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说明“互联网 +” 思维和“互联网 +” 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指出现今高校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不足,提出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新的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
“互联网+”借助了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来对传统行业实现变革,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发展相融合。现今高校图书馆既要满足高校师生知识信息的需求,还要高度关注“互联网 + ”下服务工作创新的趋势,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以更新的服务满足师生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1、“互联网+”思維
最早提出“互联网+”概念是在2012年召开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于扬发表的有关“互联网+”的主旨演讲。他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如果还存在尚未改变的领域,一定意味着存在商机。随着“互联网+”思维被各行各业积极接受和应用,图书馆也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制定相关“互联网+”的发展规划。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
现今大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网络科学技术过于发达,使网络资源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大学生们要想获得更有价值的可靠信息,就必须提升自已的信息甄别和利用能力。而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科研能力的提升,导致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改变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但是如今大学生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早已不在局限于图书馆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源范围之内,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服务模式变革,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需求。高校图书馆还要加大硬件建设,培养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性的知识服务。
3、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生存的社会信息环境,虽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还有以下一些不足的地方。
信息服务和用户需求不匹配。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技术较为落后,很少会关注到读者的实际需要,服务方式和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一般是坐等用户上门,没有主动服务意识,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来开展信息活动,导致用户不了解图书馆拥有的馆藏资源,图书馆也不可能对用户产生的信息数据进一步的挖掘,无法根据用户变化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相对过低。“互联网+”环境下要求馆员对新技术有较高的应用能力,但是现今的馆员在新技术开发利用上与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馆员综合素质很难满足高品质的服务工作。
图书馆经费不足。由于高校划拨的图书馆经费相对过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对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很多高校图书馆每年采购完纸质和电子资源后,所剩经费根本无法购买电子设备,这就限制了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范围,也无法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4、互联网 + 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方式
借鉴“互联网 +” 思维主动提供信息服务。现今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促使图书馆改变以购买纸质和数据库资源为主的观念,应以用户需求来构建虚实结合的馆藏资源,要求图书馆馆员借鉴“互联网+”思维展开工作。一方面借助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馆藏书目系统对图书馆用户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为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做好相关数据存储。另一方面借鉴“互联网+”的跨界思维和本地其他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协作方式构建资源共享的数字资源体系。伴随网络资源快速增长,互联网上有大量免费的优质资源如网络公开课、MOOC等,但是这些资源未经整理不便于用户查找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可借助自身对资源处理的优势,对优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放在图书馆门户网站上,方便用户快速检索使用。
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三大信息技术,没有它们互联网就不能实现真正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大互联。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丰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一站式检索信息,从而提高检索效率、减少检索时间。高校图书馆要主动了解高校师生的兴趣爱好,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搜索、浏览痕迹,通过分析针对用户建立个性化移动阅读行为模型,根据用户的个性化移动阅读行为模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阅读推送、信息检索等,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馆员的工作能力、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图书馆要在“以人为本”和“精细化管理”等科学理念下,从馆员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馆员的工作能力、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
提供特色资源服务,建立特色资源信息中心。要保证高校图书馆专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相结合,努力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打好基础。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和文献资源信息中心,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情报搜集、科技查询和分析等多种特色资源信息服务。
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图书馆想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要利用“互联网+”思维,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及时转变服务方式,采取有效举措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才能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林杰.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7(22):122-123.
[2] 祝权洲. 互联网 + 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探究[J].才智,2018:199.
[3] 马丽. 高校图书馆优势资源服务创新型社会路径研究[J].中国报业,2018(2):95-96.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图书馆;服务
“互联网+”借助了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来对传统行业实现变革,实现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发展相融合。现今高校图书馆既要满足高校师生知识信息的需求,还要高度关注“互联网 + ”下服务工作创新的趋势,促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变革,以更新的服务满足师生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1、“互联网+”思維
最早提出“互联网+”概念是在2012年召开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于扬发表的有关“互联网+”的主旨演讲。他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传统行业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如果还存在尚未改变的领域,一定意味着存在商机。随着“互联网+”思维被各行各业积极接受和应用,图书馆也需要运用“互联网+”思维,制定相关“互联网+”的发展规划。
2、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用户需求
现今大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但由于网络科学技术过于发达,使网络资源信息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大学生们要想获得更有价值的可靠信息,就必须提升自已的信息甄别和利用能力。而大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科研能力的提升,导致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需要,必须改变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虽然拥有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但是如今大学生们对信息资源的需求早已不在局限于图书馆能够提供的信息资源范围之内,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在“互联网+”思维下进行服务模式变革,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实际需求。高校图书馆还要加大硬件建设,培养大学生对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性的知识服务。
3、高校图书馆服务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都在无时无刻地影响着人们生存的社会信息环境,虽然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但是在“互联网+”环境下还有以下一些不足的地方。
信息服务和用户需求不匹配。传统高校图书馆的技术较为落后,很少会关注到读者的实际需要,服务方式和工作内容较为单一,一般是坐等用户上门,没有主动服务意识,没有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信息资源来开展信息活动,导致用户不了解图书馆拥有的馆藏资源,图书馆也不可能对用户产生的信息数据进一步的挖掘,无法根据用户变化的需求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
图书馆馆员的素质相对过低。“互联网+”环境下要求馆员对新技术有较高的应用能力,但是现今的馆员在新技术开发利用上与用户个性化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馆员综合素质很难满足高品质的服务工作。
图书馆经费不足。由于高校划拨的图书馆经费相对过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图书馆对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很多高校图书馆每年采购完纸质和电子资源后,所剩经费根本无法购买电子设备,这就限制了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范围,也无法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4、互联网 + 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新方式
借鉴“互联网 +” 思维主动提供信息服务。现今网络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促使图书馆改变以购买纸质和数据库资源为主的观念,应以用户需求来构建虚实结合的馆藏资源,要求图书馆馆员借鉴“互联网+”思维展开工作。一方面借助移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图书馆馆藏书目系统对图书馆用户产生的信息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为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做好相关数据存储。另一方面借鉴“互联网+”的跨界思维和本地其他高校图书馆以及公共服务机构通过协作方式构建资源共享的数字资源体系。伴随网络资源快速增长,互联网上有大量免费的优质资源如网络公开课、MOOC等,但是这些资源未经整理不便于用户查找和利用,高校图书馆可借助自身对资源处理的优势,对优质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放在图书馆门户网站上,方便用户快速检索使用。
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这三大信息技术,没有它们互联网就不能实现真正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大互联。而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丰富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质量。通过信息服务平台可以一站式检索信息,从而提高检索效率、减少检索时间。高校图书馆要主动了解高校师生的兴趣爱好,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用户对图书馆资源的搜索、浏览痕迹,通过分析针对用户建立个性化移动阅读行为模型,根据用户的个性化移动阅读行为模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信息定制、阅读推送、信息检索等,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和个性化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推动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馆员的工作能力、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的高低对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质量的好坏有直接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图书馆要在“以人为本”和“精细化管理”等科学理念下,从馆员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馆员的工作能力、服务理念和综合素质。
提供特色资源服务,建立特色资源信息中心。要保证高校图书馆专业建设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机相结合,努力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打好基础。高校图书馆要依据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据库和文献资源信息中心,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情报搜集、科技查询和分析等多种特色资源信息服务。
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高校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图书馆想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就要利用“互联网+”思维,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及时转变服务方式,采取有效举措推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才能跟上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高林杰. “互联网+”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路径研究[J]. 无线互联科技,2017(22):122-123.
[2] 祝权洲. 互联网 + 思维下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探究[J].才智,2018:199.
[3] 马丽. 高校图书馆优势资源服务创新型社会路径研究[J].中国报业,2018(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