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形而上的空谈,对于一名企业家而言都是危险的。沿着这样的逻辑,张朝阳本应在“听话、出活”的路径上继续前行,为什么在2010年刚刚开始,忽然话锋一转,成了市场化改革的鼓吹者,甚至被人们冠以“说真话”的头衔?
2010年伊始,沉寂很久的张朝阳忽然火起来,原因是他的一番讲话,被认为讲了真话。众人由此认为,张显然是个有常识的人。据说,他在演讲的时候,网络管理部门的意识形态官员就坐在下面,由此可见,张甚至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人们对张朝阳的溢美,并不过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公众视线中的张,除了他那些刻意为之的个人形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言辞虚以委蛇。也就是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张其实是一个善于说套话,甚至说假话的人。
“听话、出活”
熟悉清华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所著名的学府提倡的校园文化价值是厚德载物,但流行的乃是“听话、出活”这样的市井格言。张朝阳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的身上显然有着清华大学的集体意识。某种意义上,张就是一个典型的既听话,又出活的人。即使在麻省理工读了博士,这种品质依然是他最醒目的标志。
有人曾经分析过张的生态。今日中国内地互联网领域,新浪是流量最大的网络综合门户网站;网易的新闻门户意义稍微差一些,但它的信息服务在深度方面做得相当到位,网易第一次跨越了网络阅读的快餐文化,引领受众正在朝深度发展;百度的要点当然是中文搜索;腾讯有个可爱的QQ,这个小小的即时聊天工具笼络了一大批未成熟和半成熟的年轻人;盛大靠游戏赚钱;阿里巴巴是电子商务;只有起步很早的搜狐到今天为止,似乎无法总结出一条真正有含金量的核心价值。
说实话,在新闻门户老大的位置被新浪夺走之后,张朝阳和他的搜狐要想再次寻找到真正的核心价值,的确难上加难。在网易的短消息服务爆得大利之后,张朝阳曾经想开辟中国最大最优秀的彩信服务,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路径,不过却没有得到信息管理部门的眷顾,张朝阳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来推广,不料却栽在管理层的手上。
这个时候,张朝阳身上的品质拯救了他,他开始回到“听话”的位置上,认同体制,认同管理,张开始在他的话语体系里置放一套非常娴熟的主流话语。人们甚至看到张朝阳忽然成了抵制外国产品、抵制家乐福的呐喊者和组织者,虽然他的私人游艇可能还放在嘎纳的海边,虽然他的一身派头都是外国叫得上号的知名品牌。
华丽转身
可以说,过去的这些年,张朝阳话语体系主流复主流,事实上与他的公司战略有关。公司的目的当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任何形而上的空谈,对于一名企业家而言,都是危险的。
沿着这样的逻辑,张朝阳本应该在“听话、出活”的路径上继续前行,为什么在2010年刚刚开始,忽然话锋一转,成了自由经济的鼓吹者,甚至被人们冠以“说真话”的头衔了呢?是不是我们熟悉的张朝阳,从此来了一个华丽转身,非常决绝地走上了意见领袖的道路呢?
的确,如果没有留意过张朝阳过去的言辞,今天他的表达简直就是哈耶克自由企业理论在中国的见证辞。
比如张说,“中国人的勤奋精神及在轻工业领域部分的市场化创造了made in China的奇迹,人类消费产品链条的中下游几乎被廉价的中国产品垄断,这就是30年经济奇迹的原因。”站在经济学分工理论的层面看,张朝阳的确道出了事实,由于后发劣势,以及核心技术的滞后,中国的发展被逼到了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张的意思其实是想说,这种分工局面,是一种市场的自发秩序,而不是中国人的理性选择。
再比如,张朝阳把今天中美之间的竞争,描述为“勤奋的儒家精神 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精神 公平的完备的市场经济之间的大PK”,而且张断言,这种竞争的答案“是肯定而令人沮丧的,我们无法战胜美国!”应该说,这样的描述,视野足够开阔,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亨廷顿所谓文明的冲突。张朝阳在这里肯定了普世价值,他其实是在暗示,真正的市场经济事实上是以个人主义精神为前提的,而中国要想发展,首要问题是要追求人的解放。
当然,作为一个新经济新技术的公司人,张朝阳更加重视创新,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如何保护竞争,保护竞争也就是保护创新,我们目前只有民营企业才参与全方位竞争,而国有企业通常情况下,都在依靠垄断分享利益”。
张的话有道理,翻看人类科技史,真正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都是个人劳动,或者说,都是由私人机构推动,而国有企业向来热爱宏大叙事,他们不在乎技术的更新,不在乎人的发展。
我相信张朝阳的这些陈述,都是肺腑之言。一名以赚钱为使命的企业家,没有必要在言论方面刻意求新。
问题是,张显然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轨迹,如果中国的全球产业分工位置持续走低,他所在的新经济领域,必定越来越萎缩,一个靠粗放型加工寻求发展的市场,显然不需要那么多新观念和新技术,中国的一批新经济企业有可能被导入到陈旧的企业制度模式之中。今天看起来锐气十足的互联网企业,他日极有可能重蹈国有企业产权模糊、人浮于事、发展乏力、腐败盛行的覆辙。
也就是说,即使仅仅从利益出发,张朝阳也不愿意这样的局面出现。现实的市场逻辑是,任何一家新经济企业,都是以信息的自由流动为前提的,在这里,信息自由不再是一种泛政治口号,而是市场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在这样的层面上看,今天的张朝阳的确说了真话,而且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说真话。没有人能够超越“屁股决定脑袋”的魔咒,张朝阳也是如此。
张朝阳的真心话
● 30年的成就是巨大的,我们也因此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甚至处于飘飘然的状态,我们现在津津乐道大国的崛起,兴奋地(如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收集着我们依然崇拜的高贵的西方人对我们的任何只言片语的赞扬,仿佛中国,middle kingdom作为世界中心被周边列国朝拜的辉煌秩序又恢复了似的。这是一种幻觉!西方人其实依然不怎么把我们当回事儿!
● 矢志不渝地继续进行市场化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没有充分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就没有品质,没有优秀,没有就业机会,没有稳定,没有中国真正的崛起。
● 具体怎么做?问题很复杂,但一个基本点就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只有公平的最大限度的实现,才能让有才能的个人和组织脱颖而出,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否则我们发展的将不会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而可能是权贵资本主义,政府应该放下很多亲自参与竞争、与民争利的举动,把主要精力用在保护公平竞争上来。
(张朝阳今年2月3日在“搜狐2010?新视角高峰论坛”演讲内容节选)
2010年伊始,沉寂很久的张朝阳忽然火起来,原因是他的一番讲话,被认为讲了真话。众人由此认为,张显然是个有常识的人。据说,他在演讲的时候,网络管理部门的意识形态官员就坐在下面,由此可见,张甚至是一个有勇气的人。
人们对张朝阳的溢美,并不过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公众视线中的张,除了他那些刻意为之的个人形象,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言辞虚以委蛇。也就是说,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张其实是一个善于说套话,甚至说假话的人。
“听话、出活”
熟悉清华的人都应该知道,这所著名的学府提倡的校园文化价值是厚德载物,但流行的乃是“听话、出活”这样的市井格言。张朝阳是清华大学的学生,他的身上显然有着清华大学的集体意识。某种意义上,张就是一个典型的既听话,又出活的人。即使在麻省理工读了博士,这种品质依然是他最醒目的标志。
有人曾经分析过张的生态。今日中国内地互联网领域,新浪是流量最大的网络综合门户网站;网易的新闻门户意义稍微差一些,但它的信息服务在深度方面做得相当到位,网易第一次跨越了网络阅读的快餐文化,引领受众正在朝深度发展;百度的要点当然是中文搜索;腾讯有个可爱的QQ,这个小小的即时聊天工具笼络了一大批未成熟和半成熟的年轻人;盛大靠游戏赚钱;阿里巴巴是电子商务;只有起步很早的搜狐到今天为止,似乎无法总结出一条真正有含金量的核心价值。
说实话,在新闻门户老大的位置被新浪夺走之后,张朝阳和他的搜狐要想再次寻找到真正的核心价值,的确难上加难。在网易的短消息服务爆得大利之后,张朝阳曾经想开辟中国最大最优秀的彩信服务,这显然是一个不错的路径,不过却没有得到信息管理部门的眷顾,张朝阳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和资金来推广,不料却栽在管理层的手上。
这个时候,张朝阳身上的品质拯救了他,他开始回到“听话”的位置上,认同体制,认同管理,张开始在他的话语体系里置放一套非常娴熟的主流话语。人们甚至看到张朝阳忽然成了抵制外国产品、抵制家乐福的呐喊者和组织者,虽然他的私人游艇可能还放在嘎纳的海边,虽然他的一身派头都是外国叫得上号的知名品牌。
华丽转身
可以说,过去的这些年,张朝阳话语体系主流复主流,事实上与他的公司战略有关。公司的目的当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任何形而上的空谈,对于一名企业家而言,都是危险的。
沿着这样的逻辑,张朝阳本应该在“听话、出活”的路径上继续前行,为什么在2010年刚刚开始,忽然话锋一转,成了自由经济的鼓吹者,甚至被人们冠以“说真话”的头衔了呢?是不是我们熟悉的张朝阳,从此来了一个华丽转身,非常决绝地走上了意见领袖的道路呢?
的确,如果没有留意过张朝阳过去的言辞,今天他的表达简直就是哈耶克自由企业理论在中国的见证辞。
比如张说,“中国人的勤奋精神及在轻工业领域部分的市场化创造了made in China的奇迹,人类消费产品链条的中下游几乎被廉价的中国产品垄断,这就是30年经济奇迹的原因。”站在经济学分工理论的层面看,张朝阳的确道出了事实,由于后发劣势,以及核心技术的滞后,中国的发展被逼到了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张的意思其实是想说,这种分工局面,是一种市场的自发秩序,而不是中国人的理性选择。
再比如,张朝阳把今天中美之间的竞争,描述为“勤奋的儒家精神 不完全的市场经济与个人主义精神 公平的完备的市场经济之间的大PK”,而且张断言,这种竞争的答案“是肯定而令人沮丧的,我们无法战胜美国!”应该说,这样的描述,视野足够开阔,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了亨廷顿所谓文明的冲突。张朝阳在这里肯定了普世价值,他其实是在暗示,真正的市场经济事实上是以个人主义精神为前提的,而中国要想发展,首要问题是要追求人的解放。
当然,作为一个新经济新技术的公司人,张朝阳更加重视创新,他认为,“美国政府的大多数时间都在研究如何保护竞争,保护竞争也就是保护创新,我们目前只有民营企业才参与全方位竞争,而国有企业通常情况下,都在依靠垄断分享利益”。
张的话有道理,翻看人类科技史,真正能够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都是个人劳动,或者说,都是由私人机构推动,而国有企业向来热爱宏大叙事,他们不在乎技术的更新,不在乎人的发展。
我相信张朝阳的这些陈述,都是肺腑之言。一名以赚钱为使命的企业家,没有必要在言论方面刻意求新。
问题是,张显然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轨迹,如果中国的全球产业分工位置持续走低,他所在的新经济领域,必定越来越萎缩,一个靠粗放型加工寻求发展的市场,显然不需要那么多新观念和新技术,中国的一批新经济企业有可能被导入到陈旧的企业制度模式之中。今天看起来锐气十足的互联网企业,他日极有可能重蹈国有企业产权模糊、人浮于事、发展乏力、腐败盛行的覆辙。
也就是说,即使仅仅从利益出发,张朝阳也不愿意这样的局面出现。现实的市场逻辑是,任何一家新经济企业,都是以信息的自由流动为前提的,在这里,信息自由不再是一种泛政治口号,而是市场发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所以说,在这样的层面上看,今天的张朝阳的确说了真话,而且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说真话。没有人能够超越“屁股决定脑袋”的魔咒,张朝阳也是如此。
张朝阳的真心话
● 30年的成就是巨大的,我们也因此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甚至处于飘飘然的状态,我们现在津津乐道大国的崛起,兴奋地(如环球时报、参考消息等)收集着我们依然崇拜的高贵的西方人对我们的任何只言片语的赞扬,仿佛中国,middle kingdom作为世界中心被周边列国朝拜的辉煌秩序又恢复了似的。这是一种幻觉!西方人其实依然不怎么把我们当回事儿!
● 矢志不渝地继续进行市场化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没有充分的,公平的市场竞争,就没有品质,没有优秀,没有就业机会,没有稳定,没有中国真正的崛起。
● 具体怎么做?问题很复杂,但一个基本点就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平性的追根问底,只有公平的最大限度的实现,才能让有才能的个人和组织脱颖而出,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和创造性,否则我们发展的将不会是完全的市场经济,而可能是权贵资本主义,政府应该放下很多亲自参与竞争、与民争利的举动,把主要精力用在保护公平竞争上来。
(张朝阳今年2月3日在“搜狐2010?新视角高峰论坛”演讲内容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