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猪流行性腹泻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指出该病发病的原因,提出防治的措施,以减少猪只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
关键词 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生原因;饲养管理;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75-01
猪流行性腹泻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猪病,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该病一般在温度较低时(冬季和春季)容易发生。发病后的猪只生长速度变慢、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猪只大面积死亡,是影响养猪业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1-2]。
1 流行病学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特别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尤其以哺乳仔猪严重。母猪的发病率在15%~80%。该病主要在冬季和早春发生,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该病的高发期。临床实践中,常常是有一头猪发病后,同圈或邻圈的猪在1周内相继发病,传播快,发病率高,2~3周后症状可缓解。病毒多经发病猪的粪便排出,运输车辆、饲养员的鞋子或其他带病毒的动物,均可作为传播媒介。猪流行性腹泻病可单一发生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近来有猪流行性腹泻病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报道[3-4]。
2 仔猪性流行性腹泻的原因
2.1 病毒性腹泻
引起猪腹泻的病毒较多,如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性腹泻(PED)、轮状病毒病、猪瘟(HC)、断奶后多系统衰竭障碍综合征(PMWS)等。
2.2 细菌性腹泻
造成猪细菌性腹泻的主要有大肠杆菌病(黄痢、白痢)、沙门氏杆菌病、红痢(梭菌性肠炎)、猪痢疾(血痢)等。
2.3 寄生虫性腹泻
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有球虫病、蛔虫性腹泻、鞭虫性腹泻、结肠小袋纤毛虫性腹泻、弓形体病等。
2.4 其他
缺铁性白痢、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白痢等。
3 防治措施
3.1 日常管理
(1)当温度降低时,幼猪由于抵抗力弱,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致病菌,导致出现腹泻的现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当温度降低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圈舍温度,减少发病率。常见的保温方式主要有空调、红外线灯、加热盘等。
(2)及时进行消毒,消灭病源。在实际生产中,要定期对猪栏、猪舍进行消毒,保持猪舍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状况,能够有效降低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
(3)做好仔猪的断奶工作。断奶时仔猪容易出现拉稀现象。要根据仔猪的生长状况和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断奶时间。生长状况良好、管理水平较好的仔猪可以提前断奶。生长状况不良,管理跟不上的情况下应适当推迟仔猪断奶时间。生产实际表明,采用去母留仔的方法进行断奶,能够减少仔猪因断奶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
3.2 做好仔猪饲喂工作
(1)仔猪在断奶时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是仔猪对饲喂的日粮发生了暂时性过敏。因此,在日粮饲喂的过程中,要避免直接由哺乳期进入日粮饲喂期。可以在断奶前就给仔猪少量饲喂饲料,使其对饲料产生耐受性,避免断奶后产生暂时性过敏,减少断奶腹泻的发生。
(2)仔猪发生腹泻时,不能随意限食和断食。实际生产中,一旦仔猪发生腹泻,许多养殖户就盲目进行限食和断食,造成仔猪营养不良,导致其生长受限。
(3)补食人工口服补液。猪发生腹泻,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排出体外,会打破机体正常的电解液和水平衡,造成仔猪脱水和酸中毒,导致死亡。在实际生产中,一旦仔猪出现腹泻现象,应该及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提高成活率。
(4)充分的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于仔猪吸收和消化。母乳中还含有特有的免疫蛋白,能够提高自主的抵抗力和免疫水平。因此,在喂养的过程中,要确保仔猪在出生后1 h内吃到初乳。促进仔猪正常发育,增强其抵抗力,避免仔猪腹泻的发生。
(5)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3.3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一是冲洗猪舍时,避免用水直接冲洗发病猪只,以免引起体温高的患猪产生应激而死亡。二是对发病猪场内即将断奶的仔猪,延长哺乳时间;保育期间仔猪严禁转群,并尽量减少注射各种疫苗,可推迟至65日龄注射,但需使母猪处于高免状态。
3.4 做好预防工作
(1)做好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是预防传染病腹泻最好的方法。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猪瘟、伪狂犬、K88K99基因双价工程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苗免疫,冬春季做好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同时供给仔猪充分的初乳和母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
(2)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土霉素、利高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药物。
(3)母猪产前、产后连续饲喂7 d止痢王(白头翁散),仔猪出生后口服毒痢金刚口服液1 mL/头,然后再吃母乳,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
(4)补铁、补硒。仔猪出生后3 d内应补铁,注射铁剂180 mg/头,防止发生仔猪贫血,缺硒地区还可通过亚硒酸钠补硒,以增强仔猪抵抗力。
3.5 治疗措施
对8~13日龄的呕吐腹泻猪用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碱或硫酸新霉素,温热39 ℃左右进行灌服,每天4~5次,以确保不脱水为原则。同时采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可将VC银翘散2 kg 多糖素1 kg 毒痢头孢1 kg拌入1 t饲料喂食,5 d后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也可对病猪进行三病联治肌肉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0.1 mL/kg·体重 双簧连注射液0.2 mL/kg·体重,2次用药即可。
4 参考文献
[1] 喻正军,张从林,李增强,等.当前猪腹泻病防控策略探讨[J].养猪,2013(1):110-112.
[2] 刘军.黑龙江省绥棱县仔猪腹泻的调查报告[J].养殖技术顾问,2013(1):74-75.
[3] 姜汹,刘国文,马明筠.浅谈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1):81.
[4] 李秀生.2011—2012年度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病情况及防控措施[J].今日养猪业,2013(1):15-16.
关键词 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生原因;饲养管理;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6-0275-01
猪流行性腹泻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猪病,引起该病的原因较多。该病一般在温度较低时(冬季和春季)容易发生。发病后的猪只生长速度变慢、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容易继发其他传染病。如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猪只大面积死亡,是影响养猪业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1-2]。
1 流行病学分析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可在猪群中持续存在,各种年龄的猪都易感染。特别是1~3月龄的仔猪更为常见,尤其以哺乳仔猪严重。母猪的发病率在15%~80%。该病主要在冬季和早春发生,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为该病的高发期。临床实践中,常常是有一头猪发病后,同圈或邻圈的猪在1周内相继发病,传播快,发病率高,2~3周后症状可缓解。病毒多经发病猪的粪便排出,运输车辆、饲养员的鞋子或其他带病毒的动物,均可作为传播媒介。猪流行性腹泻病可单一发生或与猪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近来有猪流行性腹泻病与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的报道[3-4]。
2 仔猪性流行性腹泻的原因
2.1 病毒性腹泻
引起猪腹泻的病毒较多,如传染性胃肠炎(TGE)、流行性腹泻(PED)、轮状病毒病、猪瘟(HC)、断奶后多系统衰竭障碍综合征(PMWS)等。
2.2 细菌性腹泻
造成猪细菌性腹泻的主要有大肠杆菌病(黄痢、白痢)、沙门氏杆菌病、红痢(梭菌性肠炎)、猪痢疾(血痢)等。
2.3 寄生虫性腹泻
寄生虫性腹泻主要有球虫病、蛔虫性腹泻、鞭虫性腹泻、结肠小袋纤毛虫性腹泻、弓形体病等。
2.4 其他
缺铁性白痢、日粮抗原过敏性腹泻、酶和胃酸不足性白痢等。
3 防治措施
3.1 日常管理
(1)当温度降低时,幼猪由于抵抗力弱,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致病菌,导致出现腹泻的现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当温度降低时,要及时采取措施,保证圈舍温度,减少发病率。常见的保温方式主要有空调、红外线灯、加热盘等。
(2)及时进行消毒,消灭病源。在实际生产中,要定期对猪栏、猪舍进行消毒,保持猪舍良好的通风和卫生状况,能够有效降低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
(3)做好仔猪的断奶工作。断奶时仔猪容易出现拉稀现象。要根据仔猪的生长状况和管理水平确定合理的断奶时间。生长状况良好、管理水平较好的仔猪可以提前断奶。生长状况不良,管理跟不上的情况下应适当推迟仔猪断奶时间。生产实际表明,采用去母留仔的方法进行断奶,能够减少仔猪因断奶引起的应激反应,降低仔猪流行性腹泻发病率。
3.2 做好仔猪饲喂工作
(1)仔猪在断奶时发生腹泻的主要原因是仔猪对饲喂的日粮发生了暂时性过敏。因此,在日粮饲喂的过程中,要避免直接由哺乳期进入日粮饲喂期。可以在断奶前就给仔猪少量饲喂饲料,使其对饲料产生耐受性,避免断奶后产生暂时性过敏,减少断奶腹泻的发生。
(2)仔猪发生腹泻时,不能随意限食和断食。实际生产中,一旦仔猪发生腹泻,许多养殖户就盲目进行限食和断食,造成仔猪营养不良,导致其生长受限。
(3)补食人工口服补液。猪发生腹泻,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排出体外,会打破机体正常的电解液和水平衡,造成仔猪脱水和酸中毒,导致死亡。在实际生产中,一旦仔猪出现腹泻现象,应该及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提高成活率。
(4)充分的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易于仔猪吸收和消化。母乳中还含有特有的免疫蛋白,能够提高自主的抵抗力和免疫水平。因此,在喂养的过程中,要确保仔猪在出生后1 h内吃到初乳。促进仔猪正常发育,增强其抵抗力,避免仔猪腹泻的发生。
(5)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
3.3 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
一是冲洗猪舍时,避免用水直接冲洗发病猪只,以免引起体温高的患猪产生应激而死亡。二是对发病猪场内即将断奶的仔猪,延长哺乳时间;保育期间仔猪严禁转群,并尽量减少注射各种疫苗,可推迟至65日龄注射,但需使母猪处于高免状态。
3.4 做好预防工作
(1)做好疫苗免疫。疫苗免疫是预防传染病腹泻最好的方法。在养殖过程中要做好猪瘟、伪狂犬、K88K99基因双价工程苗、仔猪副伤寒弱毒苗免疫,冬春季做好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苗免疫,同时供给仔猪充分的初乳和母乳,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
(2)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土霉素、利高霉素、磺胺二甲基嘧啶等药物。
(3)母猪产前、产后连续饲喂7 d止痢王(白头翁散),仔猪出生后口服毒痢金刚口服液1 mL/头,然后再吃母乳,可有效防止仔猪腹泻。
(4)补铁、补硒。仔猪出生后3 d内应补铁,注射铁剂180 mg/头,防止发生仔猪贫血,缺硒地区还可通过亚硒酸钠补硒,以增强仔猪抵抗力。
3.5 治疗措施
对8~13日龄的呕吐腹泻猪用口服补液盐拌土霉素碱或硫酸新霉素,温热39 ℃左右进行灌服,每天4~5次,以确保不脱水为原则。同时采用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可将VC银翘散2 kg 多糖素1 kg 毒痢头孢1 kg拌入1 t饲料喂食,5 d后会收到比较好的效果。也可对病猪进行三病联治肌肉注射:30%氟苯尼考注射液0.1 mL/kg·体重 双簧连注射液0.2 mL/kg·体重,2次用药即可。
4 参考文献
[1] 喻正军,张从林,李增强,等.当前猪腹泻病防控策略探讨[J].养猪,2013(1):110-112.
[2] 刘军.黑龙江省绥棱县仔猪腹泻的调查报告[J].养殖技术顾问,2013(1):74-75.
[3] 姜汹,刘国文,马明筠.浅谈仔猪腹泻疾病的防治措施[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3(1):81.
[4] 李秀生.2011—2012年度哺乳仔猪腹泻的发病情况及防控措施[J].今日养猪业,2013(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