,比药液借重力作用自然下注速度快,且排气一次成功,避免了再次排除气泡的烦劳。
减少了输液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滴漏、污染、浪费药液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因输入微量空气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如果气体进入人体,会造成损伤,即使是微量也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要求也愈来愈高,如果有微量空气进入人体,即使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但也是操作规程所不允许的。有些患者会就此提出一些让医院尴尬、无奈的问题,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简便易行:无需特殊技术及材料,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方 法
用物准备同常规输液法。①取出输液器,用力接紧过滤器乳头与头皮针接头处。②右手持输液器插头插入瓶塞至插头根部,左手反折墨菲氏管下端根部的输液管。③右手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后,反折排气管,以左手挤捏墨菲氏滴管,待液面至1/2~2/3满,液体停止下注。④先松开反折的排气管,右手上提墨菲氏管下段输液管,然后松开左手反折的墨菲管下段输液管。⑤随着药液的下注,再缓慢放下输液管,使液气交界面始终高于输液管弧形线最低处20~30cm。⑥左手下滑至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过过滤器时,右手反折针头软管,控制液体慢慢完全浸透过滤网,待空气排尽时关闭输液调节器。
优 点
避免药液滴漏、浪费及污染:插管后挂输液瓶,并反折排气管,可使输液瓶内外气压在挂瓶前得到平衡,即使因加药后输液瓶内压力有所增加,也不至于在挂瓶后插管时即因瓶内气压较高而发生药液从排气管溢出及滴漏;另外排气时反折排气管,可避免因药液下注不畅或调节液面高度等挤捏墨菲氏管,而造成药液滴漏、污染、浪费。同时,挂瓶前反折墨菲氏管下端根部输液管,避免了挂瓶过程中因输液瓶内气压较高或自然重力作用,墨菲氏管内还没有积液,而挂瓶时药液直入墨菲氏管下段输液管,造成气液间断混流,为排出空气而难免排出较多量的药液,造成浪费。
排气一次成功:如上所述,挂瓶前反折墨菲氏管下端根部输液管,避免了输液管中气液间断混流的现象,这是成功排气关键性的一步。其次,排气时空管端略高于液管端,药液下注时气泡不易滞留管内;另外,药液到达滤网时,反折针头软管,可使药液慢慢完全浸透滤网,使吸附在滤网的气体推动滞留空间,在液体的冲洗下排出,解决了排气时液气混流、气泡易附着于管壁及过滤网的难题。
省时快捷:用手挤捏墨菲氏管,药液迅速下注达所需液面高度,比药液借重力作用自然下注速度快,且排气一次成功,避免了再次排除气泡的烦劳。
减少了输液中的不安全因素及滴漏、污染、浪费药液给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和因输入微量空气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甚至引发医疗纠纷。如果气体进入人体,会造成损伤,即使是微量也会给患者增加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的服务要求也愈来愈高,如果有微量空气进入人体,即使不至于造成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但也是操作规程所不允许的。有些患者会就此提出一些让医院尴尬、无奈的问题,从而引发医疗纠纷。
简便易行:无需特殊技术及材料,就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便于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