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1960年好莱坞最卖座的影片《伟大的骗子》中,主人公托尼·科提斯有几十个假身份,骗倒了无数人。其实所有这些故事都取材于一个真实的人物——冒充大师德马拉。德马拉成功冒充过好几个人的身份,也自己伪造过身份,但凡是了解德马拉人生经历的人,都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欣赏,没有丝毫的厌恶和排斥。这是为什么呢?
波澜起伏的冒充人生
德马拉是幸运的,1921年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开着电影公司,他和妈妈住在大房子里。天有不测风云,德马拉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破产,他们全家被迫搬迁到郊区小镇上的一个小房子里,他感受到了搬迁工人对他的轻蔑。他想重新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每天到学校时,他会用自己攒钱偷偷买来的黑亮的小皮靴换下妈妈给买的便宜耐用的难看的大头鞋。到情人节的时候,他会用自己长期积攒的零花钱去买整盒整盒的奶油巧克力去送给自己的同学们。无论怎样努力,他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被人尊敬的感觉了。
16岁,高中还没毕业,德马拉就离家出走了。他对宗教很感兴趣,在一家修道院呆了几年。修道院的枯燥生活让他感到厌倦了,他偷了一辆车,然后又跑到军队呆了几年。军队的繁重体力劳动,让他看不到希望,他又逃了出来。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德马拉又加入了海军。在海军医学院,他学习了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由于德马拉高中没有毕业,他只能到荒岛上做医务兵。他不甘心于自己的这种命运,于是他偷了弗伦奇医生的档案,申请军官职位,军方批准了他的申请。当他得知军队要核实他的身份时,德马拉第二次从军队逃了出来。
他用弗伦奇医生的身份四处厮混,都很不如意。但在宾夕法尼亚州,他得到了威尔利大主教的青睐。威尔利大主教准备让德马拉主持修道院,但后来两人发生了冲突,德马拉被迫逃往南方。1947年,幸运再一次降临到德马拉头上。华盛顿的圣马丁大教堂建立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室,并让德马拉担任主任,从此他进入了当地上层社会。但好景不长,由于德马拉在军队的脱逃行为,两名联邦调查官把他送进了监狱。战后的美国是宽容的,德马拉只服刑了18个月就被放了出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德马拉再次冒用起了别人的身份。他偷偷复印了塞尔医生的全部档案,跑到加拿大去参军,很快被军方任命为上尉。在一次任务的执行中,从来没做过外科手术的德马拉大显神威,十几次手术都极为成功。他成功地从战士的躯体中取出弹片,有的甚至接触到心脏。他让一个严重受损的肺重新恢复了功能,并且缝合了几十处严重的伤口。他的业绩受到了士兵的肯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随着战事的推进,他做了数不清的手术,拯救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当他的光辉事迹传遍欧美大陆时,真正的塞尔医生出现了。虽然士兵非常同情德马拉,但军方还是开除了他。一无所有的德马拉把自己的故事卖给了《生活》杂志,正是这个举动给他造成了更多麻烦。
1955年,德马拉以琼斯的名字在德克萨斯州最大的监狱做看守。他用一套奇怪的方式与罪犯打交道,他敢于进入暴动的犯人中间,他用传教士的仁慈和摔跤手的体格使罪犯安静下来。不到2个月,他就被提升为副监狱长,专门负责死囚。某一天,当他看到一个罪犯拿着《生活》报,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他不得不卷着铺盖逃之夭夭了。后来,他到墨西哥主持修建一座大桥,他还到过阿拉斯加和古巴,但都由于他在《生活》杂志的照片而被揭穿。最后,他以马丁的身份在缅因州的北哈芬岛上教高中英语、拉丁语以及法语,有时扮演圣诞老人,很受广大岛民的喜爱。这是他扮演的最后一个身份。1960年,德马拉被缅因州警方逮捕。他再次出狱后,做了一个牧师,恢复到了自己的本来身份:德马拉。
他为什么不再伪装了呢?他这一生中,心态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我们从心里的角度分析一下。
自我的迷失和回归
父亲的破产给早期的德马拉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甚至影响了他多半个人生。父亲破产之前,德马拉被家人尊称为“德马拉先生”,是未来的小绅士,在人们眼中有光辉的形象。父亲破产之后,连搬运工都蔑视他,昔日的光辉形象已经不在。前后对比,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难以承受。年仅11岁的德马拉无法理解这种巨大的变化。他也想改变这种窘境,但他的力量太弱小,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扭转别人对他的轻视。如果是别人,大多数人会碌碌无为,了此残生;少数人会发愤图强,扭转自己的命运。而德马拉走上了一条非常独特而传奇的道路。
德马拉对自己之前的经历感到屈辱,他厌恶自己的身份,“德马拉”这个名字就意味着高中没有毕业,意味着可耻的小偷,意味着被人看不起的逃兵。因此,他无法接纳自己,宁愿借用别人的身份,活在另一个人的世界里。而且他借用的身份都是比较高级的,如硕士、博士和教授等,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这些身份,别人是不会认可他的,是不可能给他大显身手的机会的。
当然仅有高级的身份并不能保证他成功,他有自己的优势。当他希望获得他人的喜爱时,他会赞美别人、调整自己的观点、把自己变得有吸引力,再表现一点不卑不亢的谦逊;如果他希望别人敬佩他的才能,他会努力工作,还会想办法让别人帮他吹嘘一番;当他希望别人尊敬他的地位时,他会衣着得体、随身带着一些游历世界的纪念品,并把自己与一些有地位的人联系在一起,还随时保持优雅高贵的风度。
有人说他追求的是名声,其实不准确。因为他冒用的是别人的身份,即使有声誉也是别人的声誉而不是他自己的声誉。更准确地理解应该是,他追求的是别人对他尊敬的感觉,或者说成就感。虽然他冒用了别人的身份,但我们发现人们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欣赏。因为德马拉做的事是对大家有利的,并且他不贪财,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曾经所在的监狱的监狱长说,只要德马拉弄个证来,他还要雇佣德马拉做副监狱长。北哈芬岛的居民游说当局不要对德马拉判刑,希望他能重新到岛上工作。德马拉的女友也说,不管德马拉是谁,她都愿意跟他走。
大家都可以原谅德马拉,但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虽然他在外界很成功,但在内心里却很痛苦,因为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个骗子;他整天提心吊胆,恐怕说错话,做错事,一旦身份暴露,他精心经营的整个大厦会轰然倒塌。在一次次借用别人身份的过程中,他的自我迷失了,这令他痛苦万分。最终,在人生的后半期,德马拉再也不愿意迷失自我了,他坚持用德马拉的身份一直到死,从事着他最喜爱的事业:宗教活动,并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波澜起伏的冒充人生
德马拉是幸运的,1921年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开着电影公司,他和妈妈住在大房子里。天有不测风云,德马拉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破产,他们全家被迫搬迁到郊区小镇上的一个小房子里,他感受到了搬迁工人对他的轻蔑。他想重新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每天到学校时,他会用自己攒钱偷偷买来的黑亮的小皮靴换下妈妈给买的便宜耐用的难看的大头鞋。到情人节的时候,他会用自己长期积攒的零花钱去买整盒整盒的奶油巧克力去送给自己的同学们。无论怎样努力,他再也找不到从前那种被人尊敬的感觉了。
16岁,高中还没毕业,德马拉就离家出走了。他对宗教很感兴趣,在一家修道院呆了几年。修道院的枯燥生活让他感到厌倦了,他偷了一辆车,然后又跑到军队呆了几年。军队的繁重体力劳动,让他看不到希望,他又逃了出来。1941年,日本偷袭了珍珠港,德马拉又加入了海军。在海军医学院,他学习了一些医学的基础知识。由于德马拉高中没有毕业,他只能到荒岛上做医务兵。他不甘心于自己的这种命运,于是他偷了弗伦奇医生的档案,申请军官职位,军方批准了他的申请。当他得知军队要核实他的身份时,德马拉第二次从军队逃了出来。
他用弗伦奇医生的身份四处厮混,都很不如意。但在宾夕法尼亚州,他得到了威尔利大主教的青睐。威尔利大主教准备让德马拉主持修道院,但后来两人发生了冲突,德马拉被迫逃往南方。1947年,幸运再一次降临到德马拉头上。华盛顿的圣马丁大教堂建立了一个心理学研究室,并让德马拉担任主任,从此他进入了当地上层社会。但好景不长,由于德马拉在军队的脱逃行为,两名联邦调查官把他送进了监狱。战后的美国是宽容的,德马拉只服刑了18个月就被放了出来。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德马拉再次冒用起了别人的身份。他偷偷复印了塞尔医生的全部档案,跑到加拿大去参军,很快被军方任命为上尉。在一次任务的执行中,从来没做过外科手术的德马拉大显神威,十几次手术都极为成功。他成功地从战士的躯体中取出弹片,有的甚至接触到心脏。他让一个严重受损的肺重新恢复了功能,并且缝合了几十处严重的伤口。他的业绩受到了士兵的肯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随着战事的推进,他做了数不清的手术,拯救了成百上千人的生命。当他的光辉事迹传遍欧美大陆时,真正的塞尔医生出现了。虽然士兵非常同情德马拉,但军方还是开除了他。一无所有的德马拉把自己的故事卖给了《生活》杂志,正是这个举动给他造成了更多麻烦。
1955年,德马拉以琼斯的名字在德克萨斯州最大的监狱做看守。他用一套奇怪的方式与罪犯打交道,他敢于进入暴动的犯人中间,他用传教士的仁慈和摔跤手的体格使罪犯安静下来。不到2个月,他就被提升为副监狱长,专门负责死囚。某一天,当他看到一个罪犯拿着《生活》报,用异样的眼光打量他,他不得不卷着铺盖逃之夭夭了。后来,他到墨西哥主持修建一座大桥,他还到过阿拉斯加和古巴,但都由于他在《生活》杂志的照片而被揭穿。最后,他以马丁的身份在缅因州的北哈芬岛上教高中英语、拉丁语以及法语,有时扮演圣诞老人,很受广大岛民的喜爱。这是他扮演的最后一个身份。1960年,德马拉被缅因州警方逮捕。他再次出狱后,做了一个牧师,恢复到了自己的本来身份:德马拉。
他为什么不再伪装了呢?他这一生中,心态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下面我们从心里的角度分析一下。
自我的迷失和回归
父亲的破产给早期的德马拉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甚至影响了他多半个人生。父亲破产之前,德马拉被家人尊称为“德马拉先生”,是未来的小绅士,在人们眼中有光辉的形象。父亲破产之后,连搬运工都蔑视他,昔日的光辉形象已经不在。前后对比,巨大的心理落差,使他难以承受。年仅11岁的德马拉无法理解这种巨大的变化。他也想改变这种窘境,但他的力量太弱小,无论他怎样努力,都无法扭转别人对他的轻视。如果是别人,大多数人会碌碌无为,了此残生;少数人会发愤图强,扭转自己的命运。而德马拉走上了一条非常独特而传奇的道路。
德马拉对自己之前的经历感到屈辱,他厌恶自己的身份,“德马拉”这个名字就意味着高中没有毕业,意味着可耻的小偷,意味着被人看不起的逃兵。因此,他无法接纳自己,宁愿借用别人的身份,活在另一个人的世界里。而且他借用的身份都是比较高级的,如硕士、博士和教授等,他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这些身份,别人是不会认可他的,是不可能给他大显身手的机会的。
当然仅有高级的身份并不能保证他成功,他有自己的优势。当他希望获得他人的喜爱时,他会赞美别人、调整自己的观点、把自己变得有吸引力,再表现一点不卑不亢的谦逊;如果他希望别人敬佩他的才能,他会努力工作,还会想办法让别人帮他吹嘘一番;当他希望别人尊敬他的地位时,他会衣着得体、随身带着一些游历世界的纪念品,并把自己与一些有地位的人联系在一起,还随时保持优雅高贵的风度。
有人说他追求的是名声,其实不准确。因为他冒用的是别人的身份,即使有声誉也是别人的声誉而不是他自己的声誉。更准确地理解应该是,他追求的是别人对他尊敬的感觉,或者说成就感。虽然他冒用了别人的身份,但我们发现人们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欣赏。因为德马拉做的事是对大家有利的,并且他不贪财,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他曾经所在的监狱的监狱长说,只要德马拉弄个证来,他还要雇佣德马拉做副监狱长。北哈芬岛的居民游说当局不要对德马拉判刑,希望他能重新到岛上工作。德马拉的女友也说,不管德马拉是谁,她都愿意跟他走。
大家都可以原谅德马拉,但他始终无法原谅自己。虽然他在外界很成功,但在内心里却很痛苦,因为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个骗子;他整天提心吊胆,恐怕说错话,做错事,一旦身份暴露,他精心经营的整个大厦会轰然倒塌。在一次次借用别人身份的过程中,他的自我迷失了,这令他痛苦万分。最终,在人生的后半期,德马拉再也不愿意迷失自我了,他坚持用德马拉的身份一直到死,从事着他最喜爱的事业:宗教活动,并最终赢得了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