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在一起就是吃吃喝喝。商人之间的生意往来要吃,国有企业之间的交往要吃,政府部门办公事也要吃。在中国,一般见到人打招呼的方式就是“吃了没有?”长期以来,这成为中国的“国问”,相当于西方人见面就“Hello!”,即使到了现在,这个不太雅观的问候语都很难一下改掉。我们从生下娘胎就开始了漫长的“人生宴席”:诞生、三朝、满月、百天、周岁、十岁、二十岁、而立、不惑、天命、花甲、古稀、老耄。吃到寿终正寝、吹灯拔蜡还不安生,接着吃头七、满七、周年。遇到参军、荣升、婚娶、发财、开张、庆典、红白喜事、乔迁之喜、金榜题名、双规解除、刑满释放等更是理直气壮地大吃一顿。甚至拜祖宗、祭鬼神、供菩萨、扫墓等等都少不了吃。
不仅所有场合都如此,时间上也是长年累月、夜以继日、循环往复。从小里说,春节纯粹就是“吃节”,从年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在除夕夜达到高潮,十五告一段落。范围再大点,从大年初一的春节开始,一直要吃到岁末,纯粹就是一个“吃的四季循环”: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龙须面,三月清明吃寒食,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饼,九月重阳吃糕点,腊月吃“腊八”,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吃灶糖,大年三十吃团圆饭。还有丰收节、美食节、小吃节、荔枝节、啤酒节、糖酒节等等,总而言之,无论什么节,统统离不开吃与喝。吃就是节,节就是吃。白天吃,半夜三更也吃,这在华南被称为“宵夜”,在四川方言中被形象地叫做“鬼饮食”。北京东直门有著名的“鬼饮食一条街簋街”,一到半夜三更,“夜猫子”趋之若鹜,“鬼影”踵踵,热闹异常……
中国人还将旅游庸俗化到“吃”的层次,在家里有桌有椅吃着不舒服,偏要到崇山峻岭垒石起灶做饭吃,将无限美景和无限美味合而为一,美其名曰“野炊”,引起火灾的不计其数。
城里吃腻了,就去吃农家菜。近年各地“农家乐”兴起,都打着绿色食品招牌。食客们自己到鱼塘钓鱼,到菜园、果园采摘,到鸡舍挑选。四川一处农家乐贴着这样一幅对联:“柴火鸡从不抹口红,生态鱼从不看电视,横批——回归自然。”
凡是有火车旅行经历的人可以观察到,我们的同胞只要一坐稳,当务之急就是从大包小包里拿出形形色色的食品。有的人还脱掉鞋子,跷起二郎腿,也不管车内空气污浊,吃得津津有味。从开车一直吃到下车,垃圾遍地,列车服务员扫得紧,他就吐得紧,将别人累个半死,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再观察一下外国旅游者,除了吃饭时间从包里掏出一块干巴巴的面包和矿泉水,就一直安安静静地坐着,纳闷地看着我们吃。但凡街道、风景名胜、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那些水果、食品残渣、外壳、包装物等,泛滥成灾,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这样的存在方式因地域而有一些差异,比如,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山东人嗜葱蒜如嗜命,岭南人嗜好生猛,江浙人嗜甜如蜜,西北人偏好牛羊肉,“阎锡山的兵,缴枪不缴醋罐罐”,对于味觉的迷恋和依赖竟然需要山西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中国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烟枪”,又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酒囊”,最大的“茶壶”,还是最大的“药罐”。一言以蔽之,中国人成了味觉的奴隶!
“吃”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万金油”,一抹就灵。我曾经琢磨过很久,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从来就没有吃饱过,酒食总是让我们的同胞显得异常兴奋——准确地说,应该叫作“亢奋”。看来,在中国,“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功用,是中国人普遍而特殊的存在方式。中国人赋予了“吃”许多文化、社会、政治等内容,其内涵远远超过了充饥饱腹、提供能量的层次。口、鼻、唇、齿、舌、肠、胃、肛之间,囊括了中国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一切意义,形成一个如老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的完美而封闭的循环体系。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了吃饭,吃成了万能仪式。
不仅所有场合都如此,时间上也是长年累月、夜以继日、循环往复。从小里说,春节纯粹就是“吃节”,从年前几个月就开始准备,在除夕夜达到高潮,十五告一段落。范围再大点,从大年初一的春节开始,一直要吃到岁末,纯粹就是一个“吃的四季循环”:正月十五吃元宵,二月二吃龙须面,三月清明吃寒食,五月端午吃粽子,八月中秋吃月饼,九月重阳吃糕点,腊月吃“腊八”,腊月二十三送灶神吃灶糖,大年三十吃团圆饭。还有丰收节、美食节、小吃节、荔枝节、啤酒节、糖酒节等等,总而言之,无论什么节,统统离不开吃与喝。吃就是节,节就是吃。白天吃,半夜三更也吃,这在华南被称为“宵夜”,在四川方言中被形象地叫做“鬼饮食”。北京东直门有著名的“鬼饮食一条街簋街”,一到半夜三更,“夜猫子”趋之若鹜,“鬼影”踵踵,热闹异常……
中国人还将旅游庸俗化到“吃”的层次,在家里有桌有椅吃着不舒服,偏要到崇山峻岭垒石起灶做饭吃,将无限美景和无限美味合而为一,美其名曰“野炊”,引起火灾的不计其数。
城里吃腻了,就去吃农家菜。近年各地“农家乐”兴起,都打着绿色食品招牌。食客们自己到鱼塘钓鱼,到菜园、果园采摘,到鸡舍挑选。四川一处农家乐贴着这样一幅对联:“柴火鸡从不抹口红,生态鱼从不看电视,横批——回归自然。”
凡是有火车旅行经历的人可以观察到,我们的同胞只要一坐稳,当务之急就是从大包小包里拿出形形色色的食品。有的人还脱掉鞋子,跷起二郎腿,也不管车内空气污浊,吃得津津有味。从开车一直吃到下车,垃圾遍地,列车服务员扫得紧,他就吐得紧,将别人累个半死,也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再观察一下外国旅游者,除了吃饭时间从包里掏出一块干巴巴的面包和矿泉水,就一直安安静静地坐着,纳闷地看着我们吃。但凡街道、风景名胜、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随处可见那些水果、食品残渣、外壳、包装物等,泛滥成灾,触目惊心,已经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这样的存在方式因地域而有一些差异,比如,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湖北人不辣怕。山东人嗜葱蒜如嗜命,岭南人嗜好生猛,江浙人嗜甜如蜜,西北人偏好牛羊肉,“阎锡山的兵,缴枪不缴醋罐罐”,对于味觉的迷恋和依赖竟然需要山西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中国既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烟枪”,又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酒囊”,最大的“茶壶”,还是最大的“药罐”。一言以蔽之,中国人成了味觉的奴隶!
“吃”是中国社会生活的“万金油”,一抹就灵。我曾经琢磨过很久,是不是因为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从来就没有吃饱过,酒食总是让我们的同胞显得异常兴奋——准确地说,应该叫作“亢奋”。看来,在中国,“吃”有其特定的含义和功用,是中国人普遍而特殊的存在方式。中国人赋予了“吃”许多文化、社会、政治等内容,其内涵远远超过了充饥饱腹、提供能量的层次。口、鼻、唇、齿、舌、肠、胃、肛之间,囊括了中国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一切意义,形成一个如老子所言“万物皆备于我”的完美而封闭的循环体系。在中国,任何事情到最后都演化成了吃饭,吃成了万能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