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观察消化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7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8例,常规补液的基础上加用消化散;对照组69例,常规补液的基础上加用蒙托石散。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高于对照组73.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消化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
[关键词] 消化散;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56.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132-01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6年8月~2007年7月用消化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收治的住院腹泻患儿14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腹泻、呕吐、腹胀或伴轻度脱水,腹泻次数每日5次以上,大便性状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粘液,无脓血便,粪常规检查无红细胞、脓细胞、寄生虫等。男86例,女61例;3个月~1岁89例,1岁~2岁58例;大便次数≤10次/d 91例,>10次/d 56例,21例合并轻度脱水。将14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处方与制法处方组成:山楂颗粒剂1000g、酵母粉1000g、麦芽粉1000g。制备:取粉碎为细粉的山楂颗粒剂、酵母粉、麦芽粉等量,混匀、过筛、分装,每袋0.6g。
1.2.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抗病毒、退热对症治疗,并指导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消化散口服,用量为1岁以下每次1包,1~3岁每次2包,3次/d;对照组口服蒙托石散。治疗3d后进行疗效判断。
1.3 疗效评定
按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1]判定疗效。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72h
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改善,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72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为97.4%,对照组为73.9%,经卡方检验,χ2=22.83,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为轮状病毒。病毒侵入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并复制,致使黏膜受累、绒毛被破坏,导致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的双糖减少且活性降低;微绒毛破坏亦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引起水样腹泻。有研究表明双苓止泻口服液[2]、中西医结合[3]、喜炎平联合奇谷生[4]治疗小儿腹泻有较好疗效。
酵母粉含有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烟酸、肌醇、转化糖酶和麦糖酶等;酵母菌可促进肠内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中和致病菌产生的肠毒素。山楂能促进胃酶分泌及脂肪类食物消化,增强酶活性,调节胃肠功能。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和维生素B,可促进胃液和胃蛋白酶分泌[5]。由三者组成消化散有助于肠黏膜修复,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帮助患儿小肠功能的恢复,对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 毛晓兰.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J]. 四川中医,2007,25(1):74.
[3] 曾玉珍,何声福,方吉琴,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J]. 光明中医,2007,22(3):65.
[4] 史军然,肖淑芬,陈艳芬,等. 喜炎平联合奇谷生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20.
[5] 贾公孚.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0-992.
(收稿时间:2009-07-22)
[关键词] 消化散;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256.3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132-01
小儿秋季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院2006年8月~2007年7月用消化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收治的住院腹泻患儿147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腹泻、呕吐、腹胀或伴轻度脱水,腹泻次数每日5次以上,大便性状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粘液,无脓血便,粪常规检查无红细胞、脓细胞、寄生虫等。男86例,女61例;3个月~1岁89例,1岁~2岁58例;大便次数≤10次/d 91例,>10次/d 56例,21例合并轻度脱水。将147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病情程度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1.2.1处方与制法处方组成:山楂颗粒剂1000g、酵母粉1000g、麦芽粉1000g。制备:取粉碎为细粉的山楂颗粒剂、酵母粉、麦芽粉等量,混匀、过筛、分装,每袋0.6g。
1.2.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补液、抗病毒、退热对症治疗,并指导饮食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消化散口服,用量为1岁以下每次1包,1~3岁每次2包,3次/d;对照组口服蒙托石散。治疗3d后进行疗效判断。
1.3 疗效评定
按急性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1]判定疗效。显效:治疗72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72h
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明显改善,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72h内粪便性状、次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
2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为97.4%,对照组为73.9%,经卡方检验,χ2=22.83,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
3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原为轮状病毒。病毒侵入小肠黏膜绒毛上皮细胞并复制,致使黏膜受累、绒毛被破坏,导致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的能力受损;同时病变的肠黏膜细胞分泌的双糖减少且活性降低;微绒毛破坏亦造成载体减少,上皮细胞钠转运功能障碍,肠腔内渗透压增高,引起水样腹泻。有研究表明双苓止泻口服液[2]、中西医结合[3]、喜炎平联合奇谷生[4]治疗小儿腹泻有较好疗效。
酵母粉含有维生素B1、B2、B6、B12、叶酸、烟酸、肌醇、转化糖酶和麦糖酶等;酵母菌可促进肠内免疫球蛋白A的分泌,中和致病菌产生的肠毒素。山楂能促进胃酶分泌及脂肪类食物消化,增强酶活性,调节胃肠功能。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和维生素B,可促进胃液和胃蛋白酶分泌[5]。由三者组成消化散有助于肠黏膜修复,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帮助患儿小肠功能的恢复,对小儿秋季腹泻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组织委员会. 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13(6):381.
[2] 毛晓兰. 双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J]. 四川中医,2007,25(1):74.
[3] 曾玉珍,何声福,方吉琴,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J]. 光明中医,2007,22(3):65.
[4] 史军然,肖淑芬,陈艳芬,等. 喜炎平联合奇谷生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120.
[5] 贾公孚. 临床药物新用联用大全[M]. 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60-992.
(收稿时间:2009-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