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题概念的界定,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
课题概念的界定:列子文化:列子,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圃田)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有《列子》一书。书中蕴含的崇尚自然、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研究现状述评:文化传承是个大课题,影响着国家的走向,决定着民族的未来,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教育命题、群体命题和时代命题。国学文化已悄然进入校园,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当中,老子、孔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我们身边的历史名人——列子却鲜为人知。目前,列子文化传承与弘扬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列子文化申遗工作正在进行中。传承列子文化,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视察时强调,要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校地处列子故里,列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列子的相关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大多以具体的人物或事物作为载体,用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和民间传说来教育启迪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挖掘列子文化精髓,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传承列子文化,提高国学素养;2.探索传承列子文化新路径,提高教师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研究内容:1.列子文化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列子文化在现有教材中的体现;2.开发列子文化相关校本课程。(1)编写适合小学生的列子文化校本教材;(2)创设具有列子文化气息的特色课堂。
研究方法: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通过查阅有关列子的文献资料,以及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的书籍、资料,对这些书籍和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2.访问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通过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收集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法是市场调查中最基本应用普遍的方法。访问既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访问,也可以采用书面访问。不论哪一种形式的访问,都可以向被调查者收集大量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资料。列子在本地家喻户晓,通过访问请教本地资深老人,获得校本课程的第一手资料,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内容;3.行动研究法: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和研究类型,是由与问题相关的所有人共同参与研究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由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提高研究价值;4.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活动。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阶段目标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阶段(2017年10月9日—2017年11月1日)。在教务处的组织下,经自由报名及学校推荐,成立一支有共同爱好和志向的教科研团队。团队全体成员经过讨论确立研究的课题、内容、目标、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及步骤,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立项申报书。
第二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日—2018年1月1日)。1.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2.理论学习。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列子的相关学说、传统文化教育等理论书籍及论文。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3.搜集整理资料。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及研究成果,请教熟悉列子传说的人,做好开题研究的资料准备;4. 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列子文化知晓率的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1月1日—2018年7月1日)。1.发放、回收调查表。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形成正式的调查分析;2.课题成员需要完成的材料:①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1份;②课题组活动记录2—5份;③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份。针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概括、总结(进行必要的反思),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实施;3.校本教材的编写。将列子思想及学说整编成书;4.将列子文化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阶段(2018年7月1日—2018年10月1日)。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反思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结项要求,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阶段目标: 1.2017年10月9日—2017年11月1日 完成课题申报;2.2017年11月1日—2018年1月1日 进行理论学习、课题内容的调查问卷;3.2018年1月1日—2018年7月1日 完成校本教材《走近列子》绘本;完成“走近列子”诵读比赛;完成列子文化走进美术课堂——剪艺坊作品集,实施列子文化走进体育课堂——精武社;4.2018年7月1日—2018年10月1日 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预期成果:1.校本教材《走近列子》系列绘本;2.课题结题报告。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经费、时间保障等)
学校与列子祠堂毗邻,列子在圃田講学四十余年,去世后葬于圃田。圃田留存很多列子文化的资料,供课题组查阅、运用;当地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对列子的了解颇多,为课题组成员还原列子的生活、文学创作、教书育人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课题组成员都具备大专或本科学历,都曾主持参加过市级课题立项工作,并成功结项,获得市级课题成果。课题申报、立项、结项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都对课题研究有着极高的热情。本课题主要参与者为学校学科带头人,大家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我校建有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为材料的搜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通过校会讨论、研究决定: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在人力的调配,人员的构成,组织的建立,经费的开支,时间的安排等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全方位、多层次的为本课题的开展,成果的取得,提供支持保障,确保研究工作正常。
课题概念的界定:列子文化:列子,名御寇,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圃田)人。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有《列子》一书。书中蕴含的崇尚自然、淡泊名利、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校本课程:也称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研究现状述评:文化传承是个大课题,影响着国家的走向,决定着民族的未来,是摆在每一个中国人面前的教育命题、群体命题和时代命题。国学文化已悄然进入校园,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当中,老子、孔子……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我们身边的历史名人——列子却鲜为人知。目前,列子文化传承与弘扬已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列子文化申遗工作正在进行中。传承列子文化,是教育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视察时强调,要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校地处列子故里,列子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列子的相关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大多以具体的人物或事物作为载体,用富有哲理的寓言故事和民间传说来教育启迪学生,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典型性和情境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非常切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1.挖掘列子文化精髓,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传承列子文化,提高国学素养;2.探索传承列子文化新路径,提高教师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形成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研究内容:1.列子文化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列子文化在现有教材中的体现;2.开发列子文化相关校本课程。(1)编写适合小学生的列子文化校本教材;(2)创设具有列子文化气息的特色课堂。
研究方法:1.文献法也称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它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群中选取适用于课题的资料,并对这些资料做出恰当分析和使用。通过查阅有关列子的文献资料,以及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的书籍、资料,对这些书籍和资料进行归纳和整理,进一步完善校本课程;2.访问调查法,是指调查人员通过询问的方式向被调查者了解、收集信息资料的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法是市场调查中最基本应用普遍的方法。访问既可以通过口头语言访问,也可以采用书面访问。不论哪一种形式的访问,都可以向被调查者收集大量第一手的市场信息资料。列子在本地家喻户晓,通过访问请教本地资深老人,获得校本课程的第一手资料,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内容;3.行动研究法: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新的科研理念和研究类型,是由与问题相关的所有人共同参与研究实践、对问题情景进行全程干预、并由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完善校本课程体系,提高研究价值;4.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活动。总结课题研究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阶段目标和预期成果
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申报阶段(2017年10月9日—2017年11月1日)。在教务处的组织下,经自由报名及学校推荐,成立一支有共同爱好和志向的教科研团队。团队全体成员经过讨论确立研究的课题、内容、目标、思路、方法、技术路线及步骤,完善课题的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立项申报书。
第二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11月1日—2018年1月1日)。1.提高课题研究教师的思想认识;2.理论学习。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列子的相关学说、传统文化教育等理论书籍及论文。理论学习为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3.搜集整理资料。查找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及研究成果,请教熟悉列子传说的人,做好开题研究的资料准备;4. 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列子文化知晓率的调查问卷。
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1月1日—2018年7月1日)。1.发放、回收调查表。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形成正式的调查分析;2.课题成员需要完成的材料:①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1份;②课题组活动记录2—5份;③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1份。针对这些材料进行整理、概括、总结(进行必要的反思),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实施;3.校本教材的编写。将列子思想及学说整编成书;4.将列子文化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形成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第四阶段:经验总结阶段(2018年7月1日—2018年10月1日)。在前两个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反思研究过程,总结研究成果,完成结项要求,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阶段目标: 1.2017年10月9日—2017年11月1日 完成课题申报;2.2017年11月1日—2018年1月1日 进行理论学习、课题内容的调查问卷;3.2018年1月1日—2018年7月1日 完成校本教材《走近列子》绘本;完成“走近列子”诵读比赛;完成列子文化走进美术课堂——剪艺坊作品集,实施列子文化走进体育课堂——精武社;4.2018年7月1日—2018年10月1日 完成课题结题报告。
预期成果:1.校本教材《走近列子》系列绘本;2.课题结题报告。
四、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研究资料、经费、时间保障等)
学校与列子祠堂毗邻,列子在圃田講学四十余年,去世后葬于圃田。圃田留存很多列子文化的资料,供课题组查阅、运用;当地老百姓,特别是老年人对列子的了解颇多,为课题组成员还原列子的生活、文学创作、教书育人等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课题组成员都具备大专或本科学历,都曾主持参加过市级课题立项工作,并成功结项,获得市级课题成果。课题申报、立项、结项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都对课题研究有着极高的热情。本课题主要参与者为学校学科带头人,大家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我校建有校园网,并接入互联网,为材料的搜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通过校会讨论、研究决定:在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同时,在人力的调配,人员的构成,组织的建立,经费的开支,时间的安排等各个方面给予充分的保证,全方位、多层次的为本课题的开展,成果的取得,提供支持保障,确保研究工作正常。