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金凤冠的保护与修复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yue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贵州省遵义市出土的一件清代木质金凤冠的保存现状、制作工艺及保护修复过程,对修复中遇到的难点和解决方法进行了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期为修复同类文物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经验,对今后的文物保護与修复工作有所借鉴。
  关键词:木质金凤冠;缩水变形;复原;支撑点;翻模
  凤冠作为中华民族庞大服饰符号系统中的一颗亮点,不仅在外观上熠熠生辉,而且承载着悠久厚重的中华文明[1],是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的象征。凤冠历史悠久,东晋王嘉的《拾遗记》中第一次出现了“凤冠”一词;宋代正式将凤冠纳入后妃冠服制度;明初承袭宋制又有所发展,凤冠的装饰造型进入了最为华丽的时期。明中期之后,传统衣冠制度被逐渐打破,至清代产生了较大变化,凤冠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走进平民阶层女性的生活,士人、庶民阶层的妇女在出嫁和入殓时也可以戴凤冠,其蕴含的吉祥观念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寄托[2]。
  一、木质金凤冠的保存现状
  (一)基本信息
  该件木质金凤冠在贵州省遵义市的一座清代墓葬中出土,墓主人为女性,其夫为正四品官衔。木质金凤冠为錾花镂空,材质为楠木,共有9个凤头,凤冠上镶有红宝石、绿宝石、紫水晶等镶嵌物,凤冠木材的平均厚度为2.65 mm。其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用料考究,在国内清代墓葬中尚属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木质金凤冠木胎部分存在变形、断裂、糟朽,金漆部分存在起翘、脱落、卷曲等损害,器物表面有黑色附着物。在进行保护修复前,木质金凤冠已断裂成95块碎片,宝石均已脱落。由于木质金凤冠出土时受损严重(图1),保存状况较差,必须尽快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处理,防止其状态进一步恶化。
  (二)制作工艺分析
  1.贴金工艺
  为了解该件木质金凤冠的制作工艺,使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其进行检测分析。通过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进行观察(图2),木胎上方采取贴金制作工艺,由于埋藏时间较久,贴金层已经出现脱落现象。在贴金样品上选取两个检测点,使用扫描电镜-能谱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由检测点1、2可知,金箔主要由金和银两种元素组成,金质量分数约为92%,银质量分数约为3%。红色粘结剂主要由汞和硫元素组成,推测为朱砂(HgS),推测贴金使用的金胶油中含有红色朱砂着色剂。
  2.内衬织物分析
  凤冠内衬有编织物残渣附着,对残渣使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对其进行检测分析。
  从样品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3)可看出单根纤维呈圆柱状,直径约为5~10 μm,表面光滑(除附着颗粒状污染物外),没有毛表面显著的鳞片结构,没有棉纤维的扁平状和扭曲现象,也没有麻纤维的横节竖纹和表面沟槽,因此推测此种平纹织造的纺织品是蚕丝材质。
  3.纹饰分析
  木质金凤冠由整块楠木雕刻而成,主要纹饰共有5种(图4),冠前部有九只凤鸟突出,主纹饰前部为“双龙戏珠”,后部为“龙凤呈祥”,冠前后由“海水江崖”分隔,纹饰间以卷草纹过渡,整体寓意美好,做工精细[3]。
  二、文物病害及修复难点分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可移动文物病害评估技术规程?竹木漆器类文物》(WW/T 0060—2014)可知,木质金凤冠的胎体部分存在糟朽、残缺、变形、断裂等损害。
  该件木质金凤冠在进行保护修复时主要遇到的修复难点是:木质胎体极为脆弱,缩水变形严重。以往工作中对已干缩变形的木质文物进行润胀复原的研究较少,集中在防止饱水木质文物脱水变形等方面,故缺少应对这类脆弱变形的贴金文物的保护处理方法,亟需研究如何对脆弱变形的木质文物进行复原并固定。
  本实验预想将凤冠复形在支架上,但由于凤冠木质胎体已脆弱变形,在拼接过程中无法找到第三块碎片的支撑点,仅能两两拼接,三块以上便无法独立成型,支撑不住,故需要单独设计支架进行调整。为解决上述问题,应为该文物特别设计制作支架,在支架的制作过程中先后尝试了多种方案。
  方案一是将泡沫模型插在竹签上,在泡沫塑料表面用细铁丝对凤冠碎片进行固定并进行拼接,但由于凤冠的木质胎体变形严重并已失去木性,无法直接在原尺寸上进行复原,同时木质胎体过于脆弱,无法支撑内部弧度,故所设计支架应具备正反两面的支撑能力。
  第二次尝试为最终的支架打下了基础。经多方考量,我们选取了合适大小的广口瓶作为支架内支撑,在瓶身与凤冠碎片间的空隙填充红胶泥来固定残片,解决了方案一内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
  基于以上经验,方案二根据广口瓶大小设计制定了支架内支撑尺寸,制作了更稳定的木质支架(图5)。在残片与支架空隙处放置红色胶泥,除起到固定作用外,还可以帮助脆弱残片分担自重,并且有利于残片拼接成型,同时在红色胶泥中滴入碱性保湿剂,还可以缓解凤冠的变形问题。
  三、木质金凤冠的保护修复
  (一)预加固
  使用加固材料Dispersion K9先对碎片进行加固,再对一些较大的碎片进行裱纸加固。
  (二)支撑与拼接
  将木支架放置在转盘上,再将凤冠碎片按照出土时照片的大概位置,使用红色胶泥依次固定于定制的木支架上。被置于红色胶泥上的凤冠碎片能适量地进行吸水复原,缓解严重的缩水问题。用碱性水能够保持红胶泥的湿润性,使木材缓慢恢复弹性,逐步复原,最终初步完成凤冠的拼接与定型。
  (三)支撑与定型   为完成最后的复原工作,需去掉内置红泥等支撑物,对凤冠进行粘接与补全。
  去除支撑物的难点在于:凤冠木材虽进行過加固,但依然极为糟朽,难以承受自重,无法直接去除红泥进行后续工作。经过反复实验后,我们决定先制作外支撑,再以此为基础制作更为稳定的内支撑,完成凤冠的粘接与补全。主要步骤如下:
  (1)将宣纸、保鲜膜包裹在凤冠上,防止其在翻模时受损。(2)使用石膏进行翻模,并于石膏中放入铁丝进行支撑。(3)等石膏硬化,形成稳定外支撑后,借此制作内支撑。(4)将内部用于支撑的红泥取出,为露出的凤冠碎片用稀释过的Lineco白乳胶裱上一层宣纸。(5)等每块碎片都裱上宣纸后,再用大块的宣纸将内部整体裱糊起来。木质金凤冠的内部支撑材料选用经纬密度为12×12的玻璃纤维布,用Dispersion K9原液将玻璃纤维布粘在宣纸外面,将凤冠内侧的每个角落均覆盖住,至此内部支撑完成。(6)轻轻敲击石膏外模和转盘的边缘,将凤冠整体从转盘上取下(图6)。通过以上操作,凤冠可以脱离支架独立成型。
  (四)粘接与补全
  石膏外模取下后,本实验依据凤冠出土时的照片,对凤冠进行粘接和补全。首先使用和凤冠同材质的楠木补全缺失较大的部位,再使用白乳胶回贴较小的残片,凤冠的细小缝隙则用石膏补全。此外,还将深色的丙烯颜料填涂于凤冠内白色的支撑物上,使凤冠整体上更加美观。
  (五)贴金
  对补全部位的表面进行贴金,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吃生漆。用毛笔蘸取大漆涂抹于补全部位,让大漆渗入其中,将凤冠置于荫房中一周左右,使漆层完全干燥。
  (2)上底漆。在补全部位再次涂刷大漆,置于荫房中3~6小时,干燥后再次涂刷,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达到厚度要求。
  (3)贴金箔。在上的最后一遍底漆半干时,用毛刷取金箔贴于补全部位。
  (六)宝石的清洗与回嵌
  使用超声波清洗技术对宝石进行清洗,将宝石嵌入凤冠并用胶黏剂粘接。完成后,对凤冠进行数据采集并定制专用保护盒(图7)。
  四、结语
  本文对木质凤冠的制作工艺和修复过程进行了较全面的梳理。木质金凤冠为楠木整体镂空刻花,内衬丝绸,冠外部贴金并镶嵌宝石,纹饰精美,笔触细腻,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根据凤冠材料的特质,本实验尝试借用青铜器翻模的方法,设计支架,利用制作内外支撑两个步骤,使脆弱变形的木质金凤冠残片得以拼接成型。这不仅创新性地解决了凤冠拼接时没有支撑点的问题,同时也在制作内支撑的过程中使用特定材料缓解了凤冠缩水变形的情况。
  保护修复后的木质金凤冠对保存环境要求较高,应存放在避光避风、防尘防霉、防微生物的环境中,室内温湿度应保持相对稳定。
  参考文献
  [1]吴艳荣.(龙)凤冠成为皇后象征之历史考察[J].江汉论坛,2020(1):105-113.
  [2]王柯.清代汉族女性凤冠的变迁—从清代墓中出土的金凤冠说起[C].武汉:2014年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学术论坛论文集,2014:133-137.
  [3]古月.中国传统纹样图鉴[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78.
其他文献
摘要:高山辰雄20世纪70年代出使中国以后,在日本民族审美现实的基础上,其绘画作品越来越多地表现出融合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抽象意识的,独具特色、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从他后期的作品《秋日》《星辰》《音》《明星》中可见一斑。其晚年艺术风格的转变,是一种成功地融合诸多文化且保留自身优良传统的大胆尝试。本文主要通过梳理高山辰雄的绘画历程及背景,着重探析其后期绘画风格的转变及表现特征。  关键词:高山辰雄;绘
期刊
摘要:“徐熙野逸”概括了五代南唐杰出画家徐熙的花鸟画风特点,在中国花鸟画史中有着超然的地位,传递了自然界变幻莫测的深邃魅力。徐熙的创作技法为众多绘画者所推崇、借鉴与学习,伴随着徐熙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徐熙创作技法体现了百代不衰的中国民族画特征,成为现代绘画中中国风画作的楷模和标准之一。本文通过借鉴、赏析与研究徐熙画技特点,对花鸟绘画提供现实意义。  关键词:徐熙;花鸟画风格;创作技法  徐熙是五
期刊
摘要:宋代花鸟作品以“黄家富贵”为新向标,对后世花鸟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幅以神领形的《双喜图》,不仅能够反映宋代花鸟画画家对“求真”及“尚意”的追求,还凸显了作品本身的艺术特色和内在美学特点。  关键词:崔白《双喜图》;以神领形;内在美学  一、自然且充满趣味的绘画风格  崔白在宋神宗赵顼的照顾下进图画院,尤喜绘画植物与动物。其进入画院,于徐熙、黄荃画风的基础上改变了画院最初流行的细腻艳丽的绘
期刊
摘要:《石鼓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清代兴起的碑学热为吴昌硕因《石鼓文》而闻名提供了时代背景,他从临写继承《石鼓文》到突出《石鼓文》的原貌,再到后来变《石鼓文》之体貌为自身所需,从走进《石鼓文》到走出《石鼓文》,高雅出奇,前无古人,自成一家。《石鼓文》成就了吴昌硕,也因吴昌硕而发扬光大。本文主要就《石鼓文》对吴昌硕篆书不同时期的影响进行探讨,分析《石鼓文》对吴昌硕艺术生涯的重要作用。  关键
期刊
摘要:中国工笔画在绘画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既是中国特有的绘画形式,又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传统工笔画喜用抒情式的表达,对自然客观事物进行细致的描绘。“新工笔”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构图形式、绘画语言等都与传统工笔画存在差别。雷苗是当代花鸟画的典型代表画家,其作品无论在构图形式还是在技法表现方面都极具新工笔花鸟画特色,既打破传统又具有中国工笔画的传统文化内涵。本文以雷苗工笔花鸟画作品为例,探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博物馆讲解也有了新方式。用短视频传播传统文化,符合现代技术改革与现代文化表现的要求,也能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本文尝试通过“云讲国宝”作品案例,分析短视频讲解的优势与特点,为博物馆讲解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短视频;讲解  随着“互联网+博物馆”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将更多的馆藏资源应用于数字化传播平台。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大多数博物馆不得不
期刊
摘要:仿生学和设计学经过人类的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独特设计门类,被称为“仿生设计”。现代家具设计是利用动物的某种特质结合人机工程学中相关人体尺寸,制作出更加符合人体舒适度的家具。通过观察不同生物的自然形态特质而得到的生物自然形态,在家具设计领域,乃至整个设计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自然界中生物的自然形态为设计领域从业者拓展了设计思路。  关键词:仿生设计;特质;尺寸;家具设计  明代家具
期刊
以线描为主要表现方式的传统中国人物画,把衣褶纹的表现和处理技巧当作重要的艺术手法和审美对象。蔚为大观的“十八描”即其经典之集成。人物画除了相貌表情和手部动作这些重点外,衣服的描绘和表现同样占据了重要位置。展开画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面积流畅、洒脱的衣褶纹线,爱画的朋友此时早已心驰神往,甘之如饴了。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评西晋吴地画家卫协(公元3—4世纪)“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之中,迨为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写意花鸟画的风格也愈发丰富多样化。徐渭开创了大写意画派,是中国写意花鸟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一。本文对徐渭的绘画艺术语言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徐渭写意花鸟绘画风格形成的原因、徐渭“癫狂”的艺术表现手法、徐渭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徐渭绘画艺术的价值与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徐渭绘画风格的成因、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思考徐渭艺术精神对现代画坛的影响,此研究对于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发展具
期刊
黄胄书画专场    黄胄先生是当前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画家之一,他的画作线条流畅,阔笔纵横,风格奔放,造型准确,意态生动,简括传神,深受人们的喜爱。此场推出的全部拍品,都已经过黄胄基金会鉴定,并收入黄胄书画全集,列举如下:  《人物、动物册》十二开,设色纸本,24.5 X 3l厘米X 14,参考价为140~160万元。《少数民族姑娘》立轴,设色纸本,129 X 7l厘米,参考价为1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