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思维主要包括数和形的概括和推理能力以及可逆、互补、补偿、相对、关联、对应、转换等等思考方式。如何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呢?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发展 教学质量
一、辨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我所提出的部分与整体,只代表整体和整体中的部分的基数。因为部分与整体关系是数学概念和运算内容的一种本质的内在联系。整体包含部分,部分被包含于整体,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一。如平行四边形是一个整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部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在讲四边形时,四边形是一个整体,它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个部分图形。这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决定了整体可分解为部分,部分能合并为整体。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分与合,是思维的分析综合活动的客观基础。
二、寓辩证思维于形象教学
辩证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辩证地思考客观世界中数和形的各种关系,无疑是教学思维中的主要部分。根据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和儿童知识的特点,教材中分别编写了一与多、分与合、相等与不相等、分解与组合、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平行与相交、精确与近似、具体与抽象、常量与变量的十对对立统一矛盾。如从一年级就用“4+8与7+5”是“=”相等的,而“4+8与7+2”是 “≠”不等的罗辑思维在人脑中反映,并在以后各年级逐步加强。
三、加强思考性训练
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他需要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训练。义务教材的建构,一方面注意了基本知识的思考性训练,另一方面注意在知识学习的一定段落,对学生进行专项思维训练。如推理、概括、空間、知觉等训练。学生学习数学,一般来说,要经历一个纵向归纳、演绎横向类比、逆向转换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学习的设计上,应注意知识之间不同方向的联系,也就是要注意练习时呈现的系列化内容的层次性,方法的多样化;对数学知识中的基本知识技能,要有基本训练系列,横向训练和纵向训练系列。在训练中,要注意对小学生常用的数学思维,如比较、对应、类比、假设、转换等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转换性训练,可以说是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中心环节。如“学校买了四张桌子和九把椅子,共504元,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引导学生想:怎样转换?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第一,把四张桌子转换为3×4等于12把椅子,504元买12+9=21把,所以,椅子的单价是504÷21=24元,桌子是24×3=72元;第二,把9把椅子转换为9÷3=3张桌子,504元就可买3+4=7张桌子,因而桌子单价是504÷7=72元,椅子单价是72÷3=24元
四、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在教学中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现存的结论,还是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这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呢?
(1)充分利用表现的作用,促使学生更好的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转化。感知操作、表象和概念是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三种心理成分。他们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相互消长的。在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要加强感知操作部分,充分发挥表现的作用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感知操作是一种最易为学生所把握的活动形式,表现是儿童思维从具体过程到抽象的中间环节,它可以使思维活动摆脱对实际操作的依赖,并为概念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2)有意设疑,提高思维的综合能力
在课堂上设问、提问,甚至有意设置疑难,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自己回答和教师指导,排除可能存在带普遍性的思维误区,更加步入正确的思维途径。例如,甲乙两人砌一道3000米的砖墙,甲单独砌十小时可完成,乙单独砌15小时可完成,甲乙两个合砌几小时可以完成?这一应用题就可以设置以下八个疑问来拓展思路:一是合砌的工作时间怎么求?二是这里的工作效率是谁的?三是两人合作的效率,知道吗?四是工作效率等于什么?五是工作总量是多少?六是算式怎样列?七是如果把3000米改成150米、300米、450米,结果怎样?八是为什么把工作总量变成300米、450米、150米后合作工时都是6小时呢?教师这样引入思维方向,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明白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原理。一步一问,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利于启发和深思。
(3)加强一题多解练习,开发学生巨大潜力
一题多解是以不同的论证方法反映条件与结论之间的统一必然联系。它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同一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教学实践表明,交给学生探索不同的阶级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协作精神,诱发学习兴趣,挖掘思维潜能,提高数学素质效果明显。例如:运输队要运3200袋大米,前二天运了全部的1/5,照这样计算,运完这批大米还需多少天?
1.从总工作量出发,用工作问题的方法解答。3200÷(3200x1/5÷2)-2
2.把这种思路转化成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答。1÷(1/5÷2)-2
3.从部分工作量出发,用工作问题的方法解答。3200x(1-1/5) ÷(3200x1/5÷2)
4.把这种思路转化成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答。(1-1/5) ÷(1/5÷2)
5.从总工程量出发,用卑鄙的方法解答。2x[3200÷(3200x1/5)]-2或2x(1÷1/5)-2
6.从部分工作量出发,用卑鄙的方法解答。2x[3200x(1-1/5) ÷(3200x1/5)]或2x[(1-1/5) ÷1/5]
谁还会别的算法?2÷1/5-2
哪种算法,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一题多解,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的有效措施,重视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而且还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思维发展 教学质量
一、辨析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我所提出的部分与整体,只代表整体和整体中的部分的基数。因为部分与整体关系是数学概念和运算内容的一种本质的内在联系。整体包含部分,部分被包含于整体,这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之一。如平行四边形是一个整体,长方形和正方形是部分,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在讲四边形时,四边形是一个整体,它包括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个部分图形。这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决定了整体可分解为部分,部分能合并为整体。这种部分与整体的分与合,是思维的分析综合活动的客观基础。
二、寓辩证思维于形象教学
辩证逻辑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辩证地思考客观世界中数和形的各种关系,无疑是教学思维中的主要部分。根据小学数学的知识内容和儿童知识的特点,教材中分别编写了一与多、分与合、相等与不相等、分解与组合、变与不变、有限与无限、平行与相交、精确与近似、具体与抽象、常量与变量的十对对立统一矛盾。如从一年级就用“4+8与7+5”是“=”相等的,而“4+8与7+2”是 “≠”不等的罗辑思维在人脑中反映,并在以后各年级逐步加强。
三、加强思考性训练
数学思维是一种特殊的能力,他需要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训练。义务教材的建构,一方面注意了基本知识的思考性训练,另一方面注意在知识学习的一定段落,对学生进行专项思维训练。如推理、概括、空間、知觉等训练。学生学习数学,一般来说,要经历一个纵向归纳、演绎横向类比、逆向转换的学习过程。因此,在学习的设计上,应注意知识之间不同方向的联系,也就是要注意练习时呈现的系列化内容的层次性,方法的多样化;对数学知识中的基本知识技能,要有基本训练系列,横向训练和纵向训练系列。在训练中,要注意对小学生常用的数学思维,如比较、对应、类比、假设、转换等方法的训练。尤其是转换性训练,可以说是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中心环节。如“学校买了四张桌子和九把椅子,共504元,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引导学生想:怎样转换?一张桌子和三把椅子的价钱正好相等,第一,把四张桌子转换为3×4等于12把椅子,504元买12+9=21把,所以,椅子的单价是504÷21=24元,桌子是24×3=72元;第二,把9把椅子转换为9÷3=3张桌子,504元就可买3+4=7张桌子,因而桌子单价是504÷7=72元,椅子单价是72÷3=24元
四、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在教学中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现存的结论,还是促使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这是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呢?
(1)充分利用表现的作用,促使学生更好的从生动的直观向抽象的思维转化。感知操作、表象和概念是学生认知活动中的三种心理成分。他们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调节、相互消长的。在低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中,要加强感知操作部分,充分发挥表现的作用来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感知操作是一种最易为学生所把握的活动形式,表现是儿童思维从具体过程到抽象的中间环节,它可以使思维活动摆脱对实际操作的依赖,并为概念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
(2)有意设疑,提高思维的综合能力
在课堂上设问、提问,甚至有意设置疑难,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生通过自己回答和教师指导,排除可能存在带普遍性的思维误区,更加步入正确的思维途径。例如,甲乙两人砌一道3000米的砖墙,甲单独砌十小时可完成,乙单独砌15小时可完成,甲乙两个合砌几小时可以完成?这一应用题就可以设置以下八个疑问来拓展思路:一是合砌的工作时间怎么求?二是这里的工作效率是谁的?三是两人合作的效率,知道吗?四是工作效率等于什么?五是工作总量是多少?六是算式怎样列?七是如果把3000米改成150米、300米、450米,结果怎样?八是为什么把工作总量变成300米、450米、150米后合作工时都是6小时呢?教师这样引入思维方向,学生在思考过程中,明白被除数、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原理。一步一问,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利于启发和深思。
(3)加强一题多解练习,开发学生巨大潜力
一题多解是以不同的论证方法反映条件与结论之间的统一必然联系。它能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对同一题进行多角度思考。教学实践表明,交给学生探索不同的阶级方法,有利于学生的协作精神,诱发学习兴趣,挖掘思维潜能,提高数学素质效果明显。例如:运输队要运3200袋大米,前二天运了全部的1/5,照这样计算,运完这批大米还需多少天?
1.从总工作量出发,用工作问题的方法解答。3200÷(3200x1/5÷2)-2
2.把这种思路转化成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答。1÷(1/5÷2)-2
3.从部分工作量出发,用工作问题的方法解答。3200x(1-1/5) ÷(3200x1/5÷2)
4.把这种思路转化成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答。(1-1/5) ÷(1/5÷2)
5.从总工程量出发,用卑鄙的方法解答。2x[3200÷(3200x1/5)]-2或2x(1÷1/5)-2
6.从部分工作量出发,用卑鄙的方法解答。2x[3200x(1-1/5) ÷(3200x1/5)]或2x[(1-1/5) ÷1/5]
谁还会别的算法?2÷1/5-2
哪种算法,最好好在什么地方?
一题多解,它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的有效措施,重视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而且还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