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情感在体验中升华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kdhfjkhasdjklfhj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材的改革,教材的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更贴近学生实际,每一篇课文都是现实生活的缩影,更蕴含着动人的情感。如《快乐的节日》描写了孩子们愉快玩耍的场景,体现了孩子们幸福快乐的生活;《庐山的云雾》的美丽景色又给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美感;而寓言、童话故事则蕴意丰富,反映了人类最朴素最真实的情感。“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把握住作者的情感基调,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与作者产生共鸣,并善于把文字中蕴含的情感点化出来,让学生在情操上得到陶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学生也才能真正做到“读书做人”。那么如何在朗读教学中让学生进行情感的体验呢?在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深化认识,激发情感体验
  
  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情感要以认识为基础并伴随认识活动产生、发展和变化。学生对某事物的知识掌握得越多,懂得的道理越深刻,情感积累就越深厚。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一课时,开篇质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们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就是(1)桥是什么样子的?(2)为什么叫生命桥?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并解决问题。老师马上又让学生谈谈朗读中的感受,与学生一起抓住“奇迹”、“神圣”这两个词进行交流。有的学生说“奇迹”的创造者是那些“敢于奉献的”老羚羊;有的学生说“奇迹”的创造者也是那“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的”羚羊群;还有些学生总结道:“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为了生存敢于尝试的“第一跳”、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最后一跳”都是那么的“神圣”。老师顺势利导:那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在最危难的关头毫无畏惧,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小羚羊的生命呢?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是爱”……随后学生们满含深情地朗读……在交流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加深了,情感得到了向理性的高度升华。叶圣陶先生说过:“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就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能终身受益。”
  
  二、以情激情,深化情感体验
  
  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要使学生感动,首先要教师感动。”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真实情感来感染学生,以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记得在上《大江保卫战》时,老师配乐朗读2-5自然段“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时,《为了谁》的音乐哨然响起,英雄的画面仿佛在眼前定格,读着读着,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许多学生的眼角也都闪烁着泪光……教师大声说道:“这不是伤心的泪,而是感动、自豪的泪,为我们能有这样的亲人而自豪。让我们一起擦干眼泪,为我们的英雄唱一首颂歌。”随后学生齐读“……飞向……飞向……飞向……哪里……就……哪里……就……看到……看到……就像看到……”几乎是从心中迸发出来的声音。就这样,教师由心而发的真挚情感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把教学效果推向最佳境界。
  
  三、再现情景,加深情感体验
  
  情感往往都具有情境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方式创设渲染情境气氛,使学生耳听目视,口吟心动,进入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在教《烟台的海》时,首先向学生展示了四幅关于海的画面,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抓住烟台四季海的特点,来分清烟台春夏秋冬的海,感受烟台海的独特。接着播放关于烟台海的录像,并利用定格画面让学生认识了“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倒……”的壮观情景。化静为动,再现情境,使学生对烟台的海产生神往之情,更激起学生细看究竟的欲望。这样,情境创设得巧,情感激发得浓,情与境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从而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欲望。
  
  四、反复吟读。促进情感体验
  
  古人寫文章就有“感情凝于胸,而吟于笔端”之说。叶圣陶先生也说:“辞的情味可以从好几方面辨认,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吟味,可以推进情感涟漪的深入,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入作品情境,唤起与作者的共鸣。在课文《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对于肖邦弥留之际说的话,让学生反复去读,去感受肖邦的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学生们在朗读中受到强烈的感染,禁不住潸然泪下。正是反复的吟读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领会到课文的蕴意,灵魂得到荡涤。
   五、借助移情,增强情感体验
    移情是主体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把自我身心转移到对象中,从而达到忘我的审美境界。将移情运用于教学当中,就是为了让学生深入课文中人物的心灵,进行换位思考,走进课文,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感触,以自己的真实感受去体验人物的情怀。如教《负荆请罪》一文时,让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廉颇,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又会说些什么?通过我指导学生进行想象、表演,并一起评价。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对课文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感受人物的思维、表达方式,深入人物内心世界,体验人物高尚情怀。这样设身处地的移情体验,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而且使学生的心灵迸发出深隽的思想火花,达到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是播散在这土壤里的。”因此,我们在朗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那么,必将有助于优化认知因素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其他文献
“一机在手,尽揽高速路况”,2014年5月,河南省许平南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安林运营管理处以服务出行者便捷出行为出发点,以“高速+”为抓手,开通了安林高速微信公众号,满足出行者的
中国公路学会高速公路管理学院决定于2018年5月上旬在江西省南昌市举办“第二期高速公路服务品牌研究班”.内容包括:品牌理论、核心要素和创建策略;品牌识别系统和形象设计;高
近日,沪杭甬高速公路萧山收费站加载了一套全自助智能收费机,支持银联IC卡和手机Pay自助缴费,操作不仅便捷,速度还非常快.车主需先在自助智能收费机的卡槽里插入高速通行卡,
根据WTO的协议,2005年之后,我国对银行、汽车、农业等行业的保护将终止.我国的企业需要从"加入WTO这些年也不过如此"的错觉中惊醒过来,清醒地认识2005年未来形势,确定对策.对
课堂讨论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是充分体现学为主体,讨论为手段开展的,有组织、有指导的互教互学互帮活动。课堂讨论在新课程理念下已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但还存在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1、讨论操之过急。问题一提出,教师马上组织学生讨论,场面看似热闹,但结果却收效甚微。2、讨论次数过多。一有问题就讨论。用得过滥过多,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目标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达成。3、讨论、合作
<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教授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研讨会”上,语重心长的提醒民营企业说,现在民营企业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下面就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的做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机会创新和实践    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打破旧观念,接受新观念,在教学中应由原来的主导地位转变成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让学生的学习向自主、合作、探究形式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向新型的教学模
战略成本管理(SCM)的思想起源于50年代,而相对完善的理论则形成于80年代,它是由英国学者首先提出的,美国学者发展了这一观点.而将战略成本管理付诸实践的却是日本企业界,并迅
那一次,我刚开始教《掌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便突发灵感,一下改掉了原来教案中的预设。我对同学们说:“大家预习《掌声》一文了吗?”同学们齐声回答我以后,我便出示了本课的词语,检查了认读情况。接着,我要求同学们把自己最喜欢或最受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在这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说:“同学们,我们现在组织一次访谈活动。我是这篇课文的作者,你们读着课文想一想,有哪些问题需要采访
连云栈道是元明清时自宝鸡西南越大散关,循嘉陵江上游河谷,经凤州越凤岭、柴关岭至武休关,循褒水河谷出褒城而抵汉中的一条主要栈道,又名秦栈、北栈。栈道在初唐时即能通行,至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