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zi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索,是语文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人以为,那不过就是翻翻工具书,找找现成的答案罢了。真的这么简单吗?事实完全不是如此。
   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这是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一段文字,写作者登上西山后之所见。既然西山卓然独立于众山之上,不与培塿为类,柳宗元站在西山之巅俯瞰之景也就不难想象了。苏教版必修一对这一段文字有这样几处注释:
   岈(xiā)然:山谷空阔的样子。垤(dié):蚁穴边的积土。攒蹙(cuáncù):聚集收缩。莫得遁隐:意思是尽收眼底。萦青缭白:青山白水相互萦绕。际:交会。培塿(pǒulóu):小土堆。
   “岈然洼然”用来摹状毋庸置疑。大家凭着对“洼”的熟悉,“洼然”也就不难理解了。“岈然”释作“空阔的样子”,对我们来说,算是新知,本该接受。不过,梳理上下文,觉得这样的解释存在一些问题:如果“岈然洼然”不是空阔就是低洼,如何与上文的“高下之势”和下文的“若垤若穴”相应呢?这不是犯了一面对两面的错误吗?
   笔者大胆推测,“岈然”若解释为“突起的样子”,会不会更为合理呢?众山在西山面前不过“培塿”(小土堆)而已,俯瞰它们自然不会感觉“巍峨”,但“蚁穴边的积土”毕竟也是“突起”的呀。“岈”字由“山”“牙”组合而成,似乎也为笔者的推测增加了一点信心。
   手头刚好有《古文鉴赏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其中选录了《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一翻注释,不免有些失望:
   岈(xiā)然洼然,若垤(dié)若穴:描写在衽席之下的高高低低的群峰的各种各样的姿态。岈然,形容山谷空阔。洼然,形容山谷低凹。垤,螞蚁做窝时堆在洞外的小土堆。穴,洞穴。(767页)
   对“岈然”“垤”的注释与苏教版简直如出一辙。但我并不灰心,查阅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虽不见“岈然”,但“岈然”的重点在“岈”,于是检索“岈”字,获得如下解释:
   岈(xiā):①深邃的样子。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②山谷。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汉水又西迳南岈、北岈中,上下有二城相对。”③见“山含岈”。(1682页)
   第一个义项“深邃的样子”,虽不完全等同于“山谷空阔的样子”,但更有别于“突起的样子”,且所举的例子又恰好是《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那几句;而第二个义项“山谷”呢,与“深邃的样子”或“山谷空阔的样子”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与“突起的样子”则是风马牛不相及。这对我的信心又是一次打击。
   不过静下心来想想,无论是“山谷空阔的样子”还是“深邃的样子”,除了《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那几句话,《古文鉴赏大辞典》《古代汉语词典》都没有给出另外的例子。再者,专家们的意见也并不统一呀。
   我并不放弃,想到了“曲线救国”,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带“岈”的词语,既然“岈”在其中,总能发挥出它的表意作用吧。我从“岈”的第三个义项中找到线索,先查找“山含 岈”一词,再由“山含 岈”连带查找“谽谺”,发现是这样注释的:
   山含 岈(hánxiā):亦作“谽谺”。山深的样子。梁元帝《玄览赋》:“山含 岈豁开,背原面野。”(535页)
   谽谺(hānxiā):山谷空而大的样子。《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谽谺豁开。”陆游《成都府江渎庙碑》:“盖自蜀境之西,大山广谷,谽谺起伏,西南走蛮夷中,皆岷山也。”(532页)
   “山深的样子”与“岈”的第一个义项“深邃的样子”几乎同义,“山谷空而大的样子”与“山谷空阔的样子”也几乎同义,这两组之间只是略有区别,并与“岈”的第二个义项“山谷”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与笔者提出的“突起的样子”却毫不相干。分析例句中的“山含 岈豁开”和“谽谺豁开”,“豁开”无论与“山深的样子”还是“山谷空而大的样子”都很搭调,与“突起的样子”则有些矛盾。《古代汉语词典》对“山含 岈”“谽谺”的注释貌似并无破绽,难道将《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岈”(“岈然”)释作“山谷空阔的样子”或“深邃的样子”也是正确无误的吗?
   还不死心,想到古今语言之间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于是翻阅《现代汉语词典》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虽不见对“岈”有什么注释,却意外地发现了“嵖岈”的解释:
   嵖岈(cháyá),山名,在河南。(《现代汉语词典》1490页)
   嵖岈(cháyá),山名,在河南。(《现代汉语规范词典》136页)
   “嵖岈”原来是一座山的名字,尽管这没能直接印证我的推测,但“岈”的注音不再是“xiā”而为“yá”,这已经是很好的兆头。再说了,既然是山名,嵖岈山无论长成啥样,毕竟不是山谷,与“深邃”“空阔”应该是有很大的距离吧。能不能从深入了解“嵖岈山”,尤其是得名由来和山形特点等入手呢?
   嵖岈山没有亲临,如何深入了解?我想到无所不知的“度娘”。百度“嵖岈山”,得知它又名“玲珑山”“西游仙山”,系“伏牛山东缘余脉”,被列为国家地质公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隋末窦建德败亡于此,唐时玄奘曾在这里诵经修行,他的大弟子道全、三弟子道一就是嵖岈山人。明朝吴承恩避祸远行,途径嵖岈山,从石猴、睡唐僧、醉八戒、白龙马、定海神针、老君花园、黑风洞、高老庄、流沙河等景观中得到灵感,创作了《西游记》。嵖岈山也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拍摄地之一……
   尽管收获颇丰,但没找到嵖岈山得名由来的介绍。不过我想,“嵖岈”由两个“山”字旁的汉字组成,貌似连绵字,应该是状貌的词语,山以此为名,是否跟山形地貌有点关系呢?既然嵖岈山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说明它在这方面肯定有些特点,于是在百度中搜罗相关的图片。    “堆积磊落”“奇峰巍立”是大家对嵖岈山山形地貌的评价,这会不会就是“嵖岈”的本义呢?嵖岈山的得名会不会由此而来?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猜测,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怎么办呢?继续“百度”,果然大有收获。“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嵖岈”:
   嵖岈,读音chá yá,是汉语词语,释义是高峻。清王夫之《南岳赋》:“崱屴崟嶔,天门嵖岈。”
   “嵖岈”如果真的解释为“高峻”,这就意味着“岈”即便真的存在“空阔”“深邃”“山谷”等义项,还应另有他义,而这个意思又与山形有关。有王夫之的“天门嵖岈”为证,似乎十拿九稳。想到这一点,信心大增,尽管“高峻”和“突起”还是存在一些距离,但毕竟比“空阔”“深邃”近得多了。于是,我又分别百度“嵖”“岈”,得到的解释是:
   嵖,读作chá,意思是嵯峨、高峻的样子。山名,在河南省遂平县。
   岈,拼音是yá和xiā,总笔画是7笔,念yá时意思是山名;念xiā时意思是深邃。岈形声。字从山从牙,牙亦声。“牙”本义为“犬齿”。“山”与“牙”联合起来表示“犬牙形状的山”“凸起歪斜的山”。本义:犬牙般突起的山。
   百度百科明确“岈”有两种读音,并从造字法上解读“岈”字,对“嵖”“岈”和“嵖岈”的注释至少在“高峻”上形成一定的联系,这似乎增加了它的可信度。顺带百度了一下“谽谺”,竟然出现了四个义项,其中“山石险峻貌”赫然在列,并以“其北则有剑山巉巉,天凿之门,二壁谽谺,高岸嶙峋”(唐独孤及《招北客文》)为例,也并无破绽。柳宗元在西山之巅看到的众山,当然不大可能“嵯峨”“高峻”,但也许呈现“犬牙形状”“凸起歪斜”也未可知,这就与笔者推测“岈然”为“突起的样子”距离非常接近了。
   想起家里还有一本《辞海》,应该比百度权威。于是检索“岈”字及几个由“岈”组成的词语,结果如下:
   岈(xiā):山深邃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887页)
   山含 岈(hánxiā):山深貌。梁元帝《玄览赋》:“山含 岈豁开,背原面野。”(892页)
   谽谺(hānxiā):山谷空深貌。《汉书·司马相如赋》:“通谷豁兮谽谺。”(2220页)
   嵖岈(cháyá):①犹“嵯峨”。高峻貌。②山名,在河南省遂平县。(895页)
   《辞海》对“岈”“山含 岈”“谽谺”的注释与《古代汉语词典》实无二致,但这并不能否定将“二壁谽谺”中“谽谺”释作“山石险峻貌”的合理性,无论《辞海》还是《古代汉语词典》对“谽谺”的解读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或许因此也影响了对“岈”和“岈然”的解读;《辞海》将“嵖岈”释作“高峻貌”,倒是支持了百度百科的观点,“高峻貌”虽然不完全符合西山之上俯瞰众山的感觉,但毕竟是山而非山谷的样貌,与笔者的猜测并不是很远。
   忽然想起王力、郭锡良两位先生是中国现当代最知名的古代汉语专家,对《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岈然”,他们有没有做过解释呢?如果有,又将做怎样的解读呢?王力的《古代汉语》(中华书局)中没有选录《始得西山宴游記》,郭锡良、李玲璞先生的《古代汉语》(语文出版社)对此有选录也有注释:
   岈(yá)然:突露嵯峨的样子。洼然:深陷低洼的样子。垤:蚁封,蚂蚁洞口旁边的小土堆。“岈然”承“高”而言,“洼然”承“下”而言,“若垤”又承“岈然”而言,“若穴”又承“洼然”而言。(75页)
   郭锡良先生注重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性,这一点与我不谋而合。他将“岈”注音yá,释作“突露嵯峨的样子”,“嵯峨”似乎有些不妥,但“突露”与“突起”几乎同义。联系百度“岈”字时所得——“从山从牙,牙亦声”,本义“犬牙般突起的山”,我对自己的判断更有了信心: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的“岈然”,含义是“突起的样子”,其中“岈”应读yá,它是个多音多义字。笔者在电脑上写这篇文章,用的是搜狗拼音输入法,打出“岈”字,输入的也正是yá,而非xiā。音不同,意思多有差异,这不是非常合理的推断吗?
   笔者探讨《始得西山宴游记》中“岈然”的含义,用的主要是检索法,即通过查找资料来进行研究。这一次研究虽然并不轻松,但趣味良多,更带给我很多的启示。
   其一,检索不应该是被动的,我们应该积极把握检索的时机。无论是自己想不通问题,还是难接受他人的观点,只要心中有了困惑,都是检索的绝佳时机。当然,只有具备了敏感的心灵、深思的习惯和质疑的精神,才能抓住这样的时机。
   其二,检索必须依靠丰富而具有权威性的资料,不仅仅是几本工具书。任何可能获取问题答案或对解决问题能提供一点帮助的资料,都是检索的对象,包括网络。一家之言难免主观臆断,即便专家也并不意味着一定掌握了真理,多方印证,才清楚什么样的观点真正具有权威性,得到的结论也才有可信度。
   其三,“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检索得来的资料,包括权威工具书,也都应该坚持这样的态度。检索,并不是无条件地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不是专家说了算,而是利用检索所得辅助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唯有如此,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所做的工作才称得上研究。
   其四,检索往往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有所收获的,并不是想找什么就一定有什么。有时你无法通过检索直接找到你所要的答案,你得学会“旁敲侧击”“曲线救国”,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有时不同途径获得的答案并不相同,甚至相互对立矛盾,你得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行严密的分析,从中分辨真伪。
   总而言之,利用检索法探究语文,非常有效,但它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其他文献
近日在书房里随手翻捡过旧的期刊,无意中被刊载在1999年第4期《十月》上季羡林先生写的《台游随笔》吸引住了,一路读下去,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台游随笔》“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一节中,季先生写道: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
我对沈从文的《边城》很有偏爱。  不只《边城》,包含他的散文小说的全部创作。他把乡土文学发展到了最高境界,没有谁那样高超地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地域艺术世界,即“湘西艺术世界”。这个“独特的湘西艺术世界”,决不是指当下人们千里迢迢去观赏的风景和追捧的名胜,而是指在湘西这个“恬淡静谧”的氛围中揭示出来的“乡村生命形式的美丽”。  可是,《边城》是一篇自读课文,教材要求我们探究的无非是所有课文所选小说的共同
荀子作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既是儒家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的反叛者。在荀子的思想中既有对儒家思想的忠实继承,也有对儒家思想的决然反叛,而这两者兼而有之体现在《劝学》中。借助《劝学》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批判吸收,了解荀子为学的兼容与思辨,懂得荀子为人的宽容与慈悲。   一、忠实的继承者   《劝学》所选章节聚焦于《荀子》的前几章节,其第一句为“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也是《荀子》
“万有文库”曾在中国出版史上留下佳话,至今出版人还津津乐道。现在的“文库”也很多,但要经受住读者的审视和时间的检验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文库、世纪文库、湖湘文库、岭南文库均为再版图书,而凤凰出版集团另辟蹊径,推出的大型综合性人文社科文库——“凤凰文库”,新版图书和再版图书为六比四。到2008年9月止。首批出版的124种,新书占60%。  据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介绍,凤凰文库是国家“十一五”重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可谓“千古一文”,除了因为它在书法艺术上的登峰造极之外,更因为这是篇不可多得的美文。王羲之与他的《兰亭集序》早已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福祉。文章被编入普通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三单元。  此文是一篇“序,是写在诗文前的文字。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个作序,《兰亭集序》即是脍炙人口的诗序名篇,其思想和辞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从中可以看出东晋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
《少年中国学会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8月版,以下凡引此书,均仅注页码)是吴小龙博士生前最重要的一部学术著作。此书在作者2001年的博士论文基础上,历时五年补充修订方正式出版。  少年中国学会这个在五四时期青年社团中,会员最多、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学会一向为学界所忽视。除去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它成立的时间,也影响了它的成长和历史地位的确立。五四时期最辉煌的事件,一个是1915年9月开始的新文化
由《书摘》杂志社、《博览群书》杂志社联合举办的2006年度20部好书评选活动日前结束,现将评选结果公布。两家杂志的编辑为这些入选图书撰写了简要介绍。根据所推荐图书入选的数量和比例,我们对8位推荐者(名单见后)予以奖励,以表对读者朋友积极支持和热心参与此项活动的感谢之意。奖品为总价值100元左右的多种优秀图书,请获奖者留意查收。  书摘杂志社  博览群书杂志社    一、《长征》  王树增著,人民文
王荣生老师说,阅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这几乎是所有教育家、心理学家的共识”[1]。阅读教学的目标也该是教会学生通过阅读活动提升理解能力。小说阅读教学的目标该是教会学生从小说的表层信息走向深层理解。而理解,对于中学生来说是很有難度的。   中学生阅读小说有“两难”,一曰“读完”,一曰“读懂”。但读懂是需要也是必要,学生缺少方法、路径,需得到老师的指导。   笔者在教授九年级上册第四、第六两个小说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新课标”)在千呼万唤中终于“面世”了。根据新课标的“前言”所述,本次修订工作是从2013年开始的,是在深入总结新世纪十余年语文课改的宝贵经验与充分借鉴国际课改的优秀成果基础上对2003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03版课标”)进行的一次重新审视与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社会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形势。  “教学建议”历来是课程标准
随著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和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全面推广,学生的阅读能力再一次成为焦点,而个性化阅读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称新课标)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