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浒传》传统意义上认为是描写农民起义的英雄传奇小说。究竟他们是不是英雄?本文认为还值得商榷,实际上,《水浒传》是一部江湖小说。
关键词:水浒传 江湖
《水浒传》是一部奇书,梁山好汉是一伙“奇人”。108将中,“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可见其成份之复杂。然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大家走到一起来了,习惯上大家都称之为“农民起义”,他们自己则说是“替天行道”。再加上他们好打抱不平,仗义疏财,且大多孔武有力,在刀口、剑尖上讨生活,于是他们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水浒传》也就成了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杰出代表。那么,《水浒传》是不是如此呢?笔者认为还值得商榷,实际上,《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江湖的小说。
一、“江湖”源流
“江湖”一词,本义是江河湖泊的总称。最早见于《庄子》,如: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内篇·逍遥游》)
“江湖”的另一个通行的义项是“三江五湖”,但较之《庄子》,已属后起之义:
夫广陵在吴越之地,其民精而轻,故诫之曰:“江湖之间,其人轻心。扬州葆疆,三代之时,迫要使从中国俗服,不大及以政教,以意御之而已。无侗好佚,无迩宵人,维法是则。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而近小人。常念法度,则无羞辱矣。”三江、五湖有渔盐之利,铜山之富,天下所仰,故诫之曰“臣不作福”者,勿使行财币,厚赏赐,以立声誉,为四方所归也。又曰“臣不作威”者,勿使因轻以倍义也。(《史记·卷六十》)
汉代以后,随着“江湖”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它的意义也开始同时兼含水陆两方面的地域概念。
时会稽饥荒,玄令赈贷之。百姓散在江湖。采稆内史王愉悉召之还请米。(《晋书·卷九十九》)
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这里所举的“江湖”,既不是明显地理意义上的确指,也不限于“江河湖海”的水系意义,而是隐含脱离了政权控制意味的某种“自由空间”的代指。这个“江湖”,一方面上承庄子疎宕潇洒、隐逸遗世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也生发出民间社会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美好愿望。历代的贤能、隐士、宗教家和学者,都不断地在著述中表达出这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的愿望构想,可能远远地超出了普通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显得有些空泛和不切实际,甚至只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江湖”一词于是常与“山林”、“岩穴”等词通用,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中国古代的隐士都是正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属于所谓“士”的阶层。所以,隐士不管怎么退居山林,仍然是正常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隐居只不过是他们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与入世相对的出世状态。王昌龄在他的诗《送韦十二兵曹》中写道:“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这“江湖”就是一种出世状态。因此,江湖就与朝市分别开来。故范仲淹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由此,“江湖”从一个地理名词,发展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概念。它一方面吸收了脱离政权控制的“自由空间”意义,并舍弃其中属于知识分子气质的某些因素,成为了一个“隐形”的社会,它包含政治上的独立性和反叛精神、地域环境上的隐蔽性,行为方式上的暴力色彩,价值标准、道德原则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间化、仪式化因素。这就是《水浒传》中的江湖——与正统社会相对立的一个隐性社会。
二、《水浒传》中确实存在江湖
《水浒传》中许多地方明确显示了“江湖”的存在。如:
“分开人众看时,中间里一个人,仗着十来条杆棒,地上摊着十数个膏药,一盘子盛着,插把纸标儿在上面,却原来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
“鲁智深只道赚他,托地跳退数步,把禅杖收住,定睛看时,火把下认得不是别人,却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教头打虎将李忠。”
“店主人道:‘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
“柴进当下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两个公人在林冲肩下,叙说些闲话,江湖上的勾当。”
“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写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宋万也劝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不然见的我们无义气,使江湖上好汉见笑。’”
“这马兵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原是本处富户,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
“刘唐道:‘小人自幼飘荡江湖,多走途路,专好结识好汉,往往多闻哥哥(晁盖)大名,不期有缘得遇。曾见山东、河北做私商的,多曾来投奔哥哥,因此刘唐肯说这话……’”
“晁盖道:‘江湖上好汉,此人姓刘名唐,是东潞州人氏。因此有意套富贵,特来投奔我,夜来他醉卧在灵官庙里,却被雷横捉了,拿到我庄上,我因认他做外甥,方得脱身……’”
“阮小七道:‘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
“阮小五道:‘这个却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
“那先生答道:‘贫道复姓公孙,单讳一个胜字,道号一清先生。小道是蓟州人氏,自幼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但呼为公孙胜大郎。为因学得一家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
“两个叙礼罢,吴用道:‘江湖上久闻人说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晁盖道:‘这位秀士先生,便是智多星吴学究。’公孙胜道:‘吾闻江湖上多人曾说加亮先生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贤契。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 “杨志笑道:‘原来是自家乡里。俺在江湖上多闻师兄大名,听得说道师兄在大相国寺里挂搭,如今何故来这里?’”
……
以上只是《水浒传》中前十七回提到的“江湖”。可见,“江湖”在《水浒传》中是确实存在的。这个“江湖”与主流社会是同时共存的,有些主流社会的人,也是江湖人,比如柴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此间,就是主流社会;又如宋江,他是郓城县的押司,又“平生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也在江湖上闻名。这江湖与主流社会显然是不同的,它有它的规矩和特点。
三、江湖规矩和特点
《水浒传》中的江湖,有它不同于主流社会的规矩和特点。
首先,江湖有它自己的舆论和道德评价标准。在前面的例子中,当三阮感慨梁山“贼人”占住了水面,使得他们很难捕到大鱼时,吴用激他们去捉这伙贼时,“阮小七道:‘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这反映了江湖人与官府的天然对立倾向,也可见江湖人的行为受到江湖道德舆论的制约,这种道德舆论显然与主流社会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背离的。后来,阮小五又道:“这个却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这依然是江湖的道德舆论的作用。有了自己的道德舆论,江湖人行事就有自己的规矩。十字坡的张青,就有“三等人不可坏他”,其中“第二等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因为这等人“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台上说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第三等人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这是张青的规矩,也是江湖人的规矩,那就是:江湖人不能坏了江湖人。所以,宋江可以不顾国家法度,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放走朝廷重犯。
其次,江湖上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有什么事情很快就会在江湖人中传扬开来。比如“小旋风”柴进的名、“及时雨”宋江的名,江湖上都传得很远。又如,林冲上梁山后受到王伦的排挤,江湖好汉们很快就知道了。这种信息渠道多半是口口相传的,由此也可见江湖人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再次,江湖多凶险。武松在十字坡遇见张青,“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这使得两个公人都听呆了。连两个看过、听过甚至干过无数伤天害理、惨无人道之事的公差,都感到震惊、恐怖,这种江湖的血雨腥风就可以想见了。而这种血雨腥风多数与个人利益有关,因此,郭盛可以和吕方连战十数日,目的就只为要独占对影山(第三十五回)。
最后,江湖容纳了不同类型的人。一是山贼,那些占山为王的人;二是流浪的武人,靠卖艺或卖药为生;三是行院妓女之人,这类人是江湖中最没有地位的,他们四处奔波,看人脸色,甚至还要交保护费(施恩的快活林就是收保护费的——第二十九回),有时生命还受到威胁,比如宋玉莲(第三十九回)。而《水浒传》中的梁山运动者,最初就是第一和第二种江湖人,之后又加入了其他一些人。
由此可见,《水浒传》就是一部描写江湖人物的江湖小说。
参考文献
[1]乐蘅军 梁山泊的缔造与幻灭[J],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台湾: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社,1977
[2]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3]马蹄疾编 水浒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孟超 水泊梁山英雄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施耐庵 罗贯中 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施耐庵 罗贯中 水浒全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5
[7]十年砍柴,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8]都培媛 水浒英雄性质分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9]何锡章 高建青 江湖游民的奴才梦——论“水浒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其生存意识,中国文学研究,2002,4
关键词:水浒传 江湖
《水浒传》是一部奇书,梁山好汉是一伙“奇人”。108将中,“其人则有帝子神孙,富豪将吏,并三教九流,乃至猎户渔人,屠儿刽子”,可见其成份之复杂。然而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大家走到一起来了,习惯上大家都称之为“农民起义”,他们自己则说是“替天行道”。再加上他们好打抱不平,仗义疏财,且大多孔武有力,在刀口、剑尖上讨生活,于是他们就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水浒传》也就成了中国英雄传奇小说的杰出代表。那么,《水浒传》是不是如此呢?笔者认为还值得商榷,实际上,《水浒传》是一部描写江湖的小说。
一、“江湖”源流
“江湖”一词,本义是江河湖泊的总称。最早见于《庄子》,如: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内篇·逍遥游》)
“江湖”的另一个通行的义项是“三江五湖”,但较之《庄子》,已属后起之义:
夫广陵在吴越之地,其民精而轻,故诫之曰:“江湖之间,其人轻心。扬州葆疆,三代之时,迫要使从中国俗服,不大及以政教,以意御之而已。无侗好佚,无迩宵人,维法是则。无长好佚乐驰骋弋猎淫康而近小人。常念法度,则无羞辱矣。”三江、五湖有渔盐之利,铜山之富,天下所仰,故诫之曰“臣不作福”者,勿使行财币,厚赏赐,以立声誉,为四方所归也。又曰“臣不作威”者,勿使因轻以倍义也。(《史记·卷六十》)
汉代以后,随着“江湖”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它的意义也开始同时兼含水陆两方面的地域概念。
时会稽饥荒,玄令赈贷之。百姓散在江湖。采稆内史王愉悉召之还请米。(《晋书·卷九十九》)
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
这里所举的“江湖”,既不是明显地理意义上的确指,也不限于“江河湖海”的水系意义,而是隐含脱离了政权控制意味的某种“自由空间”的代指。这个“江湖”,一方面上承庄子疎宕潇洒、隐逸遗世的精神气质,另一方面也生发出民间社会对于理想世界的一种美好愿望。历代的贤能、隐士、宗教家和学者,都不断地在著述中表达出这种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追求。他们的愿望构想,可能远远地超出了普通社会民众的精神需求,显得有些空泛和不切实际,甚至只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天地庄生马,江湖范蠡舟。逍遥堪自乐,浩荡信无忧。”
“江湖”一词于是常与“山林”、“岩穴”等词通用,指隐士所居住的地方。中国古代的隐士都是正统社会的知识分子,属于所谓“士”的阶层。所以,隐士不管怎么退居山林,仍然是正常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隐居只不过是他们生活的一种状态,一种与入世相对的出世状态。王昌龄在他的诗《送韦十二兵曹》中写道:“故人念江湖,富贵如埃尘。”这“江湖”就是一种出世状态。因此,江湖就与朝市分别开来。故范仲淹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由此,“江湖”从一个地理名词,发展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特殊概念。它一方面吸收了脱离政权控制的“自由空间”意义,并舍弃其中属于知识分子气质的某些因素,成为了一个“隐形”的社会,它包含政治上的独立性和反叛精神、地域环境上的隐蔽性,行为方式上的暴力色彩,价值标准、道德原则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民间化、仪式化因素。这就是《水浒传》中的江湖——与正统社会相对立的一个隐性社会。
二、《水浒传》中确实存在江湖
《水浒传》中许多地方明确显示了“江湖”的存在。如:
“分开人众看时,中间里一个人,仗着十来条杆棒,地上摊着十数个膏药,一盘子盛着,插把纸标儿在上面,却原来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
“鲁智深只道赚他,托地跳退数步,把禅杖收住,定睛看时,火把下认得不是别人,却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教头打虎将李忠。”
“店主人道:‘你不知,俺这村中有个大财主,姓柴名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
“柴进当下坐了主席,林冲坐了客席,两个公人在林冲肩下,叙说些闲话,江湖上的勾当。”
“因感伤怀抱,问酒保借笔砚来,乘着一时酒兴,向那白粉壁上写下八句五言诗。写道:‘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宋万也劝道:‘柴大官人面上,可容他在这里做个头领也好。不然见的我们无义气,使江湖上好汉见笑。’”
“这马兵都头姓朱名仝,身长八尺四五,有一部虎须髯,长一尺五寸,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似关云长模样,满县人都称他做美髯公。原是本处富户,只因他仗义疏财,结识江湖上好汉,学得一身好武艺。”
“刘唐道:‘小人自幼飘荡江湖,多走途路,专好结识好汉,往往多闻哥哥(晁盖)大名,不期有缘得遇。曾见山东、河北做私商的,多曾来投奔哥哥,因此刘唐肯说这话……’”
“晁盖道:‘江湖上好汉,此人姓刘名唐,是东潞州人氏。因此有意套富贵,特来投奔我,夜来他醉卧在灵官庙里,却被雷横捉了,拿到我庄上,我因认他做外甥,方得脱身……’”
“阮小七道:‘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
“阮小五道:‘这个却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
“那先生答道:‘贫道复姓公孙,单讳一个胜字,道号一清先生。小道是蓟州人氏,自幼乡中好习枪棒,学成武艺多般,人但呼为公孙胜大郎。为因学得一家道术,善能呼风唤雨,驾雾腾云,江湖上都称贫道做入云龙。……’”
“两个叙礼罢,吴用道:‘江湖上久闻人说入云龙公孙胜一清大名,不期今日此处得会。’晁盖道:‘这位秀士先生,便是智多星吴学究。’公孙胜道:‘吾闻江湖上多人曾说加亮先生大名,岂知缘法却在保正庄上得会贤契。只是保正疏财仗义,以此天下豪杰都投门下。’” “杨志笑道:‘原来是自家乡里。俺在江湖上多闻师兄大名,听得说道师兄在大相国寺里挂搭,如今何故来这里?’”
……
以上只是《水浒传》中前十七回提到的“江湖”。可见,“江湖”在《水浒传》中是确实存在的。这个“江湖”与主流社会是同时共存的,有些主流社会的人,也是江湖人,比如柴进:“此间称为柴大官人,江湖上都唤做小旋风。”此间,就是主流社会;又如宋江,他是郓城县的押司,又“平生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以此山东、河北闻名,都称他做及时雨……”也在江湖上闻名。这江湖与主流社会显然是不同的,它有它的规矩和特点。
三、江湖规矩和特点
《水浒传》中的江湖,有它不同于主流社会的规矩和特点。
首先,江湖有它自己的舆论和道德评价标准。在前面的例子中,当三阮感慨梁山“贼人”占住了水面,使得他们很难捕到大鱼时,吴用激他们去捉这伙贼时,“阮小七道:‘便捉的他们,那里去请赏?也吃江湖上好汉们笑话。’”这反映了江湖人与官府的天然对立倾向,也可见江湖人的行为受到江湖道德舆论的制约,这种道德舆论显然与主流社会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完全背离的。后来,阮小五又道:“这个却使不得。他既是仗义疏财的好男子,我们却去坏他的道路,须吃江湖上好汉们知时笑话。”这依然是江湖的道德舆论的作用。有了自己的道德舆论,江湖人行事就有自己的规矩。十字坡的张青,就有“三等人不可坏他”,其中“第二等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因为这等人“若还结果了他,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台上说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第三等人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这是张青的规矩,也是江湖人的规矩,那就是:江湖人不能坏了江湖人。所以,宋江可以不顾国家法度,给晁盖等人通风报信,放走朝廷重犯。
其次,江湖上有自己的信息渠道,有什么事情很快就会在江湖人中传扬开来。比如“小旋风”柴进的名、“及时雨”宋江的名,江湖上都传得很远。又如,林冲上梁山后受到王伦的排挤,江湖好汉们很快就知道了。这种信息渠道多半是口口相传的,由此也可见江湖人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再次,江湖多凶险。武松在十字坡遇见张青,“两个又说些江湖上好汉的勾当,却是杀人放火的事。”这使得两个公人都听呆了。连两个看过、听过甚至干过无数伤天害理、惨无人道之事的公差,都感到震惊、恐怖,这种江湖的血雨腥风就可以想见了。而这种血雨腥风多数与个人利益有关,因此,郭盛可以和吕方连战十数日,目的就只为要独占对影山(第三十五回)。
最后,江湖容纳了不同类型的人。一是山贼,那些占山为王的人;二是流浪的武人,靠卖艺或卖药为生;三是行院妓女之人,这类人是江湖中最没有地位的,他们四处奔波,看人脸色,甚至还要交保护费(施恩的快活林就是收保护费的——第二十九回),有时生命还受到威胁,比如宋玉莲(第三十九回)。而《水浒传》中的梁山运动者,最初就是第一和第二种江湖人,之后又加入了其他一些人。
由此可见,《水浒传》就是一部描写江湖人物的江湖小说。
参考文献
[1]乐蘅军 梁山泊的缔造与幻灭[J],中国古典小说研究,台湾:中华文化复兴月刊社,1977
[2]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3]马蹄疾编 水浒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孟超 水泊梁山英雄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5]施耐庵 罗贯中 水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6]施耐庵 罗贯中 水浒全传[M],长沙:岳麓书社,2005
[7]十年砍柴,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4
[8]都培媛 水浒英雄性质分析,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9]何锡章 高建青 江湖游民的奴才梦——论“水浒人物”的生存状态及其生存意识,中国文学研究,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