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选香水,没想过别人怎么样,气味是太私人的东西,一天到晚都要闻到,不是自己喜欢的还真不行。香奈儿5号的广告,虽然也使我一次次未能免俗地心向往之,但不是我那一款,我嫌它女性的感觉太浓郁,过于强调性别,会有一种不洁感,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它“臭臭的”,大概就是那种原始的雌性动物的感觉。
像我挚爱格子和条纹一样,我更喜欢清新一点的味道,安妮宝贝文中动辄提到“青草味道”的香水,很像我的口味,可是那香水是什么牌子的哪一款,她没说,我也没有机会问。
早年喜欢过GUCCI的“嫉妒”,不是很“青草”,但没有大多香水都有的缠人的甜媚。在小城的一家小店里遇到,一见钟情,那时收入很少,只买了10ML一小瓶的试用装,倒是用了很久,只剩一个空瓶子了,还是很喜欢。
终于狠狠心去本市最豪华的商场买一瓶正装的,售货员向我推荐它的升级版:“嫉妒我”,金色的瓶子改成了粉红色,味道跟从前亦有很大变化,只是香水专柜前向来很香,乱七八糟的味道掺在一起,也闻不出所以然,昏头昏脑地就买了一瓶回去,带回去就发现了,“嫉妒我”的味道要比“嫉妒”妖娆得多,想想也是,“嫉妒”固然不美好,却也是人类一种真实深刻的情绪,碰到有力者,还能搞出伟大的悲剧来,比如“奥德赛”,而“嫉妒我”呢,一听就是撒娇卖俏,诱惑的笑容对着镜头,无端就有几分廉价。
可是,刚刚斥巨资买了这么一瓶,以我自律自省的品质,当然不好意思再去买一瓶,直到很久之后,某日上街,突然心血来潮,跑到商场里买了两瓶“嫉妒”——另一瓶给我妈,我妈是个朴实的妇女,但我想,好东西总是人人都喜欢的。
以为自己一定是喜欢的,都没有试闻下小样,特别爽利地叫售货员开票、付钱、装包里带走。到家一拆开,发现怎么着,都不是记忆里的味道,我独自反复品味,还是不能找到喜欢它的感觉。
有点儿像喜欢一个人,狭路相逢时心中惊悸,然他打来电话,对着话筒,竟然平静如面对一个公事咨询者,随口敷衍几句后挂下电话。扪心自问外加再三反刍,都想不起当年喜欢他的理由。
遭遇“嫉妒”这种命运的,还有迪奥的“真我”,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的热爱它啊,倒不是它那的“美人”瓶身,我说过了,我不爱好太女性化的东西,那重重叠叠金色“高领”,也让我这个大头有排斥感——大头是不可以穿高领的。但是那味道真是好闻,虽然也很女性,但女性得清澈,有点儿像那种好女人,很温柔很妩媚,但也很干净。
我买过两只试用装,那回老公的同事去香港,托他稍一瓶50ML的正装,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终于盼得那人归来,老公带回家的,却是一瓶迪奥的“快乐之源”。让老公去换,得到的回答是,很多人找他带东西,带乱了,换不回来了。
只好认了,可是,不管我怎么劝说自己,都不能让自己喜欢上那味道。它既然标榜“快乐之源”,可见味道非常之性感,非常冲,沉而腻,还有点儿古怪,也许这样才够刺激,可是我闻了只觉得头晕。如同早年在电视上看到那位女作家九丹,浓妆艳抹,夸张的大帽子,浑身缀满性感的符号,像那个诗歌的名字“恶之花”,颓废里的生机,格外壮硕,一定有人喜欢,但我的胃口消化不了。
那瓶“快乐之源”在书架上放了很久,每次看到都觉得可惜,也是一小笔银子啊,而且它也在独守空闺,一个娶了不喜欢的女人的男人是否有相似的空洞感?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对方。
后来送了一个亲戚,把不喜欢的东西送人,不是我的风格,不过香水这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既然它一直都在卖,说明有喜欢它的人,我那亲戚没准儿就是,就算不是,也未必像我这么反感。
找别人,尤其是男人带香水,真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我一时去不成香港,要买只能去专柜。可是,我舍得每个季节花上一大笔钱购买事实上并没有多少效果的护肤品,却不舍得买一瓶自己喜欢的香水,是我的消费观念落后,还是像一切还没真正富起来的中国女人那样,花钱的时候,总把别人的目光放在前面?
有一天,亲戚给我打来电话,说送我一个小礼物,就在单位的前台那儿,到单位拿到,拆开包装纸,竟然是一大瓶“真我”。高兴得要命,立即就打开,马上感到不是那么回事。味道还是那个味道,但我的感觉变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拿自己没办法。
像我挚爱格子和条纹一样,我更喜欢清新一点的味道,安妮宝贝文中动辄提到“青草味道”的香水,很像我的口味,可是那香水是什么牌子的哪一款,她没说,我也没有机会问。
早年喜欢过GUCCI的“嫉妒”,不是很“青草”,但没有大多香水都有的缠人的甜媚。在小城的一家小店里遇到,一见钟情,那时收入很少,只买了10ML一小瓶的试用装,倒是用了很久,只剩一个空瓶子了,还是很喜欢。
终于狠狠心去本市最豪华的商场买一瓶正装的,售货员向我推荐它的升级版:“嫉妒我”,金色的瓶子改成了粉红色,味道跟从前亦有很大变化,只是香水专柜前向来很香,乱七八糟的味道掺在一起,也闻不出所以然,昏头昏脑地就买了一瓶回去,带回去就发现了,“嫉妒我”的味道要比“嫉妒”妖娆得多,想想也是,“嫉妒”固然不美好,却也是人类一种真实深刻的情绪,碰到有力者,还能搞出伟大的悲剧来,比如“奥德赛”,而“嫉妒我”呢,一听就是撒娇卖俏,诱惑的笑容对着镜头,无端就有几分廉价。
可是,刚刚斥巨资买了这么一瓶,以我自律自省的品质,当然不好意思再去买一瓶,直到很久之后,某日上街,突然心血来潮,跑到商场里买了两瓶“嫉妒”——另一瓶给我妈,我妈是个朴实的妇女,但我想,好东西总是人人都喜欢的。
以为自己一定是喜欢的,都没有试闻下小样,特别爽利地叫售货员开票、付钱、装包里带走。到家一拆开,发现怎么着,都不是记忆里的味道,我独自反复品味,还是不能找到喜欢它的感觉。
有点儿像喜欢一个人,狭路相逢时心中惊悸,然他打来电话,对着话筒,竟然平静如面对一个公事咨询者,随口敷衍几句后挂下电话。扪心自问外加再三反刍,都想不起当年喜欢他的理由。
遭遇“嫉妒”这种命运的,还有迪奥的“真我”,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的热爱它啊,倒不是它那的“美人”瓶身,我说过了,我不爱好太女性化的东西,那重重叠叠金色“高领”,也让我这个大头有排斥感——大头是不可以穿高领的。但是那味道真是好闻,虽然也很女性,但女性得清澈,有点儿像那种好女人,很温柔很妩媚,但也很干净。
我买过两只试用装,那回老公的同事去香港,托他稍一瓶50ML的正装,盼星星盼月亮似的,终于盼得那人归来,老公带回家的,却是一瓶迪奥的“快乐之源”。让老公去换,得到的回答是,很多人找他带东西,带乱了,换不回来了。
只好认了,可是,不管我怎么劝说自己,都不能让自己喜欢上那味道。它既然标榜“快乐之源”,可见味道非常之性感,非常冲,沉而腻,还有点儿古怪,也许这样才够刺激,可是我闻了只觉得头晕。如同早年在电视上看到那位女作家九丹,浓妆艳抹,夸张的大帽子,浑身缀满性感的符号,像那个诗歌的名字“恶之花”,颓废里的生机,格外壮硕,一定有人喜欢,但我的胃口消化不了。
那瓶“快乐之源”在书架上放了很久,每次看到都觉得可惜,也是一小笔银子啊,而且它也在独守空闺,一个娶了不喜欢的女人的男人是否有相似的空洞感?既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对方。
后来送了一个亲戚,把不喜欢的东西送人,不是我的风格,不过香水这东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既然它一直都在卖,说明有喜欢它的人,我那亲戚没准儿就是,就算不是,也未必像我这么反感。
找别人,尤其是男人带香水,真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我一时去不成香港,要买只能去专柜。可是,我舍得每个季节花上一大笔钱购买事实上并没有多少效果的护肤品,却不舍得买一瓶自己喜欢的香水,是我的消费观念落后,还是像一切还没真正富起来的中国女人那样,花钱的时候,总把别人的目光放在前面?
有一天,亲戚给我打来电话,说送我一个小礼物,就在单位的前台那儿,到单位拿到,拆开包装纸,竟然是一大瓶“真我”。高兴得要命,立即就打开,马上感到不是那么回事。味道还是那个味道,但我的感觉变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我拿自己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