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更加显著。在全球化的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之下,以尊重自然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日益深入人心,风景园林建设事业也随之兴起并蓬勃发展。目前国内的生态设计大部分都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所谓的“生态设计”也就是努力去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地率。不管是在学校、设计单位、房地产行业还是政府部门,都对生态设计存在一股盲目的追逐热情。本文就生态学设计概念以及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设计;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近年来,人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从生态角度讲,园林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一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概念
1生态设计
“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種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风景园林生态设计
风景园林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二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大型植物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2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1)植物材料的选择
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园林,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选用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3)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要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应考虑到植物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各树种间和草木间群落的稳定性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树木间的生化相克和对人体产生过敏或有碍健康的各种问题都应考虑周全。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除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应考虑植物相生相克性、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整体功能性的发挥等都是配置园林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暴发,常绿与落叶树种分隔栽植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耐阴灌木树种与喜光乔木树种配植,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3保护并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
(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所以保护和利用当地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植被等因素。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4利用现有及再生的材料和资源
生态学中,有一原理叫做循环再生原理,即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并贯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始终,生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5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是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
三结束语
总之,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是要把人与自然、环境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表达了人类渴望与自然亲近、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生态设计手法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在这些设计手法中得以表达。无论过程或结果,无论表象或本质,它们都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欧百钢.对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6(2).
[2] 谢绮云.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4) .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设计;风景园林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 言:近年来,人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从生态角度讲,园林景观设计应尽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尽量得以补偿。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原则应用的最终目的是:与良好的生态过程协调,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而产出达到最大。
一风景园林生态设计概念
1生态设计
“设计”是一种将人的某種目的或需要转换为具体的物理形式或表达方式的过程。它是人类有意识塑造物质、能量和过程以满足预想的需要与欲望心。著名景观设计师斯图亚特•考恩认为:“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保持营养和水循环,维持植物生存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2风景园林生态设计
风景园林是人们在城市中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在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人类处于设计者、使用者和管理者的地位。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建筑、植物和水体、具有很大的人工成分,维持它正常运转的能源、物质均来自于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所以说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不稳定性。无论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财富,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循环。
二生态学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以循环为主的水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从生态因素方面对水的处理一般集中在水质的清洁、地表水循环、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水的动态流动以及水资源的节约利用等方面。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充分利用大型植物自然净化能力净化污水,并在此过程中促进大型动植物生长,增加绿化面积和野生动物栖息地,有利于良性生态环境的建设。
2以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为理论的植物配置的设计
(1)植物材料的选择
提高城市园林植物生态功能,应尽可能地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对于构建城市生态园林,充分发挥植物的生态效应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在植物材料选择时,应该因地制宜,发挥不同植物的各自优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生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进行相应的选择。
(2)选用生态效益高的植物
不同的树种其生态作用和效益也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植物造景的生态效益就必须选择那些与各种污染气体相对应的抗性树种和生态效益较高的树种。
(3)遵从生物多样性原理,模拟自然群落的植物配置
建设城市生态园林要充分利用生态学原理,应考虑到植物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各树种间和草木间群落的稳定性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树木间的生化相克和对人体产生过敏或有碍健康的各种问题都应考虑周全。不同植物配置在一起除考虑不同功能区的条件外,还应考虑植物相生相克性、阴阳性、观赏性,病虫害的交叉性,以及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整体功能性的发挥等都是配置园林植物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和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暴发,常绿与落叶树种分隔栽植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耐阴灌木树种与喜光乔木树种配植,在增加土地利用率的同时,显著提高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3保护并利用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设计,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或尽量少受人类的干扰,现有场地往往经过了很长的时间,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动植物生态系统。在景观改造时,根据生态平衡原理,要充分的保护利用,尊重场地原有的自然环境的生态特征,尽可能将原有的有价值的自然生态要素保留下来并加以利用,组织到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去。
(1)利用当地的乡土资源
乡土资源是指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它们是最能适应当地大气候生态环境的植物群体。除此之外使用乡土物种的管理和维护成本最少,能促使场地环境自生更新、自我养护。所以保护和利用当地特性物种也是时代对风景园林设计师的伦理要求。
(2)尊重场所自然演进过程
现代人的需要可能与历史上该场所中的人的需要不尽相同。因此,为场所而设计常常不会模仿和拘泥于传统的形式。但是从生态学理论来看,新的设计形式仍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依据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植被等因素。设计的过程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健康。作为风景园林设计者应尽量保留原场所的自然特征,如泉水、溪流、造型树、已有地被、名树、古木、水、地形等,这是对自然的内在价值的认识和尊重,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资成本,又能避免为了过分追求形式的美感,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
4利用现有及再生的材料和资源
生态学中,有一原理叫做循环再生原理,即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并贯穿于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始终,生态的风景园林设计要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新材料的需求,减少对生产材料所需的能源的索取。
5土壤的设计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在设计中选择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就显得很重要。主要是考虑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分析植物的生态学习性,选择适宜植物生长的土质。常规做法是将不适合或者污染的土壤换走,或在上面直接覆盖好土以利于植被生长,或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全面技术处理。采用生物疗法,处理污染土壤,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增加微生物的活动,种植能吸收有毒物质的植被,使土壤情况逐步改善。
三结束语
总之,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是要把人与自然、环境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表达了人类渴望与自然亲近、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生态设计手法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在这些设计手法中得以表达。无论过程或结果,无论表象或本质,它们都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之间生态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1] 欧百钢.对我国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6(2).
[2] 谢绮云.生态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