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闻界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黄河晚报》根据自身特点,通过创新思路、创新形式,开展“记者进社区”和“体验式新闻” 等活动,理出了地市级媒体该怎样深入推进“走转改”活动的思路,达到了记者走进基层、新闻反映现实、报纸贴近百姓的效果。
关于走——“脚底板下出文章”
巴彦淖尔市《黄河晚报》以“走转改”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新闻“三贴近”。每名记者“进驻”临河地区规模较大的一至三个住宅小区,随时接听、接待社区居民的报料、投诉,及时报道社区发生的新鲜事、有趣事、突发事;及时反映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好的做法、经验,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不平事。同时,密切联系社区里的订户,了解读者对晚报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反馈回编辑部。记者深入基层,搜集的新闻线索多了,采写回的新鲜感人的稿件多了,得到社区居民的信任肯定多了,得出的体会是“脚底板下出文章”、“新闻的感染力是靠细节来表现的,不是靠大脑的思维定式去想象的,而细节是要靠记者动手去挖掘的。挖掘新闻的细节,方法只有一个——走出去!”、“记者要走在路上,否则就看不到路边的风景”等等。
关于转——别把自己当作“王”
作为一名记者,无论是哪级媒体,如果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子邮箱,查收通讯员的来稿,或者拿一叠格式化的简报、文件搞“拿来主义”,甚至打一个电话就“闭门造车”,那么,这样的“板凳记者”永远都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件来。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之前,《黄河晚报》就多次发起记者行动,搞体验式新闻采访。比如,和环卫工人一起扫大街、和邮递员一起发行报刊、和建筑工人一起上工地、和交警一起上路执勤……把新闻的触角延伸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
在“走转改”活动中,《黄河晚报》开展经常性的“记者行动”,让记者走进各行各业,亲身体验那些坚守在艰险、特殊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感动中抒写“体验式新闻”,真实再现所见、所闻、所感,收到了感动读者、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
——安排记者分别随110、119出警,随120出诊,采写了《元宵夜,我在市医院120急救中心》《我在110指挥中心的不眠之夜》《我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值夜班》等生动感人的报道。安排记者体验男幼教、男护士、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戒毒所工作者等特殊人群的工作、生活,获得了大量新鲜、感人的新闻素材。
——针对社会焦点、热点,开展大型“记者体验”活动。如:临河郊区出现“抢种房”风潮时,晚报及时派出精干记者,跟随执法部门现场执法,采写了《阻击“种房”》;农民群众反映卖番茄难时,晚报记者随茄农从采摘番茄、装车运输到彻夜排队、进厂交售,进行全程体验,采写通版体验式新闻《农民卖番茄究竟有多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参与体验新闻采访的记者有个共识:记者是“无冕之王”,但千万不要把自己当“王”,转变工作作风才能换得优秀作品。
关于改——用群众的语言展现群众生活
用老百姓的话,写老百姓的事儿,等于和老百姓直接“对话”。
如《我和装卸工卸磷矿》这篇报道发表后,装卸工在报道里看见了“罐罐茶”这些字眼,看到了文章是用他们唱过的一段秦腔开头的,觉得很有“亲和力”。说实话,临河有很多外来民工,“罐罐茶”、秦腔在这个城市里并不陌生,而记者却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用到这两个词。这也再次证明,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写出实在的东西。
如果不是拿“白描”、“写实”的手法来再现老百姓身边的事儿,不是用老百姓的语言表达他们的心声,而是拿一口“娘娘腔”、“官调调”的口吻来再现老百姓的生活,就起不到“对话效应”。
《黄河晚报》通过脚踏实地“走转改”,开阔了新闻视野,拓展了新闻资源,使采自基层工作和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稿件日益增多,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明显增强。直接参与“走转改”的记者们,实现了记者工作的还原,学会了使用老百姓的语言反映老百姓的生活。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
关于走——“脚底板下出文章”
巴彦淖尔市《黄河晚报》以“走转改”为契机,进一步落实新闻“三贴近”。每名记者“进驻”临河地区规模较大的一至三个住宅小区,随时接听、接待社区居民的报料、投诉,及时报道社区发生的新鲜事、有趣事、突发事;及时反映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好的做法、经验,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事、烦心事、不平事。同时,密切联系社区里的订户,了解读者对晚报的意见和建议,定期反馈回编辑部。记者深入基层,搜集的新闻线索多了,采写回的新鲜感人的稿件多了,得到社区居民的信任肯定多了,得出的体会是“脚底板下出文章”、“新闻的感染力是靠细节来表现的,不是靠大脑的思维定式去想象的,而细节是要靠记者动手去挖掘的。挖掘新闻的细节,方法只有一个——走出去!”、“记者要走在路上,否则就看不到路边的风景”等等。
关于转——别把自己当作“王”
作为一名记者,无论是哪级媒体,如果坐在办公室里,打开电子邮箱,查收通讯员的来稿,或者拿一叠格式化的简报、文件搞“拿来主义”,甚至打一个电话就“闭门造车”,那么,这样的“板凳记者”永远都拿不出一篇像样的新闻稿件来。
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之前,《黄河晚报》就多次发起记者行动,搞体验式新闻采访。比如,和环卫工人一起扫大街、和邮递员一起发行报刊、和建筑工人一起上工地、和交警一起上路执勤……把新闻的触角延伸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人。
在“走转改”活动中,《黄河晚报》开展经常性的“记者行动”,让记者走进各行各业,亲身体验那些坚守在艰险、特殊岗位上的普通劳动者的工作和生活,在感动中抒写“体验式新闻”,真实再现所见、所闻、所感,收到了感动读者、促进社会和谐的良好效果。
——安排记者分别随110、119出警,随120出诊,采写了《元宵夜,我在市医院120急救中心》《我在110指挥中心的不眠之夜》《我与派出所民警一起值夜班》等生动感人的报道。安排记者体验男幼教、男护士、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戒毒所工作者等特殊人群的工作、生活,获得了大量新鲜、感人的新闻素材。
——针对社会焦点、热点,开展大型“记者体验”活动。如:临河郊区出现“抢种房”风潮时,晚报及时派出精干记者,跟随执法部门现场执法,采写了《阻击“种房”》;农民群众反映卖番茄难时,晚报记者随茄农从采摘番茄、装车运输到彻夜排队、进厂交售,进行全程体验,采写通版体验式新闻《农民卖番茄究竟有多难?》,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参与体验新闻采访的记者有个共识:记者是“无冕之王”,但千万不要把自己当“王”,转变工作作风才能换得优秀作品。
关于改——用群众的语言展现群众生活
用老百姓的话,写老百姓的事儿,等于和老百姓直接“对话”。
如《我和装卸工卸磷矿》这篇报道发表后,装卸工在报道里看见了“罐罐茶”这些字眼,看到了文章是用他们唱过的一段秦腔开头的,觉得很有“亲和力”。说实话,临河有很多外来民工,“罐罐茶”、秦腔在这个城市里并不陌生,而记者却是第一次听说、第一次用到这两个词。这也再次证明,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才能写出实在的东西。
如果不是拿“白描”、“写实”的手法来再现老百姓身边的事儿,不是用老百姓的语言表达他们的心声,而是拿一口“娘娘腔”、“官调调”的口吻来再现老百姓的生活,就起不到“对话效应”。
《黄河晚报》通过脚踏实地“走转改”,开阔了新闻视野,拓展了新闻资源,使采自基层工作和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稿件日益增多,报纸的贴近性、可读性明显增强。直接参与“走转改”的记者们,实现了记者工作的还原,学会了使用老百姓的语言反映老百姓的生活。
(作者单位:巴彦淖尔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