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个世纪以前,人们勇敢地把自己从极权主义教会的权威下、从传统观念的重压下、从半封闭的地理条件的限制下解放出来。如今,人们又经历了一次“解放”,依旧是有欢乐、阳光、自由,可惜的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却存在着可怕的错位。
有人是这样解释这些现象的: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我们不禁要问:“八荣八耻”渗透的是“有义务知道”的口号,还是“心灵深处”的真正认同?是过时了的“玩时髦”,还是迫切地使孩子认识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
“这就是改革嘛!”竟有人这样说。如果此类教学的“改革”是“不断”地向着未来更为“纯粹”的目标行进,那么,诸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一些负面的影响。
如果改革每前进一步,教学目标都要发生变化,对于“过去”的根本总是拔了这棵换那棵,对于“未来”的景观亦随之移易,那么我们的“现在”有什么理由立足?又有什么优势得以发展?总是在废墟上重建,以我们的心性,能有几个人承受得住无限的零起点?其实,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这个,而是一个可怕的错位——“改革”与“革命”、“继承”和“颠覆”的错位。这里包含着改革与应试之间的悖论:改革观念、教学理念需要借助艺术来“形象地”、“情感地”加以表现。诸如课上的多媒体来个“镜花水月”,课后的趣味阅读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师闭眼做了“隐士”,学生“翻身作了主人”。一时之间,教学里冒出了一千个读者、“一万个哈姆雷特”,潇潇洒洒,好不热闹!这时候,能有几个人冷静地想到,“审美”与“娱乐”也会对教学产生削弱和消解的危险。任何稍微具有丰富性与艺术表现力的作品,都难以维持观念和方法上的纯粹与单一。改革本身存在的裂痕和矛盾,就潜在着一种“颠覆”的力量。尤其在新课改中,我们真的是看到了人类追求“绝对净化”的冲动,一种将人从传统的禁锢、拘束中解脱出来的欲望。于是有人开始叫:为什么要爱,大胆地说出你的恨,这叫真情诠释!为什么要提责任,想赚钱又不说,这叫虚伪!为什么跟他道歉,反正这个学校我是再也不呆了!为什么要默默无闻,这个社会谁不是在吹大牛?!
一时之间,人们为了报复原来极端政治化的倾向,不断发泄个人大大小小的愤懑。不是说自由民主吗?有话直说呗!而新课改正好成了人们下手的一个好契机!这种一味摒弃、一味否定、一味怀疑的言行,实为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并且早与改革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已有不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冷静思辨”,“我们要用孱弱的双肩承担起责任”。然而,我们在承担责任之前,是否确定自己也是冷静思辨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极不愿承认,因为我们害怕,害怕自己无法承担这个事实,害怕一句“孱弱的理由”成不了借口,更害怕这一系列弊端的追究会最终落到自己头上。于是,我们得到这样一种感知:“一种情绪,一种由微小的触动所引起的无止境的崩溃。这崩溃却不同于往常,异样地宁静,宁静得有点悲哀,仿佛一座大山由于地下河的流动而慢慢地陷落……”这便是教育者自身的一个悖论:一方面担心说自己爱孩子。另一方面却又不敢表现出来,以为只要抓住好的一面,就可以掩盖一切。
那么,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不是的。然而此刻的思考,却是为了下一刻的前进。有人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正因为学生有缺点,所以才需要老师。”没错,他们是曾抛却了自己的家,满脸笑容地扑向西方文明,却碰到了人家的冷屁股。可是他们也挣扎过、茫然过,难道我们该指着他们的鼻子痛骂他们脑子不清醒吗?我们该怨恨他们为民族的自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吗?还是作出伤透了心的样子说:“去吧,你们去吧!去投入到洋鬼子的媚眼里去吧!”最后再添一句“活该”?不,家到底是家,永远是他们温暖的港湾。我们要叫他们回家,不过关键是要告诉他们回家的路。这当然不是退步的回归传统,相信在这一点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达成了共识。然而,时至今日,那些优良的“基因”仍未注入改革创新的血液中,那些血气方刚的人们带着“一改到底”、“要革就革命”的激情引领潮流,至于“无木栽培”、“釜底抽薪”的行为则被认为是无关痛痒的。
我不禁想到了著名的“三突出”,过去人们称之为“封建主义”的等级划分。然而现在看来,除了一贯说的优良传统以外,对于此类的“不良传统”,我们更多地不该是批判,而是学习。学习它的道德信仰和行为规范,学习它在自觉地忍受(通过外来力量)施加的折磨,学习自我完善的坚定意志。也许,对于抛弃了传统,又学不来西方文明的我们来说,也只有这种学习,才能从中寻找到自己,找到本世纪人文思想中抵抗物质主义和寻找精神出路的相似成分。
有人是这样解释这些现象的:热爱祖国被视为“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不开窍”,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我们不禁要问:“八荣八耻”渗透的是“有义务知道”的口号,还是“心灵深处”的真正认同?是过时了的“玩时髦”,还是迫切地使孩子认识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
“这就是改革嘛!”竟有人这样说。如果此类教学的“改革”是“不断”地向着未来更为“纯粹”的目标行进,那么,诸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看到一些负面的影响。
如果改革每前进一步,教学目标都要发生变化,对于“过去”的根本总是拔了这棵换那棵,对于“未来”的景观亦随之移易,那么我们的“现在”有什么理由立足?又有什么优势得以发展?总是在废墟上重建,以我们的心性,能有几个人承受得住无限的零起点?其实,我们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这个,而是一个可怕的错位——“改革”与“革命”、“继承”和“颠覆”的错位。这里包含着改革与应试之间的悖论:改革观念、教学理念需要借助艺术来“形象地”、“情感地”加以表现。诸如课上的多媒体来个“镜花水月”,课后的趣味阅读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教师闭眼做了“隐士”,学生“翻身作了主人”。一时之间,教学里冒出了一千个读者、“一万个哈姆雷特”,潇潇洒洒,好不热闹!这时候,能有几个人冷静地想到,“审美”与“娱乐”也会对教学产生削弱和消解的危险。任何稍微具有丰富性与艺术表现力的作品,都难以维持观念和方法上的纯粹与单一。改革本身存在的裂痕和矛盾,就潜在着一种“颠覆”的力量。尤其在新课改中,我们真的是看到了人类追求“绝对净化”的冲动,一种将人从传统的禁锢、拘束中解脱出来的欲望。于是有人开始叫:为什么要爱,大胆地说出你的恨,这叫真情诠释!为什么要提责任,想赚钱又不说,这叫虚伪!为什么跟他道歉,反正这个学校我是再也不呆了!为什么要默默无闻,这个社会谁不是在吹大牛?!
一时之间,人们为了报复原来极端政治化的倾向,不断发泄个人大大小小的愤懑。不是说自由民主吗?有话直说呗!而新课改正好成了人们下手的一个好契机!这种一味摒弃、一味否定、一味怀疑的言行,实为一种病态的心理表现,并且早与改革的真正目的背道而驰。已有不少人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要让学生冷静思辨”,“我们要用孱弱的双肩承担起责任”。然而,我们在承担责任之前,是否确定自己也是冷静思辨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还极不愿承认,因为我们害怕,害怕自己无法承担这个事实,害怕一句“孱弱的理由”成不了借口,更害怕这一系列弊端的追究会最终落到自己头上。于是,我们得到这样一种感知:“一种情绪,一种由微小的触动所引起的无止境的崩溃。这崩溃却不同于往常,异样地宁静,宁静得有点悲哀,仿佛一座大山由于地下河的流动而慢慢地陷落……”这便是教育者自身的一个悖论:一方面担心说自己爱孩子。另一方面却又不敢表现出来,以为只要抓住好的一面,就可以掩盖一切。
那么,难道就这么放弃了吗?不是的。然而此刻的思考,却是为了下一刻的前进。有人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正因为学生有缺点,所以才需要老师。”没错,他们是曾抛却了自己的家,满脸笑容地扑向西方文明,却碰到了人家的冷屁股。可是他们也挣扎过、茫然过,难道我们该指着他们的鼻子痛骂他们脑子不清醒吗?我们该怨恨他们为民族的自尊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吗?还是作出伤透了心的样子说:“去吧,你们去吧!去投入到洋鬼子的媚眼里去吧!”最后再添一句“活该”?不,家到底是家,永远是他们温暖的港湾。我们要叫他们回家,不过关键是要告诉他们回家的路。这当然不是退步的回归传统,相信在这一点上,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达成了共识。然而,时至今日,那些优良的“基因”仍未注入改革创新的血液中,那些血气方刚的人们带着“一改到底”、“要革就革命”的激情引领潮流,至于“无木栽培”、“釜底抽薪”的行为则被认为是无关痛痒的。
我不禁想到了著名的“三突出”,过去人们称之为“封建主义”的等级划分。然而现在看来,除了一贯说的优良传统以外,对于此类的“不良传统”,我们更多地不该是批判,而是学习。学习它的道德信仰和行为规范,学习它在自觉地忍受(通过外来力量)施加的折磨,学习自我完善的坚定意志。也许,对于抛弃了传统,又学不来西方文明的我们来说,也只有这种学习,才能从中寻找到自己,找到本世纪人文思想中抵抗物质主义和寻找精神出路的相似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