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下,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幕后导演。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开展综合化策略的探索,引导学生主动感悟场景,创设情境教育模式,赋予新知识新意义。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新模式教学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过程中,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以及新的评价机制,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理解和适应这些新事物。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笔者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因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笔者更要责无旁贷地以一种新的姿态投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断转变思想和观念,不断探索新方法,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注入新教学理念,开展综合化策略的探索
1.形成语文综合性的知识体系
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综合化,不仅要追求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技能的整合,而且要提倡多学科联系、跨领域学科联系的教学目标。这就为语文学科渗透其他学科教育、加强社会人文教育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保障,也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开辟了空间和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带领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所具备的特点──综合性,告诉学生学习过程不能死板,而要生动化、灵活化、形象化、媒体辅助化、立体化等。比如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认为学习的内容不外乎就是读读,说说,写写,然后理解理解罢了。其实不然,诗歌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诗歌表达的意境,描述一下作者的胸怀。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让学生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建立各种人文学科之间知识综合的横向联系
语文是文字语言的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并渗透到其他的学科之中。然而,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却过于强调学科的外在表现层位,把语文学习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使得学习内容变得很有限。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建立起广泛而实质性的横向联系。为此,语文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和历史、艺术、思政等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在讲述语文知识的同时,将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进来,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来丰富语文学科教学的知识内涵。
比如,在进行《三顾茅庐》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能够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地教学,可将课文内容与历史事件链接起来,以讲解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不断渗透、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并树立起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语文教学教案所涉及的东西,而要引入更多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知识。
二、语文教学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感悟场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讲授课程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主动思考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力,大脑智力活动能够快速达到一个最佳激活状态;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
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内容从适当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抓住当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捕捉现实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教材中的影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到社会风俗习惯、人文文化等。
三、语文教学应创设情境教育模式,赋予新知识新意义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如此一来,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利用生动的影像和绘声绘色的图片,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联想,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如在进行材料作文讲解学习时,播放《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实事记录》《新闻早知道》《质量万里行》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形象地表达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接触的社会生活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概念认识,同时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判断能力。(下转第182页)
语文教学应创设情境教育模式,以此展现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实施性、贯穿性和实践性的引导。
四、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幕后导演
语文教师的角色相当于一个档案管理员。教学的过程就像图书馆的书架,管理员对一个书架要进行知识的构建和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多数情况下是跟着教师的指引前进的,教师使用良好的引导方式和富有吸引力的讲课方式可以正确引导学习者。
教师是传授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教师需帮助学生分析判断,使得学生的意义建构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在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由“以教授知识为主”向“以指导、辅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转变,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思维和发挥灵感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爱因斯坦关于教育和学习,曾经说过这么几句话:“用专业知识来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几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语文的教育目的不应该是传统教学所描述的那样,教师除了要讲述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加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意在培养中学生认识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塑造完美理性的人性,创造合理完美的人生。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幕后导演。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开展综合化策略的探索,引导学生主动感悟场景,创设情境教育模式,赋予新知识新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09).
[2]操永华.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新课程(教师),2010,(09).
[3]李军华.“慢慢走”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J].中学语文,2010,(21).
[4]黄英猛.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5]彭转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易走入的三个误区[J].甘肃教育,2011,(08).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新模式教学
在高中语文新课改的过程中,面对新课改带来的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以及新的评价机制,我们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理解和适应这些新事物。作为一名多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笔者深刻感受到新课改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因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笔者更要责无旁贷地以一种新的姿态投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断转变思想和观念,不断探索新方法,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发展。
一、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注入新教学理念,开展综合化策略的探索
1.形成语文综合性的知识体系
现阶段,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追求的是综合化,不仅要追求听、说、读、写等多种语文技能的整合,而且要提倡多学科联系、跨领域学科联系的教学目标。这就为语文学科渗透其他学科教育、加强社会人文教育以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提供了保障,也为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开辟了空间和途径。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带领学生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程所具备的特点──综合性,告诉学生学习过程不能死板,而要生动化、灵活化、形象化、媒体辅助化、立体化等。比如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传统的语文教学认为学习的内容不外乎就是读读,说说,写写,然后理解理解罢了。其实不然,诗歌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审美,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如学习《沁园春·雪》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已的语言来描述一下诗歌表达的意境,描述一下作者的胸怀。通过这种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能让学生领略诗情画意,感受其意境美。通过反复吟诵,联想品味,既提高了学生的欣赏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抒发的强烈情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2.建立各种人文学科之间知识综合的横向联系
语文是文字语言的学科,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它的内容包罗万象,并渗透到其他的学科之中。然而,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却过于强调学科的外在表现层位,把语文学习封闭在狭小的空间里,使得学习内容变得很有限。要想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让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建立起广泛而实质性的横向联系。为此,语文教学内容可以适当和历史、艺术、思政等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在讲述语文知识的同时,将其他学科内容渗透进来,吸收其他学科的内容,来丰富语文学科教学的知识内涵。
比如,在进行《三顾茅庐》的教学时,教师为了能够更加形象、更加深刻地教学,可将课文内容与历史事件链接起来,以讲解历史故事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在不断渗透、巩固学生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并树立起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所以,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语文教学教案所涉及的东西,而要引入更多其他相关学科的内容知识。
二、语文教学要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感悟场景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所讲授课程的内容,为学生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主动思考来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力,大脑智力活动能够快速达到一个最佳激活状态;另外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联系,在实际运用中学习语文。
高中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根据教材的内容从适当的角度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兴奋点和兴趣点,抓住当代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讲授教学内容的同时,不断捕捉现实生活中充满趣味的现象,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们要从大千世界中寻觅、捕捉教材中的影子,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到社会风俗习惯、人文文化等。
三、语文教学应创设情境教育模式,赋予新知识新意义
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模式,如此一来,教学内容所涉及到的情境可以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利用生动的影像和绘声绘色的图片,形象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联想,唤醒学生长期记忆中的相关知识、经验或表象,从而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如在进行材料作文讲解学习时,播放《焦点访谈》《新闻联播》《实事记录》《新闻早知道》《质量万里行》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形象地表达学生学习生活和日常接触的社会生活的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事物的概念认识,同时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判断能力。(下转第182页)
语文教学应创设情境教育模式,以此展现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教材、新的评价机制等,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较强实施性、贯穿性和实践性的引导。
四、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幕后导演
语文教师的角色相当于一个档案管理员。教学的过程就像图书馆的书架,管理员对一个书架要进行知识的构建和引导。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多数情况下是跟着教师的指引前进的,教师使用良好的引导方式和富有吸引力的讲课方式可以正确引导学习者。
教师是传授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教师需帮助学生分析判断,使得学生的意义建构在一个正确的轨道上进行。
在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由“以教授知识为主”向“以指导、辅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转变,由舞台上的主角变成幕后导演,成为学生建构思维和发挥灵感的帮助者、指导者。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过程,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爱因斯坦关于教育和学习,曾经说过这么几句话:“用专业知识来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几句话说得很有道理。语文的教育目的不应该是传统教学所描述的那样,教师除了要讲述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增加知识,提高审美能力。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目的就是意在培养中学生认识美和感受美的能力,能够在学习中塑造完美理性的人性,创造合理完美的人生。教师是学生的引领者,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幕后导演。高中语文教学应该适应社会的发展,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开展综合化策略的探索,引导学生主动感悟场景,创设情境教育模式,赋予新知识新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晓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0,(09).
[2]操永华.试论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审美教育[J].新课程(教师),2010,(09).
[3]李军华.“慢慢走”在新课改教学实践中[J].中学语文,2010,(21).
[4]黄英猛.高中语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09).
[5]彭转旺.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易走入的三个误区[J].甘肃教育,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