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这些年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对生态环境的危害是巨大的。总之,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意义重大,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对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持的意义以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危害;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8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些年,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人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阻碍了水流域的完整性,水土流失还破坏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發展。因此,加大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参与社会劳动的首要条件,只有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才能创造预期的收益,这些都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积极倡导的政策。水土流失现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地质层构造产生了异常的冲击,破坏了水土资源之间的协调性。
2、浪费资源
无论是土地或水,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造的物质要素,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自经济产业改革以来,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水土资源消耗量也在持续上升,但水土资源总体的利用率不足60%,农村生态资源大量浪费而阻碍了新水土区项目的开发。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导致山区土地资源调配失控,大量水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3、降低收益
物质资源与经济收益是密切关联的,水土资源利用率偏低而影响了农业种植的收益水平。众所周知,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模式,而水土供应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水土资源危害必将限制了农业收益的增长幅度。据统计,最近10年农村土地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60亿,制约了产业经济的持续增收。未来农业经济朝着新产业模式发展,水土流失会大大降低区域的收益额度。
三、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
水土保持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具备地域分布广、学科涉及多、投资金额大、工程见效慢等特点,具体表现在:其一,我国水土保持工程广泛分布在城市、农村、水系、平原、高山、沙漠等不同地域,受当地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人文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使水土保持工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其二,水土保持工程覆盖农、林、水、牧等多个领域,使其拥有多种工程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其三,水土保持工程效益重点表现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一项工程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建设时间,不仅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而且效益回收带有滞后性。
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
1、资源调配
资源是维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改革开放政策下,国家对农村地区现代建设给予了宏观帮助,尤其在水土资源调配方面执行了宏观调整,以资源利用最优化机制为参考,促进了固有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程是资源调配的主导项目,按照地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执行整改方案,对农业用水用地等综合控制,这无疑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的推广与实施。
2、产业优化
农业经济是依赖于各类生产要素的产业形势,水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经济改革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农业产业最终受益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解决农作物种植难题的有效方法。例如,喀左县定期对水土资源实施勘察检测,发现农业用地及水灌溉区的潜在隐患,提前为农业产业经济做好生产要素准备工作,奠定了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水土保持对产业结构优化也是一种实用性的保障。
3、效益增收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效益增收是广大农民的一致目标,也是带动农民参与种植活动积极性的前提条件。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行业收益水平的稳步增长,从农产品数量、质量、销售等方面进行改造,促进农作物种植收益额度增加,真正意义上带领了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另外,水土资源保持也减少了农村地区的工程维修费用,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作物种植环境。
4、环境保护
环境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常见因素,若一味地追求经济产值增收,忽略环境发展在产业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村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也是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综合保护的建设性对策。
五、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做法
1、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等,然后报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当项目获批之后,可按照国家水利部下达的资金计划,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同时,各项目区可以小流域为单位,填报开工申请表,经由水利部门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招投标和施工工作。通常情况下,以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定额为依据,并结合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水土保持项目进行概预算,这样不但能够确定国有资产的使用依据,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
2、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应当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相关管理制度。首先,应按有关文件规定建立项目法人制。可以由项目区来确定项目法人,并由项目所在地的市或县成立专项领导班组,下设项目建设负责办公室,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按照国家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工程建设;最后,应健全工程监理制度。在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应当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机制,可由具备相应监理资质的监理机构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这不但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而且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尚未形成较完善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表现为水土保持工程中各职能部门间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错位,工程现代化设备建设不足,工程合同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品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实行经济责任制,明确分工,细化各职能部门责任范围,建立形成一种相互协调、彼此制约的新型关系,完善工程项目设施,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加大监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合同落实上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有力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4、严格控制工程项目资金规划
据资料显示,我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规划不明确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工程款不能及时注入,工程款额度被核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缺乏保证。
事实上,从理论角度来讲,如果监理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项目资金使用规划,那么将无法审核建设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款申请。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项目流动资金计划是监理部门科学编制工程款额度与项目资金使用规划的主要依据,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工程项目资金规划,严格控制审核流动资金设计,在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后,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修改意见,及时调整完善项目资金规划,有效保障建设单位完成工程投资,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也相继建立了管理措施,水土保持工作朝向生态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英.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2,14(02):20-23.
[2]邹昆.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的探索性研究[J].消费导刊,2008,34(16):23-25.
[3]郭栋.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水利工程,2013,45(47):6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危害;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8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近些年,为了大力发展经济人们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阻碍了水流域的完整性,水土流失还破坏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發展。因此,加大对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对于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环境
生态环境是人类参与社会劳动的首要条件,只有在良好生态环境基础上才能创造预期的收益,这些都是我国新时期建设积极倡导的政策。水土流失现象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对地质层构造产生了异常的冲击,破坏了水土资源之间的协调性。
2、浪费资源
无论是土地或水,均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造的物质要素,科学利用水土资源关系着农村地区的现代化建设。自经济产业改革以来,农业经济发展的规模逐渐扩大,水土资源消耗量也在持续上升,但水土资源总体的利用率不足60%,农村生态资源大量浪费而阻碍了新水土区项目的开发。山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导致山区土地资源调配失控,大量水土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3、降低收益
物质资源与经济收益是密切关联的,水土资源利用率偏低而影响了农业种植的收益水平。众所周知,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模式,而水土供应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水土资源危害必将限制了农业收益的增长幅度。据统计,最近10年农村土地浪费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260亿,制约了产业经济的持续增收。未来农业经济朝着新产业模式发展,水土流失会大大降低区域的收益额度。
三、水土保持工程的特点
水土保持工程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具备地域分布广、学科涉及多、投资金额大、工程见效慢等特点,具体表现在:其一,我国水土保持工程广泛分布在城市、农村、水系、平原、高山、沙漠等不同地域,受当地地质条件、气候变化、人文风俗等因素的影响,使水土保持工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其二,水土保持工程覆盖农、林、水、牧等多个领域,使其拥有多种工程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其三,水土保持工程效益重点表现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方面,一项工程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建设时间,不仅需要耗费巨额资金,而且效益回收带有滞后性。
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意义
1、资源调配
资源是维持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水土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改革开放政策下,国家对农村地区现代建设给予了宏观帮助,尤其在水土资源调配方面执行了宏观调整,以资源利用最优化机制为参考,促进了固有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水土保持工程是资源调配的主导项目,按照地区水土资源利用情况执行整改方案,对农业用水用地等综合控制,这无疑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体系的推广与实施。
2、产业优化
农业经济是依赖于各类生产要素的产业形势,水资源、土地资源是农业经济改革的核心要素,也是决定农业产业最终受益的关键因素。为了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是解决农作物种植难题的有效方法。例如,喀左县定期对水土资源实施勘察检测,发现农业用地及水灌溉区的潜在隐患,提前为农业产业经济做好生产要素准备工作,奠定了新型农业生产模式。水土保持对产业结构优化也是一种实用性的保障。
3、效益增收
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效益增收是广大农民的一致目标,也是带动农民参与种植活动积极性的前提条件。农村地区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行业收益水平的稳步增长,从农产品数量、质量、销售等方面进行改造,促进农作物种植收益额度增加,真正意义上带领了广大农民的“脱贫致富”。另外,水土资源保持也减少了农村地区的工程维修费用,创造更加安全可靠的农作物种植环境。
4、环境保护
环境是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常见因素,若一味地追求经济产值增收,忽略环境发展在产业经济中的重要性,这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村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程,也是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实施综合保护的建设性对策。
五、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做法
1、积极做好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
在工程项目开始建设之前,应当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建议书等,然后报送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当项目获批之后,可按照国家水利部下达的资金计划,制定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同时,各项目区可以小流域为单位,填报开工申请表,经由水利部门审核批准后,才能进行招投标和施工工作。通常情况下,以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定额为依据,并结合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水土保持项目进行概预算,这样不但能够确定国有资产的使用依据,而且还能充分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
2、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土保持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应当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相关管理制度。首先,应按有关文件规定建立项目法人制。可以由项目区来确定项目法人,并由项目所在地的市或县成立专项领导班组,下设项目建设负责办公室,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按照国家招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公开招标选择有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负责工程建设;最后,应健全工程监理制度。在水土保持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应当实行全过程质量监督机制,可由具备相应监理资质的监理机构负责整个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这不但能够确保工程质量,而且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3、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
就目前形势来看,我国尚未形成较完善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表现为水土保持工程中各职能部门间分工不明确、职责交叉错位,工程现代化设备建设不足,工程合同落实不到位等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的品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实行经济责任制,明确分工,细化各职能部门责任范围,建立形成一种相互协调、彼此制约的新型关系,完善工程项目设施,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加大监理工作力度,充分发挥监理在工程质量控制、合同落实上的监督与管理作用,建立健全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系,有力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4、严格控制工程项目资金规划
据资料显示,我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资金规划不明确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小型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工程款不能及时注入,工程款额度被核减、无法满足施工要求的现象比比皆是,导致水土保持工程质量缺乏保证。
事实上,从理论角度来讲,如果监理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项目资金使用规划,那么将无法审核建设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款申请。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项目流动资金计划是监理部门科学编制工程款额度与项目资金使用规划的主要依据,因此,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工程项目资金规划,严格控制审核流动资金设计,在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批后,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修改意见,及时调整完善项目资金规划,有效保障建设单位完成工程投资,进一步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也相继建立了管理措施,水土保持工作朝向生态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英.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12,14(02):20-23.
[2]邹昆.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的探索性研究[J].消费导刊,2008,34(16):23-25.
[3]郭栋.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水利工程,2013,4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