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时间6月14日,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3GPP批准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5G)新空口(NR)独立组网(SA)功能冻结,加上去年12月完成的非独立组网(NSA)5G NR标准,5G已完成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
“这是5G愿景实现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5G NR SA系统不仅显著增加了网络速率和容量,更为其他新行业打开了利用5G变革行业生态系统的大门。”3GPP的一位主席表示。
为何将这一事件称为5G标准的里程碑?标准的冻结对电信行业意味着什么?
独立组网标准出台
为技术试验和商用化铺平道路
5G NR,即5G新空口,相当于4G所对应的LTE,指的是新的手机和基站的连接方式,可谓5G网络的“最后一公里”环节。
作为5G NR的第一个完整规范,5G R15标准制定工作从2017年3月开始,分为两个子阶段。
2017年12月,被看作是5G R15早期版本的5G NR非独立组网标准功能冻结。该版本标准的特点是,系统级的业务控制需依赖4G网络,适用于运营商早期引入5G基站提升网速,但无法充分发挥5G系统低时延的技术特点,也无法通过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等特性實现对多样化业务需求的灵活支持。
“此次发布并冻结的5G R15独立组网标准,是从5G核心网到5G基站的完整的、端到端的全新5G网络构架。”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3GPP RAN2工作组(无线接入网)副主席胡南介绍,该标准可根据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业务需求,也为运营商业务向垂直领域扩展、开拓新的商业模式铺平了道路。
“这正是此次独立组网标准完成的意义所在。”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说,虽然标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但这一里程碑事件将为5G网络试验和商用化铺平道路,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也将在多个领域同时开展。
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对笔者说:“独立组网方式是全面支持5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丰富应用的前提,是5G网络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发挥社会价值的加速器和倍增器,为5G产业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基础。”
运营商积极响应
“火热”背后风险与机遇并存
看上去,5G标准似乎已经就绪,实则故事还未讲完。下一步,3GPP将转入制定更加完整、完善的5G标准——R16阶段,计划2019年12月完成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全部要求的完整的5G标准。
与标准一同奔跑的,还有5G商用战场的“排头兵”——世界各地的电信运营商。
在独立组网标准发布后,美国移动运营商AT&T公司接入架构和标准副总裁Hank Kafka表示:“这将允许我们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为我们2018年在一些城市的5G商用铺平道路。”
中国电信执行副总裁刘桂清亦表示,随着独立组网标准的冻结,中国电信计划通过扩大现有的多城市外场测试,引领5G的性能验证和网络功能优化工作。
为了做好5G规模商用的技术准备,5G技术试验正在全球各地展开。来自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运营商的5G技术试验进入迅速扩张阶段,声明或已经开始5G技术试验的运营商数量从113家猛增到134家。
这是一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技术卡位战”。根据中信建投研报统计,中国运营商5G主体投资规模将达1.23万亿元,较4G投资规模增长68%。发展5G业务对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和技术研发挑战很大。有业内人士表示,三大运营商在4G时代投入的成本还没有完全收回来,但是面对5G这样的创新革命,“勒紧裤腰带”投入,也是必然要求。
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
应用或成下一阶段发展瓶颈
在推进5G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应用才是5G发展的关键。否则,再高端的5G,也只是“炫技”而已。
有业内人士分析:“运营商未来能不能赚到钱是个大问题,如果只有云、视频、物联网这些需求的话,那肯定亏,5G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应用业务落地。”
中金公司认为,目前5G是供给侧推动下的技术革新,应用需求相对匮乏,未来5G将会是供给侧主导下的长期网络演进。
相对于4G支持单一场景,国际电信联盟将5G定义为,支持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通信)和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三大场景,这使得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一度成为业内外对5G最初的展望。
但目前,除移动宽带这个非常明确的市场之外,mMTC、URLLC两大技术方向尚看不到或无法确定清晰可行的应用模式。
或许正因如此,业界关于“谨慎看待5G”的言论一直存在。6月13日,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说:“5G如果找不到‘杀手锏’业务,行业发展将不可持续。”刘艳
“这是5G愿景实现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5G NR SA系统不仅显著增加了网络速率和容量,更为其他新行业打开了利用5G变革行业生态系统的大门。”3GPP的一位主席表示。
为何将这一事件称为5G标准的里程碑?标准的冻结对电信行业意味着什么?
独立组网标准出台
为技术试验和商用化铺平道路
5G NR,即5G新空口,相当于4G所对应的LTE,指的是新的手机和基站的连接方式,可谓5G网络的“最后一公里”环节。
作为5G NR的第一个完整规范,5G R15标准制定工作从2017年3月开始,分为两个子阶段。
2017年12月,被看作是5G R15早期版本的5G NR非独立组网标准功能冻结。该版本标准的特点是,系统级的业务控制需依赖4G网络,适用于运营商早期引入5G基站提升网速,但无法充分发挥5G系统低时延的技术特点,也无法通过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等特性實现对多样化业务需求的灵活支持。
“此次发布并冻结的5G R15独立组网标准,是从5G核心网到5G基站的完整的、端到端的全新5G网络构架。”中国移动研究院专家、3GPP RAN2工作组(无线接入网)副主席胡南介绍,该标准可根据场景提供定制化服务,不仅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业务需求,也为运营商业务向垂直领域扩展、开拓新的商业模式铺平了道路。
“这正是此次独立组网标准完成的意义所在。”中国IMT-2020(5G)推进组组长、中国信通院副院长王志勤说,虽然标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但这一里程碑事件将为5G网络试验和商用化铺平道路,5G与垂直行业的融合也将在多个领域同时开展。
大唐电信集团副总裁、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对笔者说:“独立组网方式是全面支持5G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丰富应用的前提,是5G网络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发挥社会价值的加速器和倍增器,为5G产业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基础。”
运营商积极响应
“火热”背后风险与机遇并存
看上去,5G标准似乎已经就绪,实则故事还未讲完。下一步,3GPP将转入制定更加完整、完善的5G标准——R16阶段,计划2019年12月完成满足国际电信联盟(ITU)全部要求的完整的5G标准。
与标准一同奔跑的,还有5G商用战场的“排头兵”——世界各地的电信运营商。
在独立组网标准发布后,美国移动运营商AT&T公司接入架构和标准副总裁Hank Kafka表示:“这将允许我们使用符合标准的设备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为我们2018年在一些城市的5G商用铺平道路。”
中国电信执行副总裁刘桂清亦表示,随着独立组网标准的冻结,中国电信计划通过扩大现有的多城市外场测试,引领5G的性能验证和网络功能优化工作。
为了做好5G规模商用的技术准备,5G技术试验正在全球各地展开。来自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运营商的5G技术试验进入迅速扩张阶段,声明或已经开始5G技术试验的运营商数量从113家猛增到134家。
这是一场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技术卡位战”。根据中信建投研报统计,中国运营商5G主体投资规模将达1.23万亿元,较4G投资规模增长68%。发展5G业务对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和技术研发挑战很大。有业内人士表示,三大运营商在4G时代投入的成本还没有完全收回来,但是面对5G这样的创新革命,“勒紧裤腰带”投入,也是必然要求。
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
应用或成下一阶段发展瓶颈
在推进5G发展的过程中,技术上可行只是基础,应用才是5G发展的关键。否则,再高端的5G,也只是“炫技”而已。
有业内人士分析:“运营商未来能不能赚到钱是个大问题,如果只有云、视频、物联网这些需求的话,那肯定亏,5G还需要探索更多的应用业务落地。”
中金公司认为,目前5G是供给侧推动下的技术革新,应用需求相对匮乏,未来5G将会是供给侧主导下的长期网络演进。
相对于4G支持单一场景,国际电信联盟将5G定义为,支持eMBB(增强移动宽带)、mMTC(海量机器通信)和URLLC(低时延高可靠通信)三大场景,这使得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一度成为业内外对5G最初的展望。
但目前,除移动宽带这个非常明确的市场之外,mMTC、URLLC两大技术方向尚看不到或无法确定清晰可行的应用模式。
或许正因如此,业界关于“谨慎看待5G”的言论一直存在。6月13日,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说:“5G如果找不到‘杀手锏’业务,行业发展将不可持续。”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