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伴随着社会资源的消耗和破坏,导致环境越来越脆弱。在采取环境保护措施中,建立环境的检测技术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针对环境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为环境保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检测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312-01
1 前 言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的压力,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共同关注。生态环境具有复杂性,怎样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环境保护单位建立环境检测技术机制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2 环境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1 人们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环境的保护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后代子孙的生存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环境保护绝对不是什么面子工程,环境检测技术的建立至关重要,环境检测技术应该标准化、数据化,才能为环境保护制定标准。
2.2 环保工作在资金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提出的环境保护的目标,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环境保护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已经被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取代。国家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环境监察制度,为环境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2.3 环境检测制度自身的发展不完善
环境检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人才资源、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上都需要得到统一的管理和调配。而环境检测部门实际的情况却是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够扎实,不能独立制定出完整可行的检测计划,检测仪器的使用上也显得非常笨拙。在检测仪器的购买配置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仪器出现闲置和损坏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此外,环境检测部门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跟踪检测和信息反馈收集,这两项工作作为环境检测制度的重要内容显得极度不到位。
3 生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义
我国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地处理好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人类文明前进的一大步。
4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GIS作为多门科学交叉的产物,可以为现代环境的研究提供有效地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它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区域的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为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数字与信息,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地平台,为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4.1 关于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
生态环境的检测是以获取生态环境的信息为目的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表征不同,特征不同,所以有时甚至是对同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利用GIS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与理论都是最权威最科学的,所以说GIS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最准确的生态环境信息,还为获取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信息奠定了基础。
4.2 有利于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所采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GIS中的数据库的技术,以及数据的采集,维护,操作,存储,转换,输出等都为人们的检测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其主要表现:
(1)数据的设置与组织,良好的数据设计与组织可以避免许多野外采集和进行时间上的顺序分析的困难,提高所采集到的生态环境信息的应用与组织,有利于生态环境信息的研究与发布。
(2)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技术保障。在生态环境的检测中有可能会出现引用错误的数据,造成检测质量下降的问题。GIS可以设定相关的容量值和技术值,数据误差校正等方法,把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生态环境检测的准确性。
(3)数据的管理与存取的技术。对于采集回来的生态环境的检测值要经过质量的监控,分析等获取有效的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的可存取性决定了所采集的信息价值的大小,信息的利用率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生态环境信息的存储不仅要考虑其存储方式,还要考虑它的可存取性。GIS能够存储海量的数据,并且方便存取,大大的提高了所收集的数据的价值性。
4.3 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具有长期性和时效性,需要大范围的,实时的监测,数据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GIS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参数的定量,对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准确的定位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并且能够进行动态的、及时的监测。
4.4 生态环境的评价
生态环境的评价与管理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数据基础之上的。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参数,然后才能对环境进行规划和预测。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区域面分析等,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输入到生态管理系统的规划程序中,就可以制定出解决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5 有效的传播生态信息
GIS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的传播。GIS为生态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生态环境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媒体化与网络化,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生态环境信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5 结束语
由于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环境检测得不到落实,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但是由于GIS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它以其强大的空间存储量和精确地数据分析,在生态环境检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经具备了成为检测生态环境以它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薄晓放.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王天泽.生态环境检测中GIS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2(5).
收稿日期:2018-3-15
关键词:环境保护;检测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X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44(2018)11-0312-01
1 前 言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重大的压力,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的共同关注。生态环境具有复杂性,怎样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需要环境保护单位建立环境检测技术机制对环境的污染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有利于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
2 环境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2.1 人们的环境保护思想意识不够成熟
环境的保护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后代子孙的生存与发展,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不可取的。环境保护绝对不是什么面子工程,环境检测技术的建立至关重要,环境检测技术应该标准化、数据化,才能为环境保护制定标准。
2.2 环保工作在资金方面缺乏足够的支持
“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是新时代提出的环境保护的目标,国家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环境保护工作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已经被追求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取代。国家财政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环境监察制度,为环境的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
2.3 环境检测制度自身的发展不完善
环境检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在人才资源、检测设备、检测技术上都需要得到统一的管理和调配。而环境检测部门实际的情况却是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不够扎实,不能独立制定出完整可行的检测计划,检测仪器的使用上也显得非常笨拙。在检测仪器的购买配置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仪器出现闲置和损坏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此外,环境检测部门在检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跟踪检测和信息反馈收集,这两项工作作为环境检测制度的重要内容显得极度不到位。
3 生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意义
我国实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协调好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这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最终实现双赢的局面。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正确地处理好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资源的使用效率,达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因此,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促进社会进一步的发展,提升人类文明前进的一大步。
4 GIS技术在生态环境检测中的应用
GIS作为多门科学交叉的产物,可以为现代环境的研究提供有效地理论指导与技术支持,它可以将不同来源,不同区域的有关于生态环境的数据进行综合的分析,从而为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研究的工作者提供数字与信息,为他们的交流提供了有效地平台,为生态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地保障。
4.1 关于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
生态环境的检测是以获取生态环境的信息为目的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各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表征不同,特征不同,所以有时甚至是对同一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会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利用GIS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与理论都是最权威最科学的,所以说GIS不但为我们提供了最准确的生态环境信息,还为获取区域尺度的生态环境信息奠定了基础。
4.2 有利于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研究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利用各种手段所采集的信息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环境数据的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GIS中的数据库的技术,以及数据的采集,维护,操作,存储,转换,输出等都为人们的检测提供了最大的方便。其主要表现:
(1)数据的设置与组织,良好的数据设计与组织可以避免许多野外采集和进行时间上的顺序分析的困难,提高所采集到的生态环境信息的应用与组织,有利于生态环境信息的研究与发布。
(2)数据的质量控制与技术保障。在生态环境的检测中有可能会出现引用错误的数据,造成检测质量下降的问题。GIS可以设定相关的容量值和技术值,数据误差校正等方法,把测量结果的误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生态环境检测的准确性。
(3)数据的管理与存取的技术。对于采集回来的生态环境的检测值要经过质量的监控,分析等获取有效的信息,生态环境信息的可存取性决定了所采集的信息价值的大小,信息的利用率越高,价值就越大。因此生态环境信息的存储不仅要考虑其存储方式,还要考虑它的可存取性。GIS能够存储海量的数据,并且方便存取,大大的提高了所收集的数据的价值性。
4.3 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
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具有长期性和时效性,需要大范围的,实时的监测,数据必须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并且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GIS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参数的定量,对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预测和分析,准确的定位发生自然灾害的地方,并且能够进行动态的、及时的监测。
4.4 生态环境的评价
生态环境的评价与管理是建立在环境监测的数据基础之上的。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得到区域生态环境的参数,然后才能对环境进行规划和预测。利用GIS的叠加分析,区域面分析等,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将得到的数据输入到生态管理系统的规划程序中,就可以制定出解决该区域环境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4.5 有效的传播生态信息
GIS应用于生态环境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可以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信息的传播。GIS为生态技术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性,实现了生态环境检测数据的数字化,媒体化与网络化,为信息的交换提供了可能,促进了生态环境信息广泛意义上的信息共享。
5 结束语
由于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方面的制约,使得我国环境检测得不到落实,环境问题依然突出。但是由于GIS系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各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成熟和完善,它以其强大的空间存储量和精确地数据分析,在生态环境检测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经具备了成为检测生态环境以它作为主要技术手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薄晓放.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
[2]王天泽.生态环境检测中GIS的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2(5).
收稿日期:2018-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